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book ebook
《絕望者之歌|Hillbilly Elegy》
by J. D. Vance
https://images.plurk.com/1rDsL68Nmvbwz1OyFemm6T.jpg
因為《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Educated》而產生興趣的一本,沒想到看著看著一直想到O粉和擔心中華民國亡國的國民黨支持者。
Readmoo mooink
新新
垃圾場長大、17歲才第一次上學的女孩,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胡培菱談回憶錄Educated

泰拉.薇斯奧芙把這段難以想像、從社會邊緣爬到劍橋大學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撼動人心的回憶錄《Educated》(中譯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2018年2月在美國出版後,隨即高踞《紐約時報》及亞馬遜網站暢銷榜,她也上遍各大媒體接受專訪,成為美國今年春天最有話題的一本書。許多書評家都將這本書跟2016年傑徳.凡斯(J.D. Vance)的暢銷回憶錄《絕望者之歌》(The Hillbilly Elegy)相提並論。
新新
胡培菱:了解川普支持者必讀的一本書──《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

英文 Hillbilly 指的是「住在山裡貧窮沒水準的白人老粗」,特別是美國東南方阿帕拉契山附近幾個貧窮內山州郡居民(比如西維吉尼亞州、肯德基州等地的貧窮白人),這個族群正是此次選舉中川普的強力支持者。本書作者凡斯就來自這樣的白人藍領階級,他的家庭破碎,充滿爭吵與暴力,是典型的 hillbilly 家庭,而他卻打破階級疆界,成為耶魯大學法學院高材生,晉升最高學術及社會地位。
新新

他想知道,為什麼耶魯大學法學院沒有更多像他一樣低下背景的人?他從各方面分析他的原鄉,探討他們的貧窮、暴力、無知、犬儒與恐懼,乃至最後,他們對主流美國社會的報復:把票投給川普。

(《絕望者之歌》在2016年6月上市,剛好就在川普正式獲得提名前夕,出版至今一直高居暢銷書排行榜,並讓凡斯成為上遍所有新聞政論節目、到處接受專訪的大明星。)
新新
新新
本來是打算聽有聲書,但過年期間實在沒什麼適合聽書的環境,結果還是下訂電子書,6hr50mins 的有聲書果然看起來也是飛快
新新
然後每次看自傳/回憶錄類型的書都會糾結於 GR 上的星星 review,有一種「我憑什麼對別人的人生品頭論足呀?」的感覺,不過如果不要想成是評論他人人生,而是就題材的篩選和說故事的方向來表達推薦程度,似乎就沒那麼針對性了呢(就我想最多)
新新
然後我個人評分大概在 3-3.5 顆星星之間,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多了不少感觸,意外切合選舉時事(放到台灣似乎也很可以比擬),可是如果問我這本書好不好看,大概是:不算浪費時間但不到超級好看不容錯過
新新
新新
我想讓大家知道什麼樣的人會對自身絕望,以及背後的可能原因。我想讓大家知道窮人到底經歷了什麼,以及精神及物質上的貧窮可以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
新新
我屬於美國數百萬蘇格蘭──愛爾蘭裔的勞工階級,而且是拿不到大學文憑的那一群。對於這些傢伙而言,貧窮是家族傳統,他們的祖先是南方奴隸經濟體系中的臨時工,之後成為佃農,再成為煤礦工,近年來又成為工廠黑手和磨坊工人。美國人稱他們為鄉巴佬(hillbilly)、紅脖子老粗(redneck)及白人垃圾(white trash),但我稱他們為鄰居、朋友及家人。

白垃圾:美國四百年來被隱藏的階級真相 - 南西.伊森伯格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新新
大阿帕拉契山區的政治傾向從民主黨轉為共和黨,重新定義了尼克森總統以降的美國政治景觀。同樣也是在此地,白人工人階級的命運似乎最為慘澹,社會流動力低落、貧窮、離婚、藥物上癮……我家簡直就是這類慘劇的生產公司。
新新
更令人憂心的是,他被解雇時還會覺得是別人對不起他。這些人的問題是缺乏「行動力」(agency),以心理學觀點而言,這代表的是因為覺得難以掌控人生而習慣怪罪他人的傾向。
新新
她生平最恨不義之人,而沒有比階級背叛更不義的事情了。

