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薩🦁🦢
2-Day2《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學校沒教的藝術史:用家常菜向26位藝壇大師致敬》, 潘家欣
https://images.plurk.com/3xVeNVl6he1a0QJJgBn327.jpg
黃土水的確對於故鄉有所期許,他在《東洋》雜誌上發表的〈出生於台灣〉一文中,寫著:「台灣是充滿了天賜之美的地上樂土。一旦鄉人們張開眼睛,自由地發揮年輕人的意氣的時刻來臨時,毫無疑問地必然會在此地產生偉大的藝術家。……期待藝術上的『福爾摩沙』時代來臨。」
--
接受 yvonne_sl 的邀請,每天貼出喜歡的書本封面照。
提名同為愛書人的 在七天內,每天貼出最喜歡的書本封面照,不要有任何評論或解釋,並且每天提名一位噗友,以持續這個連結,一起 推廣閱讀 讀嘛讀嘛
阿薩🦁🦢
對於台灣藝術史其實是在大學畢業後才開始接觸,也到那時才發現在日治時期台灣的藝術發展的活力。日本在台灣雖然多少以帝國之眼來發覺台灣的南方風情,卻奠基了台灣美術的基底,但自己國高中的美術課卻從來沒上過台灣的藝術史,更不用說是1895-45之間。其實無論文學或是視覺藝術,這段時間,好多事沒有寫,就如有誰知道藍蔭鼎是師承石川欽一郎,又現在的膠彩畫其實本來是東洋畫,由木下靜涯、鄉原古統在台灣發展?覺得這本書最好的是他很輕鬆淺顯,圖文並茂,且幾乎專門談好像台灣消失的這一段時間,而且還有食譜可做菜(?)。畢竟那段時間除了陳澄波,其實還有好多藝術家。
阿薩🦁🦢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 專題介紹
而這本書之前是在方格子上連載的~這本書算輕鬆逗趣,在這部分也許有許多不嚴謹的軼聞異想部分,如果覺得因為這本書對藝術家有興趣,也許可以繼續看蕭瓊瑞的圖說美術史
圖說臺灣美術史III:深耕戀曲(日治.戰後篇)
,想再更深入可以參考廖新田的論述,這樣也許可以稍微認識日治藝術史~
臺灣美術四論-蠻荒/文明,自然/文化,認同/差異,純粹/混雜
Mickey🌈
阿薩🦁🦢
Mickey🌈 : 阿我看了一下,我自己喜歡這本書讓藝術不是嚴肅的部分,可能因為自己大概在了解一耶知識的狀況下,也許也把一些敘述當作軼聞異想來看也覺得較能吸引人。我也理解關於史實與故事的差異。我剛剛想了想,如果覺得因為這本書對藝術家有興趣,也許可以繼續看蕭瓊瑞的圖說美術史
圖說臺灣美術史III:深耕戀曲(日治.戰後篇)
,想再更深入可以參考廖新田的論述,這樣也許可以稍微認識日治藝術史的狀況?
臺灣美術四論-蠻荒/文明,自然/文化,認同/差異,純粹/混雜
江將
新田!
啊有點想他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