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Λ ≡
[ 隨寫|電影 ]
https://images.plurk.com/7oiY5zuHKK7YB0N5O0DgfN.jpg
沒看過原著或公式資料書,但會用到一些電影研究的論點,大概是《藍色恐懼》我流心得...?
想試試從「未麻從偶像轉型為演員,但沒有任何人真的被殺」的IF開始思考。
自己思考到開始腦洞大開,好想討論...!!!!!!

讀嘛讀嘛 藍色恐懼
≡ CYΛ ≡
先說說為何是這種IF
這部片我幾個月前看過一遍,今天算是二刷。第一次看的時候有跟朋友討論過到底殺人的是未麻還是留美,但今天在看的時候我卻有點困惑誰殺人到底重不重要?
≡ CYΛ ≡
再加上查資料時,看到《藍色恐懼》的製作人丸山正雄在電影 20 週年重新發行時提過,雖然有些設定是出自於原作並經過修改,但仍希望能保留三個故事主軸:偶像、驚悚、跟蹤,並指出「經過一段時間後,她開始懷疑究竟是什麼在跟著她,或許一直在與她糾纏的其實就是自己?」
≡ CYΛ ≡
所以我開始思考有沒有另一種解讀的可能,其實是未麻確實從偶像轉型為演員,也真的演出《雙重束縛》這部劇中劇以及被強暴,但是那些被殺掉的人或想殺她的人是她妄想裡的投射,她確實想殺了這些人,也在妄想裡殘暴地殺害他們,但實際上沒有人被殺掉,日子仍在一天天正常地過。
≡ CYΛ ≡
觀影時,我一直想起班雅明(Walter Benjamin)art work essay的論點:
過去手工製品之類的技術通常都是具有獨特性、不能大量生產,例如雕刻。新的技術除了可以大批複製,甚至可以超越複製。舉個例子,就像攝影除了可以拍到我們肉眼所看到的,也可以通過慢動作、特寫、連拍等方式去拍到肉眼未必看得到的東西,所以稱這種新技術為科技可再製,這些藝術品則是科技可再製的藝術作品。

(班雅明其實還有討論到原作真實性之類的問題,但與電影不太有關先跳過!)
≡ CYΛ ≡
總之,電影完全仰賴於這種新技術而出現,拍過或剪過電影的話會發現,電影的拍攝不會只拍一次,會拍非常多鏡位讓剪輯選擇。
換句話說,如果以《藍色恐懼》為例,未麻演出強暴戲那場,雖然我們沒有看到最後整段影片的呈現,但電影為了變換鏡位的需求,未麻勢必不會只被「強暴」甚至「集體視姦」一次。
≡ CYΛ ≡
經過剪接後,整段影片的呈現有可能是take1取一段、take2取一段,不是一個演員從頭演到尾,可能是不同時間甚至隔了好多天重新補拍或加拍的鏡頭,或是為了拍攝行程的安排,先拍被殺再拍被殺之前的戲也是可能的。
對於這部分,班雅明認為影片的剪輯不連續與現場多重鏡位的重複拍攝,造成了演員的碎片化,演員不再是一個整體的「人」。
≡ CYΛ ≡
======
如果難以想像,可以對照舞台劇演員,觀眾可以在現場看到舞台劇演員從頭到尾完整演出他的角色,但在電影裡,我們無法保證(或從來沒有)看過電影演員完整的從頭表演。
======
≡ CYΛ ≡
基於這個前提,我個人會傾向認為從未麻開始拍攝《雙重束縛》起,對戲時台詞與現實的混淆、重複醒來的夢等各種蒙太奇的剪接已經預示未麻逐漸碎片化,所以她在戲裡的台詞後來也在未麻的房間裡重複地迴盪:「你到底是誰?」
≡ CYΛ ≡
這部分也很有趣地回應了演心理醫生那個演員(抱歉我忘了叫什麼XD)的台詞:「我們要如何確認不迷失自我,靠的是記憶的連續性......幻想是不會變成現實的」(大概記得是這樣)
可是對未麻而言,她的日常其實就是不停重複並且錯亂,當她按照拍攝行程重複進行不同片段的表演時,她還具有記憶的連續性嗎?她還能分辨出何謂幻想何謂現實嗎?
