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3:45 AM
123
99
[感慨]如果只想解決罷工而無視(沒有知覺)惡劣的勞動環境,那等著你的,就會是因為惡劣勞動環境所導致的災難與下一次的罷工
莫忘普悠瑪蝶戀花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3:52 AM
Sun, Feb 10, 2019 6:40 AM
[感慨]不是說意識型態促使人們支持或不支持,而是在意識形態之前,
你看到的現實會影響你的信念
,看到資方痛苦的人,會傾向支持資方的信念壓制勞方並提告反對者;看到勞工痛苦的人,會為過勞死亡的勞方而兇猛地攻擊資方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4:37 AM
[感慨]勞資協商本來就是戰場,是以公司收益跟消費者權益(安全)當籌碼在攻防戰,所以看到局外人/一般民眾在場外叫囂…就會覺得「別人在呷麵哩在話燒」膩…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4:45 AM
[感慨]如果是做勞工/勞動研究,應該會注意到消費者或勞工/雇員的健康與生命,很少在資方/雇主考慮的範圍裡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4:46 AM
換菊花說
換句話說,資方在乎的是如何獲利,消費者與勞工的安全只是保障獲利的考量之一,如果保障安全的成本跟獲利不高,那資方要嘛選擇忽視、要嘛轉嫁給消費者跟勞工/雇員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4:52 AM
「都是they的錯」的態度,促使做勞工/勞動研究的人,要嘛變成後
嗎咳嗽
馬克思主義者、要嘛研究不做了投身勞運、要嘛變成極端恐怖份子…因為那些壓榨別人的資方,是真的不在乎別人死活的,他們只會想:「你(們)這樣會害我賺不到錢!!!」,卻不會想說自己能賺錢是因為消費者跟員工願意賞臉………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4:54 AM
所以過年看到有錢親戚嘲笑自己主顧是白痴的那種嘴臉,就會覺得……囂張沒有落魄的久,希望哪天給個打擊讓他從感謝顧客開始從頭做起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5:09 AM
[感慨]因為把歸咎跟自己責任分離(都是they的錯)、卻把獲利跟自己責任相連(如何獲利),他(們)不會把事故跟自己的產品/服務/管理連結在一起,因此就算出事了、出人命了,也會下意識覺得「都是勞工/雇員的錯」、「一定是消費者自己就有問題」,而且會認為「事故害他沒賺錢很可恥」、「因為事故沒賺到錢還被罵很委屈」,所以會把勞工/雇員、甚至是受害的消費者一起告上法院以賠償損失,想想也是摸雞籠ㄟ代誌了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5:22 AM
Sun, Feb 10, 2019 7:15 AM
[黑]本來勞資關係可以不用這麼劍拔弩張地……但當研究案例看到田野描寫的一具具棺材時,你也會開始想主張「整本六法惟一死刑,
包含勞基法
」
要不要看看過勞、職災跟公害的累積有多少人呀?看是資方死刑多還是勞方死刑多,哼!
