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胖
【成功罷免韓國瑜了,然後呢?】
今天真是無比高興,台灣民主史又寫下新的一頁,高雄人證明自己不會忍受無能、滿口謊言又只會搞撕裂的騙子,今天的榮耀是屬於高雄人的!然而,在這場罷免之後,未來的走向十分值得我們關切,事實上這兩三年可能是台灣與國際產生劇烈變化的時間點。
就國內情勢而言,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對台統戰、培植或吸收對象,從基層的里長、議員乃至高層黨政官員,宮廟、教會、黑道、傳播媒體界、商界、政界、演藝圈等台灣各階層,並培植新黨、國民黨、親民黨、柯文哲等各式代理人,協助不親中但是可以削弱最主要對手的政黨如時代力量,配合各種混合策略與資訊戰,在2018年得到空前勝利,唯一能夠對抗中國的民進黨近乎滅頂。
黎胖
韓國瑜的成功不僅代表了中國的勝利,時代力量和柯文哲得到席次與名聲,也證明中國藉由清新形象的第三勢力,利用民主政治來推行「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成功分散選票並大幅削弱了民進黨,絕望瀰漫。然而習近平強硬表態統一、實行一國兩制,加上台灣人民的醒悟、香港血淚的教訓,最終使其在台灣內部「首要支持人選」韓國瑜接二連三遭逢挫敗,直到今天罷免成功,畫下了里程碑,台灣人已經明確地向中國說不。但是之後的走向如何?
黎胖
首先,是第三勢力的動向。中國第二屬意用來分化民進黨力量的民眾黨與柯文哲,雖然在韓國瑜崛起後遭到冷落,但2020總統大選結束,柯文哲普遍在親中媒體再度獲得青睞,不僅可以吸收因韓國瑜遭到罷免,而對國民黨心灰意冷的部分韓粉,還有年輕的國民黨支持者,並且也能夠吸取那些喜歡形象清新、渴望實現自我勝於保衛號稱自己所愛的台灣的年輕人(例如2018年的政策總監蕭女士),成功分散民進黨的力量。事實上這在2020年也仍然成功,2022或許亦能複製,更能吸取部分國民黨票源,進一步發展。
黎胖
時代力量亦是走類似路線,在與民眾黨、民進黨乃至更獨派的基進黨競合下,由於沒有地方首長柯文哲可以黨政不分,將行政資源挹注於自己的政黨身上,因此相較於民眾黨弱勢,亦沒有能跟民進黨相比的歷史淵源和執政實績,政治立場也不比民進黨和基進黨更加捍衛台灣獨立的主權,因此能吸收的較多是剛畢業、被書本和脫離社會的學院派教授影響、立場高度僵化且急求速成的年輕人,然而這也能夠分散部分民進黨的選票。想必在2022還是可以有些斬獲。
黎胖
至於基進黨,由於成功罷韓,未來想必會有更多斬獲,在地方選舉(最可能是高雄)取得數席之地,但將可能分散民進黨票源。未來基進黨也許可能複製「時代力量模式」,時代力量主打「改革政策應該立刻實現,不然就是騙票」的咆嘯路線,基進黨則可能走向「不馬上宣布獨立正名制憲就是騙票」的激進路線。
黎胖
如同當年民進黨亦曾支持的黃國昌,基進黨也同樣有個具有網路聲量的陳柏惟,他在蔡賴之爭時就像國昌老師學習,先貼「蔡英文相較賴清德比較不獨」的標籤,而該黨在蔡易餘撤修兩岸條例的提案後,也急欲批評蔡英文與民進黨,藉由抹民進黨不獨來分食票源。如果基進黨善用罷韓成果光環,如同黃國昌等人當年利用318學運光環般,那麼再次走上時代力量的路線成為中型政黨亦非不可能。只是這樣,中國自2014後,除了柯文哲和時代力量外,接下來2022還會得到一個「意外的盟友」,畢竟民進黨席次減少,國民黨和民眾黨的基本盤也絕對比時代力量和基進黨大,那麼親中派在地方上繼續控制議會,也絕非難事。
黎胖