≡ CYΛ ≡
這時,在「未麻的房間」這個網站裡,每天記錄的日記強迫將未麻的記憶連續化,今天未麻買了牛印牌的牛奶,明天左腳先下了電車......到了拍攝後期,日記裡失控地寫上了「都是編劇的錯,我一點都不想演,是他們逼我的」以及一整排的「救救我」「救救我」「救救我」「救救我」「救救我」。
我其實不太確定從我想嘗試的這個角度而言,我應該把這個房間視為另一種他人對未麻的幻想,增加了她對「什麼是真實?什麼又是真實的我?」的混亂?或是把這個房間的連續記憶視為未麻真正經歷的事,這個房間裡的未麻是未麻真實未表達的自我?
≡ CYΛ ≡
另外,研究電影史的老師曾經說過,電影裡如果拍到人的鏡像經常預示了那個人可能會死掉或是對自我產生懷疑。

電影裡未麻確實有非常多出場畫面都是鏡像,例如在電車上、與對向車擦肩而過......鏡像裡的她後來幾乎都是以穿著偶像服的未麻出現。我的解讀是她在強暴戲後其實不願接受自己「被玷污」(至少我覺得精神上有......那段好殘忍),所以產生了沒有「被玷污」的未麻,企圖嘲笑、割捨「被玷污」的自己,證明真正的自己是好的、「沒被玷污的」,但同時現實生活裡,她的工作卻愈脱愈多。
≡ CYΛ ≡
若沒記錯,戲裡的「死者」依序是編劇—攝影師—狂熱粉絲MeMania—男經紀人—留美(好像沒死,住進醫院),我在思考未麻到底是否真的殺了這些人,雖然電影裡有出現新聞報導或是經紀人打電話來通知死訊之類的畫面,但看《藍色恐懼》到最後真的會懷疑每一個畫面到底哪裡是真的、哪裡是假的,所以想要我流解讀一下XD
≡ CYΛ ≡
編劇:聽到愛の天使,進電梯後下個畫面是電梯門開慘死。
▲對應編劇寫的強暴戲讓未麻再也無法回到純潔無垢的偶像未麻。

攝影師:拿披薩,結果被拿刀或錐子類尖端物插眼睛插手狂砍而死。
▲手跟眼睛可以對應攝影師拍照會用到的感官...?
≡ CYΛ ≡
狂熱粉絲MeMania:剛開始持刀強壓未麻到她被強暴的全景圓形觀賞台,問她「是不是靠這張小口取悅導演和編劇?」,後來被未麻拿鐵錘錘了一下直接往後倒在全景圓形觀賞台。
▲這個粉絲一開始在演唱會有一幕是把手放在眼睛前,用借位的方式好像未麻在他手上跳著舞,有種掌上玩物的感覺,後來搶購所有未麻新形象登場的雜誌,跟「偶像」未麻約定好要把假貨處理掉。

這種粉絲會對偶像狂熱支持,卻因對偶像包裝出來的形象投射過多想像與情感,無法容許偶像跟他們想得不一樣,我覺得他倒在觀賞台有種反諷偶像與觀眾分別處於觀看與被觀看位置的意味。
≡ CYΛ ≡
男經紀人:這個我有點忘了?好像只有拍到屍體,先跳過哈哈

留美:最後一場以身著與偶像未麻相同的衣服出場,未麻與留美經歷一番在街上追趕跑跳碰的追殺,最後留美衝到馬路上快被車撞時,車燈的亮光宛如演唱會台上往下望的樣子。

▲電影前面提過留美以前也是偶像,留美在討論未麻的演藝計畫時也是以未麻比較希望當偶像的角度和另一位經紀人爭論。這部分像是在回應留美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投射到未麻身上。
≡ CYΛ ≡
前面有提過,第一次看時我在想到底是未麻還是留美殺的,看第二次時,我反而注意到很多地點或是兩次追逐(粉絲v.s未麻&留美v.s未麻)未麻的尖叫或台詞都很像拍強暴戲那場,所以我有點懷疑這到底是否重現了未麻內心深處的崩潰,換句話說,她想像自己殺死了這些擅自把自己投射到她身上要求她,或是殺死以前那個偶像未麻的相關人。
≡ CYΛ ≡
我甚至疑神疑鬼懷疑最後醫院那個到底是不是留美,還是只是一個住在醫院裡的人???