練肖威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5:41 AM
[感慨]這種告人的SOP有時候只是一種脊椎反應,是一種當自己遭受威脅(或利益、名譽損害)時,沒有考慮過客觀狀況(勞資不對等/政策法律)或後果(消費者與大眾觀感/修法狀況)的做法,使得目的停留在很淺層的狀態:「我怎麼辦」而非「勞工/雇員怎麼辦」、「消費者怎麼辦」,如果有顧慮到後者的資方…通常不會走到訴訟這條路的說…通常啦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5:59 AM
Sun, Feb 10, 2019 6:38 AM
[感慨]在法院,通常只會看到最多發神經的案例:不走調解直告誹謗的、被丟到調解再因故丟回來的、出庭後私下恐嚇或雇流氓圍爐讓形式變刑事、出法院進醫院的…
其實日治/日據/日殖時期就寫到台灣人很愛打官司「…訴訟不休,年年告訴…」真是ㄇㄉㄈㄎ~
大家都是文明人,理性一點,吉死你!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6:00 AM
Sun, Feb 10, 2019 10:29 AM
在乎名譽損傷更盛於肉體威脅,有時候會覺得是不是過太爽,沒有被夾斷一兩根手指腳趾才講得出這種話
相比之下罷工與協商沒有磚塊跟球棒,根本溫良恭簡讓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6:23 AM
[感慨]至於講到「人權」,要問的不是「這是不是人權」、「這有沒有違反人權」、「個人利益能不能違反人權」這種層次,而是要問「在什麼樣的文化社會結構中,什麼社會關係/地位/角色等,在這次的罷工中,受到什麼樣的影響?」、「承上,這些影響如何損害到這個人/這群人的人權?」、「哪些人/我們該採取什麼行動,使『沒有資源讓自己避免受到人權損害的人』能夠避免或減輕人權損害?」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6:26 AM
如果發動罷工的勞方或應對的資方都有試圖避免損害消費者權益、而消費者也有選擇其他交通工具的資源與自由……那提人權的還請在旁邊休息,人家麵還沒吃完,讓人家專心吃麵,好嗎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6:36 AM
[memo]
自肥
自我參照
雖雖唸
@kellerlin - [囧]河道上看了很多鬼故事跟地獄遊記,來講一下一些觀察跟酸言酸語#非勞工系本科...
不同社會階層不一定共享同一套價值觀(甚至,人權)
@kellerlin - [哭]心情不好來抄課本看到「該不該救援/同情人民幣地區的太太」的討論,先來爆個...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6:56 AM
[囧]看到自稱醫療人員不挺罷工的原因是自己的工作不可能這樣搞…的文章,腦袋卻飄過「最悲傷的笑話莫過於看見室友在睡夢中大喊『我好想睡覺!!!』」,社福跟醫療從業人員不用睡覺也想大喊「我好想罷工!!!」吶………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7:12 AM
[囧]至於那種覺得罷工沒有用的…不是說好要有狼性?要創造自己的產值嗎?不是要超英趕美有國際觀?怎麼一講到罷工,就變成失敗主義、暴民陰謀論跟偏激的結果論了呢?大家都在看他們怎麼運用智商處理這件事對吧?尤其別的勞方與資方都在
偷經驗
學習的喔…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7:24 AM
如果是那種一不順心就火人的老闆,就,別罷工了,快逃,讓他自爆吧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7:30 AM
Sun, Feb 10, 2019 8:12 AM
[感慨]惡劣的勞動環境所導致的災難,雖然會讓人警惕是否要改善,但改善的狀況往往不如大眾/受害者所預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惡劣勞動環境的生成,有時要以數十年為單位來改變才行。這也是為什麼立法成為顯著角力戰場的原因:國家政治力背書作為象徵,來推行之後的教育與人力、制度的建立,會比較有效率…
不過看向我們的勞基法卻…
kellerlin
@kellerlin
Sun, Feb 10, 2019 7:43 AM
Sun, Feb 10, 2019 8:13 AM
[感慨]勞動環境/條件/設備/人力資管在改善的過程當中,風險不一定會降低,如果運氣不好,還是有可能導致災難…這是改變過程中所會遇到的社會外部成本…通常一般民眾不能接受改變的過程中再次發生事故,輿論往往會上升到政權與政治力的鬥爭,然後上層再把基層拿來祭旗(代罪羔羊)…最近看到有的民眾對羔羊sop已經膩了,其實自己還滿欣慰的…
