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宅]講到《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我推薦余曜成的〈鑑古知今:台灣漫畫發展與管制經濟〉
鑑古知今:台灣漫畫發展與管制經濟 (The chronical research of Taiwanes...
裡面有幾個重點我拉出來解釋(不一定跟余的整理一樣,估且當個研究觀點)
1.在1962年公布1967年實施之前,就有漫畫管制了,「蔣介石氣PUPU要禁漫畫」的說法比較像是一種當時的氛圍
2.一般人(尤其是洪德麟)強調的「上山學武」風潮只是冰山一角,背景卻是產業本身(出版與銷售方式)的混亂與惡性競爭
3.很多武俠的老師在1960年後半陸續棄筆與轉型,但其他種類的漫畫仍然可以創作,沒有消失
4.盜版漫畫(無版權漫畫)走審核通過時,方法有盜描、雜誌短篇免審、盜版掛名等,當然,地下出版(不合法也沒送審)一直都存在
(其他下収)
(錯字漏字修正ing)
kellerlin
這邊比較是後設的看法
5.從表中看到台灣漫畫創作者有很明顯的代間斷層,不全然是審查與盜版的問題,而是產業的脆弱性使得面臨任何變動就會崩潰,留不住創作者
6.1970年兒童雜誌的盜描漫畫,跟1980年的抄襲與仿造日本漫畫、直接盜印日本漫畫等,一直廣泛的充斥在市面上,也就是合法版權代理之前的出版高峰之由來
kellerlin
(其他脈絡補充)
1980年當時的台灣漫畫家牛哥(本名李敬光)「漫畫清潔運動」以抗議「漫畫審查制度」對台灣漫畫家百般刁難,結果市面上審過的漫畫各個腥羶色兼備,然後還被出版社們聯合告上法院,結下不少樑子
kellerlin
去找報導的話,只會看到輿論引用日本劇畫時期與社會寫實等沒有掩飾的硬派漫畫,而讓人以為他是要打擊色情,但真正的問題還是1970~1980年業界的亂象(除了盜描還搶譯、搶稿甚至撞稿等問題)與國立編譯館對審查的僵化(很多1970-80仍然有創作的老師都會機歪「殯儀館」好幾句),形成了針對台灣創作者的不公平現象
kellerlin
7.創作者通過審查的成本,遠高於輸入外國漫畫,市面上仍然有日漫、美漫(單格或四格小品)、港漫四格等作品,對當時的台灣讀者來說,其實,體感差異不大,不像最近中國/中國大陸/大陸/對岸/左岸/隔壁/人民幣地區禁書禁分享等,反正都還是看得到漫畫、買得到漫畫,正不正版沒差
kellerlin
8.一談論審查,總會有人把日本審查的狀況拿來比較,有兩點往往是比較者忽略的事實:戒嚴時期的恐懼與風險、民間出手與政府出手的差異
kellerlin
戒嚴時期出版限制與交給警備總部處理的恐懼感(不知道會不會被抓去關)與處理成本(想像警察每天在你家門口臨檢),使得創作者不如轉換跑到去畫插圖或廣告等替代性的職業,沒人敢賭被當黨外印刷出版的鍋
kellerlin
二是這畢竟還是政府由上到下的法令限制,跟日本由民間組成的家長與訴求團體不同,面臨過第一波「惡書追放」運動的手塚治蟲老師跟其他日本出版業界的後記表示,當時出版社挺住輿論並支持創作者,所以後進才有反制跟繼續創作的機會,但台灣是有可能直接抄掉出版社、抓走社長或是惡意舉發創作者,不要說挺,小命都難保了是還要挺個屁毛
kellerlin
9.台灣創作者在1985年後有一波厲害的產出(1980年中期辦的漫畫比賽也是一波推力),但這代跟之後的創作者,要嘛是美術專科出身沒看過漫畫,要嘛就是看(盜版)日漫長大的。更重要的,1990年左右因為漫畫需求增加,連同人誌也被盜版進來...SO...之後的讀者跟創作者在同人創作這個領域的認知與思想,跟新高漫畫集團是根本斷裂、沒有相連脈絡的
kellerlin
10.1993年後版權的正式代理與日方要求台灣漫畫有一定的產出,尤其是各出版社新人獎與新人培養制度,的確對台灣創作者有很強的激勵程度,但台灣漫畫出版產業生態的脆弱本質並沒有多少改變,所以面對網路化的風潮跟西進影響,(從讀者的角度而言)不肯或不能跟老師走的助手,就這樣被「放棄」了,在那之前還沒上軌道的新人也跟著Game over
kellerlin
11.能夠咬牙苦撐並繼續創作的人,2002年跟的第二波風潮就是政府補助漫畫雜誌與月刊的時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這邊知道的人就會知道GO創意漫畫誌、BINGO、挑戰者這三本月刊,這一波帶起台灣創作者投稿跟讀者討論的漣漪,也因為之後走IP經營模式跟線上漫畫或電子書的投資沒辦法有效開拓市場,以及這幾篇補助刊物同樣面臨經費跟薪水的困窘而停刊,然後讀者重心又漸漸轉移到外國平台,而難以持續熱度