總之我認為當所有相關人都「被殺死」後,霧越未麻在精神上找回了她自己,因此在結尾她說:「我才是真的哦」
≡ CYΛ ≡
好累...!居然打了2500字ㄟ
邊打邊覺得這種角度有些面向還沒有想得很合理,但還是打得很快樂,這部真的好好看ㄛ
ʬRaker☆安らかにʬ
男經濟人死前和留美說「未麻的下一份工作是拍電影,需要放更開喔!」之類的,留美笑笑的目送他離開,再次出現就是屍體了
我也很好奇心理醫生關於「記憶的連續性」在劇中的意義,後面只有反覆出現「幻想是不會變成現實的」而已,覺得後期未麻確實過得意識恍惚,記憶也支離破碎。想靠網站維持自我,卻又陷入更深的混亂
꙳ 阿仟 𓍯 CWT兩日N51
好喜歡你對於死亡人物的解讀!
MeMania借位的掌中未麻和最後倒在觀賞台的對比真的很諷刺,如果以未麻藉由腦內殺人取回個人定位的角度來看,我會傾向於房間裡的內容是未麻無法表達的自我,但如果視為另一種他人投射的幻想好像也很合理...真的有好多疑問,不過劇中好像沒有任何摧毀或關閉房間這個網站的行為?
十元🥨自由自在
看到轉噗,所以進來留言)
留美的「死去」應該是指人格上的部份?因為後面未麻去探病的時候有提到:沒辦法看到留美姐的那個人格。
很喜歡看大家的討論
胖虎sa
就是因為沒辦法這麼合理 才覺得好好看 鏡子的運用真的讓人錯覺到最後一刻!!包括未麻最後也是看著車上的鏡子說:我才是真的歐~看到這幕沒完全有"原來如此"的感覺!!只有幹你娘我看了什麼的感覺(沒水準)
讚嘆班雅明分析強暴戲ㄉ部分,更深化那段戲的背後張力和影響力 我真的很難不從性別的角度去抗 好好看嗚
≡ CYΛ ≡
ʬRaker☆安らかにʬ : 對,你記好清楚!
如果沒記錯,男經紀人田所先生好像是倒在垃圾堆旁,我想起他和留美在電影前半段的對話(留美作為偶像栽培失敗轉型為經紀人),在想無論是田所先生v.s留美,還是田所先生v.s未麻,這個死亡意象會不會隱含了演藝人員之於經紀人,有用時很有用,沒用了就棄之蔽屣的意味?
≡ CYΛ ≡
修正前文我提到的對話原文:
「我已經不了解我自己了。」
「你認為人為什麼會知道一秒鐘前的自己跟現在的自己是同一個人?記憶的連續性,我們就只靠著這個來建築這唯一自我同一性的想像。」
「醫生,我好害怕,在我不知道的時候,另一個我會隨意的行動。」
「不要緊,因為幻想是不可能實體化的。」
≡ CYΛ ≡
ʬRaker☆安らかにʬ : 我當初看這段的時候一度被說服有沒有可能這都是一個普通女孩對於成為偶像、成為演員的妄想,或是演員未麻因為強暴戲的痛苦導致她解離出兩個人格,一個人格真的在她無意識的情況殺了人。
但後來思考了一下,「幻想是不會變成現實的」那句真的出現好多次:演戲時因為未麻看到Me-Mania出現或是她殺了人等等,這句台詞出現好幾次;殺青後,那位女演員跟未麻在走廊遇到時也說了一次,但未麻一轉頭就看到偶像未麻的幻影。因此或許這句話能反著讀,對未麻而言,幻想已經取代現實...?
