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桃/百樓
@spadequeen
Wed, Nov 20, 2019 3:03 PM
Wed, Nov 20, 2019 3:03 PM
187
53
【雜記】我沒看《重甲機神》,主要是看了導演訪談隨意聊聊創作
大概想講這三個
1.創作時的減法
2.作為導演(創作者)在私心與商業上的拿捏
3.請不要用想像的客群去設定市場定位
創作
釀特務|台灣.巨大機器人.物語──專訪《重甲機神:神降臨》導演黃瀛洲 | 甜寒 — vocus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04 PM
在評論時,能比較、分析的層面是越多越好,我想導演本身很習慣評論,然而在創作時,這些思考並不一定都會帶來正面效果
整個訪談中,可以看到他不斷提到他做某個設定時,背後有什麼思考,有什麼用意
不過這些東西能不能傳達出來,那才是創作時的重點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05 PM
Wed, Nov 20, 2019 3:05 PM
如果說評論是加法,創作很多時候最後需要的是減法
(當然一開始做設定時,加法還是必要的),尤其當電影可能沒有續作,作品長度又不能充分表達時。如何狠下心把不需要的部分去除掉,是創作者必須做的事。
有時很難從加法轉換到減法,
我自己也有幾個失敗的例子。
導演的訪談隨便就可以抓出很多「他思考的痕跡」,然而這些痕跡「並不需要都放在作品裡」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06 PM
例如,中間導演提到「神」這個字時的解釋,
他講太多了,
我幫他濃縮他對於「神」的想法:
1.巨大力量(神)必須自己創造,而不會因為等待而出現
2.這個「神」(巨大力量)指的就是科學
3.一個造神的科學家,導演希望是一個「成全自己、相信自己夢想」的自我的人
4.團隊認為文青會愛這個科學家角色,因為科學家有目標、有邏輯、灑脫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07 PM
其實條列起來是蠻清晰的主軸(和客群),但我相信這部作品的劇本評價會如此,這個主軸...八成沒有很好地被呈現
為什麼呢?我覺得導演這段話表達了他的心態。
「Jo-jo:我們就是想做一個這種瘋狂「中二劇」,把很多東西拼貼在一起,處理的方式會有點像昆汀.塔倫提諾,覺得不協調也沒關係,但會產生某種魅力和趣味──為了強調這兩件事情,
很多時候我會犧牲劇情。
」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09 PM
Wed, Nov 20, 2019 5:40 PM
犧牲劇情
簡單翻譯他的想法:
為了把不錯的東西全加進來,所以我們走一個拼貼風,可能會因此沒有太順暢的邏輯
提案時這樣是沒有關係,有時提案人會說「臭豆腐跟豆花都是豆,可以有完美的結合,而且這會很受歡迎,因為沒有人把臭豆腐放在豆花裡過,所以這很創新」
提出時可以亂搭,到了落實面,就該來檢視點子的可行性了。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09 PM
在成熟的藝術市場中,我會覺得實驗性作品是個必要的存在,總是要有人去當尖端的實驗者,去拓展藝術的形式。
然而台灣動畫市場,
當消費者對市場都普遍沒有信心時,我不認為這麼做很恰當。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點,去做這些事。
可能導演預設了台灣已經是有著成熟的機人動畫市場,所以要做點不同口味的菜...
然而當大家都還吃不飽時,其實大家只希望先吃到一碗正常的麵。而不是一碗口味創新的麵。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10 PM
Wed, Nov 20, 2019 3:10 PM
建立國人對台灣電影信心的《海角七號》,也不是一個特別前衛創新的作品。
導演另一段話,也或許說明了他的心態:
「對我來講,不下重鹹,不會引起注目。台灣一直以來的作品為了要符合大家的期待,都不慍不火,很容易就走成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全世界大家崇拜卻沒人喜歡的。」
當市場上充滿平凡作品時,確實如此。然而台灣動畫市場,連「平凡的作品」都還很缺。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11 PM
那為什麼導演
不會走就想飛
這麼急著想尋求特別呢?我猜是來自於他對於市場的認知。
導演表示:
「
黃瀛洲 Jo-jo(以下記為 Jo-jo):其實我的目標觀眾是青少年族群,而不是阿宅。因為他們會拿來比較的,都是那些在日本已經翻滾了幾十年的創作者,太講究那些技術效果,所以我絕對打不動他們這些族群
」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13 PM
Wed, Nov 20, 2019 3:13 PM
導演恐怕是認為,台灣的ACG迷會將台灣動畫跟日本動畫放在一起比。所以他覺得他必須幫作品創造「市場區隔」,把台灣作品跟日系作品分開
(關於他對市場認知「靠直覺」這點,後面會再提,這邊先討論他怎麼因應「想像中的消費者喜好」)
他訪談也提到,他需要讓《重甲機神》很怪,有沒有意義不重要,重要是有記憶點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13 PM
例一
「我知道作畫技術上達不到的困境,唯一能造成《重甲機神》風格化的,就是要讓它「怪」──就像預告片中男主角大喊「燒肉粽」就是我計算好的記憶點──每個團隊成員都反對」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13 PM
例二
「Jo-jo:其實當時其他兩個編劇想的都是比較古典的,像當時巨大機器人會搭配的交響樂啊,但我自始至終就是要這種砰砰磅磅的電子樂。
我對其他兩個編劇說:相信我,這就是現在年輕人的 tone。希望在現今台灣動畫裡,做一點跟日本不一樣的「落差」:我是走古典巨大機器人文脈沒錯,但是想要拉開與其的距離」
先不管他對年輕人的口味到底有什麼認知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15 PM
Wed, Nov 20, 2019 3:17 PM
導演的言談中有很多理論與計算,他計算一些流行的要素:
「BL」、「要讓內容很怪,雖然無意義但有記憶點」、「要讓台詞保有70~80年代的懷舊口味」
我不知他是否有另外再思考,這樣組起來的東西會如何。
或者他想辦法用了「拼接感」去解釋這一切。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16 PM
Wed, Nov 20, 2019 5:45 PM
我要借用我學妹的話
「這部作品給我的感覺就是超大型畢業製作,而且在審查的時候被教授問到回答不出來的地方,就用"我就是想加這個元素"來帶過。不如從一開始就表明根本沒有要走商業取向算了...」
完美表達我想講的點
怎麼說,你要嘛就盡全力地商業化,但導演在自己最喜歡的要素方面,又完全不願讓步...作品既不打中小眾的核心客群,但也不完全商業大眾,有很多小眾才懂的梗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18 PM
Wed, Nov 20, 2019 3:18 PM
例如這段
「訪:劇本台詞設計其實並不是很時興的動漫腔,像是「天殺的」等等字彙很像《Young guns》時代,這是刻意保留的嗎?
