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電影紀錄 普羅米亞
燃燒得很突然,一直都沒有機會好好說我對電影的想法……
──是要在極其艱辛的道路上貫徹自己的理想,還是在無親無故的絕地逢生中堅持志業的執著,或是正視自己內心最醜陋的那一面,學會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事實。
──燒吧,完全燃燒吧。
阿╰( ◜❤◝ )╯調
昨天應援場,忘記到底是看了第13次還是第14次。
突然驚覺,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我內心是很五味雜陳的……
比起利用人體當作燃料,這件事情本身就很殘酷外,我最難受的其實是三個橋段。
1.一般市民將披薩扔在地板上說:“這種東西怎麼可以賣給人吃。”
2.巴爾剛對里歐說:“感謝你把他們都聚在一起讓我一網打盡。”
3.加洛從監獄的空隙中抬頭,自問:“里歐在哭嗎。”
阿╰( ◜❤◝ )╯調
先從披薩開始說起
即便每次應援場時,大家都會很激動地喊:“不爽就不要吃啊。”
但這句話在我看來的意義,並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群人僅因為一個『標籤』而對他所碰觸的東西由衷感到厭惡,甚至是恐懼。
這份恐懼可能來自於他們痛失的親人、損毀的財產、無止盡對何時瘋狂燃燒者會來襲的惶惶不安。
阿╰( ◜❤◝ )╯調
為此,若『敵人』手無寸鐵被壓倒在地,敵人的老弱婦孺被捉去做不人道的實驗,一般人還是冷眼旁觀,更是有大快人心的情緒在裡面。
這種因為他人受苦自己卻洋洋自得的氛圍,讓我覺得很恐怖……
謾罵說著活該,集中注意在自己所失而也想要剝奪對方的全部,這種從負面能量帶動的集體活動,在二次元,還是在三次元,我都覺得很難受。
阿╰( ◜❤◝ )╯調
其次是滅村事件。
前天的應援場裡面,我突然抽離開來,很認真回顧起我第一次看這段劇情的感覺。
因為故事跑得很快,又是用較詼諧減輕虐感的方式帶過,第一次看時,我並沒有太強烈的悲傷。
卻因為巴爾剛的這句話,讓我擔心起里歐會有很大的負罪感,而給我痛心一擊。
阿╰( ◜❤◝ )╯調
“我要謝謝你。”
里歐自己當誘餌救出同伴的行為成為聚集眾人的錯誤,眼睜睜在地上痛苦匍匐,身著手看老人背叛自己,看冰凍警備隊員在如此近的距離對孩子開槍,敵方還壓到他的痛處說,是你讓他們聚在一起的。
我還似乎看見,巴爾剛的裝甲車不小心壓碎了其中一個冰塊。
──而那個冰塊裡,有人。
阿╰( ◜❤◝ )╯調
顏色是這麼鮮亮,音樂是如此激昂。
可放在現實的想像裡面,這副畫面是非常血腥的,黃砂漫漫寸草不生的荒地,吸一口氣滿鼻子支離破碎的腥氣,一群人找到廢棄區的棲身之所,被一群全副武裝的傢伙硬拽出來,對著你的臉,露出鋸齒狀的尖牙開槍。
里歐的那句話彷彿又響在耳邊。
──燃燒者也是人啊。
但為什麼,我們沒有一個人,被當作真正的人來看待。
公司冷氣也太冷w阿D
對,巴爾剛壓碎的冰塊裡有人,在最後面他們撤退之後的現場,還留下一大堆碎成一塊一塊的屍體冰塊......完完全全沒有被當成人類看,包含在裡面跟燃燒者一起生活的普通人
阿╰( ◜❤◝ )╯調
人變成了冰塊,冰塊融化上了運輸帶,再被裝上了引擎設施成了燃料。
而繁華城市外,那千千萬萬的人們,又有誰會在乎這些已然成為『物品』的東西呢。
看,他們連他們烤的一塊披薩都深惡痛絕。
就不該出現在我們眼前……
綠球藻/每天來一杯曼特寧
巴爾剛甚至是故意壓碎那個包著燃燒者的冰塊的,這部片真的,在某些地方讓人很痛
阿╰( ◜❤◝ )╯調
從這點看來,一直覺得里歐給我種矛盾的感覺。
他或許會為了巴爾剛的話極度愧疚,被坎羅與梅斯救出來成為倖存的唯一一人,冰塊嵌在菲涅火山口上冒出水蒸氣,他不斷重複著結冰再融化的痛苦之中,恍惚的神智裡或許全都是剛才村內的景象。
腥氣,都是腥氣。
還有剩下活著的那些人,這時候里歐還不知道,他們會在喊破喉嚨的旋轉火焰中差一點全都死去。
阿╰( ◜❤◝ )╯調
於是最後,到了加洛的那一幕。
他說:“是里歐嗎?是在哭嗎?”
