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干達納克魯斯耶穌
討論到最後,成了帶有宿命論的價值觀。雖然不想這麼說,但是確實與唯美主義是類似的。從哀傷到感嘆,再加入知道與想像,擴及於出生至死亡。最後在回歸到一切本如此的描寫。換言之,這是一個由個人擴及至萬物的情感抒發。脆弱在這裡也佔據了一席之地,不如說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もの哀れ的出現。就如同源氏物語在處理紫之上逝去之時。樸素淡然,但感慨萬千。同時不可忽視的是,他與自然是連結在一起的。藉由季節等自然在時間上的變換,與情感的相結合。形成感知物體與感知情感的雙向連結。

烏干達納克魯斯耶穌
我想我明天早上看到這個應該會感到困惑吧!

烏干達納克魯斯耶穌
附帶一提。現在回想起來紫之上逝去之時,達到了某種淨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