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VINA
https://images.plurk.com/2KByaQmbc6GCCqHp4iH4ud.jpg 讀嘛讀嘛 不讀會死

書房的鑰匙 - 喜多川泰

沒有給五顆星的原因,是因為我實在不喜歡這種小說包裝著的說教書。

但我能理解作者本身是熱愛書籍的人,也希望大家能從此愛上閱讀,所以才會寫出這樣的東西;再加上書中的確有些字眼是讓我很想畫紅線的哈哈,所以還是要推薦一下。

不過還是要吐槽一下,雖然作者在書裡大力推薦閱讀的美好,但其實還是有很多其他有趣的事情可以做啦,也不一定要執著於閱讀就是了哈哈。
ELVINA
這本書是寫2055年的日本,大家都很長壽了,但一個男子卻因為意外而做了他不喜歡的工作,庸庸碌碌的活到50歲,直到有天他父親過世,他回去老家卻發現父親留給他一個任務,要他去找書房的鑰匙。

主角父親是一個熱愛閱讀的人,也因為閱讀這件事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他很希望自己喜愛閱讀這件事能傳承到孩子身上,無奈孩子因為天生反骨,一有意識到父親想讓他閱讀就想盡辦法逃避這樣。

故事的概述大概就是這樣,後來主角在搜尋父親書房鑰匙的過程中,閱讀了對父親影響最大的一本書(這本書裡面也有把那本書寫進來,是一個書中書的概念)。
ELVINA
後來主角產生了一連串的奇遇,關於內容就請大家有興趣的話再自己看吧;接下來我想摘錄一下這本書讓我有共鳴的段落。

(但不是照抄哈哈,照抄太累了)
ELVINA
1. 人類的思考具有習慣性,如果放著不管的話就只會想同樣的事。所以對自己沒自信的人,悲觀的人,就只會往沒自信跟悲觀的方向思考。

所以我們應該要養成一種好的"心靈習慣",是那種可以讓心靈更開朗更健康的好習慣,這樣的行為會牽引著你讓你越來越好。而最後不只是自身,連帶周圍的人也會感覺到幸福美滿。

(不是我在說,我覺得我還蠻有這種能力的哈哈)
ELVINA
2. 有很多人對於說自己"興趣是閱讀"的人,抱持著正常人的印象。

但其實愛閱讀的人通常都是非常的"不正常人",也就是怪人。

因為現代的正常人,是從早到晚看電視滑手機的人;所以說"我們要保持閱讀習慣"這句話,並不是在說"我們要成為了不起的正常人",而比較像是"我們要成為了不起的怪人"。

(這我很有共鳴,其實我每次在捷運上看書,在辦公室中午休息時看書,我都覺得大家一定覺得我超怪....)

但是如果可以貫徹自己的信念來生活,有自覺知道自己是有點奇怪的人,這份自覺就會成為能接受與自己不同人的基礎。

"即使被當成怪人也沒有關係,被當成不正常的人也沒有關係,要為世界上的幸福貢獻自己所能。"
ELVINA
3. 人生就像鐘擺,能有這種體悟的話,就能理解痛苦會在你一帆風順時突然來到;但相反的,即使你已經在死亡的谷底,你也有會走出來的一天,不會失去活下去的勇氣。就因為太痛苦太難過了,反而會給自己想再多活一下下的力量。

剛好鐘擺都擺到對自己有利那邊的"人生勝利組",也不用害怕有一天鐘擺可能會擺到極端的另一邊。與其徒然恐懼,不如把自己託付給即使走到那一邊也有一天能回到這一邊的信念,才能把每天過得幸福。
ELVINA
4. 書和電視電影不同,你看了書,在腦海中形成的場景,會是獨一無二的;但你看電視看電影,大腦中接收到的訊號則是跟大家都一樣的。

所以每本書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特別的書。

閱讀書本是無法被取代的一種嗜好。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