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迪~
自費醫材設上限?健保署:僅針對自付差額醫材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衛福部澄清,這項新制的規範對象是自付差額特材,也就是健保負擔一部分、其餘民眾負擔的醫材,而不是全額自費醫材。所以大家在吵甚麼啊。
ICEBREAK🧊サブマス民
您好,剛好路過看到這則噗,這是健保署提供的人工水晶體的資料,裡面15家廠商有12家的價格高於核定標準,若廠商不願意虧損賣的話很有可能退出台灣市場,意思就是自負差額的人工水晶體,原本民眾有15種選擇將降到3種
https://images.plurk.com/rm3ztlYvbr47Hsb0NjdqN.png
健保署提供的核定標準公式是取中位數,過幾年後是不是又可能淘汰這3家中的某一間,變成選擇更少?若要加入全額自負醫材的考量,簡單而言生態將會如下圖:

https://images.plurk.com/2PbOASGuy21Ztf1ghJW0dB.png
ICEBREAK🧊サブマス民
現行台灣的藥物市場就是被這樣的齊頭式壓價弄爆的,例如去年退出的百憂解和泰寧,若政策堅持這樣進行下去的話,可預期未來台灣的藥物醫材的種類及品質都會很慘烈
Zata
主要是自付差額每間都不一樣,每間醫院各有不同的成本(包含租金、建物、待遇、材料、補助),現在要求訂定成本上限相當不合理。
最後不賺錢的部分醫院就不做啊
Zata
能接受的是你公布自負額差列表,嫌貴去便宜的排隊
Zata
~欣迪~
ICEBREAK🧊サブマス民 : 喔,原來是這樣。感謝說明。
~欣迪~
蘋果調查:扯 醫材價差43倍 剝削病人
一款金屬對金屬界面髖關節,最高價為北市聯合醫院的11萬4181元,最低價為嘉義大林慈濟醫院3萬2440元,價差達8萬1741元。另款心律調節器,全台最高價是台中童綜合醫院6萬5000元,竟比最低價、國軍高雄總醫院的1450元,高出43.8倍。
Zata
~欣迪~ :首先確定他的同款是同商品XD
再來,軍醫院的醫療品質,醫護待遇,位置房租、建築環境與其他設備更新,都會即大幅影響價格
Zata
再來說到人工關節,上面都寫叫金屬對金屬,看起來明顯不是同一家的商品。同樣叫金屬,不銹材料、拋光技術、專利都有極大差異,還有裡面的墊片是有墊片、高耐磨墊片、還是最新的抗氧化墊片,這些都沒寫出來,只說同款"金屬對金屬"人工關節。
~欣迪~
Zata : 我始終覺得政府想要實施甚麼之前,都會先拋出來,瞧瞧風向如何,再來決定怎麼作比較好。
Zata
理論上應該是先像政府自己說的"開了數十場專家會議",但是他沒有,他選擇了順他意的專家,然後制定了順他意的規則,然後就說我們要這樣做。
(健保就這樣做很多次,都是政治選票取向)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