里歐看起來很生氣,可是他在哭,他為了什麼而哭……
這時候我還沒看過《前日譚》,沒看過里歐對燃燒者承諾的星辰大海。
這份希望之火,連最後一星點都被他們痛惡的財團給掐去,要斷絕根基那樣一個也不留。
是為了什麼?為了血統的純正、為了報仇,還是為了給市民爭一口氣嗎。
──我要他們在底下燃燒帶我們飛向天際。
──這是多麼高貴的使命啊。
阿╰( ◜❤◝ )╯調
公司冷氣也太冷w阿D : 綠球藻/每天來一杯曼特寧 : 我能理解罹難者家屬對燃燒者的態度,也知道去標籤化不是一蹴可幾,已經做過的傷害仍舊存在,但對於看見為此以牙還牙,或是以對方的痛苦為樂的故事……
這無論在二次元還是現實社會我都覺得很難受
公司冷氣也太冷w阿D
這個故事對沒做錯事的燃燒者很極端,管他怎麼樣通通判有罪就是了......
阿╰( ◜❤◝ )╯調
但慶幸的是,對我來說,這是部基調很正面的電影。
這個正面,不是指心靈雞湯,或是快樂大結局。
反之,它從加洛的高視角,囊括所有人的立場,很痛快地打了一架,去削弱上述那些細思恐極的殘酷感。
我看到里歐被加洛引領著,找回他其實不想傷害任何人來拯救同伴的『燃燒者驕傲』,他在里歐迪加洛恩上露出很小孩子氣的表情,努力支援著加洛要一起把同伴救出來;
我也看到古雷在脫去所有世俗束縛後,從胸腔發出的渾厚笑聲,一面自嘲我也是個醜陋的變異人,一面又自詡能夠壓抑本能來過生活,卻不知怎地,有一點卑微,又自豪得睥睨萬物,他將左手的義肢解放出來後,我感受到的卻是病態的喜悅,彷彿能跟著他一起痛述多年來的不甘,以及對加洛的滿滿矛盾。
阿╰( ◜❤◝ )╯調
而我作為一個觀眾,想看到的,並不是讓燃燒者對罹難者懺悔,也不是讓佛賽特研究機構謝罪。
我不會想看到任何一方被痛斥或遭受非人的對待,也並不這麼在意誰的罪最輕最重,又是誰真的對不起誰。
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夠快樂……
加洛在那一天知道,原來自己被人厭惡著,過去多年來他渾然不知,該是痛苦掙扎的,逃獄後卻還是堅定立場,沒有找誰質問,也沒有悲天憫人,而是勇敢確信:“救火與救命是我的本業。”
阿╰( ◜❤◝ )╯調
里歐在那一天也知道,要用非暴力行動訴諸需求比想像中難很多,即使他有絕對的力量,用整個城市的生命作為火祭,這件事情本身也已偏離軌道,這不是什麼一命換一命的犧牲矩陣,若要別人將燃燒者平等視之,首先,市民的生命也是生命,加洛一拳想讓他冷靜,艾娜機尾一甩讓他把最後一點的怒氣燃燒殆盡。
阿╰( ◜❤◝ )╯調
古雷在那一天也知道,他被逼著正視內心最深的心魔,越是迫害越是指責,他做的其實也都是在痛斥自己本身,卻仍無法從根本把自己跟燃燒者區隔開來,他認同自己嗎,人生中有這麼一絲感到自在過嗎,還是在無止盡的隱忍與自我厭惡中循環,然後繃到極致,在操作古雷札X的那瞬間把他曾有的理想抱負全擲在礙眼的兩人身上,哈哈大笑著感受到解脫。
阿╰( ◜❤◝ )╯調
我想,這個結局是圓滿的。