花釀*
@sz00196
Sun, Feb 10, 2019 2:41 PM
羔羊sop...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Feb 11, 2019 7:06 AM
花釀*
:
有些事故的改革因為羔羊sop而沒有下文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Feb 11, 2019 7:27 AM
Mon, Feb 11, 2019 7:32 AM
[囧]過勞不會只有工時長,還會跟工作的強度與複雜程度、風險有關,若忽略生理與心理的疲勞,只強調時間的分配,基本上跟馬克思在資本論裡面講到--
用工時來掩蓋勞動力,好讓勞工不會注意到資本家剝削了勞工的剩餘價值
--是同樣一件事(就算工時正常,也會因為工作強度、複雜度、風險的改變,而造成過勞,如果無視這些改變卻只強調工時正常,不管動機為何,都很難不被視為資方立場)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Feb 11, 2019 7:46 AM
Mon, Feb 11, 2019 7:47 AM
[囧]薪資的高低,並不是直觀的由勞動者的技術能力、學歷、或生產貢獻等價對換而來,而是由勞力/勞工市場、產業供需、經濟政策(或工會要求)所調整與限制,亦即,沒有需求時薪資可能為零以下的這個問題,在經濟政策(或工會要求)保障下,無法調低。違反直覺的結果是大部分的人打算靠心情做事,而無視市場、供需、政策是否要調整…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Feb 11, 2019 7:51 AM
工作後不發薪水,卻仍要員工貢獻自己存款來幫公司營運的案例,看過不止一起呢…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Feb 11, 2019 8:10 AM
[囧]至於那種「隔壁小明說他都在玩不讀書也可以考上台清交,讀書哪可能那麼難?麥給肖!」
這個嘛…對會讀書的人來說,他當然會說「我都在玩」,實際上的完整的意思是「(我讀書速度很快,練習複習完確定都會了之外的時間)我都在玩」,這些括號內的對會讀書的人來說,因為太基礎太頻繁太習以為常,根本忽視不提,聽到「我都在玩」就相信的人,是有多傻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Feb 11, 2019 8:13 AM
傻到拿「他都在玩」來攻擊或嘲諷別人跟自己人是廢物,有事嗎?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Feb 11, 2019 8:16 AM
Mon, Feb 11, 2019 8:16 AM
某人撐得住這種讀書強度,不代表全班撐得住哦,會崩哦~
套用在工作上也是一樣,會跳哦~
載入新的回覆
莫忘普悠瑪蝶戀花
換菊花說換句話說,資方在乎的是如何獲利,消費者與勞工的安全只是保障獲利的考量之一,如果保障安全的成本跟獲利不高,那資方要嘛選擇忽視、要嘛轉嫁給消費者跟勞工/雇員嗎咳嗽馬克思主義者、要嘛研究不做了投身勞運、要嘛變成極端恐怖份子…因為那些壓榨別人的資方,是真的不在乎別人死活的,他們只會想:「你(們)這樣會害我賺不到錢!!!」,卻不會想說自己能賺錢是因為消費者跟員工願意賞臉………所以過年看到有錢親戚嘲笑自己主顧是白痴的那種嘴臉,就會覺得……囂張沒有落魄的久,希望哪天給個打擊讓他從感謝顧客開始從頭做起要不要看看過勞、職災跟公害的累積有多少人呀?看是資方死刑多還是勞方死刑多,哼!練肖威
其實日治/日據/日殖時期就寫到台灣人很愛打官司「…訴訟不休,年年告訴…」真是ㄇㄉㄈㄎ~大家都是文明人,理性一點,吉死你!
在乎名譽損傷更盛於肉體威脅,有時候會覺得是不是過太爽,沒有被夾斷一兩根手指腳趾才講得出這種話相比之下罷工與協商沒有磚塊跟球棒,根本溫良恭簡讓自肥自我參照雖雖唸
偷經驗學習的喔…如果是那種一不順心就火人的老闆,就,別罷工了,快逃,讓他自爆吧不過看向我們的勞基法卻…有些事故的改革因為羔羊sop而沒有下文工作後不發薪水,卻仍要員工貢獻自己存款來幫公司營運的案例,看過不止一起呢…這個嘛…對會讀書的人來說,他當然會說「我都在玩」,實際上的完整的意思是「(我讀書速度很快,練習複習完確定都會了之外的時間)我都在玩」,這些括號內的對會讀書的人來說,因為太基礎太頻繁太習以為常,根本忽視不提,聽到「我都在玩」就相信的人,是有多傻
傻到拿「他都在玩」來攻擊或嘲諷別人跟自己人是廢物,有事嗎?某人撐得住這種讀書強度,不代表全班撐得住哦,會崩哦~套用在工作上也是一樣,會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