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Λ ≡
[ 自我鞭策 ]
對,我昨天就這樣沈浸在排球日賀圖跟靈能百分百,哈哥勾咩。(哈哥爆發100%)
 
今日提早上工,目標:哈伯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CH4。
 
後註:第一次讀應該有很多誤讀之處,但沒有噗幣我現在沒辦法鎖私人
參考就好、參考就好。
≡ CYΛ ≡
[CH4]
本章標題「資產階級公共領域——觀念與意識形態」,小標分別是「論公眾輿論範疇的史前史」、「公共性作為政治和道德的調節原則(康德)」、「論公共性的辯證法(黑格爾與馬克思)」以及「自由主義理論——關於公共性的矛盾觀念(穆勒和托克維爾)」。
≡ CYΛ ≡
往後翻了一下,CH5、CH6在談的是公共領域的轉型,CH7則是談公共輿論概念,不知道是不是一個順時的概念...?也就是說,這個章節談的是公共輿論的史前史,接著哈伯馬斯爬梳從過去代表型公共領域到現在資產階級公共領域在政治功能跟社會結構上有什麼轉變,再將此對應到公共輿論概念的變化?(一切攏是我的猜測)
≡ CYΛ ≡
18世紀末,資產階級公共領域出現,公眾輿論也隨之有明確的意義,但在此章要談的是在此之前輿論概念如何形成以及在不同歷史階段或理論家的定義下的意義變化。
🧿 阿仟 🌴
突然發現昨天memo的內容被鎖私的我(
≡ CYΛ ≡
tief2627: 你要看嗎,我可以開權限給你啊XD
我只是怕自己有誤讀,不要遺害千年(蛤
≡ CYΛ ≡
首先,英語和法語中的「輿論」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指沒有得到充分論證、不確定的判斷。此外,因為輿論與一個人在人群中的聲譽息息相關,故輿論也帶有集體性。
但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輿論與公眾輿論的差異。
輿論關乎純粹意見,以及意見當中的聲譽,公共輿論則是在資產階級公共領域的發展階段裡逐漸成形,指的是有判斷能力的公眾所從事的批判活動,講究合理性,兩者之間因此有本質上的衝突,其中法語的衝突又比英語來得更尖銳明顯。
≡ CYΛ ≡
以下提到了幾個人對輿論的定位,簡要概括:
霍布斯
深受宗教內戰經驗影響的霍布斯把信仰、判斷、臆測等行為都還原到同一個水平上,因此意識(conscience)也不過是一種人的判斷和意見。
 
洛克
洛克捍衛「輿論法則」,並將其視為可判別美德與惡行的標準。一方面,因為美德是完全根據公眾評價進行衡量,因此輿論的集體性(他人意見)又重新被強調,另一方面,這種輿論已經擺脫純粹意見,甚至帶有欺騙性質的不可靠性。
但此處洛克所描述的輿論尚不是公眾輿論,輿論的前提是建立在「沒有足夠權威建立法則的個人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因此它傾向指涉各式各樣的社會習俗並展現非正式的約束力,而非在公共討論裡形成,在國家法律裡也沒有任何具體應用。
≡ CYΛ ≡
Pierre Bayle
在此可以拉出另一位和洛克同時代的法國人P. Bayle作比較(洛克是英國人),在法語裡,輿論一直都保留純粹偏見的內涵,因此不同於洛克將「輿論法則」視為哲學法則,他主張「批判法則」才是哲學法則。
Bayle定義下的批判是一種能夠在公共討論裡揭示真理的個人事務(like霍布斯的「意識」),對公共權力機關沒有任何作用。
批判者運用理性、運用他們的天才與哲學,摧毀美德也反對公眾輿論。
------------
這部分我比較疑惑的是,哈伯馬斯沒有特別說明Bayle定義的批判為何能夠與諷刺、誹謗做出區別,僭越政治界限,以傳單的形式出現?
------------
🧿 阿仟 🌴
≡ CYΛ ≡ : 耶!好耶!
≡ CYΛ ≡
英國「公眾輿論」一詞的發展過程
福斯特(Friedrich Georg Forster)以英語的「公眾精神」對應法語的「公眾輿論」;斯梯爾將「公眾精神」進一步從做為個人犧牲精神的崇高信念提升為時代精神(大眾輿論)的客觀形式;博林布魯克則用該詞證明政治反對派與「人民意願」之間的聯繫,他將感覺與公共批判奇妙地混合在一起,輿論開始包含公開論證與判斷的面向。
 