kellerlin
12.邁入2010年是電子書、線上漫畫(WEBTOON、COMICO)、線上盜版與社群網站成熟,以及炒做IP跟智慧型手機娛樂搶攻市場與讀者疲乏、無從選擇、根本不看實體漫畫的年代,這個時期的實體書有CCC跟蓋亞出線(ACCC季刊反而很難買)。許多生在1990年代而於2000-2010年從事漫畫創作的產業工作者、創作者漸漸成熟,作品風格同時受到同人文化與商業文化影響,也影響當代讀者的喜好
kellerlin
(所以之前講同人文化≠台灣漫畫爭議發言,大致上是以1980年代過來、1985年後出道、1995年有賣座作品、2000年後在GO創意漫畫誌連載、同時有教書帶弟子的老師們為主,他們的經歷與業界發展,讓他們對1990年到2010年間同人活躍時代的創作者與讀者,是沒有多大參與感與認同感的...尤其是針對大量的二創同人作品所面臨的法律問題,然而讀者同樣也可以質疑在日漫盜版時期的手段與經歷、或是鼓吹跟別的國家簽IP,這邊就不另闢戰場了)
kellerlin
如果我們知道了這一整串亂七八糟、雞飛狗跳的過往歷史,然後一個不看台灣漫畫的讀者,在網路上月經文連發「聽說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害慘台灣漫畫,誰有頭緒嗎?」
我只會回「我他爸的怎麼會知道!!!」
kellerlin
有一批畫隨文小品的人(圖文書、繪本、插畫),也隨著解嚴而在報紙上連載,這群人創作者閱讀的光譜更廣泛,甚至到現在在網路連載還是好看得要命,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台灣有一部分的創作者或是讀者,是完全不屑這種隨筆創作或是接近插畫故事創作的作品,心中只要不是長篇劇情美形戰鬥就不看...我是覺得很可惜啦......
kellerlin
- - - - 分 - - - - 隔 - - - - 線 - - - -
kellerlin
不同年代的讀者,不一定裡解自己時代的作品(比方說,一直都在看日漫、卻沒看過一本台漫)、不一定接納不同風格與表現(有人根本不看JOJO風或是航海王)、也不一定會去欣賞其他藝術領域的創作(有只看動畫不看原作漫畫、有人不看小說),那要回答「台灣讀者喜歡看什麼樣的台灣漫畫」就會讓人覺得......讀者也不知道啊好嗎
Hantai
理論上該知道的是出版社,如果想要在台灣市場獲利,就該設法了解讀者的口味。但實際上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
kellerlin
Hantai : 看一下各出版社的人員編制......還有,讀者根本不填回函的風氣......以及專門討論區的管理方式
Hantai
該設法的人不設法,自然就"無法可管"囉。
kellerlin
(←放棄狀態)
kellerlin
隨手講個,有些作品需要當時的知識與社會氛圍才看得懂,所以在推廣的時候也要注意客群的年紀。打個比方:之前鄭問展,我把《阿鼻劍》介紹給學弟妹,學弟妹看完之後的反應很微妙,一問之下,噢,我沒有注意到,他們沒看過任何一本武俠小說,他們幾乎不能裡解武俠漫畫的情緒與情節安排,那時我的內心整個「嗚啊啊啊」
kellerlin
對不起我老了啊啊啊
kellerlin
自己年代理所當然的經典,對新一代的人來說,不一定是經典,因為台漫文化代間斷層,連動漫迷都很難互相分享或交流,就是這麼誇張啊
Hantai
別難過,當你看到中國新拍的金庸武俠可能編劇都沒看懂金庸在描寫什麼的時候,會再次確認預備知識的重要性。
kellerlin
所以鄭問展的賣場,都是以30歲以上的消費者為目標啊
要他們從武俠小說從頭開始看,又很不好講各版本的黑歷史,真的只想土撥鼠叫了啊
kellerlin
Hantai : 電視劇是原作碎紙機這點在台灣也是常識啊
Hantai
好的改編能迎合當代觀眾,吸引新愛好者認識老作品。
不好的就害慘投資者又嚇跑觀眾囉。
kellerlin
「台灣漫畫是什麼」這個就更痛苦了,這種「乞求定義」的發散問法很難有可以収束的軸心,比起問(可能根本沒看過台漫的)讀者這個問題,倒不如直接清點出版過的台灣漫畫類型要來的簡單直接好嗎...
