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辰
ಠ_ಠ - [這是一個鬼故事,虛構的那種] 在大學當講師的他,很受學生歡迎,有時即便下課了,都還看得到小...
這個偷偷說是我的。
之所以設成偷偷說,其實是我很好奇一件事情。
這陣子有個 噤談 系列,我自己是蠻喜歡的,覺得開發了某種怪談可能,但很多人會在下面表示「太恐怖了」跟「需要上tag」。
這讓我很好奇,如果有篇很明顯文風就是虛構的(還刻意仿說書風),而且故事中段還有提醒大家接下來就是鬼故事囉的設計,到底大家反應會是什麼。
結果,對很多人來說,鬼故事的確有某種不可違逆的反感。
我並不是要表示這是什麼社會實驗(當然我也做好了受到相應的譴責的準備),但這其實也讓我繼續思考關於這種對某個文本感到不舒服的處理方式。
曲辰
之所以會關心這件事,是因為我有時候會遇到學生來跟我表示無法接受我上課的某幾篇小說,當然有些小說我本來就預期學生反應會比較大,所以會先打預防針,例如〈浮血貓〉跟〈兩棲作戰太空鼠〉,但有時候學生給我的理由會有點讓我不知如何是好。
例如〈女兒命〉裡想要變性的情節、或是〈藍色項圈〉裡的校園暴力,都會讓學生覺得不舒服。
我自己的立場變得很微妙,我本來就希望學生讀些「不會太舒服」的東西,但學生又很明顯是為了學分而不得不讀,那我到底該怎麼處理會比較好。
這對我來說是個需要持續思考的工作。
或者該問的是,如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Trigger,我們到底該怎麼建立那個警告的機制呢?
曲辰
例如我是真心覺得自己已經用了敘事技巧提醒讀者接下來會變成鬼故事了,然而還是會冒犯到人(當然我還是需要為此感到抱歉),甚至也會引發讀者對於這篇是否為真的疑慮(這個我其實有點訝異,但或許可以跟噗浪──特別是偷偷說──獨特的社交性質連結也不一定)。
我覺得這再思考下去好像就涉及某種媒體識讀能力的培養與建立了。
singing
我覺得噗浪平台追蹤很強調興趣向性 (或者養興趣) 的特質,又讓文本好惡這點更特別一點。大部分人追蹤某一位噗主都是鑑於興趣重疊、或是跟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有關,噗主的噗如果出現超出這個範疇,即便有加標註還是很容易踩到追蹤者的雷點 (如出現太多跟自己興趣無關的內容會覺得干擾),噗浪使用者有很明顯的自我興趣篩選,所以剛剛的鬼故事才會有明顯的反彈
但對鬼故事反感也不一定是可怕的情緒,以自己為例,我有發覺到「噤談」出現在自己的河道上,這對我來說的確有點困擾。不是不能接受鬼故事,反而我平常就有半夜看鬼片鬼故事習慣的人,但噤談的鬼故事實在有點太輕微了哈哈,感覺得出來是試驗性的小說,所以在自己河道上看到這系列寫不到真的可以嚇到底的點上也會有點排斥
另,剛剛讀了〈女兒命〉大概有感覺為何學生會不舒服,但不同性別在理由上需要更細化
曲辰
singing : 對,我覺得噗浪是一個本質就建立在小圈圈的社交平台,只要你不刻意跨出舒適圈,甚至不會認識任何新朋友。與此相應的就是黏著性非常高,每個人刻意打造一個像家一樣的環境,所以排異情結會很強烈。
katsura
在偷偷說裡面回應的人因為可以匿名,講話也會變得比較不客氣吧,我覺得發偷偷說有時候還蠻勇敢的
餅乾怪獸
我第一次真的看完覺得生理很不舒服的是裸體午餐這本書
餅乾怪獸
覺得那些動不動就被冒犯的人也是很...可以不要看啊
曲辰
餅乾怪獸 : 呃,偷偷說真的是很獨特的存在啦,因為很容易就點進去,但我關心的是到底我們怎麼判斷一個東西會讓我們不舒服。
singing
曲辰 : 關於文本識讀及如何讓學生接納不適感的問題,我會認為直接用「論述」或「詢問」的方式在噗浪上出現會比較可能獲得答案,噗浪上也有許多不同類型的諮詢,使用者背景也不盡相同,但在職學生應該是佔大多數,且看到有噗友詳問也滿多善心人士願意詳達的。只單放文章(或有一陣子噗浪常見的社會實驗) 接收到的可能只有讀者的情緒,要從情緒裡挖出建立警告機制的解套可能緣木求魚,也滿可能就直接變成迴避某種題材一翻兩瞪眼的模式
---
〈浮血貓〉和〈女兒命〉讓我想起之前不知道看過哪篇論文說我們的文化裡是厭惡「性」的,性交、性徵、性別、感官的愉悅與痛苦......,我們的道德觀上有種對性被揭開有輕蔑的厭惡
曲辰
singing : 我並沒有要在噗浪上得到對我學生的反應的答案啦,而是這其實是我一連串的思考,就是我們何時感到冒犯、而我們又會怎樣將冒犯表現出來、同時匿名性又會不會影響這一類的存在。
更認真一點講就是,那我們到底怎麼處理一個文本對我們造成的影響?
