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尼↳Air Giant
狂言 衛武營 和泉流
https://images.plurk.com/69Qs54V5mb8bud31L0rODY.jpg
去高雄看了「野村萬作、野村萬齋的狂言劇場」,是野村家的狂言座啊!本來洗完澡超想睡,但想到明天還要出門,怕回家就懶了,一拖下去沒完沒了,趕緊先抒發一下。
席尼↳Air Giant
先講表演本身,字幕、翻譯、場刊販售等問題今天已經跟友們一起碎唸得差不多,就留待最後補充紀錄之。
席尼↳Air Giant
過去看過《韌猿》及《釣狐》的紀錄片,片中可見狂言師自幼接受高壓嚴苛的稽古,通過數層階段性的門檻,才能逐步成為獨當一面的狂言師。本次衛武營表演,一次就來了三代和泉流傳人,不管怎麼說真的是很划得來!野村家族在舞台出入之間,不難感受到青、中、老的道行淺深,從而看見狂言師終身成長的軌跡。
席尼↳Air Giant
能夠坐在對準舞台正中央的位置,看著萬齋本人親自介紹狂言藝術、說明舞台裝置及功能、各演目的大意,同時提供「型」的演示 ,過程中我想像自己在上解體新書課,真是三生有幸!還沉緬於那風姿綽約的優美儀態時,萬齋忽然開始在舞台上「無聲的滑步」,重心集中在腰部,不動如山的髖骨及背脊,又讓我大夢初醒。直白的說,這就是那個讓哥吉拉台步得以走出日本風骨的男人啊XDD 或者早一點,《陰陽師》的安倍晴明就是這麼走路的,再再早一點,他在黑澤明的《亂》飾演的少年鶴丸也是如此。
席尼↳Air Giant
進一步說,既然來到狂言座,不免要提醒自己這次聚焦的該是什麼。
席尼↳Air Giant
首先,聚焦在「故事」。就像是歌舞伎的「世化物」,狂言作為江戶時代興起的庶民藝術,其題材多圍繞在市井小民和鄉野奇譚。如果說狂言師是燕子,即便是在冠蓋雲集的場合,也總要飛入尋常百姓家築巢。本次帶來的演目是《梟山伏》、《川上》和《棒縛》,總體說來,是兩齣鬧劇包夾一齣悲喜劇。
席尼↳Air Giant
繼學生時代看過的《茸》,《梟山伏》應該是我看過的第二齣山伏狂言。這是一齣非常簡單的鬧劇,道具也不多,被貓頭鷹附身的弟弟接受山伏的治療,最後越補越大洞的故事。狂言裡的山伏幾乎都是「兩光」的,但總感覺《梟山伏》對於自己的醫術特別堅持,真的十分可愛。這也是我第一次看野村裕基出演狂言。
席尼↳Air Giant
在狂言,狂言師很少直言人的「悲哀」,多得是讓觀眾品味人生的「唏噓」,是熱衷於「沒有無痛的喜劇」這一道理的傳統藝術。《川上》堪稱是貫徹此一道理的悲喜劇佳作之一。放在現代電視喜劇的分類來說,大概會被歸類於drama comedy吧。有別於《梟山伏》的神怪笑談、《棒縛》的主僕軼事,《川上》屬於結構及寓意都很完整的悲喜劇。狂言師總是將喜劇作為一種態度,用這樣的態度去描繪人生百態,這一特質在《川上》得到一個統觀的呈現,因此覺得將此演目放在兩齣相對輕鬆無壓的鬧劇之間,是很別緻的安排。
席尼↳Air Giant
《棒縛》於我而言有特殊的感情,因為它是我過去所看的第一齣狂言演目。當萬齋背過身,露出肩衣背上醒目的蜻蜓圖案時,我內心真的各種悸動與回憶湧上心頭。因為那是我第首次體驗到一門傳統藝術,可以運用動作、聲音與笑聲——是的、僅僅只是笑聲,就引人發笑。像是《棒縛》或《梟山伏》這樣的演目,是在沒有字幕的前提下,也能夠體會到一定樂趣、具有一定感染力的喜劇作品。那就像是默片時代的巴斯特·基頓或卓别林那樣直覺的作品。
席尼↳Air Giant
接著,聚焦在「型」。在狂言中,「型」就是模仿的藝術。欣賞狂言師在無數演目之間,因應劇情所表演的「型」,是感受狂言魅力的醍醐味之一。舞台上角色之間的碰觸有其分際,如《川上》最後兩老牽手並不是真的牽住手,偕老攙扶、騎馬、進出房門都有特定的表現形式。《梟山伏》是以反覆的叠沓、漸次提高速度感,營造出紛亂的打鬧氛圍(slapstick),同時藉著「型」的固守確保一定的秩序。
席尼↳Air Giant
《川上》放置於三場演目之間的作用很大,一來它有著十分「標準的狂言表演流程」,這留到下面再說。二來,它可讓觀眾欣賞到狂言足具特色的「哭型」。這哭型是由年紀最長、資歷最長的萬作爺爺負責,其動作和聲音都有固定的型式,但要演到便辟入裡,絕非一日之寒。能同時欣賞到老爺子和女角的的哭泣模樣,真是太美了。特別提一下女角,所有狂言角色當中,我最喜歡太郎冠者,其次就是女角了!狂言中的女角很多都很「恰」,兇悍潑辣,哭起來也很鬧,如果再配一個拿不定主意的丈夫,喜劇效果更是翻倍XDD 這次看《川上》感到氣噗噗的跺腳也煞是婀娜多姿。
席尼↳Air Giant