kellerlin
只要把單幅政治諷刺漫畫、圖文書、繪本、實驗漫畫、畢業成果展、社刊、原創同人誌、網路條漫都排除在台灣漫畫的定義之外,相信很快就清點完了
kellerlin
所以如果是博物館要蓋了,居然還要先問讀者「台灣漫畫是什麼」...我...我不打你我氣哇米!!!
這是應該拿來問讀者的事嗎!?!??你們自己應該先有定義吧!還要問讀者啊?!
kellerlin
啊如果全部放少女漫畫我是真的支持,台灣的少女漫畫創作能量真的很強、而且讀者很死忠也很買單 ,LGBT專區也很推薦,研究者跟新一代讀者會喜歡的......不過嘛,能不能設立的問題可能不在讀者跟創作者就是了,ㄎㄎ
kellerlin
典藏單位自己要有摳摳跟尬子去獨排眾議收入這些種類的書才行,但講到摳摳......算了當我沒說
kellerlin
如果真的很想很想很想很想要定義台灣漫畫,我覺得把歷屆金漫獎對投稿者的規定與內容的要求,加總後拿來平均一下就好了,什麼台灣元素台灣文化台灣三小的都不是重點,你會發現重點是台灣人畫的+台灣出版的+有印成書的就是了
kellerlin
不用怕萬一外國人來搶台灣人的名額、不用怕台灣出版把中國/中國大陸/大陸/對岸/左岸/隔壁/人民幣地區的作品拿來魚目混珠,因為外國人真得很難比台灣人更了解台灣,君不見押井守把朝天宮刻進動畫中也只有台灣人認的出來(還有那大仙ㄤ仔跟藝閣...),想在台灣炒一波的夏達,其風格與故事也很難打動台灣讀者的心(同樣的台灣作者畫對方的故事,也常有水土不服、對方跟台灣讀者不太買單,進退不得的問題)
可以說台灣漫畫唯一需擔心的可能就是印不出來,沒有出版管道,因為沒錢(幹!)
kellerlin
身為讀者,這是我的肺腑之言
台灣漫畫很難買,真的很難買
連線上看盜版的都看不到,因為沒人掃
在平台花錢支持喜歡的台漫作家,然後不久就因人氣下架
kellerlin
他爸的線上漫畫說斬就斬、說下架就下架,連個屁毛轉載資訊都不給我,我他爸的每次看到作品都先螢幕截圖才能安心觀看,然後一群王八羔子在那邊電子書好棒棒不用的人是智障,智你機巴障!我幹你開機組(?)的我買實體書就好了啊!為啥還要擔心哪天平台被消失?智你機巴障!
kellerlin
咳咳,總之,雖然說線上平台是潮流,但我還是很支持印實體書,除了讀者能夠有支持的標的外,重要的是留下台灣漫畫「實體」的資料,比較不會因為平台或網路的流動而失去這些資料,不過因為每次出版都在燒錢,但維護那個線上平台還是一樣燒錢,我看乾脆日後直接給番號讓讀者自己集資送印,印好之後送給出版社好了
kellerlin
因為真的很難買
所以聽到「台灣漫畫很難看」,都有種
「是還滿到的啦沒錯」
跟「數量少得可憐還讓你看到?你到底是看到了什麼啊?」
的想法混在一起......