有沒有考慮找比較專業的編劇來處理這些細節,或為什麼不?
」
「Jo-jo:沒有,
我知道這些退流行──甚至有影評人看過,說故事都還 OK,但台詞太糟了,希望我們換──但我們沒有。
原因是:那是我們想說的話。這是編劇的任性。如果我們改動了,那種動漫感和中二感會消失,尤其當我們是要做這樣狂氣的作品。」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20 PM
Wed, Nov 20, 2019 5:47 PM
商業計算講這麼多,然而影評人提議把台詞改得更符合大眾口味,卻又不願意...
導演想堅持的美學,跟商業上的需求,這之間的平衡本來就不容易了,再加上我噗首所說的,他甚至連他的各種延伸設定,都沒辦法做取捨,這加起來就很複雜
他在「造神」這部分的主軸描述是很清楚的,跟
台灣人必須站出來
的口號也相呼應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21 PM
Wed, Nov 20, 2019 3:21 PM
若圍繞這點去描繪一個瘋狂科學家意外造神救了世界,故事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然而導演在神這個字上,也想了很多設定
「Jo-jo:「神」也成為我們整個劇本很重要的指涉,有各式各樣的神。像女主角天音,「好厲害她怎麼那麼遠的聲音都聽得到?『好神喔』」、「上了舞台就知道怎麼樣是『神』」的表演⋯⋯「神」的語意有各式各樣的變化,台灣人會用這個字當形容詞、當名詞、當感嘆驚訝,
除了重甲機「神」,我將台灣人各種符號上的「神」都盡可能用上。
」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25 PM
Wed, Nov 20, 2019 5:49 PM
在這樣的表達篇幅中,請你不要盡可能用上所有要素
。
一般來說,短篇把細節拿掉一些會比較好,但我沒看過《重甲機神》,或許他融合得不錯? 就我看他訪談的直觀感受,女主角天音的聲音很神,跟台灣人要自己造神,這兩件事沒有太多關聯,有可能會造成敘事干擾,或觀眾根本不理解這之間的關聯
如果一定要把「台灣、神」這幾個TAG放在女主角身上,也許女主角該設定成「自稱」魔法少女林默娘的神秘少女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28 PM
Wed, Nov 20, 2019 5:49 PM
只看訪談,導演這種「現階段講這些扯太遠」的設定還不少
例一談海景:
「訪:給出的海岸線空場鏡頭跳得距離跨度有點大,
為什麼不聚焦某個場景,比如在故事發生的舞台?
」
「Jo-jo:我希望不是固定的景,我喜歡帶給人「這個海岸線就是蔓延得非常遠」,是世界遼闊的橫展。這也代表著,其實《重甲機神》不單是台灣的故事,更是人類的故事,在下一集會進一步發展。」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30 PM
Wed, Nov 20, 2019 5:49 PM
(他還補充:我就是不想要放101、我比較喜歡海不喜歡山)
個人喜好我完全沒意見,我也認同導演對於海的意象連結,然而訪問者會這麼問,表示這集的舞台可能跟海外沒有太大關聯。
那就算弄了很多其他的海景放在動畫中,也很難理解創作意圖
我會覺得建議只放北台灣海景是好的。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31 PM
例二,配角檢查官的設定
「Jo-jo:我想塑造檢察官這個角色,一開始對於法的至高性或許很有信念,但在世俗久了之後,也有所改變。我也想塑造「大家都不喜歡法律」這件事。檢察官義正嚴詞想執行正義,但她會受到「正義在很多地方根本行不通」的衝擊,信奉的價值開始動搖,然後她才會開始思考和變化,不知道會不會崩潰──但這只有我喜歡,其他團隊成員都希望她趕快退場。」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31 PM
Wed, Nov 20, 2019 5:50 PM
看這角色本身也是個完整的主軸,但她的故事跟造神的劇情線沒有太大關聯,放在一起不一定能兼顧,
在篇幅限制下
可能反而會扯後腿
無關資訊會讓能描述主線的時間更少...但或許《重甲機神》的劇情上有做取捨? (以上都是訪談給我的感受)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34 PM
Wed, Nov 20, 2019 3:40 PM
另外,導演非常堅持要放70~80年代懷舊元素,其實我覺得並沒有問題。
人會創作,就是有某個東西非常想給別人看,那就是他最核心的創作動機
,要他拿掉,感覺就像跟R-18繪師說可以減少一點H頁數一樣,所以其實我並不會說導演該把那些懷舊元素拿掉,他就是喜歡這一味啊!
但是就算堅持要臭豆腐+豆花,至少還是要思考怎麼讓味道融合吧。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38 PM
Wed, Nov 20, 2019 5:52 PM
如何在創作者私心跟市場間取得平衡,讓私心看起來不會突兀,這是商業作者要思考的事。
就像看遊戲王動畫的,都知道加加美畫的手很美,
遊戲王簡直是發揮他的長才
但他不會為了畫手而讓決鬥的節奏被打亂,他只是把鏡頭角度橋了一下 (推薦0:11~0:14、1:23~1:26的手指作畫)
創作者的個人喜好應該以不妨礙敘事為前提進行
指&腕フェチのための遊戯王 第1弾 【修正版】
加々美高浩が全力で教える「手」の描き方(立ち読み版)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50 PM
Wed, Nov 20, 2019 5:52 PM
看評論大多是覺得梗放的很突兀,那他這部分就沒處理好。
這位導演很矛盾的是,他很想放某些東西,但他又覺得別人不會喜歡,然後他也沒有好好思考怎麼處理得讓人可以接受。他就只是說,這是他們的任性! 他知道會賠錢! 他知道過時了!