「沒有比窮人偷窮人更低級的事了。窮已經夠慘了,實在沒必要讓彼此更難過。」
新新
二〇〇九年,美國廣播公司(ABC)新聞針對阿帕拉契地區的美國居民進行報導,特別揭露一種當地稱為「山露嘴」(Mountain Dew mouth)的病變:那是一種好發於年輕孩童的牙疼病變,起因通常是過度攝取含糖汽水。同時在系列報導中,ABC也提到阿帕拉契孩童所面臨的貧困問題。當地許多人都看過這些報導,但反應全是嗤之以鼻,普遍可見的態度是:這關你們外人什麼屁事呀!
新新
因為他們是山裡人,只能想辦法同時活著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外人不該知道他們家族內部的衝突,而所謂的外人定義非常廣泛。

@haruspring - #book #AudioBook 《Educated: A Memoir|垃...
新新
美國聯邦的住宅政策始終鼓勵國民買房不過在中央鎮,擁有房子必須付出昂貴的社會代價:隨著特定地區的工作機會逐漸消失,不停下滑的房價導致屋主被困在原地,動彈不得,想搬家都沒辦法,因為房價已經跌到市場之外,買家願意支付的金額完全無法支付房貸。
Beck🦎🍂
某粉應該絕大多數都過得比作者爽很多吧,嘖
新新
人們之所以被困在此地,就是因為市中心缺乏新潮的文化設施;新潮的文化設施之所以消失,是因為中央鎮沒有足夠支持它們的消費者;而此地為何沒有薪水優渥的消費者?因為沒有足以雇用他們的工作機會。
新新
在美國,社會階級不只與金錢有關。她不只希望孩子在教育程度及職業選擇方面有所提升,還希望全面改造他們的人際關係。在考慮孩子的配偶及孫輩的父母時,無論是否有所自覺,姥姥都認定像自己的人不夠好。
新新
「小學生在受到心理壓力時常會出現肉體上的不適,例如胃痛、頭痛或其他疼痛。」
新新
當我問姥姥上帝是否愛我們,我希望確知的是宗教仍然足以安頓我所生活的世界。我需要確知世上真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一切的心痛與混亂之下,仍存在某些穩固不變的節奏與韻律。

在美國南方所謂的「聖經地帶」(Bible Belt),真正積極上教堂的人其實並不多。
基督教所描述的墮落世界正如同我生活中的一切。
在我觸目所及的破落世界中,人們為了生活奮力掙扎,而宗教確實能幫助有信仰的人走上生活正軌。
新新
我的生命中有兩種人,在第一種人面前,我的表現都是為了讓他們驕傲。在第二種人面前,我的行為舉止只求不至於出醜。後者就是所謂的外人。
新新
姥姥一邊笑一邊想該怎麼跟我這個年紀的孩子解釋,最後她終於問我,「J.D.你會想吸他老二嗎?」我嚇呆了,怎麼會有人想做這種事?她又問了一次,我只好回答,「當然不想!」她於是說,「那你不是男同志。不過就算你想吸老二,那也沒關係,上帝仍會愛你。」
新新
所謂擁有一位「家長」的意義,就是能夠「占某人便宜」。

> True
新新
他還告誡過我,缺乏知識和缺乏智慧是兩件不同的事。前者只需要靠一點耐心和不停努力即可補救,後者呢?「欸,我想就像是在一條屎河上划著沒槳的船吧。」
新新
藥癮是一種疾病,我不會去責怪一名癌症患者長腫瘤,當然也不該責怪一名藥物上癮者的行為。
新新
令我驚訝的是,關於如何幫助在學校表現不好的貧困孩童時,所有焦點都放在政府制度與機構。正如我之前一位高中老師所說,「他們要我們成為孩子的牧羊人,卻從不談這些孩子是被狼群養大的問題。」
新新
正因她總是懷抱希望,才能在多年痛苦婚姻後原諒姥爺,也才能在我最需要的時候接納我。
新新
我們會侃侃而談努力工作的意義,但又說服自己之所以不工作是因為社會不公平,比如都是歐巴馬關閉了煤礦坑,或者工作機會都流到中國去了。我們用這種謊言來處理認知失調,修補存在於內心的價值觀與真實世界之間的裂縫。
新新
「韌性兒童」(resilient children):雖然身處不穩定家庭,但因為擁有一名關愛長輩的社會支援,終究翻轉人生的那種孩子。

