ಠ_ಠ
@anonymous
偷偷說
Sun, Sep 6, 2020 5:34 PM
1
最近在特殊生的社團裡,
有個同伴飽受群組共通症狀與另一個也很困擾的症狀所擾,
於是我就過去所學給了建議,
卻招惹來另一個人,說我是桂林古本的受害者,說中醫只是安慰劑。
我想知道的是,中醫怎麼了?傷寒論桂林古本怎麼了嗎?
尤其有接觸相關領域的旅人,能否告訴我這是怎麼了?覺得有點受傷⋯⋯
witch1394
Sun, Sep 6, 2020 5:47 PM
中醫,在說重金屬嗎?
honey8081
Sun, Sep 6, 2020 5:52 PM
Sun, Sep 6, 2020 5:53 PM
有些西醫至上主義者,或是覺得中藥緩不濟急、缺少系統性大規模研究
很多人攻擊中醫的點是中醫以古籍為尊,但西醫是不斷研究翻新;還有很多學了一招半式就胡亂辯證的人(太O米漿粥之流)也讓外界對中醫的印象變差
ಠ_ಠ
Sun, Sep 6, 2020 7:04 PM
witch1394: 沒有,當時說的是希望那樓的樓主好好養肝,如果不排斥的話,糖、奶製品或麩質這類東西跟各式重口、酒精都不要碰。
剩下的建議,印象中大多是做到了之後去找醫生討論下一步,或是薄荷玫瑰茶之類的建議。
ಠ_ಠ
Sun, Sep 6, 2020 7:04 PM
honey8081: 覺得中醫無辜⋯⋯
ಠ_ಠ
Sun, Sep 6, 2020 7:08 PM
雖然門派駁雜,但還是能統整出至少兩千多年的脈絡。印象中文藝復興後,西方醫學才跳出了某些狀況,1300年至今約莫七百年而已。相比之下傷寒論、千金方都算是大學長呀⋯⋯
witch1394
Sun, Sep 6, 2020 7:17 PM
你這個就正好是最好攻擊的點
honey8081
Mon, Sep 7, 2020 3:14 AM
Mon, Sep 7, 2020 3:15 AM
旅鵝是學西醫也有接觸一咪咪中醫和其他替代醫療,來示範一下這個論點有哪些可攻擊的部分
1 藥方和醫學理論不是越老越好,傷寒論裡的燒褌散還有各種含有硃砂、鉛丹的丹方和藥方後來也被證實是對疾病無效甚至有害,這些以前也是中醫很重要的部分
2 不可否認西醫體系對內科、生理學的理論體系是近150年內經過不斷實驗試誤建立的,但現代醫學許多疾病和概念在古希臘和羅馬時期就有被紀錄描述(不少醫學名詞帶有希臘文或拉丁字根),並非從文藝復興之後完全去脈絡打掉重練
3 回到中西醫的體系,鵝認為不管什麼理論都是要解釋某種未知的現象,中醫說風邪、西醫用感染解釋同一件事(感冒);但中醫的用語系統裡面有很多籠統、概括的概念,光「風邪致病」這個詞就對應了複數以上的西醫理論,越模糊的概念越容易被誤解,招致誤會
honey8081
Mon, Sep 7, 2020 3:28 AM
Mon, Sep 7, 2020 3:29 AM
4 中醫另外一個被詬病的點是沒有「系統性、大量的病例紀錄」支持理論系統,這點在講求科學、精確、再現性的部分很容易被攻擊 (我沒有讀過很多典籍,如果真的有紀錄了大量病例辯證和驗證理論過程的中醫書,請直接糾正我)
ಠ_ಠ
Mon, Sep 7, 2020 12:06 PM
honey8081: 謝謝你提供的示範
我可能得去看一下《經方實驗錄》補強一下自己了
ಠ_ಠ
Mon, Sep 7, 2020 12:08 PM
中醫確實很概括也很籠統,不同年代或不同流派的書之間也常常需要翻譯蒟蒻,是硬傷呢⋯⋯
honey8081
Mon, Sep 7, 2020 12:57 PM
ಠ_ಠ: 謝謝噗主,中醫理論沒有人導讀真的很難懂啊
載入新的回覆
有個同伴飽受群組共通症狀與另一個也很困擾的症狀所擾,
於是我就過去所學給了建議,
卻招惹來另一個人,說我是桂林古本的受害者,說中醫只是安慰劑。
我想知道的是,中醫怎麼了?傷寒論桂林古本怎麼了嗎?
尤其有接觸相關領域的旅人,能否告訴我這是怎麼了?覺得有點受傷⋯⋯
很多人攻擊中醫的點是中醫以古籍為尊,但西醫是不斷研究翻新;還有很多學了一招半式就胡亂辯證的人(太O米漿粥之流)也讓外界對中醫的印象變差
剩下的建議,印象中大多是做到了之後去找醫生討論下一步,或是薄荷玫瑰茶之類的建議。
1 藥方和醫學理論不是越老越好,傷寒論裡的燒褌散還有各種含有硃砂、鉛丹的丹方和藥方後來也被證實是對疾病無效甚至有害,這些以前也是中醫很重要的部分
2 不可否認西醫體系對內科、生理學的理論體系是近150年內經過不斷實驗試誤建立的,但現代醫學許多疾病和概念在古希臘和羅馬時期就有被紀錄描述(不少醫學名詞帶有希臘文或拉丁字根),並非從文藝復興之後完全去脈絡打掉重練
3 回到中西醫的體系,鵝認為不管什麼理論都是要解釋某種未知的現象,中醫說風邪、西醫用感染解釋同一件事(感冒);但中醫的用語系統裡面有很多籠統、概括的概念,光「風邪致病」這個詞就對應了複數以上的西醫理論,越模糊的概念越容易被誤解,招致誤會
我可能得去看一下《經方實驗錄》補強一下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