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星
<電影> 知道天空有多藍的人啊
旅星
岡田麿里是不是忘記了人類有除了「戀愛」以外的感情???
亜図POP笑わない
憧憬或是尊敬都被自動忽略了 ry
怎樣啦
我只知道女主角在這100分鐘裡演了三次失戀,天空都不值錢了。(惡毒)
旅星
雖然很想也很值得也已經吐嘈了戀愛腦這塊,不過這部的基底其實滿有趣的,姐姐當初面臨的抉擇(葵vs.慎之介)用生靈的方式再現到妹妹身上(茜vs.慎之介),中村父子的情敵也是同一人,岡田麿里雖然非常喜歡放飛角色橫衝直撞,但架構還是很明確的,只是結構之上能否有效發揮倒是另一回事……
旅星
亜図POP笑わない : 怎樣啦 :
到底為什麼啊啊啊啊看到一半還覺得不該變這樣的啊啊啊(不對就是會變這樣預告片已經說過了)
旅星
姐姐被小道問「是不是為了慎之介而保持單身」的時候憤怒地說了「請尊重我的主體性」,結果姐姐的主體性是放在,自己的妹妹小葵身上?
小葵對貝斯手的憧憬源自於小時候受到慎之介肯定、期許並給予夢想的期盼,結果這個期盼重疊到少年慎之介上,就疊成了戀心?
總覺得這些轉換很不連貫……然後最後的套路非常之LOW,大失望
旅星
整體而言還是有娛樂到啦,只是就沒有超過前作這樣
(我很喜歡<道別的早晨就用約定之花點綴吧>,缺陷是明顯得過份了點,但是個性已經突出到「好你居然可以這樣演,算我服了你」的程度)
旅星
雖然最後結局很老梗,但「消極的積極」的箇中滋味還算有意思,「井底之蛙,不知海有多深,卻知天有多藍」如果井底之蛙對大海連一點點期盼都沒有過,根本就不會巴望著頭上天空,朝思暮想如何爬出井,也就不可能在放棄後發現原來天有多藍了吧。這是關於失敗的、放棄夢想的、留在故鄉的人的故事。
而且故事主軸並未著力於「成年慎之介面對少年慎之介」而將重心放在小葵身上,在她愛上夢想(慎之)卻又不得不放棄夢想(慎之)之後,才終於能體悟到「天真他媽該死的藍」的,專屬於少年少女的失敗譚。
可是岡田麿里就把這個失敗疊上失戀了,雖然的確好懂也好消化得多,但這到底是不是妥善的處理?或者對岡田來說,這些感受可以是同一件事情?就好像小葵所言「我喜歡茜也喜歡慎之」,只要是喜歡的感情,就可以放在同一個天平上視為等之,所以在她的想法裡面這些都是可以相通的?
旅星
所以面對同一個少年慎之介,成年慎之介是回想起自己「還在夢想的途中」最後決定繼續實現夢想,少女葵卻是發現自己「夢想終究有其極限」最後選擇妥協?
這是個世代之間要學的課題不同的意思嗎?少不看水滸老不讀三國?
旅星
然後作為一部鄉土電影,卻彷彿把鄉土跟放棄夢想劃上等號,這樣對鄉土的情感實在是頗被動消極耶XDD 雖說還是比煽情矯情好得太多啦
旅星
最後,跟前作<約定之花>相通的主題還是變體的母親吧,前作是沒有血緣關係的母子,在本作中由於小茜自小照顧小葵姊代母職,幾乎可以說她們的關係等同母女了,小茜對小葵的犧牲奉獻,小葵對小茜正值反抗期、而後發現小茜一直以來的照護與愛這些橋段,也很像母女關係
不同的是在現代舞台中,母女不太方便愛上同一個人,但是姊妹可以
kouhouP(公法P)
母女愛上同一個人這偉大的庵野不就示範過了嗎
旅星
kouhouP(公法P) : 是沒有錯啦XDD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