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en
還是到了必須說再見的時刻。
好味小姐 YouTuber
阿草🌱
發生什麼事了
Laven
從前曾看過幾部好味小姐的影片,但是印象並不深,去年五月才開始固定看好味小姐的影片,一看就看了一年多,算算差不多正是從她暫時收留米香開始的。那時覺得好味是個好心人,之後的片便幾乎每一支都看。
Laven
好味小姐的頻道從暫時收留流浪孕貓米香、拍攝小貓的成長史開始,觀看數和訂閱數便顯著提升,知名度也漸漸提高。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是消費貓咪,但是我在這方面並不這麼想。因為我認為如果把她照顧母貓和小貓當做一種付出,這或許便是貓對她的善心給予的回報。人畢竟要吃飯,許多頻道都有商業利益考量,輕言誰消費誰似乎太沉重。
Laven
追好味小姐影片的起因,不是因為她的風格,而是因為她收留米香,而且對癱貓麻糊照顧有加,使我認為這是一個對貓友善的人、對貓友善的團隊。儘管我本來喜歡的影片是比較日常的類型,不太能欣賞過於細膩甚至有點造作的風格,我還是決定繼續看影片。人要吃飯,貓要吃罐罐、看醫生,我沒有養貓,沒有理由去好味商店消費,點閱便是我個人能夠給予的渺小支持。
Laven
儘管我忠實的追影片,有時還是會有不太愉快的感覺。舉例來說,在某段時期好味做菜的影片都會剪入貓在一旁找機會偷肉的樣子,然後上字幕「擋住貓」。雖然貓很可愛,對我來說已賣萌過度。拍攝做菜時讓貓入鏡,對菜、對好味和對貓而言都是製造麻煩,只能讓部分喜歡看貓咪伸爪子的觀眾開心。
Laven
能意識到且重視觀眾是否開心的頻道主,多半能做出很受歡迎的影片,但走偏的機會也比不太在乎觀眾的頻道主更高一點。這種畫面總讓我隱隱感到焦慮,擔憂我有一天會發現這個我選擇的頻道其實把我不重視的事(讓觀眾開心)放在我重視的事(對貓好)之前。雖然焦慮斷斷續續,但還算輕微,而且她在我心中的形象並未改變,因此我決定繼續看下去。
Laven
另一個讓我明顯不舒服的影片,是「抱抱米香」系列。隨著曝光度和點閱率,米香越來越受到觀眾喜愛,但是依然是非常不親人且害怕人類的貓。說實話,當初米香去留未定時,我曾希望米香會被原地放回,畢竟這是TNR的作業要點之一,米香的不親人也能保護牠自己不被有心人輕易接近、傷害。但是或許是因為觀眾喜歡(當時甚至有人希望好味能把米香和四隻小貓全部留下),好味也捨不得,最後還是留下了米香。
Laven
從好味留下米香起,我便想著,會不會有一天這個頻道會因為觀眾渴望看到好味與米香相處融洽,而開始對米香進行訓練?在好味頻道做了「愚人節整人計畫」,讓大家看到受騙的好味感動於能抱到米香(影片中用別的貓假裝是米香)後,這件事便不幸成真了。
Laven
對流浪貓進行親人訓練事實上並無不可,好味的其中一大理由我也覺得很有道理。米香畢竟流浪過很長時間,合理推測也生過許多胎小貓,身體老化會比一般家貓更快,萬一生病,要帶去看醫生時,牠卻因為不親人而大力反抗、崩潰竄逃,最後像先前看醫生時一樣緊張到幾乎休克,絕對不是好事。既然留下了牠,該讓牠接受親人訓練,熟悉人類與環境並降低警戒心,緩解牠心中的緊張,以利將來的日常與醫療照護。
Laven
然而使流浪貓變得親人需要大把大把的時間,好味團隊卻宣布要開始進行米香的親人訓練,且每週更新親訓影片,這使我難以置信。對曾在街頭流浪三四年的貓來說,要從不相信人變成相信人,不是兩三週、兩三個月能做到的。觀眾當然想看到每個禮拜都有新的試驗與進展,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需要時間,貓更需要時間。好味頻道對觀眾的看重,不但會給他們自己帶來壓力,也會給貓帶來壓力。其中人的壓力不可能不影響貓,而貓只要受到壓力,就可能因緊迫引發疾病。
Laven
我繼續看下去,內心卻五味雜陳。追好味影片的人更多了,大家都很喜歡米香、期待好味能夠抱米香剪指甲那天趕快到來。我的一些朋友也對此反應熱烈,每個禮拜四排開雜事,就為了等影片上片。好味與米香的關係當然有進展,但是也確實遭遇瓶頸。團隊工作的時間必須延長,好味自己也感到有壓力、受挫折。看好味訴說這些困難、得到觀眾的撫慰,我卻不由自主想著米香的壓力又該如何排解。貓不能說話,又是善於忍耐的動物,許多壓力與緊迫常常不為人知,只怕最終會化為疾病反映在身體上。
Laven
關注「抱抱米香」的同時,我注意到了許多一開始沒注意到的事。好味的貓「短褲」常常因為只吃肉、不吃青菜被好味說挑食,但是仔細一想,自然環境中的貓科動物除了偶爾吃吃貓草以外,會自己去找根莖類和蔬菜類如番薯、馬鈴薯、紅蘿蔔、花菜來吃嗎?