不論如何,未來這幾個政黨的走向、與民進黨的關係會如何,值得觀察。而若民進黨、基進黨和時代力量彼此若能夠成為對抗親中陣營的聯盟,並穩定蠶食各種領域的選民,例如民進黨可以在基本盤外,接收地方派系和溫和派選民,而基進黨可以吸收對民進黨不滿、但支持獨派的選民,時代力量則可以吸收原支持民眾黨、可能親左、喜歡清新形象的選民,從而瓦解國民黨和民眾黨等親中勢力的多數基礎,這是最理想的發展(但我對時代力量不抱希望),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推動國家正常化。
黎胖
而民眾黨對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的吸收,並非全然壞事,因為親中基本盤穩定五百多萬,若能夠由多個親中政黨分食,那麼就會如同中國寄望民眾黨、時代力量和基進黨一樣,使親中勢力分化為諸股較為弱小的力量,這對台灣有利,雖然中國必然出手整合,只要保衛台灣這方不要內戰,甚至引親中陣營來攻擊其他人,那2022乃至2024的發展將大有可為。
黎胖
其次,是對於修憲的期待。蔡英文年初得到了817萬張選票,民進黨加上盟友席次仍然超過立院半數,加上蔡英文再度兼任黨主席,宣布在立院成立修憲委員會,意味著將進行修憲。而在罷免案通過後,台灣與中國進一步切割,也取得更大的修憲民意正當性。事實上國際亦觀察這次罷免,特別是盟友美國,這對取得美方支持修憲、國家正常化的動能將會非常有幫助。這幾年或許將是台灣走向國家正常化的關鍵時刻,修憲必然需要美方各方面的支持。
黎胖
再次,國民黨將再內鬥,特別是挾韓粉以自重的韓國瑜,未來中國對其指示如何,值得思考,倘若其欲進軍國民黨黨務核心,乃至直指主席,讓共產黨藉其徹底掌握國民黨,並使其新黨化,那麼國民黨將進一步衰弱,並更仰賴中國和地方派系,也將使部分資源為民眾黨分食,使民眾黨親中和回收色彩更加鮮明、形成市場區隔,這對2022的選舉也許並非壞事。
黎胖
簡言之,罷免案的通過,給予了站在台派政黨強化自身的機會,並且增加了台灣走向國家正常化的基礎和動能,執政的民進黨除卻2022奪回多數縣市首長和議會、在台灣基層鞏固基礎,更必須承接民意,推動確立國家定位的修憲,此時是台灣千載難逢的良機。小黨則必須努力擴大基礎,在不蠶食盟友基礎、分食同一塊大餅的情況下,繼續拓展地盤。這次罷免案是政治光譜上親台派的良機,必須把握以擴大基礎、結合國際局勢,走向國家正常化,並堅定站在民主自由的反中陣營,保衛自己。
黎胖
既然如此,就必須觀察國際局勢。綜言之,在現今國際對中反感日趨濃厚、國內經濟情況嚴重惡化、美中對抗加劇下,中國社會情況想必十分惡劣,李克強針對習近平發言打臉的舉動,顯示出中國內部政治鬥爭的加劇,這迫使習近平為保權勢乃至自身安全,勢必要強化軍權,對外展現出強硬且「從容」的姿態,以示他仍掌握一切,並且能夠領導中國、應對國際變局。對香港的蠻橫立法、嚴格控制社會、對外行「戰狼外交」、加速軍備建造和航母四處航行、在南海增設行政區與防空識別區等行動,都是他應對中國政府內部政治鬥爭、各種派系利用國內外問題攻擊的對策。
黎胖
而美國儘管社會內部動盪不安(事實上如同1950-60年代,但美國此後依然是世界第一的超強),但是針對中國制定的長期戰略則不廷地施行,從貿易、經濟、軍事、外交聯盟、針對中國盟友發動制裁等行動不一而足,國際新聞已經非常多,而美軍在台海、東海和南海等地的巡弋,亦是在保衛自己的盟友。
黎胖
這些種種應對在台海事務上,美台灣細顯然地走向美台「兩國外交對等交往正常化、軍事聯盟乃至防疫經濟資訊科技等各項議題的結盟」種種行動上,從蔡英文520就職典禮,由美國國務卿以及向來立場最保守的國務院發表祝賀聲明,到相當於駐台大使的AIT處長酈英傑明示暗示「正名Taiwan」的言行舉止,顯示出期待台灣擺脫中國內戰遺緒、改變成為正常獨立國家、成為對抗中國的對等盟友的寄望。