商業的思考要嘛把很舊的東西轉化成「
阿嬤家模擬器
懷舊背景遊戲」、「老屋咖啡」這種現代品味的產品。或者原封不動的話就賣原汁原味,而看《重甲》評價,這部作品可能轉化跟原汁原味都沒有做得很好。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51 PM
Wed, Nov 20, 2019 3:51 PM
最後,我想提一下導演對市場的謎之想像,還記得導演對於客群的定位嗎~
「黃瀛洲 Jo-jo(以下記為 Jo-jo):其實我的目標觀眾是青少年族群,而不是阿宅。因為他們會拿來比較的,都是那些在日本已經翻滾了幾十年的創作者,太講究那些技術效果,所以我絕對打不動他們這些族群」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51 PM
Wed, Nov 20, 2019 5:55 PM
說實話,在技術層面上,阿宅才有辦法理解為什麼有些地方作畫水準不夠.,甚至去包容不夠好的地方
因為我們都很清楚,預算不夠的動畫會是什麼樣子。也知道動畫很燒錢。
但是非宅的一般觀眾只會知道你畫得不好。
此外,台灣動畫或許作長篇動畫的經驗還不夠,但配音跟配樂是有經驗的。而會為了配音去看電影的,恐怕也是ACG愛好者,所以導演認定年輕ACG愛好者不會理解作品,這就很怪XD
那你幹嘛募資,難道投資的都是中老年人嗎
(也幫在台灣動畫業界的朋友平反:台灣動畫技術沒那麼差!)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55 PM
Wed, Nov 20, 2019 5:55 PM
另外,導演覺得年輕人的阿宅很挑剔,覺得他們不喜歡舊表現風格
不不不。
別小看懷舊廚好嗎。
我個人就很喜歡真蓋特機器人的畫風喔。
還是因為我不能算年輕人
要賣情懷還是可以轉化一下繼續賣啊。頂多跟櫻桃小丸子眼睛越改越大一樣嘛。
一人卡拉OK必點,推薦給所有年輕人(故意)
真ゲッターロボ 世界最後の日 HEATS Full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59 PM
Wed, Nov 20, 2019 3:59 PM
退個一百步,真的就想主打現充族群好了,但導演也很輕視一般觀眾呀。
例:
「訪:而一開始女主角天音的演唱會辦在沿岸,但男主角探勘以及美國艦隊應該在外海⋯⋯?」
「Jo-jo:我知道(笑),男主角等於先回到沿岸救天音,又繞過鸚鵡螺市,去救艦隊。
我們認為這個不太合理,但想說劇情已經安排了,觀眾不會注意這細節⋯⋯我沒想到妳會問,我以為阿宅才會問。
」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3:59 PM
Wed, Nov 20, 2019 5:57 PM
你在講啥
什麼叫觀眾不會注意細節
面對一般觀眾,你要靠畫面取勝都有點難了(恐怕就是要宮崎駿或是星海誠那種,才會讓現充去電影院看動畫),剩下唯一有機會打動他們的劇情,還用這種態度處理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4:01 PM
Wed, Nov 20, 2019 5:57 PM
導演心中的一般觀眾(青少年):對於劇情、技術效果,都不太講究。
導演心中的ACG宅(青少年):對技術太計較,不愛懷舊宅元素,不期望他們會對本作有什麼好話。
導演為什麼一直靠想像去設定市場需求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4:03 PM
導演想像了ACG圈的年輕人的喜好,想像腐女,想像文青,想像一般觀眾,然後依著「他想像的族群的需求」創作,並表示「我計算好這些了,你們就是喜歡這些吧」
然而,那不一定是這些族群最重視的東西。那就像有些人想交男女朋友,不去理解異性想法,靠著想像中的異性來模擬作戰計畫,那一切都是一場空啊...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4:04 PM
Wed, Nov 20, 2019 5:58 PM
其實我只是因為導演創作時犯的毛病讓我膝蓋中箭
我也要避免犯下一樣的毛病... 這篇就是提醒我自己用的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4:05 PM
Wed, Nov 20, 2019 4:08 PM
題外話。導演因為覺得
「台灣人會拿這作品跟日本機戰動畫比,所以我一定要做出『台灣特色』」
,然後加一些例如「燒肉粽」這種他自己都覺得沒意義的記憶點
但是,從沒有人說他「一定要做出一個跟日本不一樣的機人動畫」。
靜海清音🍓冰秋味
@senyume
Wed, Nov 20, 2019 4:05 PM
(離題)卡拉OK不用一人,有朋友在照點蘿蔔主題歌來唱啦!超熱血超嗨XDDD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4:08 PM
Wed, Nov 20, 2019 4:08 PM
其實上次因為香菜炎上的那個對談中,也有一個藝術家一直問導演
「為什麼《重甲機神》畫風那麼像日本,沒有台灣自己的動畫特色」,
當時導演和他朋友也一直說「因為我們就是喜歡這個感覺」,討論區也是全部都說「為什麼導演不能做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就是受日本影響啊」
對啊導演你這不是很理解嗎...
明明畫風就覺得可以傳承日本畫風,為什麼劇情就一定要跳脫出日本的機人動畫脈絡,一定要「夠怪」才能在台灣市場上呢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4:09 PM
靜海清音🍓冰秋味
: HEATS真的超燃~~~~~還是我們都老了
靜海清音🍓冰秋味
@senyume
Wed, Nov 20, 2019 4:12 PM
百樓.exe
: 只好先調查有看過真蓋特的人的年紀...
天海璁*五夏五夫夫一生推
@tianhaicong801
說
Wed, Nov 20, 2019 4:46 PM
感謝噗主分享~昨晚(11/20)晚上信義威秀有所謂的吐槽場(聽說製作組會出現),也許今天早上的宅界新聞會有一些報導(坐等吃瓜)
我星期二剛和朋友去看了動畫,今天加班來不及寫心得,之後會再補上。
噗首提到的三點,就我看片的感覺,第一點猜想是當初原來是要做成多集TV動畫,後來改成劇場版(據說是覺得TV版無法回收成本),精簡時劇情架構和埋哽都流失嚴重,讓我看得很累也很茫然,這部分我在心得會再細談。第二點在導演各種公關災難等級的發言當中表達得很明顯,我身為老宅人
老到有在電視看過中配的無敵鐵金剛
只能搖頭歎息。如果是自己和朋友合夥出錢作動畫來自嗨也就算了,但這部有拿政府輔導金,還有商業募資,如果主事者的目的真的只是「玩爽的我開心」,如果我是贊助者,會覺得很心酸,甚至以後大概不敢再投資。
天海璁*五夏五夫夫一生推
@tianhaicong801
說
Wed, Nov 20, 2019 4:50 PM
第三點也是我目前在創作上一直設法突破的部分:究竟我真正的目標客群在哪裡?我的理念要如何讓對方理解、甚至支持?這些就連出版界業內人士都不太容易精準掌握,如果動畫主事者連功課都不想做(我不確定製作組有沒有做過市調),那真的很可惜,也很令人扼腕。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4:58 PM
Wed, Nov 20, 2019 5:58 PM
剛好跟人聊到,所以也來這噗談一下,雖然這噗我一直抨擊導演在「製作人」這個身份上,沒有好好盡到他的本份
但我其實蠻贊同導演在「經營動畫公司」方面的貢獻。
記得之前炎上的香菜訪談中,他有提到要有人去做申請動畫補助什麼的先例,他自己也有去找資金跟補助的經驗,甚至從學校挖人也要把作品做完,其實這些事對我來說是值得肯定的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5:00 PM
Wed, Nov 20, 2019 5:00 PM
「文化產業」跟「藝術」最大的差別,就是會需要讓商業模式長期化。不是只做完作品就可以的。
融資、經營公司(計算人事成本等)、找資金主,這些都是經營,然而
擅長製作作品的人,不一定擅長經營
,例如說,他們不一定能寫好申請補助的專案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5:03 PM
Wed, Nov 20, 2019 5:59 PM
就重甲機神這部片的行銷、跟影展合作、眾籌、跨業界的團隊合作等等的運作,就這些「一部商業作品該走完的流程」來說,它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不管它成品好壞
這個導演作為製作人的能力可能不是很好(他應該早點把位置讓給適合的人),他可能因為自己能評論,就誤以為自己能做出好的商業作品... 但製作作品的商業嗅覺完全是另一種東西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5:09 PM
可能有人會說
「找學生來做,這算什麼好的先例」
手塚治虫也曾經找過藤子不二雄等人(當時都是學生)當助手作畫(恐怕還是不支薪的)。當時這樣的例子很多XD 業界成長的初期,很常就是沒錢又沒人。
能堪用就用一下。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5:10 PM
Wed, Nov 20, 2019 6:01 PM
如果《重甲機神》在製作時,有很多台灣動畫人才想畫這部作品,但這個團隊卻故意去找學生來畫,好降低人事成本,那確實是有問題,但是台灣當時有沒有那麼多動畫人才,檔期又可以配合製作,風格又可以相符?
