かつてTV討論番組であったのですが、遺書の最後が両親へ感謝の言葉で終わっているのをみて外国人タレントは、最後が「ありがとう」であって「愛してる」ではないのは親子関係が破綻していたに違いないという意見を述べ、それに対して多くの日本人タレントが「ありがとう」が日本人にとって親に言うI love youだと猛反論していました(私も同意です)。
以前有个电视讨论节目中提到遗书的最后以对父母的感谢结束,看到这一幕的外国艺人表示“最后写的是‘谢谢’而不是‘我爱你’,那么他们的父子关系一定破裂了”,对此很多日本艺人强烈反驳说“‘谢谢’就是日本人对父母说的‘I love you’”(我也同意这个观点)。
…說反話是很高深的用法嗎?語氣,前後文,還有整個情境都能提供思考的方向。
從國中課本到網路用語,明褒實貶或是明貶實褒並不少見。
他該做什麼?當然是加強中文,多接觸閱讀不同類型的中文作品啊XD
就算我是中文圈長大的,也不敢說自己中文多好,因為自己語言造詣不足產生誤判,是人家的鍋嗎wwww
加腔調的話會不會比較酸?「你都自顧不暇了還去擔心敵人狀況,腫摸這摸口愛R」河道上彈幕上滿滿的G8鴉,第一次解釋給日本人的時候,他們的反應是:
「原來是這麼糟糕的話,對不起,我會注意不再使用。」甚至有人發推提醒日本人要謹慎。
可是在台灣,講G8鴉的人是真的討厭他嗎?
還有「傻無生」,有些人的反應就是:對不起,我覺得無生不傻。就算解釋霹靂的梗,傻有「心疼他的癡情」的感覺在內,還是覺得這是負面用詞,不是愛稱。
(………所以這個「對不起」也是反駁的起手式啊,「對提出異議可能讓你感到不快先道歉,即使這樣我還是要講…」,一種先禮後兵的概念w)
兩個文化就不一樣,中文比較重口日文比較含蓄,調整用詞甚至改用在地的成語,讓不同族群可以抓到要表達的真意,這樣的作法很常見。
「你買本是支持作者,才幾本書的錢就想要指揮作者喔?」
換個情境,又有人覺得花錢才是大爺了www
如果是熱門作品,應該有機會出現三種以上的中文版,到時選一套自己比較喜歡的版本收藏就好了。
這,才是糖之所在
對了,那時也在砲可愛呢……難道可愛要跟蛇一樣變成會引來災害的禁詞了嗎XDDDD
可是我那個時候就比較在意凜咩互動耶,犯罪宣言出來的時候超興奮的www
天津的無生控朋友看台版截圖,說「刺激你妹啊,這什麼翻譯?」可是看慣布袋戲表演的,對「刺激啊!」表達狂傲的作法就沒有牴觸。
(我很喜歡台版無生,因為會想到霹靂以前的黑白郎君)
用國語喊跟用台語,效果就是不一樣。
你的刺激不是我的刺激依照不同語種修改臺詞是必要的。只要有心處處都能廚CP好嗎?只把「可愛」當作目標,根本是見山是山的程度,用自己的程度再去揣測翻譯有推廣CP的私心,啊不就好棒棒。
我最近看到一個中文同人漫畫,裡面用了ㄊㄇㄉ,當時還有日本網友在討論那句是什麼意思。
結果作者後來貼了日文翻譯版,直接把ㄊㄇㄉ略掉了,難道要批評翻譯得不好嗎?
但是翻譯也可能是基於這些考量選擇略過:
1.受限於漫畫的格式,全翻會顯得過於冗長
2.浪浪在原作中從來沒罵髒話,日本對於髒話的接受度低於台灣,如果照原文翻,讀者是感覺好笑呢,還是覺得這個浪浪OOC了?
3.翻譯的日文程度不足以找到適合表現ㄊㄇㄉ的日文隱語,只好把信達雅放置play之前圍觀過的翻譯組論戰,有一方也是把信達雅當天條。
(以前被翻譯課荼毒過かつてTV討論番組であったのですが、遺書の最後が両親へ感謝の言葉で終わっているのをみて外国人タレントは、最後が「ありがとう」であって「愛してる」ではないのは親子関係が破綻していたに違いないという意見を述べ、それに対して多くの日本人タレントが「ありがとう」が日本人にとって親に言うI love youだと猛反論していました(私も同意です)。
以前有个电视讨论节目中提到遗书的最后以对父母的感谢结束,看到这一幕的外国艺人表示“最后写的是‘谢谢’而不是‘我爱你’,那么他们的父子关系一定破裂了”,对此很多日本艺人强烈反驳说“‘谢谢’就是日本人对父母说的‘I love you’”(我也同意这个观点)。
また、女の人が「好きです」なんていうのははしたないことだった当時、二葉亭四迷はI love youを「私死んでもいいわ」と訳し名訳として評判になったとか。
据说夏目漱石问大学生们“I love you”要怎么翻译,学生回答是“我爱你”,但夏目漱石说“日本人这时候会说‘今晚月亮真美’”。
还有在女人说“我喜欢你”被视为不检点的时代,二叶亭四迷将I love you翻译成“我原意去死”,被奉为名译。
對我來說也很甜就是夾帶cp私貨?身為正宮就多拿出一點正宮的自信從容囉~
果然收費以後會比較認真嗎所以多元成家才是王道像「我不能說太多,會爆雷」在對岸的群組就有人以為「這檔會有超級雷的發展,完了」。
雖然看一些早期理論書的翻譯,翻譯不好的看得很痛苦都直接去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