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肥魚
@erhugreatwall
Sat, Apr 11, 2020 1:41 AM
12
5
Kristy Guo
還有attack在英美是敏感詞,常常跟恐怖攻擊連在一起,許多人也是只看標題不看內文的標題黨,你用this attack comes from Taiwan登在紐約時報是要召喚紐約人對911的黑暗記憶嗎?拜託不要把台灣文青自嗨以為很酷的文案,套用到不同文化脈絡的歐美國家,這樣刊出去恐怕只有反效果。
如果真的有餘錢,幫忙捐款買呼吸器跟口罩送國外就好,外交部已經澄清過,不用再糾結於譚德塞那幾句話,我查詢過YouTube,CNBC播放那段視頻的點閱率頂多11萬,根本很低,比起CNN主播Chris Cuomo分享他的抗疫經歷有上百萬點閱率,大部份人更想知道如何對抗這個疾病,而不是你台灣人跟貪腐WHO主席吵架的破事。
haymuhaymu
@haymuhaymu
Sat, Apr 11, 2020 1:47 AM
沒辦法,我有同學外交官目前在華盛頓駐美辦事處,第一時間就宣傳關於這個募款活動,還有其他各種有建設性或是出氣式關於中國的批評(大多來自狐狸新聞),雖然他只是一個外交官,然後也只在(我看得到的)Line group發表,但是還是不免擔心這就是我們的外交官的格局!
載入新的回覆
還有attack在英美是敏感詞,常常跟恐怖攻擊連在一起,許多人也是只看標題不看內文的標題黨,你用this attack comes from Taiwan登在紐約時報是要召喚紐約人對911的黑暗記憶嗎?拜託不要把台灣文青自嗨以為很酷的文案,套用到不同文化脈絡的歐美國家,這樣刊出去恐怕只有反效果。
如果真的有餘錢,幫忙捐款買呼吸器跟口罩送國外就好,外交部已經澄清過,不用再糾結於譚德塞那幾句話,我查詢過YouTube,CNBC播放那段視頻的點閱率頂多11萬,根本很低,比起CNN主播Chris Cuomo分享他的抗疫經歷有上百萬點閱率,大部份人更想知道如何對抗這個疾病,而不是你台灣人跟貪腐WHO主席吵架的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