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押井守谈塔可夫斯基:他肯定是个讨厌的家伙
為了拍電影離開了俄羅斯的大地,卻不斷想要在電影中重現俄羅斯(母親)大地的悠久的时间。在此意義上,他是完全分裂了。於是,他最後拍了凝聚着望鄉之情《犧牲》
◐❍◑
想到老師提到俄羅斯有一種將國家視為 大地母親 情懷
◐❍◑
無法想像沒有巴哈的音樂他的作品會是什麼樣子,我想是因為“電影”中沒有能與它相稱的東西。
真ㄉ~~~~~
◐❍◑
如果是真正的藝術,那麼和時代錯位也完全沒關係。因為在藝術的世界裡,並不是只有最前沿的東西才有價值。現在也還有人聽巴哈、莫扎特、貝多芬。不過如果電影和時代錯位,那麼是會喪失價值的。也就是說,不存在純粹的古典電影。詩歌、話劇、繪畫、音樂,這些是擁有一兩千年曆史的文化,但電影只有一百年而已。所以塔可夫斯基才會在自己的電影裡引用詩歌,或者藉用某種繪畫,換句話說,也就是不得不從其他的門類裡借用文化或美術方面的價值。這對他來說是絕對必要的。
◐❍◑
至今電影也必須要通過引用才能成立,電影還沒有創造出自己的秩序,或者說還不具備某種要素。因為,某種照片式的構圖、話劇式的表演能力、語言的力量、音樂,這些不是“電影”自己的門類中的,而是從“電影的外部”不斷輸入進來的。電影自身創造出的價值什麼的,還一點影子都沒有。
◐❍◑
假如有的話,那就是被稱為“電影式的”的模糊的東西吧,所以我只追求“電影式的東西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如果能窮極這個問題,大概就能改變電影。
◐❍◑
這樣做的人,據我所知只有一個,那就是尚盧·高達。他也是一個引用狂人,他引用貝多芬,引用莫扎特,有時也引用巴哈,引用大量的語言,當然也藉用演員,連政治語言也都引用。當然他是有意識地這樣做的。他說過“電影就是編輯”。通過編輯,如何整理引用的內容,讓它們產生新的價值。這就是電影。其中當然需要“誰、為了什麼”這樣的自我意識。歸根結底,戈達爾就是專門做這個的人,至今還在做。再就是精度的問題,他現在編輯的技術愈發厲害了。這不光是在影像方面,還有音樂、對話、獨白等,他什麼都編輯,時機把握得愈發厲害了。可以說已經是絕品了。最近在日本沒看到他的新作品,我在坎城看到他的作品,驚訝地想“變得更好了”。能編輯得那麼出色的導演沒有別人了。
◐❍◑
宣言自己的電影和社會性的行為沒有關係,所以在那一瞬間就已經失敗了。
大衛·林奇為什麼厲害,因為他是無意識的天才,所以淨是“電影式的東西”。除此之外全是毛病
哈哈哈哈哈
◐❍◑
通篇精言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