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turbation
最近阿根廷的選戰新聞也比較白熱化 這些內容(來自google news)如果只是換個名字與黨派 就好像是臺灣常見的政治新聞 直接說重點吧 看最後的受益者是誰 主演這些鬧劇的主角們 也都只是受害者 我對奴隸(役)制是非常敏感 不管是當留學生的時候 還是在美國用opt工作 申請H1b 甚至是綠卡 都是個人被層層剝削 甚至當下都覺得理所當然的個人經驗 最近阿根廷的新聞 在尋找2020年就要default的解決之道 欠IMF的債務將還不出來 不論是誰當選 都要面對這個問題 某一篇金融報導說 國家從不用現金還債 而是發行更多的債來還債 因此 新的政府必需更接近"市場" 才好找到買家來購買新債 言下之意是不要鎖國 其實就要是親美 這就是只要承諾接下來的數年 阿根廷都繼續欠錢 (或是某種讓步) 債務兌現的時期都是可以往後延
perturbation
為什麼要提這個呢 因為 populist 民粹是反美的 他們更想要自己自足 不想要再把自己的畜牧 農產品 繳到美國 也就是在現代 透過"債務"這個辭 強制性要阿根廷付出貢品 這個貢品在臺灣也許叫做購買"軍備" 買美國牛肉 輸出人才等等 總之就是進貢 美其名稱為 資本主義化的現象 真的買這一套的人 也許還會反過來瞧不起自己的國家 某種程度上 我是很欽佩阿根廷 竟然1/3的人都陷入貧窮 還敢挑這一條反抗的路走; 而造成持續不斷的內亂與內鬥 就是為讓大眾看不清楚事實的最好辦法 例如 現在民調最高的候選人 覺得現任總統只會留下更多爛攤子 而現任總統 看起來已經失勢 大伙似乎已忘記四年前為什麼選他 (因為承諾經濟變好沒做到 但經濟沒做好 可以有非常多原因) 豈不是很像臺灣的政黨輪替 最後得到好處的都不是兩黨中的某一黨
YYYY
你當初有申請抽 H1b 和申請綠卡嗎?
perturbation
只有到申請H1b 那時候好像還是申請的最高峰 第二年才申請到 H1b還沒生效 就被裁員 那些工作簽證 工作身份 都是被掐住脖子 看似邁向自由 其實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YYYY
我還不知道現在的公司是否願意幫我申請抽 H1b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