我只記得那時候的我很快樂──我不再需要害怕放學鈴響,也非常清楚下個月會住在什麼地方,任何人的戀愛決定都不會影響我的人生。正因為那份快樂,過去十二年來,我才終於擁有了各種翻轉人生的機會。
新新
我小時候深信任何選擇都不可能改變人生的結局,心理學家稱此為「習得無助感」。無論是在中央鎮的生活,或是家中的各種混亂,我總覺得一切都不在掌控範圍內。
新新
不是被惡劣的終結者追趕,就是受到善良的終結者保護,但從未感到自己有能力,從未相信自己可能擁有照顧所愛之人的能力與責任感。姥姥當然可以告訴我責任感及勤奮工作的重要,也可以提醒我必須開創人生,而且絕不要找藉口,但無論何種激勵人的口號或演說,都無法讓我明白擺脫寄人籬下後還能夠庇蔭別人的感受為何。我得自己想辦法學習,而且學會後立刻上癮。
新新
上癮的人在努力康復時的情緒通常最脆弱,我知道我可以至少幫助她度過幾次情緒低潮。但我就是做不到。
新新
姥姥心中始終有兩個神:耶穌基督和美利堅合眾國。我也一樣,我所認識的幾乎所有人也一樣。
新新
根據傳言指出,此地之所以贏得「血腥布雷薩特」之名,是因為在一次世界大戰時,這裡是全美唯一光靠自願者就不用徵兵的地方。
新新
歐巴馬躍上檯面時,我們群體中大部分人開始感覺所謂的菁英系統只為「那些人」服務。

我們過得不好,而且每天都有事件反覆提醒著我們:比如讀到一份蓄意不提死因的青少年訃聞,我們立刻就會知道一定是服藥過量,比如我們老看著女兒跟一堆遊手好閒者廝混。歐巴馬的出現立刻引發我們最深刻的不安全感:他是個好父親,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他上班穿西裝,我們穿連身工作服(首先我們還得先想辦法找到工作);他的妻子告訴大家不該餵小孩吃某些食物,我們恨透她這麼做──不是因為她說錯了,而是我們知道她說得沒錯。
新新
我所認識的人都知道主流媒體說了些什麼,他們只是選擇不相信。全美選民只有百分之六認為媒體「值得信任」。對我們許多人而言,所謂的自由媒體──也就是美國民主的基石──說的不過就是一堆屁話。

因為不怎麼信任媒體,他們對網路世界的陰謀論幾乎照單全收:歐巴馬是個試圖摧毀我們國家的外來者。

如果只是憑藉自由意志選擇不信任政府政策,那還算是民主社會中的健康行為,但以上這些都是針對社會體制的非理性質疑,而且有主流化的傾向。
新新
我們無法相信晚間新聞。我們無法相信政客。我們無法相信大學可以幫助改善生活,反而覺得處處與我們為敵。我們找不到工作。如果一個人懷抱這些想法,根本無法有意義地與社會產生連結。

之所以會造成如此差別,是因為兩者對於各自未來的期待有所不同,但右派人士卻愈來愈常散發以下訊息:你們失敗不是自己的錯,是政府的錯。
新新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最近曾有報導指出一個矛盾現象:低收入戶學生去讀學費最貴的學校反而最省錢。
新新
我偶爾會在校園內漫步,尋找那些標明建築年代的介紹牌。那些美麗的建築都是新歌德風的高聳傑作,內部的精緻石刻與木質飾條更是幾乎讓法學院帶有一種中世紀風情,甚至有人會說我們讀的根本是「霍格華茲法學院」。描述這間法學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借用那部奇幻小說。
新新
想鼓勵人們向上流動,就不該只是推動立意良好的政策,而是要真正敞開心胸,去接納那些有點格格不入的新成員。
新新
這句話是在諷刺歐巴馬在二○○八大選中的失言。該年四月十一日在加州的一場造勢活動中,歐巴馬批評白人勞工階級「他們越來越充滿仇恨,所以他們緊握槍枝或宗教信仰,厭惡非我族類,反非法移民及反貿易情緒高漲,藉此表達心中的挫折感」
新新
我不知如何處理關係中的爭執,所以採取逃避策略。我可以在她做出我不喜歡的事的時候大吼大叫,但那樣似乎只是雪上加霜,又或者我可以選擇一言不發後逃避問題。我所知的選項就是這兩種,沒有其他可能性。

