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洛斯
@swallow2038
分享
Tue, Nov 5, 2019 12:55 PM
Tue, Nov 5, 2019 12:59 PM
1
立法院三讀《海洋基本法》 訂6/8國家海洋日 一年內須提白皮書
立法院三讀《海洋基本法》
作為調和所有海洋相關法令的上位母法,除設定海洋發展基金供研究、研發、復育工作等使用,也要求提出海洋政策的白皮書,確保國家海洋權益與供國民教育的準則。
梅洛斯
@swallow2038
說
Tue, Nov 5, 2019 1:01 PM
深海裡會有什麼?
梅洛斯
@swallow2038
說
Tue, Nov 5, 2019 1:05 PM
【我們的島】塑膠「微」機 海洋裡的真相 - 台灣地球日 Earth Day Taiwan
不只是塑膠碎屑等微塑膠,絲線狀的塑膠纖維影響著在海洋生活的魚或大型生物,從魚的腸胃中分離出來的,幾乎都是線狀的化學塑膠纖維。
梅洛斯
@swallow2038
說
Tue, Nov 5, 2019 1:06 PM
研究發現「海雪中具有塑膠微粒」背後的警示意涵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塑膠微粒污染自來水、海水及貝類!專家分析如何應對 | 美的好朋友
梅洛斯
@swallow2038
說
Tue, Nov 5, 2019 1:07 PM
摘錄
海中的微聚合物(Marine aggregate)在下降過程中,會因下沉而撞擊結合更小的粒子,如密度較小具疏水性的塑膠微粒,因而增加海洋中塑膠微粒的下沉率,將塑膠微粒從海洋表層轉移到整個海洋食物鏈中。
梅洛斯
@swallow2038
說
Tue, Nov 5, 2019 1:12 PM
有些新的發現是以前沒去留意的
梅洛斯
@swallow2038
說
Tue, Nov 5, 2019 1:17 PM
摘錄
舉例來說,微生物在微粒上形成的生物膜,可能改變塑膠風化的速度,進而加快或減緩塑膠在水中的沉降。另外,微生物產生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具有黏性,也會影響塑膠微粒在濾食性生物鰓上的吸附能力。
梅洛斯
@swallow2038
說
Tue, Nov 5, 2019 1:22 PM
微型塑膠根據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的定義,指的是尺寸小於 5 mm ,米粒般大的微小塑膠物質。
微型塑膠根據產生的方式不同,分為兩類:一類是初級微型塑膠,製造生產出來時就小於 5 mm ,例如洗面乳柔珠。另一類是次級微型塑膠,來自於各式各樣棄置在環境中的塑膠垃圾,經過陽光長期照射, 脆化、分解、破碎後而形成。
梅洛斯
@swallow2038
說
Tue, Nov 5, 2019 1:23 PM
台灣環保署與環保團體合作調查,以科學數據掌握國內污染現況為目標,展開台灣首次針對國內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與貝類中塑膠微粒含量、形狀與材質的調查。
水體的調查結果顯示,自來水的樣本中,清水的檢出率 44% ,原水的檢出率為 61% ,所有採樣點的海水、沙灘砂礫樣本都檢出微型塑膠。
生物體的調查結果顯示,養殖與野生的淡菜、牡蠣、扇貝、蛤類中受到微型塑膠的污染,野生牡蠣中的微型塑膠量高於養殖貝類 3 倍。
梅洛斯
@swallow2038
說
Tue, Nov 5, 2019 1:26 PM
微型塑膠跟塑化劑哪個對人類影響較嚴重我不曉得,即使報告中認為海鮮的微型塑膠對人體健康風險不高,不過生活中已經不可避免接觸可能的汙染源。
梅洛斯
@swallow2038
說
Tue, Nov 5, 2019 1:26 PM
長期累積的影響仍然是未知數,所以更需要嚴謹的數據考究。
梅洛斯
@swallow2038
說
Tue, Nov 5, 2019 1:29 PM
這篇也提到合成纖維的衣服洗衣服的時候會產生可觀的微塑膠,我覺得平常人買衣服都不會去注意裡面材質的。
梅洛斯
@swallow2038
說
Tue, Nov 5, 2019 1:35 PM
簡易結論:
1. 塑膠碎屑等微塑膠在下降過程中,可能因為撞擊分解成更小的碎屑,進而影響到整的海洋生態食物鏈。
2. 微生物在微粒上形成的生物膜,會影響這些微塑膠的分解或被生物體吸收,造成危害影響可能更大。
3. 不只是一般的塑膠製品,人工纖維衣服中的絲線狀也是有機會排放到海裡導致海洋生物食入而死亡。
梅洛斯
@swallow2038
說
Tue, Nov 5, 2019 1:37 PM
空汙的微粒子縱使看不到,人多少還會有意識到PM2.5的危險,但是海洋中發生的事情我們了解實在太少了,只因為覺得這是跟我們離很遠的議題。
梅洛斯
@swallow2038
說
Tue, Nov 5, 2019 1:39 PM
農民、漁民個人覺得都是相對弱勢的族群,沒有穩定收入。
之前聽演講得知農家靠農田收穫的收入僅占家庭收入的4成,剩下的給靠其他途徑才能養活自己...。
載入新的回覆
作為調和所有海洋相關法令的上位母法,除設定海洋發展基金供研究、研發、復育工作等使用,也要求提出海洋政策的白皮書,確保國家海洋權益與供國民教育的準則。
海中的微聚合物(Marine aggregate)在下降過程中,會因下沉而撞擊結合更小的粒子,如密度較小具疏水性的塑膠微粒,因而增加海洋中塑膠微粒的下沉率,將塑膠微粒從海洋表層轉移到整個海洋食物鏈中。
舉例來說,微生物在微粒上形成的生物膜,可能改變塑膠風化的速度,進而加快或減緩塑膠在水中的沉降。另外,微生物產生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具有黏性,也會影響塑膠微粒在濾食性生物鰓上的吸附能力。
微型塑膠根據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的定義,指的是尺寸小於 5 mm ,米粒般大的微小塑膠物質。
微型塑膠根據產生的方式不同,分為兩類:一類是初級微型塑膠,製造生產出來時就小於 5 mm ,例如洗面乳柔珠。另一類是次級微型塑膠,來自於各式各樣棄置在環境中的塑膠垃圾,經過陽光長期照射, 脆化、分解、破碎後而形成。
台灣環保署與環保團體合作調查,以科學數據掌握國內污染現況為目標,展開台灣首次針對國內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與貝類中塑膠微粒含量、形狀與材質的調查。
水體的調查結果顯示,自來水的樣本中,清水的檢出率 44% ,原水的檢出率為 61% ,所有採樣點的海水、沙灘砂礫樣本都檢出微型塑膠。
生物體的調查結果顯示,養殖與野生的淡菜、牡蠣、扇貝、蛤類中受到微型塑膠的污染,野生牡蠣中的微型塑膠量高於養殖貝類 3 倍。
1. 塑膠碎屑等微塑膠在下降過程中,可能因為撞擊分解成更小的碎屑,進而影響到整的海洋生態食物鏈。
2. 微生物在微粒上形成的生物膜,會影響這些微塑膠的分解或被生物體吸收,造成危害影響可能更大。
3. 不只是一般的塑膠製品,人工纖維衣服中的絲線狀也是有機會排放到海裡導致海洋生物食入而死亡。
之前聽演講得知農家靠農田收穫的收入僅占家庭收入的4成,剩下的給靠其他途徑才能養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