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2:32 PM
Wed, Oct 9, 2019 4:02 PM
7
3
海獸之子
今天上映,下班就跟友人跑去看了
4°C Studio的美術跟畫面依然屌炸天,
但是敘事我覺得不行
起碼以一個故事來說,我覺得導演並沒有在管觀眾有沒有看懂
有雷心得內收,可能有一些較激動的發言,我流解釋以及美化原作的地方(幾年前看過漫畫,細節不一定記得清楚
小結:想看炫砲畫面可以去看電影,想看故事請看五十嵐老師的原作漫畫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2:41 PM
先紀錄下我在意的幾個點:故弄玄虛的感覺過於強烈,故事裡沒有負責解釋功能的角色(或者有但是不到位),幾場戲角色的心境變化突兀導致沒有代入感,原作的核心思想沒有清楚的傳達出來,觀眾看完有沒有獲得滿足(魚鉤理論
*這邊因為以前學接觸的主要還是好萊塢/美式那一套編劇知識,我會以偏這一邊的角度來解釋我看到的不足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2:49 PM
我很想把導演跟編劇吊起來打(#
原作漫畫雖然也有不說清楚的地方很神秘很玄的地方,可是五十嵐老師有透過各種角色給出各種線索跟角度來解釋啊!結果導演你讓吉米助手婆婆這些有解釋功能的角色也都不好好說話,硬要講些模糊曖昧詩意的話語,穿插在漫畫裡的田野調查跟人類學紀錄跟神話也刪了,沒有領路者跟路標,觀眾跟不上啊!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2:50 PM
要電波讓兩個弟弟去電,其他角色不要啊放過他們啊淦!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3:10 PM
Wed, Oct 9, 2019 3:20 PM
嘗試以“英雄旅程”的角色功能來整理下
琉花:主角,神秘體驗的當事人,一無所知
海跟空:賢者/領路者(非人知識那一邊),神秘體驗的一部分
吉米,助手(是叫安格拉嗎?)開船的婆婆:賢者/領路者(人類知識那一邊)
這3人真的改的不行,原作裡吉米跟助手是研究海洋生物生態還有一些民俗跟人類學的知識分子,婆婆除了是經驗老道的船夫外也是熟知一地風土的耆老,我也不是指他們不能說些感性抽象的話,可是沒有人負責解釋的工作的話那就只是裝逼而已啊!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3:12 PM
Wed, Oct 9, 2019 3:12 PM
不知道“英雄旅程”的話請看這個懶人包
What makes a hero? - Matthew Winkler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3:29 PM
對了我不記得原作漫畫裡有沒有財團角色,可是電影裡明明是負責製造緊張感的角色卻沒有什麼效果,雖然可能是要用來對比主角小孩們跟大人純真/世俗,宏觀/狹隘的差別,但是不夠深刻,財團只說了“會在海洋開發有重大進展”,這麼不具體哪會有甚麼緊張感!?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3:32 PM
私心上我覺得把財團那幾秒拿去給帶一下原作提到的幾個田野調查跟鄉野奇談更好,我認為這些故事對於讓觀眾理解五十嵐老師的世界觀很有幫助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3:42 PM
Wed, Oct 9, 2019 3:44 PM
這部分就必須提到這部故事的核心了,我自己看漫畫時感受到的是:最初生命起源的記憶是一直被所有海生生物,整個海洋,乃至整個宇宙記得的;人類曾經也參與其中,並用歌謠,傳說與詩詞紀錄下來,
曾經人與整個世界共有著起初誕生的記憶
這個一體感才是這個故事的神秘體驗的重點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3:51 PM
吉米助手跟婆婆跟那些鄉野奇談為的就是要表現:人類曾經知道宇宙誕生的記憶,但是現在只能透過歌謠等人文紀錄或科學知識等拼圖碎片窺視到一角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4:02 PM
觀眾對角色沒有代入感也是個硬傷,老實說前面琉花跟同學起爭執那段處理的很好,動機跟情感都很清楚:同學不喜歡琉花出風頭所以找碴,導致琉花還擊,被老師警告後暑假無處可去只好去爸爸工作的水族館
可是遇到海跟空後就電波起來了(#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4:08 PM
沒有解釋為什麼琉花父母感情不好導致琉花一直往外跑>暑假都跟電波兄弟一起過(不如說跟漫畫比起來很曖昧,明明給了篇幅但跟沒說差不多)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4:14 PM
被海跟空拽著跑的時候琉花有很多詩情畫意的OS,可是去哪裡做什麼前不一定有明講或是暗示,我覺得讓角色多一點正常人的反應更好代入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4:21 PM
劇情高潮,身處神秘體驗當中的琉花跟海搶某石頭的那段也很詭異,一開始是互搶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到一半就變成琉花要幫海拿到石頭又還給他;神秘體驗結束後聽老奶奶講幾句曖昧不明的話就對某兩人失蹤的事釋懷了;後面這兩段感覺是為事件而事件,情感跟動機接不上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4:24 PM
最後碰到起爭執的同學算是可以的首尾呼應,雖然可以理解碰到過宇宙真理的人不會在意小孩吵架這檔事,但是電影的情節就覺得…怪怪的,轉折的契機好像不夠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4:34 PM
原作的頭也是有提到跟同學爭執,但只是對話中提一下而已,漫畫起頭我覺得有個很不錯的魚鉤(Hook)(詳請見搶救貓咪一書):水族館裡許多“佈滿白色斑點”這一花色的生物離奇失蹤了
所以漫畫的故事線魚鉤是:這些白斑點的生物去哪裡了?為什麼消失了?
