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5:52 AM
3
【PSYCHO-PASS 心靈判官】
@evas8041 - 【PSYCHO-PASS 心靈判官】 劇場版三部曲
說一下劇場版三部曲跟第二季、第三季的一點想法
掰噗~
@baipu
好奇
Thu, Nov 7, 2019 5:52 AM
是嗎?
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5:58 AM
或許還得加上2015的劇場版......總的來說,這四部劇場版電影,在情感上擁有承先啟後的作用。
第一季和第二季來說,第一季的步調較快、劇情相對來說較為充實,主要角色引人入勝;第二季步調較慢,體感劇情有點拖戲,角色......比較讓人難以帶入,甚至有讓觀眾一直想發她便當的存在,就我個人而言,喜歡第一季大大地勝過第二季,而且是非常多。
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6:08 AM
那麼,作為劇場版,造成的作用是什麼呢?
首先來看2015的劇場版,很大的程度上是粉絲服務......嗯,雖然我更關注的是出現在狡嚙腦海中,宿敵一般存在的槙島聖護。
很令我高興的是,這部劇場版中,霜月的存在感.......雖然個性上還是第二季令人反感的那副樣子,讓人很想給他巴蕊,但至少出現次數不多,勉強可以接受。
再來,是常守朱。
我把第一季視為常守朱的成長與突破--是一種破而後立的展現,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她成功蛻變的歷程。
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6:14 AM
第二季的衝擊相對來說少了很多,雖然可以看出製作組似乎想讓常守朱以她的方式促進社會/系統的改變,並顯現出她沒有因此退縮的步伐,但......
第一季給予的衝擊實在太過強烈,導致第二季雖然可以看出第一季的影子,但怎麼說呢,很顯然第一季的成功並不能在第二季中複製出來。
雖然第二季的議題也不錯,也看的到角色的成長,但總體而言就是「還不夠」,少了點什麼的感覺。
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6:19 AM
因此,雖然在我的認知中,第二季的常守朱還是很優秀、也很高興看到比較放鬆的宜野,但頗有畫虎不成的遺憾。
--再加上,第二季的霜月實在是......讓人喜歡不起來,偏偏戲份又很多,導致後來雖然我想重看,卻一直礙於霜月和其他原因,一直提不起勁。重看第一季就沒有這種問題。
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6:23 AM
所謂的「其他原因」,指的是反派和真相。
我得說這部分我偏心了。
因為我非常喜歡槙島聖護,在我心中他是可以當邪教教主的男人,無論口才或驚人的號召力都讓人很信服......是一個連我這個局外人都會想自願去當他的砲灰的這種吸引人的程度,第二季的反派就沒有這種氣場。
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6:29 AM
至於真相,因為在第一季就把系統揭露得差不多了......因此無可奈何的,在第二季中就缺乏了衝擊的力道。
以上種種原因加起來,難怪第二季的評價如此之差......老實說,如果不是常守朱的表現實在亮眼,我大概也很難看下去。
那麼,劇場版,如何呢?