曲辰
特勤部隊✠ : 如果方便的話,請讓我多問幾句,但像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會不預期的在大眾媒體上碰到恐怖的訊息(廣告或新聞都有可能),如果你遇到類似的狀況,也是會做惡夢嗎?那這樣你會怎麼避免這類訊息的進犯?(我要問的是像這個時代這麼喜歡操弄恐懼,如果害怕這類東西的人是否有培養出一種辨識的能力?)
特勤部隊✠
以最近為例,我常常不小心看到李屍的預告,然後我就悲劇的做惡夢了。
我唯一能處理這個狀況的方式,就是很快劃開。
聽到類似的聲音,或是疑似的畫面,就會很快跳過
特勤部隊✠
(然後不好意思,剛剛我覺得自己說太多,刪了上面的回應
曲辰
喔喔沒關係的其實我根本沒看到。
所以如果不想要tag的太明顯,如果給足夠的暗示會比較有利於你趕快刷掉,還是看到暗示本身(例如鬼故事)就其實會造成衝擊了?
特勤部隊✠
另外一個是兒時的案例,有個分屍命案的新聞,也讓我狂做惡夢。
所以我其實並不常看電視新聞,尤其會跳過命案相關的消息
特勤部隊✠
暗示本身不會造成嚴重衝擊,是提醒作用
曲辰
嗯嗯,如果我那噗對你造成了影響,我很抱歉,下次有類似的狀態會盡量給予夠多的資訊。
特勤部隊✠
不會,不用道歉啦
我有自覺自己是比較嚴重的個案,還有可以取消關注轉噗的功能。
謝謝你對這個議題的討論
餅乾怪獸
但我還是覺得指責人沒加上tag很怪,那應該是自由不是義務啊...
曲辰
餅乾怪獸 : 嗯,我同意,但這其實換來的也是對方有自由在你的偷偷說下面指責啦,所以這是相應的自由。
曲辰
不過這樣發展下去很容易變成某種惡性循環也是真的,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偷偷說很容易沸騰吧。
鹹魚飯小喵
來說說個人想法
關於閱讀,我個人會分成理性閱讀跟感性閱讀。在理性閱讀的模式,我會去思考文字,推敲作者的意圖(ex.這裡是圈套嗎?敘述型詭計?),或許就是你口中的「媒體識讀」。理性閱讀需要用到比較多的能量(?),因此在大部分的時間裡,我會選擇以本能啟動的感性閱讀模式,只去捕捉情緒、氣氛、立場(比如說同溫層裡面大家一起爽爽批評某個對象)。
剛才我冷靜下來仔細看了KTV那篇,發現它真的沒有那麼可怕,但我一開始快速掃過,捕捉到恐怖的氣氛,發現它跟前幾天讓我炸毛的恐怖偷偷說是類似的模式,恐懼連結到憤怒,所以我又炸了。
鹹魚飯小喵
關於SNS,可能前面有其他人提過了,我的河道就是我的堡壘,為了營造安心的氣氛,我會篩選自己follow的對象。在河道上活動就像是在泳池裡仰泳,理論上不會撞到障礙物(障礙物會以tag等包裝來提醒我提早繞道)。現實生活充滿太多讓我不舒服的事物,連在自己(物理的)家中也不得安寧,我在河道上追求純粹的爽感應該不為過吧
鹹魚飯小喵
關於指定閱讀,那是教師設下的圈套、達到課程目的的設計,對此學生跟老師已經有了共識。但是在SNS上面沒有這層角色設定,我沒有做好朋友會設圈套的心理準備
bit.ly/3t1BsbK
曲辰
鹹魚飯小喵 : (我不敢真的讓他是鬼故事,硬要說的話我覺得這比較接近有鬼故事的殼的笑話,類似那個醫院戴手環的故事)
但老實說,在此之前,我並不知道你對這類東西有那麼強烈的反應(這不是指責),所以我也並不知道這對你造成的影響。所以那個預設朋友不會有圈套的前提也有點怪,我根本不知道那是圈套啊。事實上也就是這次噤談大家那麼劇烈的反應,才讓我開始思考原來大家對於不預先聲明這件事反應會這麼大嗎?