這並不一定,所以或許降低標準,把一些簡單作業交給學生去做,對團隊來說比較能達成製作進度
當年忘了靠岸還是腳趾上的星空,車子輪胎還是不會動的,但不管怎樣人家畫出來了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5:12 PM
Wed, Nov 20, 2019 6:02 PM
當然,或許有人會主張,
「台灣沒人那也可以外包給他國來畫啊,何必找台灣學生」
,外包到國外也是一個可行方案就是,我不知道製作團隊的考量是什麼,或許是肥水不落外人田,寧可給台灣學生練習,又或者是希望帶動學界跟業界的連動?
總之,只要《重甲機神》不是要人免費當義工,酬勞正常,我覺得找學生製作並不是什麼問題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5:15 PM
Wed, Nov 20, 2019 6:02 PM
另一個我個人覺得對產業很重要的,是
「專案是否完成」
。
大家都知道,台灣的東西就是容易斷頭。從同人誌到各種作品。
斷頭非常傷害市場的信賴、以及資金主的信賴,比起做的東西不好,更傷害投資者信賴的是「燒了錢東西根本就沒出來」。這對於後續類似的公司跟案子都很傷。
不管是用學生還是用什麼,東西有完成,有跑完發行的流程,首先在公司的信賴度上至少是及格了。
成品品質符不符合預期是另一回事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5:20 PM
Wed, Nov 20, 2019 6:03 PM
台灣的現狀是,恐怕連「長篇動畫製作完成」這件事都沒有人信。所以先不提這作品的製作水準,在「經營產業」方面,我個人是肯定他們做法的。
結論:這位導演不太適合導演,但他可以去當好萊塢那種經紀人,負責仲介製作團隊跟投資主的那種XDD
行銷也要包給另一人,公關簡直大災難...
大概是這樣。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5:26 PM
靜海清音🍓冰秋味
:
懷疑連聽過名字的人都沒幾個
天海璁*五夏五夫夫一生推
: 我可以理解刪改很難,有時根本重寫會比較快
但加上導演各種發言,其實就很難理解他到底是有心沒做到,還是剛愎自用... 而且如你所說,既然他有商業募資,那還堅持什麼「把台詞改掉就沒有那個中二感」,對我來說就是拿別人的錢去做自己爽的事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5:31 PM
他要拿投資者的錢來圓夢也是可以,但眾籌一開始就要講好
「我要做很中二、很70~80年代宅的動畫,這是我的心願」
,但我猜他當初包裝的不是那麼回事XD 我不清楚他眾籌時發了什麼宣傳,但至少從預告片看起來不像70~80年代懷舊感路線
然後他真的各種公關災難,誰讓他去發言的到底XDDDD
就算導演覺得自尊受傷,也要叫他閉嘴,因為導演是票房毒藥~~ 我覺得他的團隊成員也是有點沒抓到那個商業上的界線XD"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5:33 PM
天海璁*五夏五夫夫一生推
: &我是覺得業內人士也不太可能真的百分百掌握客群,所以我覺得做出「跟我一樣的人絕對會喜歡的作品」這樣就好了,坦白說我不知道導演是否能有自信,其他70~80年代的宅都喜歡《重甲機神》?
如果他自己所屬的客群都抓不到,他還想去抓其他客群的喜好,就只能靠市調或是一些訪談回饋之類的,但是...他看起來又沒在做調查
百樓.exe
@btxjmr
Wed, Nov 20, 2019 5:39 PM
Wed, Nov 20, 2019 5:39 PM
對了還有一件想提的
看這導演的各種訪談,我覺得他很不會表達,對措詞的掌握力很差,也顯然不太能掌握聽者的反應(他感覺真心不知道他講的話為炎上),為什麼會讓他去當編劇,這也實在很謎...
彌生Sheer
@sheer2130
說
Thu, Nov 21, 2019 3:41 AM
公關要錢所以乾脆自己的搞的下場
彌生Sheer
@sheer2130
說
Thu, Nov 21, 2019 3:42 AM
https://www.tfi.org.tw/...
票房資料也來一下了
累積銷售票數:6,570
累計銷售金額:1,523,608
百樓.exe
@btxjmr
Thu, Nov 21, 2019 4:10 AM
彌生Sheer
: 喔喔感謝,雖然我也不知這算多還是少
以產業的角度我還是會覺得可以去支持一下啦,我也應該會去看... 吧...
啊嗚封狼
@urochordate
說
Thu, Nov 21, 2019 5:17 AM
酸一點講就是量子力學的客群吧,用不同觀測方式會在普通青少年或老宅之間跳躍喔
天海璁*五夏五夫夫一生推
@tianhaicong801
Thu, Nov 21, 2019 11:16 AM
我週二買票去看,有對票房做出微薄貢獻,而且很努力在劇院坐到放映結束
已經盡力了
就像噗主所說,如果導演講清楚,這部就是致敬70-80後動漫+台客風混搭的懷舊片,就是要來挑戰恥度下限、惡搞科幻機甲動漫影視經典(像是銀魂+宇宙戰艦提拉米斯),我完全買單。問題就在於:預告和行銷都把這部包裝成正統科幻機甲大片,結果進去看才發現……
天海璁*五夏五夫夫一生推
@tianhaicong801
Thu, Nov 21, 2019 11:18 AM
而且導演表示他非常認真在做這部(理想崇高貌),這是最大的雷點(悲哭)
熱帶魚
@searea123
Thu, Nov 21, 2019 12:25 PM
幾次導演的公開回話讓我覺得他是個社交力不太好又沒品味的人,在自己的同溫層被捧太爽了,推出來的作品不三不四的被打臉正常,還自己傷不起得罪同溫層的阿宅這樣⋯⋯
百樓.exe
@btxjmr
Thu, Nov 21, 2019 12:49 PM
啊嗚封狼
: 跳躍XDDDD 其實我覺得他就是沒有實際接觸,只靠自己想像就覺得「現在年輕宅一定不能接受」,然後加入了一些「他們覺得」年輕人會喜歡的要素,我會覺得如果這麼勉強,不如就堅持你愛的東西就好了...
