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日常] 身心靈
今天是大學資教聚會,很明顯我在吃飯和玩桌遊前後狀態不同,而這裡有一個「切換開關」的方法,挺有意思的。
.
另外說不清楚是空間的問題,還是什麼的,體內的感受和如何穩定,我慢慢道來~
蘇:
當我保持「坐下(Sitting)」時很容易懶散,加上椅子高度,讓我整個身子變矮完全不想動,一旦取走椅子並切換「站立(Standing)」發現有益於我做好準備迎接眼前狀況,突然間,這裡變得比較積極了。
蘇:
而且,有幾次經驗,坐下很容易讓我緊張。
那就像是外在的騷動不安,會共振我的身體,如果我不能保持「動能」讓身體、雙腳能盡情活動,這些外來會使我體內有感鼓動,而今天有感狀況是:

當我說話出聲時,我的胸口(心輪)會有明顯的鼓動,我不喜歡這種感覺,卻又有時還好,所以是有什麼差別有待商榷。
蘇:
吃飯時有感不穩,是在我翹二郎腿、縮腹,可能下意識想要收斂時,這時有一股騷動感襲來,我想可能是想要緊繃、擺出樣子來,收縮身體肌肉,又坐著不動,就很容易被外來共振。

接著很快調整如不翹二郎腿、也不要收緊腹部,最好讓雙腳實在落地,放輕鬆不要收緊,不要在這狀況下去增加「抗拒感」。然後,那份騷動感不見了。
蘇:
坦白說,當碰到這些狀況時,我很想要脫掉鞋子。
讓雙腳的肌膚能夠實實在在接地,鞋子會隔絕這之間距離,我可能感覺不到「自己正在抓地」的實質感,而那是能幫助我接地的方法。

如果脫不成,那麼就是「走路」讓我能從外在一片騷動中流動自如,而非佇立在此備受沖擊。
蘇:
所以,我不喜歡停留同一個地方太久,尤其是在變動很大的地方。
蘇:
為此,我需要保持身體的活躍。
今天在桌遊上,我的確給自己做了非常好的示範,那就是「主動」跟「被動」的差別,並且我需要有參與感,將心力投入在眼前事情上,並且不要坐,而是保持隨時行動的狀態。
蘇:
--
桌遊空間,最先聽到的是「聲音很吵雜」但我覺得還好,就還能忍受。
除了有少數出聲時有感無法穩定時,其餘投入桌遊交流有益於流動自如,所以整體上我的感覺很OK,離開時也沒有問題。

不過,坐在對角的學妹有些狀況,先是捕捉到她說頭痛,然後越來越不怎麼好,我就跑去站她旁邊,就觀想白光看能不能對她頭痛有幫助,不好意思在這邊講很多(欸)不知怎麼的她哭了,後來才知她說感到害怕等等,詳細不贅述了。

這裡有個很微妙的感受是,在她哭的中途時,靠在她身邊的我不知怎麼有點想哭的鼻酸湧現,這是情感共振嗎?但很短暫,反倒我不禁想流鼻涕不知道為啥?
蘇:
打從看到學妹的第一眼,就是很快看得出她很累的樣子。

大概是這樣,應該是我這輩子第一次主動親身安慰的時候(真心不騙人)而且昨天才跟大家說我不擅長安慰人,結果今天就,額,看到可能有需要幫助的人就稍微上前。

現在事後已經不想回想自己到底在幹嘛和畫面(炸)怪丟臉的(ry)
就只是,還是真心希望學妹能越來越自在。
蘇:
--
我的經驗是告訴我,一旦有「抗拒感」反而更容易沖擊。

只是我會好奇,小時候好像沒有現在那麼敏感耶?
那現在容易有感,是壞事嗎?當麻瓜是不是就是好事?我不知道呢,但是我很清楚,讓情緒/情感流動自如是很重要的事,這沒有分好壞,是為了幫助你更能做自己的必要之路。
蘇:
有情緒,就找時間讓之好好釋放出來。
害怕、恐懼、不安、難受、悲傷、絕望、失落,找地方讓全部都好好傾訴,需要讓這些有出口流出,才能接納全新的情感,當你願意面對自己的情緒,你就是在學習療癒自己。

至少我的經驗是這樣。
蘇:
有任何反應,並且不抗拒、不論斷,這些是提醒自己是時候要傾訴。

現在我知道,大家並非總是永遠屹立不搖,只是我們可以從「自己喜歡的感覺」去找到方向,就,當人類或許不容易,但只要上手後就…是讓我們練習駕馭這副身心吧!

好感慨,因為昨晚我才在鏡前透過自由書寫哭過呢XDDD
就這樣啦!我將一直祝福一切都好,盡我所能。
蘇:
//
蘇:
謝謝噗友的感恩
昨天在噗友私下回覆中,他提到對我把問題往內鑽牛角尖很是心疼,這一說我才發現「過去的自己」久違跨越時空浮現。

這一兩天我連續被挖出過往反應、想法念頭,盡是讓我傷腦筋的。
我也跟著對自己很心疼,真的是一個好傻的傻子啊!
蘇:
現在我的願望是,成為能對自己慈悲的人。
我喜歡 慈悲 這兩字,那對我意味著「我看見你了」的優美體現,而且莫名很有力量,說個趣事,今天竹馬是第一次對我提到這字眼,好驚喜!

就這樣,祝一切都好。
蘇:
想到補充,心輪(胸口)的鼓動感不是聲音振動
感覺會讓人誤會,但我不知如何解釋…

就好像心中有個東西,剎那間周遭被挖空,站不住腳的那種感覺。
媽蛋,感覺是感覺,文字形容是一回事wwww
蘇:
---
送光
送光與祈禱有什麼不同?
「宇宙最高意識知道一切能量將往何處去、做哪些事、以及將產生何種影響等;它只會成為一道光,靜待你的意圖正確地將它推送出去。」
蘇:
這讓我回想起,面對家人的身體狀況,該如何校準在「不抱有任何意圖,僅僅是純然的愛」給出光,也是曾思索的問題。送光並不是萬能的,好比為什麼這麼多人祈福,真正得到呼應有效果卻未必等比,在擴大療癒課中仍記得有個說法:
.
如果對方的靈魂還沒準備好你的光,他不會很快接受,但這份光會儲存在他的鴿之心(還是靈魂之星?)在他準備好時,這份光將能支持他的靈魂前進。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