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6:36 AM
2015的劇場版,在情感上滿足了大部分粉絲對於狡嚙的殷殷期盼,同時可以看出,那時候的狡嚙對於回日本這件事仍然沒有多少意願,過去的陰影仍然揮之不去。
雖然,他大約也是很高興看到常守朱和宜野的,但就當時的安排而言,看不出有要讓狡嚙回歸的打算。
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6:44 AM
Sun, Dec 22, 2019 7:25 PM
有趣的來了,2019劇場版--「罪與罰」
噗首那邊的連結說過了,這邊不打算重複;刻意洗白霜月這部分不說,我想說的是,讓宜野坦承對於過去、對於狡嚙的想念。
這個部分,除了宜野自身的成長與放下過去的執著,可以看出他是用著比較自嘲的心態來說這件事的。
也許對於那時候的他而言,「上一次見面有好好揍狡嚙一頓」是一件事後回想起來都忍不住完爾的事,而不再只是「勾起傷痛回憶」的開關。
我只能說,我很喜歡這樣子的宜野--雖然在二部曲中,又把他打回了原型,也就是過去。
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6:53 AM
Sun, Dec 22, 2019 7:25 PM
三部曲之二:「First Guardian」
扣除掉之前說過的回憶殺和粉絲服務,可以看見狡嚙的戲份終於不再只是只在對話中出現的「那個男人」。
雖然篇幅仍然不多,但很明顯地是在為下一部劇場版鋪路,特別是「他不是個普通刑警」這一部分。
我們可以很欣慰地看到,狡嚙還沒被仇恨沖昏頭,還沒成為習慣殺人的獵犬,還沒有因為槙島聖護而放逐自己的樣子。
--這也許也是,宜野最欣賞他的樣子。
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8:07 AM
三部曲之三:「恩仇的彼方」
毫無疑問,狡嚙的專場。
經過渾渾噩噩這麼多年,卻發現自己只是在不同的地區不斷地重複相同的事,在感到疲憊的同時,心魔也沒有因此解開。
說到底,雖然他走過許多戰亂中的國家,他卻沒能在這些旅途中真正沉澱下來。流亡的意義也從原本的「不願繼續聽從系統指示行動」,變成了有點逃避,「希望他們忘了我」的心態。
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8:21 AM
因此,在這種時候讓他養徒弟,是個很正確的決定......
因為有了身邊在意的人,是一個需要被教導的存在,不像宜野和常守朱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不用他操心,又跟狡嚙他自己有幾分相像的徒弟/女兒......
也許不只一個人這麼想過:如果當初的狡嚙可以不被仇恨驅使,也許他不會變成執行官;如果他能更妥善地處理槙島聖護的案子,也許他不用在外流亡......但這些奢望已經不可能實現。
因此,把同樣的選擇擺在處境和狡嚙頗為相像的少女面前,開拓出他原本也許可以獲得的未來,令人感到欣慰。
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8:45 AM
最後,是他和花城的夜談。
花城作為一個新角色,能力與魅力都相當不錯......很犀利地點出狡嚙的矛盾點,看來可以期待在第三季中的表現。
而這種讓新角色把舊角色帶回主線故事的安排,正如我一開始所說,是一種承先啟後的作用。
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8:49 AM
並且,有意思的是,經歷過這四部劇場版,可以看見常守朱的戲份越來越少......2015年還是以他為中心,到了罪與罰變成輔助角色,First Guardian則是只有一開始出現過,而最後恩仇的彼方,甚至只在言談中出現。
這是一種漸進式的退場,我猜很大的原因就是為了讓觀眾習慣第三季中,她不會是主角這件事;不得不說這種方式也比直接換人好的多。
穆九煙
@evas8041
Thu, Nov 7, 2019 8:53 AM
Thu, Nov 7, 2019 12:56 PM