雖然可能很難申請補助
百樓.exe
@btxjmr
Thu, Nov 21, 2019 12:55 PM
天海璁*五夏五夫夫一生推
: 他如果定位成惡搞致敬片,搞不好評價不會落差那麼大XDDD 大家會覺得你跟惡搞片計較合理性幹嘛,但導演要定位成正片,那一些他應該處理的BUG(比方說救人的地點有問題)放著不管,就會讓人質疑他對於這部作品究竟是用什麼態度在做... 至少我是覺得他很迷茫
百樓.exe
@btxjmr
Thu, Nov 21, 2019 12:59 PM
Thu, Nov 21, 2019 1:00 PM
熱帶魚
: 他真的是超不會說話XDDDDD 募資的對象應該有不少是年輕的ACG愛好者吧!我覺得他就是興致一來就這樣講了,完全沒有在想攻擊完的後果...(到底為什麼讓他出來發言)
就像我覺得他沒有思考說「新海誠只是承接宮崎駿票房」那段會有什麼影響,這段話對於宣傳重甲機神完全沒有幫助,只是徒增戰場而已,但他還是說了
就像去說香菜中文講不好也沒有什麼意義,他也說了
他們的公司需要公關來阻止他亂講話
百樓.exe
@btxjmr
Thu, Nov 21, 2019 1:08 PM
我其實覺得導演發言(大概)沒惡意,但白目又不自知也是真的
有些他扯的東西又跟作品沒關係,何必一定要在那個場合說呢
容易被認為是跟作品有關的發言啊。所以導演在那個時間點講新海誠,很像在說
「但是我跟新海誠不一樣喔~」
,即便他可能只是順便嘴一句,並沒有要把自己跟新海誠比
我猜他年輕時就已經習慣這樣順便砲一句不相干的東西,老了更不會有人要他改...
熱帶魚
@searea123
Fri, Nov 22, 2019 9:07 PM
據我所知本來就很人才缺乏的團隊上映前就因為他而出了很多問題,內部很多人已經先散了⋯⋯一人多用的情況下,這位社交力不好的導演腦內應該完全沒有對「公關、行銷、形像」的正常認知,覺得自己出來講話很OKder,於是就GG
他講話感覺是喜歡講一些損人或自我優越的話當作幽默,但又沒實力會讓人很反感的類型;自信實則自信過剩的經典失敗案例
墨桃/百樓
@spadequeen
Mon, Nov 25, 2019 6:05 AM
熱帶魚
: 我看到他後續採訪了,為什麼可以這樣到處推責任XDDD 我覺得先不管他做的作品爛不爛(我認為應該有問題,但還不至於差到一無是處),他好面子的態度很難進步,也很難讓人願意包容...
百樓.exe
@btxjmr
Mon, Nov 25, 2019 9:17 AM
Mon, Nov 25, 2019 9:19 AM
評了就評到底吧,一樣只看專訪
「他建議我們,不如把已經弄好的第一集擴充成一兩個小時,改成電影上映,錢可以更快回收。」
我可理解刪減的時候,忍不住會想把做好的東西放進去的心情,畢竟好不容易做好了,忍住這個衝動以作品呈現為主,是創作者的自我修練...
但它畢竟是個經費有限的動畫,還算是可以體諒...只能猜想大家覺得不該放在電影的部分,都是之前做出來的
電影特寫:動畫化就是在地化——專訪《重甲機神:神降臨》導演黃瀛洲 - 放映週報 funscreen-N...
百樓.exe
@btxjmr
Mon, Nov 25, 2019 9:23 AM
Mon, Nov 25, 2019 9:26 AM
「我們給的酬勞,其實是比日本動畫業界要高的。但是還是沒有人來做。我們只能去找動畫科系的學生做,他們的手繪品質和我們預期要的效果差多了,但是我們還是收,也沒有因為是學生就少給。」
如上所說,我還是肯定重甲團隊願意製作完作品,但我有點困惑,就算酬勞提高到比日本動畫業界還高,台灣動畫公司也不願意接,原因究竟是什麼?
百樓.exe
@btxjmr
Mon, Nov 25, 2019 9:26 AM
Mon, Nov 25, 2019 9:31 AM
一般來說是酬勞跟要付出的勞力不成正比才會這樣...看到有人提說因為台灣動畫業界是美式作畫,沒辦法按導演需求改成日式,如果是真的,我是有點可理解。要改掉作畫方式,就算給更多酬勞也不一定夠
但導演也不願意外包給日式作畫的日本,好符合他的作畫要求
百樓.exe
@btxjmr
Mon, Nov 25, 2019 9:32 AM
導演:
「我想過好幾次,乾脆發外包給日本吧
,但最後為了堅持百分之百由台灣人製作的這個原則,還是咬牙撐過來了。
如果我今天外包了,是不是很多台灣觀眾就會說,你不夠「純」,不是台灣自製?這真的很奇怪!
