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專氣致柔
紀錄片 【霾害中國】線上看至12/07
https://images.plurk.com/6GBKfryfoKWabefmUsz0qL.jpg
●與談來賓:
中興大學工學院副院長/環境工程系教授 莊秉潔
政大公共行政系教授 杜文苓
歸根✨專氣致柔
自1970年代以來,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成為世界工廠,四十年來,中國經濟迅速成長,代價是空氣污染愈演愈烈,今日,據估計中國每年有一百萬人死於PM2.5空污。

隨著中國經濟成長、消費力增強,「垃圾圍城」的壓力也日漸增長,垃圾焚燒逐漸成為垃圾處理的主流。人口一千萬的武漢,是中國中部第一大城,被5座違規的垃圾燃燒發電站所圍繞,每天產生垃圾焚燒飛灰600噸,卻都未按照相關法規合法處理。

當地居民,特別是一群社區的媽媽們,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群起抗議,甚至遠赴北京遞交陳情請願書。武漢反空污行動引起了極大關注,然而,這卻不是武漢一地特有現象,就在武漢反空污的同時,中國還有將近四十處都對垃圾焚燒廠提出強烈抗議,武漢居民的抗爭只是大規模社會現象的一角。
歸根✨專氣致柔
理論上,中國政府對於禁止危險物質排放有嚴格的準則,市政府與公司行號必須遵守並且告知人民。但事實上,當居民團體要求市政府公布垃圾焚燒廠的排放資料時,卻以「擾亂社會穩定」為由,而拒不公開。

在北京舉辦的一場環境研討會上,政府反污專家也點出監督機制失能的問題,所謂的環評已流於形式、弄虛作假。

不過,像武漢這些女性組成的民間抗議團體愈來愈多,政府迫於壓力不得不回應,全中國抗議污染的民眾,也透過社群媒體開始串連。
歸根✨專氣致柔
本片另外聚焦在另一個因為鄰近首都,而被北京光芒所掩蓋的黯淡地區——河北。

河北產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作為中國經濟發展墊腳石,也是中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方。河北的惡劣處境也催生了新一代反空污行動生力軍,如「自然大學」這樣的非政府組織,監控工廠廢氣排放行為,並且將工廠廢氣排放報告上網,接受全民監督。

針對環境污染的民事訴訟案件,每年高達八萬件,中國人民的不滿正急速升高。

2014年3月,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中國政府把降低環境污染列入目標,加強空氣污染治理工作,李克強總理說:「我們要向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
歸根✨專氣致柔
然而,中國的經濟就像一艘大船,一旦啟航後,要停下來就很難。一位地方政府官員坦承,環保政策並非要務,因為「問人民他們是想吃飯?還是要乾淨的家園?他們會選吃飯,這就是現實。」

中國整治空污的決心有多大呢?要吃飯,還是要乾淨家園,難道只能是二擇一的單選題嗎?
歸根✨專氣致柔
霾害讓5歲童氣管長瘤、每年百萬人死於PM2.5…中國人上街「反空污」,卻遭政府這樣對待…-風傳媒
基本上所有工廠、垃圾焚燒場都是只要有塞錢就可以過,所謂的環評已流於形式、全是假的。
歸根✨專氣致柔
簡易der與談小筆記:

大約在2000年以前彰濱工業區曾經要蓋彰工電廠,是在張國龍當署長的年代,在那時其實對PM2.5已經很有感覺。

此時彰化土壤裡的戴奧辛或是牧草的戴奧辛都特別高,農委會後來說所有牛不能吃彰化的牧草,一定要吃進口的牧草。那時就對PM2.5有感覺,那時在張國龍當署長期間,彰工電廠被專案小組否決,所以很快就結束。

2011年國光石化是比較大的案子,在芳苑蓋一個國光石化,此時更察覺PM2.5危害性很大。
歸根✨專氣致柔
體制本身會是一個最大的阻礙,這體制還不完全是民主不民主的問題,而是國家發展政策到底是什麼?

向貧困宣戰重要呢?還是向汙染宣戰重要呢?(這樣的命題沒有必然與一定的對立)

當一個國家沒有魄力去做一個事情的時候,它這方面的技術就落後掉了。

RCA工傷案。
鎘米事件。
土地高度污染。

NGO的中介力量,NGO的觀點是可以帶領國家進步。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