相較於頭兩齣演目,《棒縛》的「型」既經典又活潑,從而與帶有悲劇色彩的《川上》形成強烈對比。萬作爺令人動容的「哭」型之後,緊接著就是由萬齋「笑」給觀眾看,飲酒的咕嘟聲、吞嚥的模樣,還有那朗朗的鮮明笑聲,到現在仍縈繞在耳中XDD 此外,使用了棍棒作為道具,萬齋先持棍精練的戳擊次郎冠者和大名(同時戳擊觀眾的笑穴),其後到離開橋掛都維持著雙手大張的動作在舞台上移動,兩名冠者的身體被迫受到限制,行動上加入了爆笑的卡頓,整體看來也就明確得多。大名後來的登場,也是動作十分俐落,後來甚至巧妙的反手制服了太郎冠者的戳擊,這與《梟山伏》裡平民兄弟與山中法師的忙亂也產生了微妙的分野。
席尼↳Air Giant
最後,聚焦在「動靜」。這在《川上》尤其明顯,我也想藉這個部分多紀錄一點自己對《川上》的感想。一方面是「標準表演流程」,舞台先是空無一物,老翁近乎無聲的走入橋掛,川上求地藏、回家休妻,弄出好大動靜之後,一切又劃歸平靜,老夫妻近乎無聲的走出橋掛,舞台再度回到空無一物的狀態。
席尼↳Air Giant
另一方面,《川上》的故事本身也有著動靜之妙。此演目與我過去看過的狂言版《籔之中》一樣,既長著喜劇的骨肉,又散發著一股悲涼的氣息。當然,它不像《藪之中》那麼樣的撲朔迷離,或至少像《藪之中》那樣是個無頭公案。《川上》像是發生了什麼,實際上又什麼也沒發生。我可以說老翁的眼睛確實好過,但老翁到底想休妻、還是想讓眼睛一直好下去,最終他也拿不定主意。跟眼睛相較之下,老婆似乎不那麼重要,但跟老婆的憤怒與不肯依從相較之下,似乎讓眼睛瞎回去的損失也不是真的那麼大。
席尼↳Air Giant
根本上,《川上》用一種更為尋常的方式,談到了人的自由意志。很少有人能夠一舉成名,或者一夜致富,尋常人終究受限於此身此世,失而復得的空間也很有限。因沒有祭拜神明,所以盲眼,因沒有休妻,故又瞎了回去。命定之事本為一翻兩瞪眼,劇中的妻子較老翁逆天(笑),但也帶點僥倖心理,一方面氣神明荒謬,一方面又希望神明寬容大量。這有限的生活當中,總有一些人性固有的荒謬,得以與無形的力量分庭抗禮,即便那股力量很可能最初也來自於自己。庶民感及神明也拿不走的人情味,大概也是狂言深深打動我的特質之一吧。
席尼↳Air Giant
以上,大概先這樣。有關此噗第一則提到翻譯和場刊販售問題,簡單說就是口譯後期明顯呼攏、場刊只印一點點髮指、帶位太過隨便,自己主要感受到的是這些,已經有看到不少友向主辦單位反映,這噗就聚焦在表演方面的紀錄,還有想到什麼想抒發的再說吧~
席尼↳Air Giant
https://images.plurk.com/35Cnsg2RV9tXRiEMAtCDAu.gif
將場刊剪貼進筆記本時想到一件事,這邊放一下狂言的舞台圖。本次衛武營的場刊最後一頁也有附上小張的簡易舞台圖,差別在於場刊省去了本次表演沒有的配置。這次帶來的三齣演目都有歌謠橋段(《棒縛》還有兩位醉冠者的舞蹈),但沒有配置地謠(合唱)和囃子(樂器),萬齋在導聆時主要是就三齣演目的流程和人物走位來介紹,所以也同樣省去了音樂方面的說明。雖然有點可惜沒能親耳聽到音樂,但僅僅只是看著狂言師們載歌載舞也很美妙!當然,少了這兩配置,說實在就省了很多機票錢和拖運費啦XDDD 畢竟光是整組地謠就要八個人,囃子最多可達到四個人(四種樂器),狂言師的發聲方式和表現跟一般說話不太一樣,如果很喜歡狂言的聲樂,有機會一定要體驗包含器樂的表演,耳朵會非常舒服(至少我會很舒服XD
席尼↳Air Giant
以劇情來說,可能會需要地謠的演目就是《川上》了,因為比較有老翁與老婦的內心世界和情緒波動可供演繹,不過從劇本來看老翁和老婦對於內心想法終究「直言不諱」(所以才爆笑),以性格而言是下里巴人而非細膩之人,所以其實僅有狂言師傅則謠的部分也已經很足夠了。總之只是想到這次舞台沒有呈現的主要是音樂方面,如果以後有機會去日本觀劇,想留意是否有樂器或合唱班的配置。
席尼↳Air Giant
https://www2.ntj.jac.go.jp/unesco/noh/tc/introduction/
然後昨天晚上有朋友問到狂言的服裝和面具各種細節,其實我知道的也不多,學生時代的確是盡力的挖掘過各種資料和台本,事隔多年也不是什麼都記得一清二楚。加上以前棲息的狂言論壇早就灰飛湮滅,所以爬了一下估狗,發現這個應該算是新的網站介紹得滿詳細欸!基本該知道的上面都有,能劇和狂言分別做了明確的介紹和對比,值得一瞧。順帶一提的是,網站裡面有稍微介紹的「翁」是音樂性豐足的演目,而且可以看到能劇和狂言的演員一起表演,我看過完整的是萬齋和市川染五郎的《二人三番叟》,印象中二、三十分鐘吧,因為沒有劇情的關係,第一次看可能會覺得很漫長,但音樂真的很好聽,全程看萬齋和市川在台上唱歌跳舞這樣,過年的時候可以上youtube欣賞一下片段,祈求未來一年五穀豐登(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