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凱薩)
【論科學素養】任意解讀論文是不具任何科學意義的,每篇論文都有基本規範還有格式規定
如:大綱、受測者(物)、研究目的、研究過程(含研究工具、方法)、研究結果、研究者解讀研究結果討論…等。
其中最多干擾因素就是受測者以及研究過程,這邊容易出現盲點,所以研究大多都是眾多現象抽絲剝繭最終or現況成為知識常識
舉例:喝水可以減少體重,透過研究找受試者每天按三餐喝固定量持續一段時間,最後結果發現受試者全體真的瘦了,研究公式算一算發現有顯著差異。
盲點:我們不能把受測者關在實驗室觀察到研究結束,所以有甚麼外在因子干擾我們都不知道,他吃了甚麼,有沒有運動,這些都不在研究中。
但是可以知道喝水減少身體質量指數跟體重這個現象,這個現象有甚麼原因,可以透過有心人去觀察研究再開一份論文
韜(凱薩)
這邊舉兩個不適當解讀的例子:
1.之前那所謂關於台灣人無知前三名,研究的圖表(記得最近才發現原來他是別的研究的圖表)
2.關於癌細胞不吃糖的說法(實際上是不吃糖對於癌細胞的生長研究)
第一個例子就是故意讓大家降低台灣認同的訊息操弄
第二個例子則是研究只讀一半就擅自腦補全部的謠言
還是一句話,自己找論文機翻一下,我自己英文很爛(多益300分不到)但也能從論文機翻知道研究盲點是什麼,這個研究又代表了什麼含意,可能只是印證了一種現象,但是沒有研究出現象的原因
韜(凱薩)
因此論文不一定完全可信,你該相信哪個部分全憑自己主觀,所以科學才會有派系,而這些派系在證明自己是否正確時又能讓科學更加的進步,畢竟有不少研究是為了打臉對方最後卻打臉自己的,如果高中有好好聽課一定會發現
韜(凱薩)
研究就是要多方觀察,除了現有研究結果外,還要從生活經驗攝取一些資訊,盡信書不如無書,科學的真理就是沒有真理,凡事都不能完全說死
韜(凱薩)
(這是一個逃避讀書的人打出的一堆廢話)
韜(凱薩)
==================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