≡ CYΛ ≡
tief2627: 謝謝不嫌棄我流解讀,昨天寫一寫覺得自己腦洞大開XDD
我也在想「未麻的房間」這個網站到底可以怎麼解釋,因為視為自我的話,前面未麻又彷彿對此一無所知。
不過如果以「網站」=自我為前提,「網站」跟「未麻真正的房間」劃上等號好像也有可能?因為未麻其實很多崩潰都是回家才崩潰,例如強暴戲後魚死了、她崩潰大哭、亂摔東西,房間的混亂暗示她內心的崩潰。
≡ CYΛ ≡
tief2627: 光這一點感覺能討論的就好多,而且好像都很合理...今敏真的好神
另外,房間的部分我還想到一點,到了未麻第三次醒來時,整間房間的色溫跟前面都不一樣(偏冷),我想了半天參不透這有沒有特殊意義。
≡ CYΛ ≡
sandychiang1009: 留言大歡迎~~疑點重重需要大家一起思考
仔細想想留美的part真的好難用未麻沒真的殺人來解讀,不然好端端的留美為何會住院...難道是留美在未麻強暴戲時受到過度刺激,不只大爆淚甚至直接回到自己還是偶像的人格嗎?所以才會手拿花束(思緒混亂ing)
不知道拾元怎麼思考這一段~~可以這樣稱呼嗎
≡ CYΛ ≡
胖虎sa : 對,我真的會被鏡子搞瘋,完全搞不清楚哪裡是真哪裡是假,我記得連留美最後穿未麻的偶像衣,打破鏡子後,地上碎片也是反射一大堆留美的臉...那段的留美到底是不是真的誰來告訴我
我第一次看也是一直在想男性凝視、女性被物化成慾望的客體,然後那段看得超不舒服
謝謝小明讓我擁有更多角度還必須在半夜把上課文本的memo拿出來重看
十元🥨自由自在
這樣稱呼ok的~
我自己是解讀成:留美姐也曾經以偶像的身份出道,但卻是失敗收場,後來有幸成為了未麻的經紀人,未麻是那樣青春且潛力無窮,正好讓留美能夠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投注在未麻身上,所有她非常反對公司要將未麻從偶像轉型成演員這個決策,而留美也沒能改變公司和未麻的想法。
直到編劇加了強暴情節讓未麻演出,留美姐淚流滿面甚至離開片場,這時候她的心境變化有二,其一責備自己未能守護好未麻的無助與悲傷;其二為自己努力守護的「偶像」期待與形象被破壞了,加上後來未麻轉型成演員的「陣痛期」(像是去接了大尺度的攝影),更是加劇了「偶像」形象的毀滅感,留香姐的內心也逐漸崩壞了,精神也在真實和幻想之間遊走,所以才會有穿著紅衣的未麻(留美)出現。
十元🥨自由自在
我是傾向於留香因為對「偶像」的執著才會衍生出另一個人格~~~
留香某種程度上也跟未麻狂人很相似XD 只是出發點不太一樣!
十元🥨自由自在
(剛剛稍微翻了一下自己的觀後心得,再加以整理打上來
有機會還會想重溫《藍色恐懼》,但看了san值會掉下來,所以需要慎選時間重溫
(不知道稱呼噗主cya可以嗎!><)
≡ CYΛ ≡
sandychiang1009: 稱呼沒問題!
我剛剛看到留美逐漸變留香不小心笑出來XDD
讀完你的解讀,感覺最後那段留美跟未麻的打鬥是真的,這樣解釋好像蠻合理...!
如果留美是真的,不是未麻的幻想,我想到兩種方向:一種是那些人都是被認為自己/未麻的偶像期待被毀的留美所殺,另一種則建立在那些相關人是在未麻的幻想裡被殺掉的前提(=實際上人沒死),但同時如拾元所說,現實生活裡的留美內心逐漸崩壞,所以導致最後房間內的對話以及追殺。
≡ CYΛ ≡
我認為留美最後身穿偶像衣闖入未麻房間的那段對話就是對「不再清純無垢」的女演員未麻的指責,要把身為演員的未麻抹消,仔細想想這部分真的跟未麻狂人很像。
這兩種思考方向對留美與未麻在房間的對話以及最後留美入院的事實沒有影響,但會影響這部片到底有沒有實際的殺人案跟凶手這部分。
如果就我這篇的邏輯而言,我會主張第二種方向,因為我比較傾向關注未麻自我的迷失與崩解,不過我想其它答案其實一定也有合理性,畢竟電影虛實交會開放了好多種解讀的可能。

天...這部真的太燒腦,好難得出一個確定的答案 太燒san值短時間內無法再看
十元🥨自由自在
嗯嗯,因為兩個人最後的追逐那段,路上的櫥窗跟鏡子(突然記不起那ㄍ專有名稱)有不時反射出留美的樣子,所以就現實來說可以認定那是留美姐。(虛的則是保有「偶像」身份的紅衣未麻,也是未麻心裡投射出的自己)
-
哦哦,我會覺得有所關聯是由於未麻一連串的遭遇讓留美精神上已經到達了極限,於是她才穿上紅裙,試圖以「偶像」的身份去譴責「女演員」未麻,因為留美只認同在CHAM的未麻,而非演員霧越未麻。
我覺得留美是在逃避已經轉型成演員的霧越未麻的現實,而選擇沈浸在自己的「偶像」虛幻裡,精神上就出現了狀況,導致原本的人格就(ry
十元🥨自由自在
也是今敏用了虛實交會的手法才會有這麼多面向的討論!