儘管當時憲法對於公眾輿論作為立法權力或權威的媒介和喉舌尚未有明確規定,但Edmund Burke在演講裡明確點出了「公眾輿論」(他使用的詞是「普通輿論」)的概念,在此,公眾輿論不再只是個人偏好,而是關乎私人對公共事務的關注與公開討論。
後來,「普通輿論」、「公眾精神」皆被「公眾輿論」取代並收錄進牛津字典。(1781年)
≡ CYΛ ≡
法國「公眾輿論」一詞的發展過程
18世紀中葉出現了相應的詞,原先公眾輿論僅指涉民眾意志,經過盧梭、百科全書派與眾農主義者的解釋,公眾輿論才真正消除了輿論與批判的內部對立。
 
重農主義
前面曾提到他們主張開明君主可代表公眾輿論制定規範(但在CH3證明實際執行會有矛盾)在本節裡,重農主義者對有政治批判地位的公眾在現存統治框架內的地位進行分析,會發現英國的公眾精神被視為一種權威力量,可迫使立法者合法化,但在法國,公眾輿論的批判功能與立法功能是分開的,社會與國家持續隔離。
 
盧梭
試圖以社會契約論重建一超越所有社會法則的自然秩序:為了讓人人都享有權利和義務,所有人都要把人格、財產和一切權力交託給共同體,這個模式裡不容許私人自律,每個公民都必須作為普通意志的參與者。
≡ CYΛ ≡
盧梭企圖設想一種如希臘城邦般的公民民主,他認為公眾輿論的特徵在於拒載一起的公民,而非有教養的民眾的公開批判。換言之,盧梭和重農主義者要求的是同樣的、無須公開討論的民主,然而法國大革命卻將批判和立法的功能集中在一起,1791年的憲法甚至將人民當家的原則和議會制法治國家原則結合起來,保障了政治公共領域。
------------
這部分我讀得有點困惑,所以意思是盧梭和重農主義設想的「公眾輿論」實際上不是後來法國政治發展的狀態?
------------
≡ CYΛ ≡
德國「公眾輿論」一詞的發展過程
此部分寫得不多,兩個重要人士,略提即可。
1、福斯特
1790年代初期,他將公眾輿論的概念傳播到西德,他的信件表明了政治公共領域在出口到德國前已在英法兩國發展成熟。
2、維蘭(一個作家)在作品裡對公眾輿論重新定義,他本人希望藉由共重輿論的概念在德國啟蒙運動的迂腐傳統裡揭露教會和政府的問題。
≡ CYΛ ≡
------------
好,筆記一下,我決定13-15要速速帶過,因為暫且覺得無關,不想浪費時間。
------------
≡ CYΛ ≡
單就本章開頭,可以知道哈伯馬斯引用這幾位論者的論點有其針對性:康德的部分主要關於其如何表述資產階級公共領域;黑&馬的部分則是對資產階級公共領域提出疑問;穆勒與托克維爾關注資產階級公共領域的觀念與意識型態之間的矛盾。
 