黎胖
而就他國來說,越南出借金蘭灣或菲律賓再出借蘇比克灣作為美國海軍基地已然成為兩國考慮的選項、印度與澳洲對等使用軍事基地的聯盟(這兩國現在對中十足強硬,中印邊界軍事衝突一觸即發,澳中雙方已經展開經貿等各式對抗)、英國在香港和5G等議題上展現強硬、捷克對於中國的反撲(例如議長九月將訪台)、加拿大對中國的強硬與華為公主孟晚舟可能引渡美國、歐盟也從徹底導向中國逐步調整姿態等行動上,對中國已經從過去的友善蜜月期走向嚴峻的對抗期。
黎胖
有趣的是,英國執政黨內部也流傳出考慮在五年內承認台灣的選項。讓我們回顧1950年代的歷史,其實對台灣國際地位的思考,美英一直都是十分密切合作的盟友,甚至美國會請英國協助在國際上提出一些具有爭議的議案,例如1950年代調停台海離島衝突的神諭計畫(Oracle Operation)。因此這個訊號其實值得我們關注。
黎胖
另外,中國一邊靠美日歐等地國家對當今國際組織與秩序出錢出力的支持,一邊長期依賴這些和平紅利(「吃大戶」),採取各種違反國際社會規則的方式強化自身,一邊不花正式成本支持國際組織卻又加以滲透、腐化,使國際組織成為中國利益的發聲筒,武漢肺炎下暴露出來的WHO就是一例。這些都導致20世紀中葉誕生、用來解決和維護國際秩序安寧的組織走向無能與瓦解,也加劇了國際對抗,特別是與中國長期對抗的趨勢。這也使得我們能夠有更多機會參與國際行動。
黎胖
上述這些都是我們台灣必須加以把握的良機,然而我們更必須進一步認識中國更加增大的威脅。中國政府面對國內外充滿敵意的環境,加上經濟嚴重受挫,這些都是絕非一朝一夕能解決的結構性問題,但為了確保內部政治鬥爭下不被擊敗,以及穩固其統治合法性,他們長期以來灌輸人民「大中國民族主義」,鼓吹國際弱化中國的陰謀,追求兩岸統一和領土完整,中國動盪歷史會傷害發展、要擁護共產黨領導中心等等要素,藉此穩固其統治。
黎胖
但是在惡化的情況下,既然無法透過立即修正國際秩序來顯示大國地位,那就要從台港下手去彰顯中國政府有在做事,符合對人民的承諾與民族大義。因此中國對台將更加強硬,甚至可能擦槍走火,引發軍事行動。這也是為何蔡英文強化國軍地位和軍備,並藉各種機會致力於和美英澳日印等國交往,以圖成為進一步的盟友,甚至成為推動台灣國家正常化的外交助力。
黎胖
因此,我們總結上面所述:國內方面,民進黨、基進黨等台派政黨和時代力量等第三勢力,必須把握機會加速吸收脫離國民黨的地方勢力、青年選票、搖擺選民,以擴大執政與民意基礎,挾此民意推動修憲,確立國家定位和建立健全政制,並進一步在2022、2024讓親中派基盤盡量萎縮,使中國透過內部瓦解台灣的機會降至最低;國外方面,挾帶現在日益擴大的反中浪潮、國際組織衰微後更多的國際行動、美國等盟友的友善之舉、中國國內困境日增之際,推動國家正常化,加入國際社會,並與立場相近的盟友結盟,強化自身防禦能力和各種實力,保衛自身並走向世界。
黎胖
今天這場罷免案,將成為我們進一步走向世界的機會,但也會有更多危機與挑戰,讓我們從此萬劫不復。因此我們必須不躁進地謹慎前行,而蔡英文政府已經證明他們是會改革的政府,是內政外交國防等都能處理的政府,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支持蔡英文政府和我們的盟友穩健前進、擴大基礎,不要給中國及其代理人找到機會製造衝突並介入,並增進自己各方面的了解,在接下來的任何一場關鍵選舉,都不要再讓親中派取得任何前進的機會。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