Laven
拉姆有幾噗頻道曾經因為餵貓咪吃水果被大家留言指責:難道只要是貓吃了不會中毒、不會立刻生病的東西,就可以給貓吃嗎?這種事值得鼓勵嗎?YouTuber的帶頭效應和訊息擴散能力可以這樣使用嗎?但是在好味頻道,似乎沒有人覺得給貓吃番薯和青菜很奇怪。是因為好味頻道有專屬的營養師,還是因為人們潛意識中覺得多吃青菜很健康呢?
Laven
吃青菜很健康是人們對人類健康飲食的想像,不是對貓的。《你的貓》這本書裡說過,貓依靠動物性蛋白質作為能量來源,提供人類養份的澱粉和碳水化合物不能供給貓能量,只會變成貓身上的肥肉,讓牠們缺乏活力,更可能因肥胖引發慢性疾病。但由於所需的動物性蛋白質依然不足,貓會繼續吃,吃下更多牠可能並不需要的東西。
Laven
據該書內容,多數的乾飼料是從狗的配方改過來的,且為了成本考量,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對貓來說太高而肉的比例又太低,這正是大家開始用主食罐頭取代乾飼料的原因;且據作者說,乾飼料的製作過程其實有許多引人非議之處,添加的穀類澱粉等也不是野外的貓會吃的食物,如長期食用,恐有引發食物過敏、慢性腸胃道發炎之虞。儘管對於寵物貓應該吃什麼,現在獸醫界眾說紛紜,又因為實驗的侷限,目前並沒有一致的答案,但我認為《你的貓》這本書的說法頗有合理之處,值得參考。
Laven
看了這本書以後,再看到好味餵貓吃番薯、紅蘿蔔、番茄、秋葵、花菜、洋菜......,我便再也回不去了。如果短褲不吃花菜叫作挑食,我不吃樹根可能也是挑食了。好味親手做菜固然十分用心,可是那用心真的沒有用錯地方嗎?
Laven
我常常這樣想著。現在看著那些符合人們想像的均衡的食物、漂亮的擺盤,都覺得很難過。好味的訂閱者越來越多,有人說好味把食物做得很漂亮、觀眾看得很開心,對人對貓也都沒害處,也有人說好味用自己的商店來支撐頻道,不用被業配跟觀看取向綁架,是少見的清流,我卻完全無法這麼想。如果好味真的不受外力的綁架而走到今天,今天的好味頻道走向便是他們的選擇,而我終於無法再看下去,只能說一聲再見。
Laven
阿草🌱 : 抱歉還沒全打完就先發噗了,讓你緊張......只是想抒發一下個人的感觸。
阿斯代倫不贊同★璃櫻
好久沒看那個頻道,原來現在的走向變成這樣……
阿草🌱
其實我本身沒怎麼在看好味小姐,但她的影片時不時會推薦過來。
前陣子看到親訓米香的影片我看了一點,其中有一片好像是訓練遇到挫折所以好味有點情緒崩潰
當時的感覺就是他們的相處模式有點被頻道制約了 :-(
戀愛腦重症患者→玄風
貓咪的確是純肉食動物,所以貓咪不能吃狗飼料;狗吃貓飼料反而會變胖(蛋白質過高)

你這麼一說我才發現好味真的一直喂他們吃菜XD
Laven
阿斯代倫不贊同★璃櫻 : 看到頻道越來越偏重觀眾時我也很感傷,但仔細回想其實一切都有跡可循。因為不論是菜色求新求變、注重成品的擺盤和顏色搭配,這些都是人的需求而不是貓的。
印象中《你的貓》的作者在書裡寫道,她自己餵她的貓是用生的帶骨絞兔肉,內容物包含肉和骨頭、內臟,因為野生的貓吃的肉是完整的一隻獵物(一整隻老鼠、一整隻麻雀、一整隻兔子等等),甚至會吃下獵物的毛。她認為鮮食雖然提供大量的肉,對貓而言勝過乾飼料,但是煮熟會使部分貓必需的營養流失,所以她選擇讓貓像牠們的祖先與野外族群一樣吃生肉,有需要時投藥防寄生蟲。
Laven
戀愛腦重症患者→玄風 : 所有動物園餵食動物時都會參考牠們在野生環境的食性,我認為貓也不應該例外。......
火華、今天寫字了嗎
沒看這頻道,不過感覺好雷……貓跟狗不一樣,不吃菜也沒關係啊……
Laven
火華、今天寫字了嗎 : 在YouTube首頁看到現在出現絲瓜了......忽然想起以前也出現過小黃瓜之類的東西......
Laven
最慘的是好味團隊出食譜。這代表會有人在看完影片後,覺得讓貓吃蔬菜吃地瓜什麼的對貓來說是好事,甚至會有人真的照著做給貓吃......然後不吃的貓會被說是挑食啊!我不吃蜘蛛和蠍子,也要被說是挑食嗎?雖然我寧可被說挑食,也不想乖乖吃下去就是了......就算蜘蛛和蠍子裡有我維生必需的營養素我也不想。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