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Tue, May 12, 2020 2:42 PM
覺得 PTT 討論各國疫情的人可不可以不要只跟著每天的數字上下跳就在那邊說趨緩或爆發,至少學會看個對數圖好嗎。
star4457
Tue, May 12, 2020 2:43 PM
八卦那位每天更新的?
ಠ_ಠ
Tue, May 12, 2020 2:44 PM
star4457: 沒有指定誰欸,就是一直有在看 nCoV2019 板有感而發。剛才正好看到一個新增死亡人數跟昨天一樣就有人說趨緩,整個爆炸……
tea4818
Tue, May 12, 2020 2:46 PM
八卦每天更新我挺佩服他的毅力欸⋯⋯之前好像有放每天人數的折線圖
ಠ_ಠ
Tue, May 12, 2020 2:48 PM
tea4818: 我沒有固定看八卦,給個 id?
star4457
Tue, May 12, 2020 2:50 PM
ಠ_ಠ: 那就是湊熱鬧的人啊,這段時間絕對不會少的。
看看之前有從幾千到幾百的,這種黑數還不知潛藏多少,只在診斷人數上有減少(R0不一定已經小於1),也是很多人在喊好轉啊。←
請看看韓國的窘境好嗎
star4457
Tue, May 12, 2020 2:51 PM
[爆卦] 今日淪陷:無,全球確診425萬
star4457
Tue, May 12, 2020 2:56 PM
「趨緩」在這次的爆發中,其實是不大精確的詞吧,他只是表示掌握中的新增人數下降,但只要一個患者在外,病毒照樣複製照樣傳播啊,病毒傳得出去,永遠沒完沒了。除非是已經全面防堵,所有有感染患者都在掌握之中,不然沒有真正趨緩的一天啦。
ಠ_ಠ
Tue, May 12, 2020 3:02 PM
我對趨緩的理解是成長趨緩,總確診數對數斜率變低,或者你看每日新增可以觀察到一個波的上升下降。對大部分國家來說全面防堵本來就已經不可能,用趨緩這樣的說法是用來描述各種措施是否有效果,因為那就是等待疫苗時 flatten the curve 的目標,就是讓病例成長變慢,所以總現存病例可以盡量維持在醫療體系可控範圍內。你覺得這個詞不夠好要換別的也可以,不過我一開始是想表達有些人是只看一兩天就在那邊喊趨緩或淪陷根本亂來 XD
star4457
Tue, May 12, 2020 3:11 PM
因為這個病毒的行為(?)相當複雜XD,各國的表現也讓我覺得跌破眼鏡,就實際面上,連數字都不一定有意義,是這樣想的XD
我也覺得這要有有效疫苗或抗病毒藥後才有解。醫療體系能夠不overload的確也是重要指標。
ಠ_ಠ
Tue, May 12, 2020 3:18 PM
star4457: 我不會覺得數字沒意義啦,但解讀數字要很小心,一個例子就是台灣已經講過很多次的普篩跟陽性率。但是其實這要搭配很多措施一起看,也不是只有看陽性率這個數字就好。
ಠ_ಠ
Tue, May 12, 2020 3:21 PM
像是韓國是真的有好轉過,現在的爆發其實是可以預期的小波,因為總會有漏掉的。他們追蹤方法是否有效,則是可以看這次的波是否也能用同樣方式順利壓下。
South Korea Coronavirus: 10,936 Cases and 258 Deaths...
可以看新增確診的趨勢。之前真的壓下來,但沒有徹底根除,日常習慣沒做好一個不注意又會開始增,但只要能在早期盡可能追蹤多人,壓下來阻止繼續傳,就是還在控制範圍,可以正常生活,醫療體系也不會崩。臺灣全民防疫厲害就在個人習慣平均比較好,所以就算有漏掉的也傳很慢,指揮中心又很積極追,追到就切斷感染鏈。正向循環之下,每次爆的群都超小。
所以比起來其實我完全不懂為什麼三月以後還有人一直稱讚新加坡,現在看起來他們根本不算有控制過。
Singapore Coronavirus: 24,671 Cases and 21 Deaths - ...
star4457
Tue, May 12, 2020 3:45 PM
我也對三月時盛讚新加坡感到十分疑惑,還有人稱防疫典範,但三月份的趨勢給人一種「雖然當下不嚴重但可能有在進展」的感覺了。
star4457
Tue, May 12, 2020 3:59 PM
(補一下)因為新加坡在執行面上沒有尤其突出的政策。口罩更是(ry
ಠ_ಠ
Tue, May 12, 2020 4:04 PM
star4457: 我一開始沒特別關注新加坡,看大家講得那麼好(包括推特上的英文使用者)就去看一下,預期會看到像南韓這樣爆一波收住又開始爆的趨勢,結果發現根本就是一路奔都沒收過啊。只是後來數字變大大家開始注意到而已。
載入新的回覆
看看之前有從幾千到幾百的,這種黑數還不知潛藏多少,只在診斷人數上有減少(R0不一定已經小於1),也是很多人在喊好轉啊。←
請看看韓國的窘境好嗎我也覺得這要有有效疫苗或抗病毒藥後才有解。醫療體系能夠不overload的確也是重要指標。
所以比起來其實我完全不懂為什麼三月以後還有人一直稱讚新加坡,現在看起來他們根本不算有控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