每個人都完全燃燒到氣喘吁吁,一下子失去普羅米亞,所有事情回歸到30年前的起點。
如果當初,那個在東京擁擠電車裡的男人沒有失控,在舊金山的男人耐著性子塞車,被同居人暴力對待的巴黎孕婦能獲得救助。
也沒有如果,這些根植在大家生活裡,稍一碰觸就會爆炸的緊繃,我們也有,只是我們不會真的燃燒,只會悶在胸口裡覺得喘不過氣。
阿╰( ◜❤◝ )╯調
所以燒吧,完全燃燒吧。
是要在極其艱辛的道路上貫徹自己的理想,還是在無親無故的絕地逢生中堅持志業的執著,或是正視自己內心最醜陋的那一面,學會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事實。
如果仍有紛爭,就讓紛爭的根源消失吧。
消失過後,才發現人性的本質並不在於你是否真的是燃燒者,而是“我認為你是誰(對/不對)”,進一步衍生出的諸多情緒。
這又會是另一種殘酷的局面。
阿╰( ◜❤◝ )╯調
另外,我也很喜歡加洛迪里歐恩的意象。
──冷靜的熱血與燃燒的救火魂。
乍看之下,里歐原先給我的感覺是冷靜、自持的,加洛給我的感覺是熱情、張狂的。
但隨著劇情進展,才發現恰好相反。
加洛有著意外成熟,看透人情世故的冷靜與關心他人的細膩;
里歐則是燒起來也有點人來瘋,比以為的還要更有玩心與衝勁。
而『燃燒的救火魂』這個字,相互對立,卻完美地融在一起,大拳一揮,乒乒乓乓揍地球個幾拳,我想燃燒,我想救火,是可以並行的。
阿╰( ◜❤◝ )╯調
很多地方,這個故事它沒那麼有邏輯,它不能被說得太圓融。
比方為什麼加洛能看得這麼開,里歐則能保持這麼自若,或者是說,被監禁的一個星期,與在菲涅火山口掙扎的幾幕間,他們兩人各都頓悟了些什麼?
可是,我卻很喜歡。
它有兒少的情懷,國小孩童在走廊上拿著機體奔跑大喊出招式的名稱,還是長大成人後對著大銀幕兩眼放光。
阿╰( ◜❤◝ )╯調
它也有點不再單純的惆悵,在我們終於看懂了世界惡意的歲數,被傷透了心的同時,卻又跟著童年一起站起來,對著空氣揮拳咆哮。
它還有那些我們喜歡的角色,有高有矮,有辣有身材,任君挑選,觀眾垂涎三尺腦內幻肢彈動,笑著說我們不僅是不再單純了,還進了個大染缸裡面已經汙濁得看不見彼得潘了。
阿╰( ◜❤◝ )╯調
也許我永遠忘不了,小時候第一次坐在電視機前面,感受什麼是熱血沸騰,倒映在眼睛上整個亮了起來,嘴巴張得老大。
然後10歲、20歲、30歲……
都會在生活中,一直、一直燃燒下去。
FloFio🥦Easy
我當初就覺得這麼恐怖的故事你們怎麼有辦法看那麼多遍
我看一次就覺得很痛苦不想再嘗試第二次
不管她包的多熱血都沒用
因為很了解人類是真的幹得出來所以真的是毛到爆炸
FloFio🥦Easy
就算是現在想起來都還是覺得不行
痛苦的感覺都還在
公司冷氣也太冷w阿D
FloFio🥦Easy : 我自己現在想到滅村跟被當燃料燃燒者發出悲鳴聲(劇中一共三次)也是很不舒服:'-(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