換個狀況到我們台灣人自己這邊,標準就變成了必須百分之百都是台灣人自製,才叫台灣動畫,這是偏見啊。」
百樓.exe
@btxjmr
Mon, Nov 25, 2019 9:36 AM
Mon, Nov 25, 2019 9:36 AM
我最不喜歡這導演的,就是奇怪的小劇場一堆,一直預設別人的意見,然後迎合想像來做事
如果導演是自己想要100%台灣製,我會覺得是有堅持的創作者。但是他又要跳出來說
「我會做這種決策,還不都是因為你們這些觀眾,不然我其實可以外包日本啊」
百樓.exe
@btxjmr
Mon, Nov 25, 2019 9:37 AM
Mon, Nov 25, 2019 9:41 AM
你就外包啊。重點是為自己的決策負責啊。
很像有些人,擅自幫你買東西,發現你其實不需要,又生氣說「我是為了你買的耶!我其實可以不花這個錢的!」
你不想那就不要啊!為什麼一直把決策責任推給外人
(我倒是可以接受他決定要畫機器人的原因,這點他倒是沒推托是別人叫他們這麼做)
百樓.exe
@btxjmr
Mon, Nov 25, 2019 9:48 AM
Mon, Nov 25, 2019 9:49 AM
至於放入各種語言這些,因為沒看過作品,不知道他怎麼處理,所以我沒意見。
我只能說,如果是台灣人的講話方式,外來元素不會特別被台灣人意識到。就像我們會直接說
「OK啊」、「有個歐巴桑突然撞過來」
,中國人跟日本人會注意到歐巴桑這個字,但台灣人是不會特別在意的
如果台詞是這個程度的自然,那就很台灣,
過度誇張的話與其說是「在地化」,不如說是刻板印象。就像日本人設定的中國角色都要用「阿魯」當語尾,那個並不在地化
百樓.exe
@btxjmr
Mon, Nov 25, 2019 9:55 AM
Mon, Nov 25, 2019 9:58 AM
撇去導演又把100%台灣製造的決策責任推給觀眾這點,其他部分我不特別反對導演的話,像是刻意要融入海洋的意象、多語文化的環境,立意還是很不錯的,只是成果如何不好說而已
要說台灣人對台灣動畫特別嚴苛,這點我也是認同,畢竟最能認出「講話方式是不是像台灣人」的,就是台灣人。
(雖然外語夾雜中文的台詞,好像不是這部被批評的主要論點?最多就是說有點尬)
百樓.exe
@btxjmr
Mon, Nov 25, 2019 9:59 AM
題外話,台劇中跟生活對話不同的尬台詞多的是
,偶像劇很容易有一種奇妙的腔,鄉土劇也有一些習慣的說話方式。也許重甲機神很尬,不過那倒不一定是只有它有的問題
載入新的回覆
大概想講這三個
1.創作時的減法
2.作為導演(創作者)在私心與商業上的拿捏
3.請不要用想像的客群去設定市場定位
創作
整個訪談中,可以看到他不斷提到他做某個設定時,背後有什麼思考,有什麼用意
不過這些東西能不能傳達出來,那才是創作時的重點
有時很難從加法轉換到減法,
我自己也有幾個失敗的例子。導演的訪談隨便就可以抓出很多「他思考的痕跡」,然而這些痕跡「並不需要都放在作品裡」他講太多了,我幫他濃縮他對於「神」的想法:1.巨大力量(神)必須自己創造,而不會因為等待而出現
2.這個「神」(巨大力量)指的就是科學
3.一個造神的科學家,導演希望是一個「成全自己、相信自己夢想」的自我的人
4.團隊認為文青會愛這個科學家角色,因為科學家有目標、有邏輯、灑脫
為什麼呢?我覺得導演這段話表達了他的心態。
「Jo-jo:我們就是想做一個這種瘋狂「中二劇」,把很多東西拼貼在一起,處理的方式會有點像昆汀.塔倫提諾,覺得不協調也沒關係,但會產生某種魅力和趣味──為了強調這兩件事情,很多時候我會犧牲劇情。」
簡單翻譯他的想法:為了把不錯的東西全加進來,所以我們走一個拼貼風,可能會因此沒有太順暢的邏輯
提案時這樣是沒有關係,有時提案人會說「臭豆腐跟豆花都是豆,可以有完美的結合,而且這會很受歡迎,因為沒有人把臭豆腐放在豆花裡過,所以這很創新」
提出時可以亂搭,到了落實面,就該來檢視點子的可行性了。
然而台灣動畫市場,當消費者對市場都普遍沒有信心時,我不認為這麼做很恰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點,去做這些事。
可能導演預設了台灣已經是有著成熟的機人動畫市場,所以要做點不同口味的菜...然而當大家都還吃不飽時,其實大家只希望先吃到一碗正常的麵。而不是一碗口味創新的麵。
導演另一段話,也或許說明了他的心態:
「對我來講,不下重鹹,不會引起注目。台灣一直以來的作品為了要符合大家的期待,都不慍不火,很容易就走成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全世界大家崇拜卻沒人喜歡的。」
當市場上充滿平凡作品時,確實如此。然而台灣動畫市場,連「平凡的作品」都還很缺。
不會走就想飛這麼急著想尋求特別呢?我猜是來自於他對於市場的認知。導演表示:
「黃瀛洲 Jo-jo(以下記為 Jo-jo):其實我的目標觀眾是青少年族群,而不是阿宅。因為他們會拿來比較的,都是那些在日本已經翻滾了幾十年的創作者,太講究那些技術效果,所以我絕對打不動他們這些族群」
(關於他對市場認知「靠直覺」這點,後面會再提,這邊先討論他怎麼因應「想像中的消費者喜好」)
他訪談也提到,他需要讓《重甲機神》很怪,有沒有意義不重要,重要是有記憶點
「我知道作畫技術上達不到的困境,唯一能造成《重甲機神》風格化的,就是要讓它「怪」──就像預告片中男主角大喊「燒肉粽」就是我計算好的記憶點──每個團隊成員都反對」
「Jo-jo:其實當時其他兩個編劇想的都是比較古典的,像當時巨大機器人會搭配的交響樂啊,但我自始至終就是要這種砰砰磅磅的電子樂。我對其他兩個編劇說:相信我,這就是現在年輕人的 tone。希望在現今台灣動畫裡,做一點跟日本不一樣的「落差」:我是走古典巨大機器人文脈沒錯,但是想要拉開與其的距離」
