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牛@中洋脊ㄉ呼喚
昨天(今天?)半夜突然在修改自己總感覺是最近寫,其實已經是兩年前的文章。撇開文章中因為真實情節帶來的情感因素不談,有時候寫作情緒激動,用詞不自覺趨向口語中的口語,因此會得來一些我滿在意的「用詞平淡,但感受得到平淡中的真摯」的評論。
阿牛@中洋脊ㄉ呼喚
不知為何我總是重點擺錯,特別注意評論的前半部。寫完當下重看文章,可能情緒還停留在寫作中的激昂,也看不出文詞中的毛病。因此那時對評論雖在意,也沒太大糾結,不過日後回顧,重想評論,就會頓一下,開始庸人自擾地躊躇起來。
阿牛@中洋脊ㄉ呼喚
平淡的文詞沒有不好,但偶出現贅字是一定要改。修改過程,也會順手將某些文句修得精鍊一些,但也就造就我在潤稿時,產生的兩難。
到底要改到什麼程度呢?這篇落款2018的文章,是應該要讓它保有2018的樣貌,還是應該隨著每個時光的我進行修改?修改後,這篇還是2018的文章嗎?如果寫作是記錄每一個當下我的心緒,我這樣的舉動不就是破壞它嗎?
阿牛@中洋脊ㄉ呼喚
想來想去沒有結論,於是只好把2018的舊版本先複製起來,貼到另開的文件裡;再按照2020的我的想法增添刪減,也另開一個文件保存。
阿牛@中洋脊ㄉ呼喚
越久遠以前的文章,越有文風突變的問題(不過也是相對現在的文風而言),但也正因為「久遠」,能毫無猶豫地選擇不修改,保留最原始的樣貌。
比如說2012年〈一個不會下雨的地方〉,昨天改著改著心想何必呢?這就只是一篇當初為參賽而寫,最後落榜的散文,內文通篇不屬實。而會生起修改的契機,無非是心中突然和文字產生共鳴了,又或是覺得題材被當時的我隨便寫寫浪費,而既然如此,為何要透過修改而完善呢?幹麻不另寫同標題的新篇?既保留過去,又有現在的想法。
阿牛@中洋脊ㄉ呼喚
但2018年〈有些人的離開是有些人的快樂〉就不一樣了,除了文風相不相近的考量以外,那一篇更是我久違回歸寫作散文以來(大學期間通常是斷續寫新詩),出於肺腑的真言。
因此每一次修改,都像否定當初的心緒流瀉一樣,但偏偏文句打結之處不改不可,有些地方抽換詞彙則可以更通暢……守舊之心和完美潔癖在內心不斷相互衝撞,以致我雖然現在通篇改完,還是抱持著一些不知名的遺憾。
不知道這算不算沒事找事呢。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