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5kDw7QMxcwnYzOeNnu4g3T.png
最近看心得有看到一些病友說:「我不想要這麼勇敢」
想起之前一位唐寶寶媽媽發了照顧孩子的心情抒發動態,諸多朋友給的加油打氣是「上帝知道你們可以」、「你的孩子是天使」之類的回應
齋(◌⍢◌)ψ
那位媽媽說:
「我寧可他不要是天使,上帝可以拿掉他那該死的染色體嗎?」
齋(◌⍢◌)ψ
人不全然都要一直很勇敢,那句話也許只適合部分那樣勇敢的人,同時也治癒我們這些對於疾病無能為力的旁人,你們可以不需要勇敢,也不一定需要追求人生就是得快樂,這樣辛苦的人生能夠走下去就努力,中途想登出,那也是一種選擇
齋(◌⍢◌)ψ
我是認同林予晞「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段論點的,即使一輩子都不知道那個「大任」是三小,但是能夠平靜的和自己相處一輩子,就是么壽棒棒的大任
齋(◌⍢◌)ψ
要怎樣討厭自己又同時接受自己,討厭的同時又理解為何自己會討厭,能夠不逃避的與自己對話、理解自己,我後來才知道這是很難的事情,也不是人人都習慣做的事情
齋(◌⍢◌)ψ
承認自己會犯錯,承認自己的猥瑣,承認自己有慾望,承認自己想要傷害別人,承認自己就是無法做到所謂教科書上的「完人」,那就是我,小幅度又盡力的去改進自己,又或者偷懶的原地不動,即使遇到不如預期的結果,也能夠欣然接受
齋(◌⍢◌)ψ
我後來才知道,這些道理好難,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
sawana想要免費的wife
想想也是,自古以來都是鼓勵你盡量活下去,但有些人拿到的課題真的很難
齋(◌⍢◌)ψ
sawana想要免費的wife : 活下去→生產/掠奪資源、躲避天敵的成長→傳宗接代→身體機能衰敗的死亡
假設這些因素都拔除,想想也不太需要這麼積極的活著,畢竟人類已經很多了,討厭自己討厭的想死也是正常的,只是社會的倫理道德要我們不可以這樣想
齋(◌⍢◌)ψ
有些人課題很難,但事實上…有多數時刻是環境氛圍增加了態度,還有跨越不過的心魔障礙吧。
齋(◌⍢◌)ψ
當群體願意讓眾人去習慣所謂「非常態」的狀況,相對人們所分到的負擔是一小部分,其實異常也就變成了正常
齋(◌⍢◌)ψ
我一直很喜歡把現在人類居住環境跟蛋雞一起比喻,我們開始在意蛋雞的生活品質,不讓他們生活在方格籠子裡面,因為大量的單一空間飼養單一物種,會讓蛋雞容易長蟲、死亡,糞便還會孳生細菌,需要大量施用藥劑
齋(◌⍢◌)ψ
為得是大量的雞蛋,所以我們這樣做
齋(◌⍢◌)ψ
人住進了像是立體收納(?)的公寓裡面,狹窄的生活品質,弱化的體能,我們容易生病、內心也可能長蟲,為得是所謂國家產值,紙幣與資本主義在圈養我們
齋(◌⍢◌)ψ
我們跟蛋雞的處境沒有差異太多,遇到問題,社會也是會給你貼張標籤,概括描述大概就是「這隻蛋雞有問題」所以產能不好,我們又習慣把有問題的東西放在一起,用藥之後可能好一些但無法完全恢復產能,後來有抗藥性了,病情又繼續惡化下去
齋(◌⍢◌)ψ
噢,我們的籠子還是自己挑、自己買/租的呢~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