kellerlin
雖然無意把台灣漫畫形容成瀕臨滅絕危機的生物,不過大概好像或許就是這個意思
kellerlin
特生中心的動物至少還有人餵養,但是台灣漫畫家連吃個便當都沒人贊助卻是常態呢
Hantai
電子書當然要自己備份啦~不要都丟線上給出版商捏著啊。
🎞️萊萊📽️大戲院🍿
在讀者這樣的大概念下還能再細分年齡、類型、偏好、時代背景等等不同的小圈圈,其中形成和發展的樣貌都很不同,直接這樣問真的回答的人不好答,得到的答案也很籠統
kellerlin
sky4961: Hantai : 這個問題我有聽過朋友的討論,他要我注意自己買的電子書,在讀者使用上究竟是「租用的」還是「賣斷的」,前者就會有平台下架或是來源與版權出意外的風險(如果沒有實體書的話如同數位意義的絕版),而後者可能會綁定閱讀器或是有破解版與盜版爭議(不會絕版因為有盜版,而且免費的讓剛買書的我很肚爛)......總之截圖自己印出來看、燒錄光碟或其他儲存方式會比較保險啦(不要散佈跟營利就是了)
Hantai
自己保存,沒有再發行的話沒什麼問題吧。
kellerlin
因為不是很信賴網路付款、喜歡永久買斷,所以除了贊助支持,幾乎不在線上買漫畫,若是不得已會直接轉PDF印出來......總之,我認為摸到手的才算數(←老古董)
kellerlin
而且做災難社會學看到被埋住被水淹過的電腦主機壞掉,但是從泥巴挖出的紙張資料卻還是能復原,我就決心捍衛實體書了(夠了)
kellerlin
難怪禁書要埋牆壁、埋地裡、丟水裡、丟油裡,保存能力超強
Hantai
你在藏槍嗎?要先放進密封袋哦。
kellerlin
🎞️萊萊📽️大戲院🍿 : 就是,不同年代的漫畫文化都各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以前還在社團的時候,學長姐會跟學弟妹互香蕉流互相交流,但是現在的網路社群混雜,若是沒有歷史脈絡的前提,就很難了解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讀者的觀點與看法,然後要不同年代的讀者同時間講自己的答案,就,爆-炸-了-
kellerlin
Hantai : 別說了,台灣也曾經有個時期對待書的方式跟對待槍一樣(返校哏),找到真槍搞不好還沒比找到書嚴重咧
Hantai
別難過,還有最近幾年的新作品也會因為生長年代不同而看法完全相異。
九脩💧なんとかなれッ--
博物館也無法全面囊括所有觀點呀
只能有什麼就說什麼了吧(所以到底有什麼呀?)

問讀者/讀者對「博物館有什麼期待」,難道不是博物館成型之後在再做的活動推廣教育嗎?(!
kellerlin
Hantai : 讀者會改變、會長大;創作者也會有新人新血,只能放寬心接受了
.
.
.
.
.
.
可是安西教練,我還是好想看好看的漫畫喔
而且拜託多畫一點對我的味的
kellerlin
九脩💧なんとかなれッ-- : 全部囊括也沒關係啊(又不多),這是博物館、不是珍奇蒐藏室(Cabinets of curiosities/wonder-room)耶,有條理的匯整並編列台灣漫畫難道不是漫畫博物館的專業嗎......
不過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要問這個問題,也許是在準備設計展場的互動教案吧......
kellerlin
[轉]如果要討論漫畫,前輩們的文章也是……很容易不見哦
不過刊登在社刊的文章還是好好的放在書架上生灰,實體書萬歲 (喂)
@wolfenstein - 關於台灣漫畫的討論,看看過去人們的議論,也許有助於少在同樣問題上繞圈圈,走...
kellerlin
我知道有些人不喜歡博物館變成典藏品墳墓,但有些時候,只有它變成典藏墳墓,後世的人才有東西考古……很諷刺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