先不管他對年輕人的口味到底有什麼認知「BL」、「要讓內容很怪,雖然無意義但有記憶點」、「要讓台詞保有70~80年代的懷舊口味」
我不知他是否有另外再思考,這樣組起來的東西會如何。
或者他想辦法用了「拼接感」去解釋這一切。完美表達我想講的點
怎麼說,你要嘛就盡全力地商業化,但導演在自己最喜歡的要素方面,又完全不願讓步...作品既不打中小眾的核心客群,但也不完全商業大眾,有很多小眾才懂的梗
「訪:劇本台詞設計其實並不是很時興的動漫腔,像是「天殺的」等等字彙很像《Young guns》時代,這是刻意保留的嗎?有沒有考慮找比較專業的編劇來處理這些細節,或為什麼不?」
「Jo-jo:沒有,我知道這些退流行──甚至有影評人看過,說故事都還 OK,但台詞太糟了,希望我們換──但我們沒有。原因是:那是我們想說的話。這是編劇的任性。如果我們改動了,那種動漫感和中二感會消失,尤其當我們是要做這樣狂氣的作品。」
導演想堅持的美學,跟商業上的需求,這之間的平衡本來就不容易了,再加上我噗首所說的,他甚至連他的各種延伸設定,都沒辦法做取捨,這加起來就很複雜
他在「造神」這部分的主軸描述是很清楚的,跟台灣人必須站出來的口號也相呼應
「Jo-jo:「神」也成為我們整個劇本很重要的指涉,有各式各樣的神。像女主角天音,「好厲害她怎麼那麼遠的聲音都聽得到?『好神喔』」、「上了舞台就知道怎麼樣是『神』」的表演⋯⋯「神」的語意有各式各樣的變化,台灣人會用這個字當形容詞、當名詞、當感嘆驚訝,除了重甲機「神」,我將台灣人各種符號上的「神」都盡可能用上。」
在這樣的表達篇幅中,請你不要盡可能用上所有要素。一般來說,短篇把細節拿掉一些會比較好,但我沒看過《重甲機神》,或許他融合得不錯? 就我看他訪談的直觀感受,女主角天音的聲音很神,跟台灣人要自己造神,這兩件事沒有太多關聯,有可能會造成敘事干擾,或觀眾根本不理解這之間的關聯
如果一定要把「台灣、神」這幾個TAG放在女主角身上,也許女主角該設定成「自稱」魔法少女林默娘的神秘少女例一談海景:
「訪:給出的海岸線空場鏡頭跳得距離跨度有點大,為什麼不聚焦某個場景,比如在故事發生的舞台?」
「Jo-jo:我希望不是固定的景,我喜歡帶給人「這個海岸線就是蔓延得非常遠」,是世界遼闊的橫展。這也代表著,其實《重甲機神》不單是台灣的故事,更是人類的故事,在下一集會進一步發展。」
(他還補充:我就是不想要放101、我比較喜歡海不喜歡山)個人喜好我完全沒意見,我也認同導演對於海的意象連結,然而訪問者會這麼問,表示這集的舞台可能跟海外沒有太大關聯。那就算弄了很多其他的海景放在動畫中,也很難理解創作意圖 我會覺得建議只放北台灣海景是好的。
「Jo-jo:我想塑造檢察官這個角色,一開始對於法的至高性或許很有信念,但在世俗久了之後,也有所改變。我也想塑造「大家都不喜歡法律」這件事。檢察官義正嚴詞想執行正義,但她會受到「正義在很多地方根本行不通」的衝擊,信奉的價值開始動搖,然後她才會開始思考和變化,不知道會不會崩潰──但這只有我喜歡,其他團隊成員都希望她趕快退場。」
無關資訊會讓能描述主線的時間更少...但或許《重甲機神》的劇情上有做取捨? (以上都是訪談給我的感受)
但是就算堅持要臭豆腐+豆花,至少還是要思考怎麼讓味道融合吧。
就像看遊戲王動畫的,都知道加加美畫的手很美,
遊戲王簡直是發揮他的長才但他不會為了畫手而讓決鬥的節奏被打亂,他只是把鏡頭角度橋了一下 (推薦0:11~0:14、1:23~1:26的手指作畫)創作者的個人喜好應該以不妨礙敘事為前提進行
這位導演很矛盾的是,他很想放某些東西,但他又覺得別人不會喜歡,然後他也沒有好好思考怎麼處理得讓人可以接受。他就只是說,這是他們的任性! 他知道會賠錢! 他知道過時了!
商業的思考要嘛把很舊的東西轉化成「
阿嬤家模擬器懷舊背景遊戲」、「老屋咖啡」這種現代品味的產品。或者原封不動的話就賣原汁原味,而看《重甲》評價,這部作品可能轉化跟原汁原味都沒有做得很好。「黃瀛洲 Jo-jo(以下記為 Jo-jo):其實我的目標觀眾是青少年族群,而不是阿宅。因為他們會拿來比較的,都是那些在日本已經翻滾了幾十年的創作者,太講究那些技術效果,所以我絕對打不動他們這些族群」
因為我們都很清楚,預算不夠的動畫會是什麼樣子。也知道動畫很燒錢。 但是非宅的一般觀眾只會知道你畫得不好。
此外,台灣動畫或許作長篇動畫的經驗還不夠,但配音跟配樂是有經驗的。而會為了配音去看電影的,恐怕也是ACG愛好者,所以導演認定年輕ACG愛好者不會理解作品,這就很怪XD
那你幹嘛募資,難道投資的都是中老年人嗎(也幫在台灣動畫業界的朋友平反:台灣動畫技術沒那麼差!)不不不。別小看懷舊廚好嗎。我個人就很喜歡真蓋特機器人的畫風喔。
還是因為我不能算年輕人要賣情懷還是可以轉化一下繼續賣啊。頂多跟櫻桃小丸子眼睛越改越大一樣嘛。一人卡拉OK必點,推薦給所有年輕人(故意)
例:
「訪:而一開始女主角天音的演唱會辦在沿岸,但男主角探勘以及美國艦隊應該在外海⋯⋯?」
「Jo-jo:我知道(笑),男主角等於先回到沿岸救天音,又繞過鸚鵡螺市,去救艦隊。我們認為這個不太合理,但想說劇情已經安排了,觀眾不會注意這細節⋯⋯我沒想到妳會問,我以為阿宅才會問。」
面對一般觀眾,你要靠畫面取勝都有點難了(恐怕就是要宮崎駿或是星海誠那種,才會讓現充去電影院看動畫),剩下唯一有機會打動他們的劇情,還用這種態度處理
導演心中的ACG宅(青少年):對技術太計較,不愛懷舊宅元素,不期望他們會對本作有什麼好話。
導演為什麼一直靠想像去設定市場需求
然而,那不一定是這些族群最重視的東西。那就像有些人想交男女朋友,不去理解異性想法,靠著想像中的異性來模擬作戰計畫,那一切都是一場空啊...