鹹魚飯小喵
嗯...我個人認為,當你決定以偷偷說的形式貼出這篇故事時,圈套已經形成了。比起故事本身的恐怖程度,更讓我不愉快的是圈套的形式
曲辰
所以在使用者的默契中,偷偷說本來就不該放這些可能會讓人不安的內容?
曲辰
而鬼故事(或恐怖)是一種一定比例的人都會感到不安的內容,所以不該以偷偷說還沒有加tag的方式呈現?
Q子🔥
只是追蹤者不好意思,覺得偷偷說是一個很讓人無法過濾訊息的要素。
當我選擇追蹤老師的時候會預設你發怎樣的內容,因此如果用本帳發文,那麼至少追蹤者可以預測這是喜歡恐怖故事的作者所發的,不喜歡的話能直接取消追蹤。但偷偷說完全無法預測到底是誰(我可能追蹤了一百個寫作者),也不知道內容,還要另外花費時間閱讀去判斷「這則文章的意圖」,所以令人不快。
Q子🔥
我自己對恐怖故事的接受度算普通所以不至於反感,但那也是在有心理準備的狀況下,如果是高度迴避此類題材的人確實會感到很恐懼或不適。簡單譬喻的話就像蓋版的鬼片廣告,當然純文字的衝擊力沒有那麼大。只是個人意見,給老師參考。(worship)
曲辰
Q子🔥 : 嗯,如果結合你的以及小喵的說法,也就是大家看噗浪其實並不會花太多力氣去預先判讀,因為這是一個大家都有努力讓這個空間更好的默契的平台。但偷偷說破壞了這個你可以設定的預定基模,導致需要花更多力氣去閱讀或者是在以原來的形式閱讀卻造成了更大的衝擊。
曲辰
所以也就連結到,tag以外,用偷偷說這種形式本身就是一種對噗浪默契的挑釁?
Jeany(私人空間)
我最近看了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我覺得討論的內容應該蠻符合噗主想要找的東西吧
Shade♪クラツキ
但偷偷說裡有些人發言的確是會覺得是在兇屁兇
青蛙梅
回報一下我的狀況:我是非常害怕鬼故事的人,前幾天就有朋友轉貼噤談系列,所以那天看到曲辰發的偷偷說,也直接略過不看,甚至沒有發現那篇不是轉文~
(•̀ㅂ•́)و✧旋。
故事模式的噗出現在河道上的時候,起初想會不會是最近的噤談,但沒有tag,而且描寫的視角不同,就馬上反應這非同一人。看到故事下半部,驚覺有可能會是鬼故事,所以有心理準備。對於鬼故事,比起影像,文字的鬼故事我比較能承受,影像類的「一知道是」或是「知道接下來會發展成」鬼故事就會馬上避開,後面的發展一點都不想知道。

至於tag,對我來說需要上tag的噗,就只是如果是系列作、相關的,而且我喜歡的話,我會比較好找到其餘的噗而已。要不要警示跟分類,就是噗主自己的意思了。若看到不喜歡、討厭的,就僅是自己唉一下然後關掉而已。
悉子起床了
我是因為看到河道上有朋友手動轉貼噤談,才找到這噗討論
我自己是對鬼故事比較敏感的,所以希望這類故事可以上tag
用貼蟑螂圖來比喻好了
很多人不喜歡蟑螂吧?那假如有人用偷偷說貼了一張蟑螂圖片,而且縮圖還看不出來,然後它出現在自己河道上,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在點看來的時候嚇到並反感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