故事往下進行,發現這些生物變成一個個發光的光點,被其他生物分食了
到故事高潮:噢原來這些生物消失是在預示將要發生的神秘體驗,也就是海裡的祭典,宇宙誕生的再現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4:49 PM
不過要是沒有“人類原始的傳說跟神話很多都是靠著聯想預示跟再現*”這個認知,原作的魚鉤可能沒那麼容易被看懂
*例:魟魚游泳的樣子很像在飛>怎麼會有日蝕月蝕呢?>啊一定是天上有隻很大的魟魚在飛遮住了太陽月亮啦~(一時找不到來源但是曾經聽過這個來自南洋民族的傳說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4:58 PM
電影的魚鉤大概是“會不會跟同學和好”或是“電波兄弟到底要做什麼呢”,但是前者跟故事主體關係薄弱,後者出現的時間點有一點晚
我還是偏向漫畫版,跟故事主體息息相關(原作廚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5:08 PM
打到這想吐的槽差不多吐完了,電影真的很可惜沒有把這部作品好好推廣給大眾反而比原作還晦澀,在此推薦耐心閱讀到這裏的人漫畫真的可以試一試,五十嵐老師筆下畫的那股古老神秘有點恐怖又有點神聖的世界的樣貌非常有意思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5:08 PM
======觀後心得結束======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Wed, Oct 9, 2019 6:03 PM
Wed, Oct 9, 2019 6:03 PM
噗浪晃了一圈意外的好評挺多的
? 我期待過高嗎?還是回憶美化加成讓我一直以為漫畫講得更完善?
🌈困惑人生|貝殼殼殼
@FIFI_0W0
Thu, Oct 10, 2019 12:25 PM
(路人)大推你的感想!我覺得雖然呈現很美好,但當一個劇情太過故弄玄虛導致讓人什麼都看不懂的時候,不管怎麼樣都讓人有感不起來QQ
壞檔20次★象牙草
@RiNe_ang
Thu, Oct 10, 2019 12:57 PM
🌈困惑人生|貝殼殼殼
: 噢噢謝謝你的回應!過一晚後我發現這部基本就是把所有人類學民俗學部分砍光了,導致原本負責這部分的角色變得很裝逼
載入新的回覆
今天上映,下班就跟友人跑去看了
4°C Studio的美術跟畫面依然屌炸天,但是敘事我覺得不行
起碼以一個故事來說,我覺得導演並沒有在管觀眾有沒有看懂
有雷心得內收,可能有一些較激動的發言,我流解釋以及美化原作的地方(幾年前看過漫畫,細節不一定記得清楚
小結:想看炫砲畫面可以去看電影,想看故事請看五十嵐老師的原作漫畫
*這邊因為以前學接觸的主要還是好萊塢/美式那一套編劇知識,我會以偏這一邊的角度來解釋我看到的不足
原作漫畫雖然也有不說清楚的地方很神秘很玄的地方,可是五十嵐老師有透過各種角色給出各種線索跟角度來解釋啊!結果導演你讓吉米助手婆婆這些有解釋功能的角色也都不好好說話,硬要講些模糊曖昧詩意的話語,穿插在漫畫裡的田野調查跟人類學紀錄跟神話也刪了,沒有領路者跟路標,觀眾跟不上啊!
琉花:主角,神秘體驗的當事人,一無所知
海跟空:賢者/領路者(非人知識那一邊),神秘體驗的一部分
吉米,助手(是叫安格拉嗎?)開船的婆婆:賢者/領路者(人類知識那一邊)
這3人真的改的不行,原作裡吉米跟助手是研究海洋生物生態還有一些民俗跟人類學的知識分子,婆婆除了是經驗老道的船夫外也是熟知一地風土的耆老,我也不是指他們不能說些感性抽象的話,可是沒有人負責解釋的工作的話那就只是裝逼而已啊!
這個一體感才是這個故事的神秘體驗的重點
可是遇到海跟空後就電波起來了(#
所以漫畫的故事線魚鉤是:這些白斑點的生物去哪裡了?為什麼消失了?
故事往下進行,發現這些生物變成一個個發光的光點,被其他生物分食了
到故事高潮:噢原來這些生物消失是在預示將要發生的神秘體驗,也就是海裡的祭典,宇宙誕生的再現
*例:魟魚游泳的樣子很像在飛>怎麼會有日蝕月蝕呢?>啊一定是天上有隻很大的魟魚在飛遮住了太陽月亮啦~(一時找不到來源但是曾經聽過這個來自南洋民族的傳說
我還是偏向漫畫版,跟故事主體息息相關(原作廚
? 我期待過高嗎?還是回憶美化加成讓我一直以為漫畫講得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