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看完RTK(Road to Kingdom)之後跟到的綜藝節目,當初想看的原因是因為這節節目的宗旨,30個30+的姐姐們展開了一場乘風破浪的旅程,透過節目組成一支女團出道亮相,這個主意在現在選秀節目爆多的時候,帶來一點新意,畢竟這些姐姐們要知名度有知名度、要人氣有人氣,絕對不缺觀眾來源,這些姐姐有歌手、演員、女團出身、主持人...等,業務能力都超強,看演員名單真心覺得要去哪裡才能看到這麼多大咖明星?
第二期分3、5、7人團,選歌就是一場大戰,姊姊們合作很有趣,但是把不同風格放在一起,導致票數差異很大,慢歌100票都不到,個人認為蘭花草跟得不到的愛情PK,Beautiful Love 跟推開世界的門PK可能會好一點。 第一次公演最喜歡的歌曲是30位姐姐開場的"明天的煩惱交給明天",排序跟站位真的難排,讓出道最早跟年齡最長的伊能靜站船頭是最適合,每位姊姊都只有1-2句的歌詞,唱到自己的部分才有鏡頭這樣。 還有大碗寬麵,改編成戲腔開場真的很有味道,後期也沒有類似風格的舞曲,姊姊也是最有活力的時候,抓舞蹈細節到半夜,王霏霏跟孟佳在這場撐起舞蹈老師的部分,幫忙編排開頭的動作,一一指導所有細節。
30個30+的姐姐們展開了一場乘風破浪的旅程
現在更新到第六集
不負責任的感想
防破梗小心進入
乘風破浪的姐姐
觀後感
第一次公演最喜歡的歌曲是30位姐姐開場的"明天的煩惱交給明天",排序跟站位真的難排,讓出道最早跟年齡最長的伊能靜站船頭是最適合,每位姊姊都只有1-2句的歌詞,唱到自己的部分才有鏡頭這樣。
還有大碗寬麵,改編成戲腔開場真的很有味道,後期也沒有類似風格的舞曲,姊姊也是最有活力的時候,抓舞蹈細節到半夜,王霏霏跟孟佳在這場撐起舞蹈老師的部分,幫忙編排開頭的動作,一一指導所有細節。
很多很有看點的歌曲因為不太燃導致票數低是滿可惜的,像"女孩兒與四重奏"加入探戈跟舞台劇風格,還有海豚音,像第四期也有同樣風格的曲風"花樣年華",我發現音樂監製特別愛這種風格,乘風破浪去挑戰可以,但是沒有吂在同一組或是同一期PK都導致這種偏小眾的風格被票數壓力打下來。
前面個人秀最有亮點的還是張雨綺說要讓張含韻上去挑戰,有突破點,加上張雨綺在彩虹節拍選人的理由,選張含韻是說妳想來我歡迎你,金莎給她一個跳舞的機會,藍盈瑩可以幫忙抓舞蹈細節、可以幫忙督促跳舞,伊能靜願意嘗試這種機會,很佩服這種精神,練到半夜4點,早上7點再去排練,請藍盈瑩幫忙看舞蹈細節,累到膝蓋痛、體力耗盡,看完覺得真的很有魄力。
第五期,跟樂隊合作,一次表演兩個舞台,估計是最累的一期,所以間接導致在第六期復活歸來PK時大家都很累,要在短時間去完成兩個歌曲,當時有請幾位姊姊去收集大自然、動人的音樂,最明顯的是"我的新衣",另外幾首我真的沒聽出來...
1.初期評審:姊姊個人表演很好,但評審評分很怪,分組也莫名其妙,將一堆VOCAL分去DANCE,而且後來這個分組也根本沒用到......
2.舞台設計:這個舞台的觀眾區有點像是坐在搖A跟搖B,完全沒有面對舞台,大概都是看背影居多,而且舞台下方的小空間表演,觀眾好像是看不到的...,導致評分有可能是依據個人對姊姊本身的喜好去評分的
3.音樂風格龐雜、公演次數太長:每期公演都有不同的風格去PK,我個人比較喜歡像PD系列這樣,4次公演+1次直播,1.個人表演沒問題,2.分曲目/風格競爭,我推古風、流行、民樂、另類這幾個,3.分VDR三個面向玩 。剩下看要在挑什麼出來玩我覺得比較好,當然節目組可能是在貫徹"乘風破浪",才將面向不同的放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