心理學家將我和琳西的兒時生活稱為「負面童年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簡稱ACEs)

除了後續可能導致在健康上產生負面問題,醫生發現持續不斷的壓力也可能改變孩童的大腦化學反應。畢竟壓力是一種心理反應造成的結果,代表腎上腺素和其他荷爾蒙正因為某種刺激湧入你的系統。這是我們在小學時學過的典型「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 or flight response)。
新新
持續出現的「戰鬥或逃跑反應」會對人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你在森林遇到一隻熊,」這個反應可以救命,「但要是那隻熊每天晚上都會從酒吧回家,那麻煩就大了。」
新新
姥爺少見的崩潰正好提出許多鄉巴佬心底最深的疑問:無論好壞,我們的生活究竟有多少比例由我們的選擇所決定,又有多少比例受我們的文化、家族或家長對孩子的虧待所影響?媽的人生究竟有多少比例是她自己的錯?要到什麼地步,我們才有辦法停止責怪,真正確認對方值得同情?

「看待這件事最好的方法,或許就是認清你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這些問題永遠會存在,但當有人快撐不住時,或許你能想辦法拉他一把。」
新新
這些人成功的原因都類似,他們擁有值得依賴的家人,而且在家族朋友、親戚或職場貴人身上看到不同人生的可能性。

因此,信仰摩門教的猶他州的數據當然會大勝俄亥俄州的鐵鏽地帶,畢竟那裡的教會功能高、社群互助緊密,大部分的家庭也完整。
新新
如果我對過往人生有了什麼體悟,就是社會並沒有剝奪我改善人生的機會。

當鄰里住民都是低收入戶時,經濟與情緒資源少得可憐。你不能把這群人聚在一起,因為只會造就更絕望的氛圍。

像我這樣的工人階級家庭男孩因為覺得功課都是女生在做的事,所以表現普遍糟糕。你能夠靠新的法條或計劃解決這個問題嗎?恐怕不行吧。不是所有問題都能借助公共的力量解決。
新新
重點不是川普歧視黑人(歐巴馬)、歧視女人(希拉蕊),而是川普歧視並有能力霸凌、箝制、對抗這些長期看不起鄉巴佬的精英,重點在於川普是唯一敢說整個國家機器都被精英分子操控的人,重點在於川普敢開出「讓工業重回美國」的空頭支票,這些都是親身感受到被全美國排擠的工人階級想聽的。

不知民間疾苦,甚至聽起來看輕工人階級的言論,只是將這群人更推離民主黨和精英政治。川普用直白的語言,左批歐巴馬右酸希拉蕊,幫這些沮喪的底層白人討回面子,扳回一城,報了一仇。而這就足夠讓許多義憤填膺的藍領白人投他一票,無論他的政見是否真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新新
凡斯雖是共和黨員,但他並沒有把票投給川普。他認為川普只會助長工人階級的憤世嫉俗,加深「一切都是制度的錯,不是個人問題」的失敗主義心態,而這並無法解決工人階級在文化上及社會上的焦慮。
新新
新新
絕望者之歌的情況其實真的是很多美國貧窮地區的一般狀況。

至於自學人生,他們是極端的摩門教徒和陰謀論者和末世準備派(doomsday preppers)的極小交集之下的產物,那個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情況。所以她在後來在學界告訴別人,別人才會那麼驚訝她的狀況。
新新
類似主題的順便推本《玻璃城堡》
玻璃城堡(電影書衣版)

有改編電影
新新
改編電影 11/24 Netflix 上架
@ichbinBecky - 11/24 網飛上架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