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伊雅
看完了《Ugly Delicious》(美食不美)第二季。很喜歡這部探討「食物」與「文化」之間的連結的影集
現在閉關在家,只能看別人的食物解癮XD
(下面有提到內容喔)
佐伊雅
隨手記錄一下比較有印象的情節。
佐伊雅
【S2E01 兒童餐】
(談學校營養午餐)這個國家最需要吃得最好的人,卻吃得最差。
佐伊雅
(談孕婦飲食)為什麼其他人會覺得自己有權力管孕婦的飲食?你不會去問體重過重的人,他們是不是點了沙拉,卻會問孕婦的咖啡是不是decaf。
佐伊雅
這集還找了很多主廚一起來談生小孩之後的work life balance,結果大部分主廚都說自己沒有life
佐伊雅
特別喜歡這集中,為了離家庭更近,而把餐廳開在家旁邊的廚師。為了防止小孩聽到太多髒話,還有一張寫滿了「髒話替換字」的單子
https://images.plurk.com/7sody8I81LVBDcCZxrxg8.png
佐伊雅
然後這集結尾好溫馨 充滿著父母對於子女的愛
佐伊雅
【S2E02 咖哩】
(談名字)印度沒有「咖哩」這道料理,「咖哩」這個詞是殖民者來到印度後,不知如何稱呼印度充滿各種香料的料理,因此把這些料理通通稱作「咖哩」
佐伊雅
(談印度料理)印度很大,各地都有不同的民俗風情,食物當然也很不一樣。一般來說,在印度以外的國家所看到的「印度菜」,以印度西北地區的料理為主。
佐伊雅
(訪問者還笑說南印度菜的外觀比北印度的好看多了XDDD)
佐伊雅
(怎麼吃?)這集找了Aziz Ansari客串,David還跟他去了一趟印度。受邀到Aziz家吃飯時,Aziz的兄弟說了句:「在鏡頭前用手吃飯好奇怪。」
佐伊雅
David看著Aziz一家熟練地用手吃飯。說:「現在的情框讓我想到,我在看不會用筷子的人嘗試用筷子吃飯時,常常會在心裡偷笑。」XD
佐伊雅
(咖哩的由來)印度很多牛,也有很多牛糞。印度人會用牛糞當作燃料,牛糞升起的火比較小但很持久,因此造就了咖哩這種適合曼燉的東西
佐伊雅
(異國咖哩)這集也講到了不同國家的「咖哩」,像是加勒比海的咖哩、德國的咖哩香腸,跟台灣人熟知的日本咖哩。節目裡訪問了一名日本廚師,問他如何幫自己的咖哩增加風味。廚師說他都會加味噌一起下去煮~
看完節目後我也試過,但我自己感覺不出太大差別XDD
佐伊雅
(印度婚禮)最後亂入印度婚禮好有趣XDD 當地人說一場婚禮約有一到兩千人參加,有四十道菜。然後大家都是為了食物而來的
除了人數太多,怎麼感覺跟台灣的婚禮有點像?(喂)
佐伊雅
這集裡面出現過的廚師Floyd Cardoz,在上週因為武漢肺炎而去世了。唉⋯⋯
Dave Chang on Instagram: “Heartbroken over the loss ...
佐伊雅
【S2E03 牛排】本季裡最喜歡的一集!
佐伊雅
這集找了好幾位美食評論家、廚師聚在一起討論牛排的特別之處
佐伊雅
(不只是食物)「牛排」不只是一頓餐而已,它是一種體驗,象徵「我成功了」。
佐伊雅
這點我還挺能感同身受的。小時候家裡經濟穩定一點之後,爸爸很喜歡帶我跟弟弟去吃我X牛排,雖然是很普通、不貴的牛排,但對爸爸來說,能吃牛排對他來說或許有一種「成功」的意味在。
佐伊雅
但也可能是農家子弟以前被我阿公阿罵規定不能吃牛,所以經濟獨立後要吃回來?XDDD
佐伊雅
(幾分熟?)其中一位廚師說:「藉由一個人點的菜,能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
廚師們開始分享自己的經驗——牛排點「全熟」(well done)的客人會被整個廚房的人judge XDDD
佐伊雅
其中一位評論家Helen寫了一篇川普只吃全熟牛排,代表他是「比較不能承擔風險」(risk averse)的人
原文:
Opinion: Actually, How Donald Trump Eats His Steak M...
佐伊雅
結果文章發表之後,媽媽打電話過來說:「你知道嗎?阿公一直都是吃全熟的牛排,因為猶太教教義規定不能吃動物的血。」(但牛排中紅色的汁其實並不是血就是了)
佐伊雅
這讓她第一次思考,點全熟牛排的人或許並不是品味問題,而有其他宗教/文化上的理由。
佐伊雅
這集裡面有提到牛的分解方式,每個國家都不一樣。我想熟度也是一樣吧,在不同的國家/文化,大家對「合適的熟度」的看法也會不一樣
佐伊雅
美國的話,「medium rare」好像是美食家的標準熟度(?)