十元🥨自由自在
殺人案跟兇手的部份真的很難解www
我甚至有更天馬行空的解讀(?),會不會未麻狂人跟留美姐其實是有接觸過的呢?從爆炸信到部落格,甚至是殺人案,留美姐你都不打算報警嗎!(欸
雖然狂熱粉絲有時候真的能避開種種障礙,然後去騷擾偶像啦⋯⋯
≡ CYΛ ≡
sandychiang1009: 鏡子那段的觀察好入微...!這樣鏡子投射的就不只未麻心裡的自己,也同時投射了留美心裡的自己,而且兩個人在鏡子裡都是偶像的裝扮,只是我覺得未麻是自我掙扎,但留美的情緒更激烈,一部分是與過去經歷有關,一部分就是類似狂熱粉。
仔細想想一個演藝人員的經紀人因為種種因素,所以同時對自己藝人的「偶像身份」異常狂熱真的好可怕ㄟ...最無法接受改變的感覺...
≡ CYΛ ≡
sandychiang1009: 哈哈哈哈好像...不無可能!?!?例如留美姐請未麻狂人用傳真或爆炸信恐嚇,或後來殺人之類,就是為了讓未麻放棄做演員
要瘋掉了答案到底是什麼今敏你要不要說說話
≡ CYΛ ≡
想起之前光年映畫的問題,居然有人問有沒有安排今敏來台灣,會不會隔離14天XDDDD
≡ CYΛ ≡
十元🥨自由自在
yessssssss,所以那段有雙重意義!!!今敏真的很神(抱頭
對,留美跟未麻狂人都在追求作為偶像的人設(ex:純潔無瑕、單純美好),只是略有不同的是後者只接受偶像賣的人設,但不接受偶像私底下的真實面貌;留美的部份cya你說過我就不再重複說~~~
哈哈哈哈,可能是一開始的爆炸信讓留美有個底(?,之後的強暴戲讓她想起有這個資源可以利用(???,兩個人就結盟了
十元🥨自由自在
我記得今敏已經在2010還是哪一年就走了⋯⋯
十元🥨自由自在
謝謝cya讓我在這裡大放厥辭,太高興能一起討論電影細節了嗚嗚嗚
≡ CYΛ ≡
sandychiang1009: 或許未麻的房間還是兩個人共筆(開始進入胡亂臆測wwwwwww)
對,2010沒錯QQ 所以那問題真的很難回答ㄟ難道要片商回答「我們目前沒有觀落陰辦座談的打算,如果真的有,沒有入境問題應該不會需要隔離14天」?有夠尷尬...
≡ CYΛ ≡
不會不會,也謝謝拾元跟我討論,得到好多原本沒想得很深入的觀點,好滿足好快樂,有機會再來聊其他電影
十元🥨自由自在
共筆 這個說法我喜歡(住嘴w
超級困難的⋯⋯那位提問的觀眾是不是功課沒做好呢 真的太尷尬,片商感覺不論是正經或幽默的回答都會引起某些人不滿(ry
我也很快樂很滿足!!!
十元🥨自由自在
乾我剛剛才發現自己把留美打成留香 (太遲鈍了
≡ CYΛ ≡
sandychiang1009: 我要笑死,原來你現在才看到XDDDD
我還思考過一秒是不是你要區分留美的兩個人格(並沒有
十元🥨自由自在
你的思考也太體貼
事實是我手殘打錯又沒細看自己的bug 中間還一度把未麻打成麻美(手癌末期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