同樣,在狡嚙跟花城之間的言談來看,看不太出日本國內有什麼動盪的變化......因此,很好地勾起了第三季中觀眾的疑惑:也就是「常守朱到底怎麼了」。
載入新的回覆
說一下劇場版三部曲跟第二季、第三季的一點想法
第一季和第二季來說,第一季的步調較快、劇情相對來說較為充實,主要角色引人入勝;第二季步調較慢,體感劇情有點拖戲,角色......比較讓人難以帶入,甚至有讓觀眾一直想發她便當的存在,就我個人而言,喜歡第一季大大地勝過第二季,而且是非常多。
首先來看2015的劇場版,很大的程度上是粉絲服務......嗯,雖然我更關注的是出現在狡嚙腦海中,宿敵一般存在的槙島聖護。
很令我高興的是,這部劇場版中,霜月的存在感.......雖然個性上還是第二季令人反感的那副樣子,讓人很想給他巴蕊,但至少出現次數不多,勉強可以接受。
再來,是常守朱。
我把第一季視為常守朱的成長與突破--是一種破而後立的展現,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她成功蛻變的歷程。
第一季給予的衝擊實在太過強烈,導致第二季雖然可以看出第一季的影子,但怎麼說呢,很顯然第一季的成功並不能在第二季中複製出來。
雖然第二季的議題也不錯,也看的到角色的成長,但總體而言就是「還不夠」,少了點什麼的感覺。
--再加上,第二季的霜月實在是......讓人喜歡不起來,偏偏戲份又很多,導致後來雖然我想重看,卻一直礙於霜月和其他原因,一直提不起勁。重看第一季就沒有這種問題。
我得說這部分我偏心了。
因為我非常喜歡槙島聖護,在我心中他是可以當邪教教主的男人,無論口才或驚人的號召力都讓人很信服......是一個連我這個局外人都會想自願去當他的砲灰的這種吸引人的程度,第二季的反派就沒有這種氣場。
以上種種原因加起來,難怪第二季的評價如此之差......老實說,如果不是常守朱的表現實在亮眼,我大概也很難看下去。
那麼,劇場版,如何呢?
雖然,他大約也是很高興看到常守朱和宜野的,但就當時的安排而言,看不出有要讓狡嚙回歸的打算。
噗首那邊的連結說過了,這邊不打算重複;刻意洗白霜月這部分不說,我想說的是,讓宜野坦承對於過去、對於狡嚙的想念。
這個部分,除了宜野自身的成長與放下過去的執著,可以看出他是用著比較自嘲的心態來說這件事的。
也許對於那時候的他而言,「上一次見面有好好揍狡嚙一頓」是一件事後回想起來都忍不住完爾的事,而不再只是「勾起傷痛回憶」的開關。
我只能說,我很喜歡這樣子的宜野--雖然在二部曲中,又把他打回了原型,也就是過去。
扣除掉之前說過的回憶殺和粉絲服務,可以看見狡嚙的戲份終於不再只是只在對話中出現的「那個男人」。
雖然篇幅仍然不多,但很明顯地是在為下一部劇場版鋪路,特別是「他不是個普通刑警」這一部分。
我們可以很欣慰地看到,狡嚙還沒被仇恨沖昏頭,還沒成為習慣殺人的獵犬,還沒有因為槙島聖護而放逐自己的樣子。
--這也許也是,宜野最欣賞他的樣子。
毫無疑問,狡嚙的專場。
經過渾渾噩噩這麼多年,卻發現自己只是在不同的地區不斷地重複相同的事,在感到疲憊的同時,心魔也沒有因此解開。
說到底,雖然他走過許多戰亂中的國家,他卻沒能在這些旅途中真正沉澱下來。流亡的意義也從原本的「不願繼續聽從系統指示行動」,變成了有點逃避,「希望他們忘了我」的心態。
因為有了身邊在意的人,是一個需要被教導的存在,不像宜野和常守朱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不用他操心,又跟狡嚙他自己有幾分相像的徒弟/女兒......
也許不只一個人這麼想過:如果當初的狡嚙可以不被仇恨驅使,也許他不會變成執行官;如果他能更妥善地處理槙島聖護的案子,也許他不用在外流亡......但這些奢望已經不可能實現。
因此,把同樣的選擇擺在處境和狡嚙頗為相像的少女面前,開拓出他原本也許可以獲得的未來,令人感到欣慰。
花城作為一個新角色,能力與魅力都相當不錯......很犀利地點出狡嚙的矛盾點,看來可以期待在第三季中的表現。
而這種讓新角色把舊角色帶回主線故事的安排,正如我一開始所說,是一種承先啟後的作用。
這是一種漸進式的退場,我猜很大的原因就是為了讓觀眾習慣第三季中,她不會是主角這件事;不得不說這種方式也比直接換人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