我也要避免犯下一樣的毛病... 這篇就是提醒我自己用的
但是,從沒有人說他「一定要做出一個跟日本不一樣的機人動畫」。
當時導演和他朋友也一直說「因為我們就是喜歡這個感覺」,討論區也是全部都說「為什麼導演不能做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就是受日本影響啊」
對啊導演你這不是很理解嗎... 明明畫風就覺得可以傳承日本畫風,為什麼劇情就一定要跳脫出日本的機人動畫脈絡,一定要「夠怪」才能在台灣市場上呢
我星期二剛和朋友去看了動畫,今天加班來不及寫心得,之後會再補上。
噗首提到的三點,就我看片的感覺,第一點猜想是當初原來是要做成多集TV動畫,後來改成劇場版(據說是覺得TV版無法回收成本),精簡時劇情架構和埋哽都流失嚴重,讓我看得很累也很茫然,這部分我在心得會再細談。第二點在導演各種公關災難等級的發言當中表達得很明顯,我身為老宅人
老到有在電視看過中配的無敵鐵金剛只能搖頭歎息。如果是自己和朋友合夥出錢作動畫來自嗨也就算了,但這部有拿政府輔導金,還有商業募資,如果主事者的目的真的只是「玩爽的我開心」,如果我是贊助者,會覺得很心酸,甚至以後大概不敢再投資。但我其實蠻贊同導演在「經營動畫公司」方面的貢獻。
記得之前炎上的香菜訪談中,他有提到要有人去做申請動畫補助什麼的先例,他自己也有去找資金跟補助的經驗,甚至從學校挖人也要把作品做完,其實這些事對我來說是值得肯定的
融資、經營公司(計算人事成本等)、找資金主,這些都是經營,然而擅長製作作品的人,不一定擅長經營,例如說,他們不一定能寫好申請補助的專案
這個導演作為製作人的能力可能不是很好(他應該早點把位置讓給適合的人),他可能因為自己能評論,就誤以為自己能做出好的商業作品... 但製作作品的商業嗅覺完全是另一種東西
手塚治虫也曾經找過藤子不二雄等人(當時都是學生)當助手作畫(恐怕還是不支薪的)。當時這樣的例子很多XD 業界成長的初期,很常就是沒錢又沒人。
能堪用就用一下。這並不一定,所以或許降低標準,把一些簡單作業交給學生去做,對團隊來說比較能達成製作進度
當年忘了靠岸還是腳趾上的星空,車子輪胎還是不會動的,但不管怎樣人家畫出來了總之,只要《重甲機神》不是要人免費當義工,酬勞正常,我覺得找學生製作並不是什麼問題
大家都知道,台灣的東西就是容易斷頭。從同人誌到各種作品。斷頭非常傷害市場的信賴、以及資金主的信賴,比起做的東西不好,更傷害投資者信賴的是「燒了錢東西根本就沒出來」。這對於後續類似的公司跟案子都很傷。
不管是用學生還是用什麼,東西有完成,有跑完發行的流程,首先在公司的信賴度上至少是及格了。
成品品質符不符合預期是另一回事結論:這位導演不太適合導演,但他可以去當好萊塢那種經紀人,負責仲介製作團隊跟投資主的那種XDD
行銷也要包給另一人,公關簡直大災難...大概是這樣。
懷疑連聽過名字的人都沒幾個天海璁*五夏五夫夫一生推 : 我可以理解刪改很難,有時根本重寫會比較快 但加上導演各種發言,其實就很難理解他到底是有心沒做到,還是剛愎自用... 而且如你所說,既然他有商業募資,那還堅持什麼「把台詞改掉就沒有那個中二感」,對我來說就是拿別人的錢去做自己爽的事
「我要做很中二、很70~80年代宅的動畫,這是我的心願」,但我猜他當初包裝的不是那麼回事XD 我不清楚他眾籌時發了什麼宣傳,但至少從預告片看起來不像70~80年代懷舊感路線
然後他真的各種公關災難,誰讓他去發言的到底XDDDD就算導演覺得自尊受傷,也要叫他閉嘴,因為導演是票房毒藥~~ 我覺得他的團隊成員也是有點沒抓到那個商業上的界線XD"如果他自己所屬的客群都抓不到,他還想去抓其他客群的喜好,就只能靠市調或是一些訪談回饋之類的,但是...他看起來又沒在做調查
看這導演的各種訪談,我覺得他很不會表達,對措詞的掌握力很差,也顯然不太能掌握聽者的反應(他感覺真心不知道他講的話為炎上),為什麼會讓他去當編劇,這也實在很謎...
票房資料也來一下了
累積銷售票數:6,570
累計銷售金額:1,523,608
以產業的角度我還是會覺得可以去支持一下啦,我也應該會去看... 吧...
已經盡力了就像噗主所說,如果導演講清楚,這部就是致敬70-80後動漫+台客風混搭的懷舊片,就是要來挑戰恥度下限、惡搞科幻機甲動漫影視經典(像是銀魂+宇宙戰艦提拉米斯),我完全買單。問題就在於:預告和行銷都把這部包裝成正統科幻機甲大片,結果進去看才發現……
而且導演表示他非常認真在做這部(理想崇高貌),這是最大的雷點(悲哭)雖然可能很難申請補助就像我覺得他沒有思考說「新海誠只是承接宮崎駿票房」那段會有什麼影響,這段話對於宣傳重甲機神完全沒有幫助,只是徒增戰場而已,但他還是說了 就像去說香菜中文講不好也沒有什麼意義,他也說了
他們的公司需要公關來阻止他亂講話有些他扯的東西又跟作品沒關係,何必一定要在那個場合說呢 容易被認為是跟作品有關的發言啊。所以導演在那個時間點講新海誠,很像在說「但是我跟新海誠不一樣喔~」,即便他可能只是順便嘴一句,並沒有要把自己跟新海誠比
我猜他年輕時就已經習慣這樣順便砲一句不相干的東西,老了更不會有人要他改...
他講話感覺是喜歡講一些損人或自我優越的話當作幽默,但又沒實力會讓人很反感的類型;自信實則自信過剩的經典失敗案例
「他建議我們,不如把已經弄好的第一集擴充成一兩個小時,改成電影上映,錢可以更快回收。」
我可理解刪減的時候,忍不住會想把做好的東西放進去的心情,畢竟好不容易做好了,忍住這個衝動以作品呈現為主,是創作者的自我修練...
但它畢竟是個經費有限的動畫,還算是可以體諒...只能猜想大家覺得不該放在電影的部分,都是之前做出來的
如上所說,我還是肯定重甲團隊願意製作完作品,但我有點困惑,就算酬勞提高到比日本動畫業界還高,台灣動畫公司也不願意接,原因究竟是什麼?
但導演也不願意外包給日式作畫的日本,好符合他的作畫要求
「我想過好幾次,乾脆發外包給日本吧,但最後為了堅持百分之百由台灣人製作的這個原則,還是咬牙撐過來了。如果我今天外包了,是不是很多台灣觀眾就會說,你不夠「純」,不是台灣自製?這真的很奇怪!換個狀況到我們台灣人自己這邊,標準就變成了必須百分之百都是台灣人自製,才叫台灣動畫,這是偏見啊。」
如果導演是自己想要100%台灣製,我會覺得是有堅持的創作者。但是他又要跳出來說「我會做這種決策,還不都是因為你們這些觀眾,不然我其實可以外包日本啊」
很像有些人,擅自幫你買東西,發現你其實不需要,又生氣說「我是為了你買的耶!我其實可以不花這個錢的!」
你不想那就不要啊!為什麼一直把決策責任推給外人
(我倒是可以接受他決定要畫機器人的原因,這點他倒是沒推托是別人叫他們這麼做)
我只能說,如果是台灣人的講話方式,外來元素不會特別被台灣人意識到。就像我們會直接說「OK啊」、「有個歐巴桑突然撞過來」,中國人跟日本人會注意到歐巴桑這個字,但台灣人是不會特別在意的
如果台詞是這個程度的自然,那就很台灣,過度誇張的話與其說是「在地化」,不如說是刻板印象。就像日本人設定的中國角色都要用「阿魯」當語尾,那個並不在地化
要說台灣人對台灣動畫特別嚴苛,這點我也是認同,畢竟最能認出「講話方式是不是像台灣人」的,就是台灣人。(雖然外語夾雜中文的台詞,好像不是這部被批評的主要論點?最多就是說有點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