翾刖🖋️
@xuanyue2
Mon, Apr 27, 2020 8:07 AM
1
雖然這噗本身是個刻版印象大集合,但讓我仔細想了一下科系對我寫文的影響是什麼?大概是拒絕寫AU吧。這邊的AU指的不是在原作故事線中,某些事情有或沒有發生的平行宇宙,而是指從設定上就直接改動的AU。
(其他討論下收)
ಠ_ಠ - 萬事問噗浪 大家能從作品判斷寫手是文科還是理科嗎🤔
掰噗~
@baipu
好奇
Mon, Apr 27, 2020 8:07 AM
哪一位聰明的人來回答一下吧?
翾刖🖋️
@xuanyue2
Mon, Apr 27, 2020 8:11 AM
如果把人格特質譬喻為色彩,那一個人就是由生理、心理和社會環境這三種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的新顏色,因為每個人的初始顏色都不同,導致每個人的顏色都是獨特的,即使是基因相同的雙胞胎也有歧異性存在。
在成長的過程中,社會環境也好,個體身邊的他人也好,都是一點一滴往那坨混合的色彩裡又加入新的顏色,有些顏色的時效性比較長、有些比較短,有些顏色混得比較多、有些比較少,原始的顏色又會影響這些部分。
翾刖🖋️
@xuanyue2
Mon, Apr 27, 2020 8:15 AM
AU對我來說,就像直接把那三陀原始色彩換了顏色,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會混出同樣的顏色呢?
以同卵雙胞胎研究來說,基因上相同的兩個人,被不同的家庭收養,在不同的環境裡長大,即使仍有些相似的行為表現,或是精神疾病,但是他們的差異性依然大到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同樣的人。更不要說那些在一個家庭中被養大的雙胞胎,即使接受同樣的教養方式,通常父母也會盡量公平對待雙方,仍會養出完全不同的孩子。
翾刖🖋️
@xuanyue2
Mon, Apr 27, 2020 8:21 AM
舉例來說,喜歡POI的時期經常能看到書店/花店老闆Finch和警察Reese這種組合。既然Finch沒有去上麻省理工學院,也沒有製造出機器,沒有親眼看著摯友在自己面前被殺,個性還這麼疑神疑鬼我只想請他去看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師,這樣對日常生活不好(誠懇)。同樣的,沒有遭遇過特殊部隊任務和CIA時期的Reese,依然有強烈自我毀滅和保護他人的傾向,時不時就把自己陷入危險之中,麻煩也去看個醫生好嗎?(誠懇)
翾刖🖋️
@xuanyue2
Mon, Apr 27, 2020 8:21 AM
然後他們就能在心理師那邊相會了,真是溫馨
翾刖🖋️
@xuanyue2
Mon, Apr 27, 2020 8:24 AM
至於前世今生和轉世這種設定我通常就不會去探討合理性了,因為那就是科學不能解釋的東西,硬去探討科學上的合理性簡直毫無意義。
翾刖🖋️
@xuanyue2
Mon, Apr 27, 2020 8:33 AM
要說的話,書店老闆Finch和警察Reese也不是不行,但他們就不會長成在POI裡面所看到的那個樣子。這對我來說會引發另一個問題,也就是,所以既然這兩個人不是我喜歡的樣子(內在),那我幹嘛看兩個我不認識的人談戀愛?二創不就是想看某兩個熟悉的角色做些原劇裡面沒有的事,或把原劇的空白補上,或覺得這人設超萌的想拿來撸一把嗎XDDDD 要看不認識的角色談戀愛我去看原創就好了XD
翾刖🖋️
@xuanyue2
Mon, Apr 27, 2020 8:36 AM
不過如果是Finch和Reese在原劇故事線後遇上殭屍病毒大爆發這種paro我覺得挺帶感的XDDD 因為這是在原本的人設上延續發展,是我所認識且熟悉的角色遇上了新的挑戰,這個挑戰會為他們加上新的顏色,而我看的是這個過程
翾刖🖋️
@xuanyue2
Mon, Apr 27, 2020 8:41 AM
某個角色之所以會變成某個樣子,通常有他的理由,這些理由是複雜而且多元的。對我來說,AU就像是剝奪了這個角色的生命經驗,卻還要他們表現出原本的樣子,像是一道菜沒放鹽還要求它要吃起來是鹹的一樣荒謬。當然它的鹹度可能來自泡菜、來自培根、來自食材本身的鹹味,可是它就不會是單純放鹽吃起來的那個味道
翾刖🖋️
@xuanyue2
Mon, Apr 27, 2020 8:43 AM
我對性轉也差不多是這種心情
🌈MrHerethere
@MrHerethere
Mon, Apr 27, 2020 4:49 PM
在心理師那邊相會
一個姻緣天注定的概念(????
翾刖🖋️
@xuanyue2
Mon, Apr 27, 2020 5:03 PM
🌈MrHerethere
: 是不是很浪漫!!!
載入新的回覆
(其他討論下收)
在成長的過程中,社會環境也好,個體身邊的他人也好,都是一點一滴往那坨混合的色彩裡又加入新的顏色,有些顏色的時效性比較長、有些比較短,有些顏色混得比較多、有些比較少,原始的顏色又會影響這些部分。
以同卵雙胞胎研究來說,基因上相同的兩個人,被不同的家庭收養,在不同的環境裡長大,即使仍有些相似的行為表現,或是精神疾病,但是他們的差異性依然大到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同樣的人。更不要說那些在一個家庭中被養大的雙胞胎,即使接受同樣的教養方式,通常父母也會盡量公平對待雙方,仍會養出完全不同的孩子。
然後他們就能在心理師那邊相會了,真是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