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雀
@a1080246
說
Wed, Jan 8, 2020 4:23 PM
2
看到壽司的噗突然想到過去和室友的一段對話
我的室友社交力極強,各種團體都能夠打入變熟,某次有個我們共同好友的聚會她不參加
我就很驚訝的問;這次的約妳怎麼不參加?不是每次都很開心嗎?還是有妳不喜歡的人?
她回:因為社交很累
(下收)
麻 雀
@a1080246
Wed, Jan 8, 2020 4:29 PM
這時我才發現我們雖然都喜歡社交但有本質的不同
我的話再多的社交都不會累,但既不會當主揪、非必要的時候也不會成為話題的中心,偶爾還會變成空氣人單純享受熱鬧的氣氛
而她正好相反,社交時全力以赴所以才會耗能而累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vivianacarol
Wed, Jan 8, 2020 4:51 PM
感覺就是社交能量的不同使用分配,麻雀的用法比較可以維持長時間的社交,但參與不會太深到成為主軸,對方則是一次耗盡?就像陽光烈焰一樣
麻 雀
@a1080246
Wed, Jan 8, 2020 5:21 PM
紐碼Нюма錢包你在哪我想你
: 就是紐碼說的這樣
不過說到底,要切換成不同的陌生模式也可能是更耗能的事,還有相處的人也有很大的因素
不熟的人要顧及的事太多了很容易累,熟的人如果有個你不喜歡的點也會累積小不滿,扮演的形象不是最真的自己就一定會累
不需要任何建議𐂂貓貓ω°
@twdf000030523
Thu, Jan 9, 2020 1:32 AM
我也覺得我是會耗能的人XDD但當下都沒感覺,是結束後有種空虛的疲憊感
尤其有的人是能量滿滿的回應我,我就不得不加量回去(??) 會後就會很累
麻 雀
@a1080246
Thu, Jan 9, 2020 1:46 AM
twdf00030523
: 加量回應回去XDD 這是在競價輸贏嗎
栗子南瓜
@natsume1207
Thu, Jan 9, 2020 4:08 AM
我對不熟的人比較隨意,熟了之後才會開始斟酌態度跟用字遣詞
納米🐋
@aonami
Thu, Jan 9, 2020 2:58 PM
我也是屬於會耗能的類型(內向型人格)。1對1還好,超過這個人數就會有點累了,但也是要看相處對象啦。
然後會滿需要自我空間的,近期也覺察與自己相處、把力量放回自己身上很重要。
當然每個人情況都不同,最理想的大概就是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模式,並取得能量平衡點吧。
麻 雀
@a1080246
Fri, Jan 10, 2020 10:54 AM
栗子南瓜
: 我剛好跟你相反耶,我是面對陌生的人比較怕犯錯,但是熟人就比較能夠做自己
納米🐋
: 可以瞭解自己是什麼類型而不會身心不一致就是最好的狀態!
栗子南瓜
@natsume1207
Fri, Jan 10, 2020 3:03 PM
熟了之後就會開始在意自己給對方的感受
麻 雀
@a1080246
Fri, Jan 10, 2020 4:46 PM
栗子南瓜
: 可能是我自己覺得第一印象和一開始的相處會會奠定對一個人的看法吧,而且怕一不小心就踩了對方的雷還不自知
壽司
@Yasushimi
Fri, Jan 10, 2020 11:37 PM
我之後有思考如果以後面對社交能量用完的情況要怎麼辦,可能真的就會像魚和麻雀前幾天說的那樣
在多人場合裡少講點話,存在感降低一點,寧可被誤會內向也不要讓自己不舒服
麻 雀
@a1080246
Sat, Jan 11, 2020 12:06 AM
asd9811we
: 有個方法就是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今天的我是話少的日子”、”因為我狀況不好所以省電模式中”這麼一來可以讓其他人瞭解你的心情也不太容易造成誤會
這方法其實很好用,像是和陌生人對話或上台演講時說出”其實我很緊張”,講出來的當下就沒那麼緊張了
麻 雀
@a1080246
Sat, Jan 11, 2020 12:09 AM
這是過去我苦於太怕生無法和人變熟,於是室友傳授我的方法,她叫我直接去和對方說”其實我一直很想和你聊天,卻不曉得該說什麼話題”
栗子南瓜
@natsume1207
Sat, Jan 11, 2020 8:22 AM
就像我小時候日記不知道寫什麼就直接寫「今天沒發生什麼,不知道寫什麼好,想了老半天還是沒靈感⋯」當開頭
麻 雀
@a1080246
Sat, Jan 11, 2020 10:59 AM
栗子南瓜
: 我都直接記流水帳XDD
栗子南瓜
@natsume1207
Sat, Jan 11, 2020 11:31 AM
開始寫日記的前期我甚至寫過「今天ooo穿紅色的衣服,平常都沒看他穿過,不知道是不是最近發生了什麼好事」這種內容,隔天就被老師叫去訓了。
現在想想這種內容看起來好像變態
(潛力股?
麻 雀
@a1080246
Sat, Jan 11, 2020 2:17 PM
栗子南瓜
: 也太觀察入微了XDD 不過真的跟犯罪只有一步之遙
載入新的回覆
我的室友社交力極強,各種團體都能夠打入變熟,某次有個我們共同好友的聚會她不參加
我就很驚訝的問;這次的約妳怎麼不參加?不是每次都很開心嗎?還是有妳不喜歡的人?
她回:因為社交很累
(下收)
我的話再多的社交都不會累,但既不會當主揪、非必要的時候也不會成為話題的中心,偶爾還會變成空氣人單純享受熱鬧的氣氛
而她正好相反,社交時全力以赴所以才會耗能而累
不過說到底,要切換成不同的陌生模式也可能是更耗能的事,還有相處的人也有很大的因素
不熟的人要顧及的事太多了很容易累,熟的人如果有個你不喜歡的點也會累積小不滿,扮演的形象不是最真的自己就一定會累
尤其有的人是能量滿滿的回應我,我就不得不加量回去(??) 會後就會很累
然後會滿需要自我空間的,近期也覺察與自己相處、把力量放回自己身上很重要。
當然每個人情況都不同,最理想的大概就是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模式,並取得能量平衡點吧。
納米🐋 : 可以瞭解自己是什麼類型而不會身心不一致就是最好的狀態!
在多人場合裡少講點話,存在感降低一點,寧可被誤會內向也不要讓自己不舒服
這方法其實很好用,像是和陌生人對話或上台演講時說出”其實我很緊張”,講出來的當下就沒那麼緊張了
現在想想這種內容看起來好像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