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想想還是改個噗頭
此為雜噗
💐☕
前情提要是我終於抓了讀墨的App可以大嗑電子書
因為前幾天我想寫些東西發現文筆爛到要是小學時的我發現我居然快30了文筆還退步成這個樣子會把我塞進蹲式馬桶那種程度,再不看些中文小說找語感真的會大爆死的危機警鈴大作
💐☕
然後第一本買什麼好呢
想想就搜了楊双子,因為花開時節是我立刻台灣前買的最後一本書
💐☕
臺灣漫遊錄今年初引發的爭議我也有耳聞然後也很有興趣
但翻了翻書櫃、看看試閱後因為當初太喜歡花開時節所以還是先買了華麗島
💐☕
但其實我金魚一般ㄉ記憶力也不太記得花開時節全貌了
幸好其實沒先看過花開也能讀華麗島,讀的過程中大概也都漸漸回想起來了
💐☕
華麗島裡面我最喜歡的篇章是金木犀銀木犀,邊讀邊哭
結果臺灣漫遊錄根本是金木犀銀木犀的關係衍生我實在是哭到崩潰……www
💐☕
我覺得自己這個讀小說,或者說是看故事的時候會把所有的自己投進去還會把自己的創傷經歷抓出來對照這個壞習慣應該要改一改了
我其實已經經不太住這種情緒
💐☕
雖然如此,我也該不掉老是喜歡看那些能跟自己對映的作品
傷腦筋ㄋ
💐☕
嗯臺灣漫遊錄整體的操作手法我是很喜歡的
所以在剛看完全冊並且心情大為波瀾的這個當下,其實本來不是很想去思考當初那個爭議問題
💐☕
但剛剛去翻原作者噗浪的時候看到一條轉噗
突然就想,是啊,會變成那種炎上的結果也許很諷刺的跟裡面千鶴子那種傲慢相呼應了也說不定
💐☕
那條是轉噗浪上有一個在講台灣服飾史的帳號的噗
那個帳號被我黑單很久了
💐☕
基於我自己對服飾史的興趣我一開始也是很喜聞樂見那個帳號和他們的各種科普文的
一口氣直接黑單是因為有一天他們發的某條噗(我甚至不記得是哪一天)他們講清代的時候我認為應該有引用或是轉述東海吳老師的論文內容,但在當噗他們並沒有註解
💐☕
事實上也只是我認為,雖然我覺得高度相似但我的確沒有證據
而我也沒有去問,我就是直接黑單了
💐☕
我要說的是,人的逆鱗有時會來得如此蠻不講理
我其實可以問然後他們也許會說明其實真的沒有轉述/引用,或是其實有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沒有補注
那天我只是在那噗下面打了一大段我的疑問,然後再全部刪掉最後直接丟進黑名單
💐☕
我的重點在於人易於受到影響並且感受都是真實的
那個源頭不管是不是有意的,在這方引發的化學變化就是發生了
這也是引發千鶴子和千鶴之間的感情最後高潮的要點
💐☕
我的文學理論念得很爛,差不多都快忘光了
但如果要問當年的文學概論課對我造成什麼影響,我會說接觸了那些學說之後我變成了一個忠誠的(幾乎激進的)關於文學就是我、身為讀者與文本的關係,跟作者半點無關這個概念的信奉者。當然會變成這樣主要還是跟我自身的性格有關係,文學概論課只是一個引路吧。
💐☕
對於希望讀者反饋的創作者來說,我無疑是一個失敗的讀者。
就像這噗開頭明明題為觀後感,我卻幾乎都在寫自己的事一樣。
💐☕
我既吝於給予反饋,也不曉得該如何在不提到劇情的前提下抒發我自己的想法。說到底,這幾年我寫的包括所有舞台repo之類的都是這樣。常常會看到我觀劇後空白的心得噗,有時就是我實在不願用我貧瘠的文字去再詮釋我所體感到的故事。
(戰隊秀那些又臭又長的流水帳是例外,不寫成這樣根本很難為這些秀留下記錄)
💐☕
再來,關於反饋。過於流於表面的心得我不願寫,寫下太過深入的感想又像是在開腸剖肚自己的心境與人生,那是我更不願意與人分享的。再一次,將故事情節過於與自己的心靈相投射,是我的壞毛病。
寫作者也許已經開腸剖肚將自己割進作品裡了,但我只願意處理我自己的雜亂。閱讀作品甚至是閱讀作者的專訪、SNS隨談我可以解釋成是隔著玻璃櫥窗的獵奇觀看體驗,但我並不願意把自己的血肉以反饋的形式呈現出來,那讓我覺得像是將自己的腸子與他人的像編辮子那樣纏繞在一起,光想就要起免疫反應。
💐☕
同理,雖然我自己也隨意寫幾個自嗨的故事,但我已經很久沒公開發表過了。把自己的一部分攤在陽光下可能帶來的後果我還無法處理。
💐☕
結果這噗還是淪為廢話雜談
我要去看下一本書了
💐☕
唉但看完臺灣漫遊錄,好餓(幹
楊双子的出身地也是她兩本(三本)著作的中心地跟我在台灣的生活圈重疊,看了敘述都不用想像只需回想
💐☕
書中那些內地人本島人的差別待遇還有內地人對本島的獵奇心理對現在在日本生活的我來說也是很有既視感 雖然是時代小說但還是有很多問題是不受限於時代的,這幾本都在處理好幾個這種性質的議題
💐☕
唉,好想回去吃麻薏
這邊也買得到麻葉但大概品種不同,還是會稠稠的但是不會苦www
💐☕
也很想吃控肉飯,我大彰化子民ㄉ命
💐☕
喔想到一個
序找新日嵯峨子真的是www
💐☕
是說炎上這件事
總覺得有點像玩TRPG結果搞到有人去報警(?)
💐☕
靠腰我才發現我一直打錯書名,是花開少女華麗島www
💐☕
不曉得為什麼一直在想王千鶴的譯序裡面那句:簡直是傻瓜。我是說我。那時我想著要是嫁給這個人,說不定真能得到幸福。(非原句)
💐☕
雖然說百合文學和女同志文學還是有差,但就我把自己丟下去的程度來說……(抓頭)
不知為什麼又想到簡莉穎那句,我們讀過的女同志故事最後不是嫁人就是死。
💐☕
想想臺灣漫遊錄這個精巧的地方在於
就算沒有新日在序裡面的提點,讀者依然可以從青山洋子的文章裡推敲出第十二章的完美結局恐怕不像前幾篇一樣是實際發生過的事情
正文全篇以青山千鶴子的第一人稱為主要視點所以讀者完全就是被她拉著走,此時青山洋子、王千鶴與吳正美三篇補序在這本裡擔當起了一個後日談的位置
💐☕
包括在吳正美的序裡面我們看到的都是那個完美的王千鶴,只有在王千鶴自己筆下我們才能稍微一窺她內心的情緒狀況,這也是為什麼那句也許我真能得到幸福也說不定這麼的具有份量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