佐伊雅
我在法國時常點的是saignant,換作是美國標準就是rare了
但我覺得我沒有吃得那麼生啊XDDD
佐伊雅
然後我在台灣的話可能會點五分熟吧XDD
佐伊雅
(牛排與男性氣質)「肉」好像很常與「陽剛」的概念連結在一起。像是「男人的食物」=肉多、份量大,而牛排這麼多肉的食物當然也跟「陽剛的男人有所連結」
佐伊雅
忽然想到,美國的男性單身派對中,常見的晚餐就是「牛排+威士忌」,而這兩個食物都是給人印象非常陽剛的
佐伊雅
(養牛的方式)好喜歡西班牙養牛人喔!感覺他是真的很尊重他養的每一頭牛。
「牛隻們生養的方式、死去的方式——在這些地方投入的心思,最後都會在菜餚中反映出來。」
佐伊雅
(牛排館)這集裡面有好多有特色的牛排館:平價牛排館、男人專屬的澡堂煎牛排館、許多同志聚集的牛排館。
他們的牛排可能還好,但大家來這可能也不只是為了牛排,是為了感受餐廳裡的氣氛,去享受那種自己屬於某一種社群的感受。
佐伊雅
「餐廳最終是跟『社區/社群』(community)有所關聯的,少了這個,我們就只是在『吃』而已。」
佐伊雅
【S2E04 旋轉烤肉】
(文化上的不平等?)如果把肉橫著烤,大家會說這很酷大家會說這很酷,價格也可以賣得更貴;但如果把肉直著烤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這點真的很蠢
佐伊雅
(先記到這,之後繼續!)
香草南瓜
我是先聽到Floyd Cardoz過世的消息(Dave Chang在podcast講到,哽咽不已)才看到咖哩這集,實在是英年早逝。

然後我很喜歡兒童食物那集,雖然一開始是Dave要當爸爸,迎接新生兒,但是節目中把主線回到了母親身上,畢竟要歷經生產的還是母親。把面對身體的改變,育兒與事業需要兼顧的困難呈現出來,而且親情非常動人,超喜歡這集!
佐伊雅
香草南瓜 : 看到他去世的消息好令人遺憾QQ 覺得他做的料理看起來超好吃QQQQQQ
對!我很喜歡Dave老婆訪談的片段 記得第一集裡還訪問了一位廚師,說為了兼顧事業,小孩被她帶到工作用的廚房,太忙時就把她放在大鍋子裡XD 覺得女主廚們能找到如此有創意的方法兼顧事業與育兒很有趣
佐伊雅
(烤肉溫度)旋轉烤肉的外層依離熱源的距離,一下子冷一下子熱,內層卻是slow cooking(!)
佐伊雅
(歷史久遠的煮法)選轉烤肉的煮法存在已久,以前居然還有專門幫忙旋轉的狗XDDD
https://images.plurk.com/1fqFrSGUvkfVz2GEynZWHc.png
佐伊雅
(döner vs shawarma)旋轉烤肉döner起源於土耳其,döner在土語裡是旋轉的意思;傳到阿拉伯國家後被叫做shawarma(在當地語言也是旋轉的意思)。
佐伊雅
然後傳到墨西哥後被叫做al pastor
佐伊雅
在台灣這道菜好像都稱作沙威瑪(shawarma)居多
佐伊雅
(移民的食物)來到外地的土耳其移民,開始做döner並不是因為他們是大廚,而是因為這道菜很簡單——把肉疊起來、開始烤就行了。對移民來說,是很容易起頭的生意
佐伊雅
(Meze:黎巴嫩小菜)meze有冷的跟熱的,會全部擺在桌上,大家一起分食(跟西班牙tapas的概念很像?)
佐伊雅
以前黎巴嫩朋友帶我去黎巴嫩餐廳也是這樣吃,點菜全部由她來負責XDD 上來的菜色超多,有時候都不知道到底是什麼食物,但味道都很好QwQ
佐伊雅
(食物的連結)好喜歡這集裡面的巴勒斯坦/黎巴嫩裔烘焙師。
「對我來説,阿拉伯人的好客文化是請人來到家裡,開始建立對彼此的信任,並因此開始改變想法。希望人們離開我的店面時,會對這個世界有不同的看法,就算是很細微的改變也好。」
佐伊雅
(後面她說開店後還受到死亡威脅,也太可怕......)
佐伊雅
(敘利亞沙威瑪大廚)第一次看到沙威瑪的疊肉過程!好有趣www
「為了學習怎麼好好做沙威瑪,我當學徒的時候必須藉著小洞偷看主廚們如何疊肉片,然後在他們發現之前趕快逃走」
佐伊雅
「你所做的,是為異鄉遊子提供了一點『家』,即便你們已不在故鄉了。」
佐伊雅
(後面出現的,在德國開敘利亞餐廳的女主廚,也同樣是這樣。為了被迫離開家鄉的敘利亞人提供了一點慰藉
佐伊雅
這集作為結尾好合適。旋轉烤肉經由移民被帶到世界各地,在各地被改良,然後變成大家都接受、喜愛的食物。
佐伊雅
由此帶到敘利亞難民,也為觀眾帶來一點希望——美食能夠作為「接受文化」的橋樑,或許隨著時間,大家會逐漸愛上敘利亞食物,然後,對於敘利亞人民的恐懼、仇恨也能少一點。
佐伊雅
但上面這樣的想法可能又有點太過美好了。
記得好像是Hasan Minhaj有一次分享過,他在Daily Show工作時,保守媒體Fox news的辦公大樓離他們很近。這些主播會在節目中講出仇視墨西哥人的言論,但午休時間還是照樣出去買taco吃。
佐伊雅
食物是「了解一個文化」很好的管道,但要化解仇恨,或許還需要更多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