故在這三節裡,我試圖先抓出:
1、康德如何表述資產階級公共領域?
2、黑&馬分別提出了哪些問題?
3、穆&托所指的矛盾性為何?
≡ CYΛ ≡
1、康德如何表述資產階級公共領域?
a-康德認為「公共性」是唯一能保障政治與道德同一性的原則,換言之,這既是法律秩序原則,也是啟蒙方法。
b-和百科全書派一樣,康德認為啟蒙主要是學者的事,例如哲學家既指導、監督政府,又引導公眾使用自己的理性。
c-哪裡有國家事務的交流就往哪批判的普通人因此成為「市民公眾」,並成為立法的源頭(立法依靠源自理性的民眾意志),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不太明確的私法,公法奠基於有批判意識的公眾的共識(全體人民的意志=普通意志,既自我約束也共同約束)
d-政治與道德的同一性如何在法律狀態形成前得到保障?康德認為即使沒有內部自由的個體的積極努力,外部也會形成自由關係,使政治和道德結合在一起。
(哈哥認為康德藉由外在自然的強制來構想人類及其社會狀態的進步,而不考慮人類在自由法則下的作為)
≡ CYΛ ≡
(承1)
d-2
康德的想法來自於他對自由主義觀點的支持,他確信隨著市民社會的私有化,作為法律秩序與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領域這些前提會自行形成且成熟。
[這部分看起來是哈伯馬斯最反對的地方,他認為康德的歷史哲學充滿矛盾且缺乏解釋]
≡ CYΛ ≡
2-1、黑格爾分別提出了哪些問題?
a-他認知的「公眾輿論」雖然與康德的「公共和諧」概念同樣意指多數人的觀點和思想的經驗普遍性,但黑格爾卻降低了公眾輿論的地位。
首先,他認為科學處在公眾輿論領域之外(=非主觀觀點、意見)其次,他認為此體系充滿混亂與衝突,揭示其矛盾在於「具有政治批判意識的資產者自稱的普遍共同利益實際上是純粹的特殊利益」,公眾輿論的基礎再也不統一且真實,反而淪落為眾人的主觀意見。
b-他認為對立的體系會導致私人組成的政治公共領域形成一種對抗有機國家的群眾力量,因此必須動用警察體系和共同約束來消除這種混亂狀態(徹底揚棄了自由主義的觀點)
c-等級會議的主要目的並非肯認公民批判國家權力機關的作用,而是由上而下整合公民的原則(教育手段,而非康德說的啟蒙)
[黑格爾根據社會階層的概念組織國家]
≡ CYΛ ≡
2-2、青年馬克思分別提出了哪些問題?
a-(就我的理解而言)相對於黑格爾認為可以在政治領域裡把人再趕回有限的私人領域,馬克思則主張私人領域一旦形成,資產階級法治國家類型的共和國必定就此形成。
b-馬克思揭發公眾輿論是錯誤意識,它掩蓋了作為資產階級利益面具的本質(這是他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核心)
——資本主義若放任不管,不可能形成再生的自然秩序,反而會形成不斷剝削的新權力關係。
——機會均等的前提不存在;「所有者」也不等同「人」(階級之間有所矛盾與利益衝突)
c-如果權力關係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無法保持中立,市民社會也需要依靠權力=無法建立理性權威取代政治權威的法律秩序=批判公眾並非消解政治統治,而是繼承它。
≡ CYΛ ≡
(承2-2)
d-馬克思在選舉改革的爭論中預見資產階級公共領域的功能轉變:選舉改革反映了現有公共領域內部開始瓦解,當非市民階層(=無產者?)開始進入政治公共領域,資產階級的公共性武器(e.g.出版物、政黨、議會)即會轉為針對資產階級自身。
當階級差別已經消失,也就不需要政治權力,這種權力只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階級的組織暴力。
 
[總結而言,馬克思主張藉由無產者取代資產階級公眾,促使社會生活再生產成為普遍事務,而非私人佔有形式,才能真正實踐公共領域允諾的:作為人統治人的政治統治的合理性。]
≡ CYΛ ≡
3、穆勒與托克維爾所指的矛盾性為何?
a-公眾輿論轉變成永遠都是「主導輿論」的強制力量,從解放工具變為壓迫機制。(與原本初衷背道而馳:消除所有強制)
在此可與邊沁對照,邊沁支持以多數制衡量決策是否符合普遍利益,但穆&托認為隨著公眾擴大,多數的組成應不是有產者,而應是無產者。
b-因此時期的公眾輿論強調防範對異己的侵犯,故根本無法再達成合理意見,他們因此主張公眾輿論必須當成至多只能控制權力機關且本身也應加以嚴格限制的權力。
 
小結:公共性形成領域的同時反而削弱了私人領域,批判的公共性失去其原則的力量。
≡ CYΛ ≡
------------
腦細胞要死掉溜,吃飯(highfive)
------------
🧿 阿仟 🌴
恭喜過了2/3!!
≡ CYΛ ≡
tief2627: 謝謝你陪我唸書我快樂 但我現在正試圖放下書去寫文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