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BIGFATLPX9
說
Fri, Nov 16, 2018 2:34 AM
Fri, Nov 16, 2018 2:34 AM
4
【提問箱回覆】
到底是誰啊居然給我開了廢死這麼大一個題目XDDDDDDDD
一大早就要長篇大論是很累人的!
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BIGFATLPX9
說
Fri, Nov 16, 2018 2:35 AM
因為這個題目講起來真的可以講很久但我又有點懶,所以以下幾點都簡單講過就好。基本上,廢死就是因為我看不出支持死刑的意義XD
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BIGFATLPX9
說
Fri, Nov 16, 2018 2:36 AM
一、國家殺人的合理性
1. 國家以法律禁止人民殺人,「國家」卻能超然於法律之外合理殺人,這個邏輯本身就很詭異。如果認同生命的價值最為重要,因此人民不可殺人,那麼國家為何能夠凌駕於這個價值之上?
2. 再者,目前確定的冤案之中,鮮見涉事的法官、檢察官、警察等作為展現「國家」權力的主體,因為錯殺人而受到與一般人民殺人(無論故意或過失)同等的罪責。
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BIGFATLPX9
說
Fri, Nov 16, 2018 2:36 AM
二、死刑對象的侷限與應報理論的侷限
1. 一般社會上所集中討論的、應該施以死刑的犯罪,通常僅限於故意且重大的生命犯罪。但是重大金融犯罪導致家破人亡呢?性犯罪導致被害人走不出傷痛而自殺呢?交通事故中意外造成的死亡呢?類似的犯罪卻鮮少聽聞要求對加害者判死刑的聲音,有時候被檢討的甚至是被害人。
2. 犯罪造成的痛苦是能夠被衡量的嗎?被殺死的比較痛苦,所以應該施以死刑,被性侵的比較不痛苦,所以不必施以死刑嗎?不管怎麼想都覺得很怪啊。
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BIGFATLPX9
說
Fri, Nov 16, 2018 2:36 AM
3. 支持死刑的一方經常提到應報理論,即殺人應該償命。若說生命法益確實如此重要,任何侵害生命法益的人都應該施以死刑,則刑法中顯然不該存在故意與過失的區別,也不該存在其他綜合考量的因素,亦即,一個「酒駕致人於死的駕駛」和一個「過度加班導致嚴重車禍致人於死的疲勞駕駛」應該受到同樣的論罪,一個「為了保險金而殺死丈夫的女性」和一個「長年受到家暴忍無可忍而殺夫的女性」應該受到同樣的論罪。但事實上呢?死刑的支持者多半會認為前者該死,後者情有可原。而且同樣是奪人性命,手段卻也往往成為社會通念認為加害人是否該處以死刑的理由。
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BIGFATLPX9
說
Fri, Nov 16, 2018 2:37 AM
4. 如果生命法益真的如此神聖不可侵犯,那又怎麼會有情有可原、罪不致死一說呢?又如果生命法益原來是能夠被衡量的,死者的份量並不相等、加害者的份量也並不相等,那麼衡量的標準又是什麼、是由誰訂的?誰來決定到底到什麼程度的生命犯罪,才叫做人神共憤、天理難容?(「天理難容」這種把自己當成神的代言人的用法我真的很不愛XD)
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BIGFATLPX9
說
Fri, Nov 16, 2018 2:37 AM
三、對於「被害者家屬」的想像
1. 支持死刑常見的一個理由是,「要給被害者家屬一個公道」。姑且不論一命還一命是否就是所謂的公道,這樣的論述裡所稱的要還其公道的「被害者家屬」指的是誰?多半依然只是故意且重大的生命犯罪。那麼其他非故意或情節不那麼嚴重的生命犯罪,在一般通念中「罪不致死」、「情有可原」的被害者,他們家屬的公道呢?結果到頭來,家屬能不能有所謂的「公道」,看的居然是社會的一般通念嗎?
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BIGFATLPX9
說
Fri, Nov 16, 2018 2:37 AM
2. 而且在很多死刑支持者的論述中,重大生命犯罪被害者的家屬面貌都是一樣的:傷痛的、憤怒的、希望死刑可以給他們一個交代的。但是當受害者家屬的形象不符合他們的想像,比方說小燈泡的母親公開表示死刑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時,這些支持者的反應是什麼?是各種鋪天蓋地的「如果死的是妳就好了」、「小燈泡真可憐,有這麼冷血的媽媽」、「那妳自己去養殺人犯啊」的謾罵。
3. 說到底,這些人關心的多半並不真正是被害者家屬,而是對於自身安危的恐懼。
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BIGFATLPX9
說
Fri, Nov 16, 2018 2:38 AM
四、死刑的目的與功能
1. 刑罰的目的除了懲罰,另一方面是教化,但死刑卻是一種毫無教化功能的刑罰。另一個弔詭的邏輯是,通常會被宣判死刑的是被法官認為「罪大惡極、毫無教化可能性」的人,但如果死刑犯死前在牢裡幡然悔悟,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表示懺悔(有的監獄裡有神職人員,確實有犯人因為在監獄裡信教而因此悔悟的情形),那麼國家殺的就是一個有教化可能性的人了呢XD
2. 而事實上,死刑經常淪為一種便宜行事的政治手段,因為國家不必花時間去探討這些殺人犯背後的社會成因(社會風氣、經濟問題、人際網絡等),也不必花時間進行教育和犯罪預防,只要用一發子彈,國家有了遮羞布,社會的憤怒有了宣洩的出口,大家一起皆大歡喜,好像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預防下一個重大犯罪者?那是什麼,能吃嗎?
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BIGFATLPX9
說
Fri, Nov 16, 2018 2:39 AM
3. 另一個常被提及的死刑的目的是「遏止犯罪」。但:
- 數據顯示,已廢除死刑的國家的重大刑案發生率並不高於未廢除死刑的國家,美國重大刑案發生率甚至是數一數二的高;
- 在廢除擄人勒贖唯一死刑後,被害者的撕票率反而是降低的;
- 對於臨時起意犯罪、激憤殺人、「沒頭路了想直接幹一票大的」等這些犯罪,死刑的遏止功能並不明顯。
4. 結果到頭來,死刑的功能是什麼?似乎只剩下滿足心理需求了。但是廢除死刑並不等於廢除刑罰,無期徒刑依然存在,那麼如果有不得假釋的無期徒刑(永久隔離)能夠滿足人民對於安全的渴望,堅持死刑的目的是什麼?
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BIGFATLPX9
說
Fri, Nov 16, 2018 2:39 AM
五、還有老生常談的冤獄和誤判案件。老實說,人民普遍不信賴司法,整天恐龍法官的罵,卻又確信司法判決下的死刑犯通通該死,這個邏輯也是非常的微妙。
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BIGFATLPX9
說
Fri, Nov 16, 2018 2:40 AM
另外探討廢死這件事,個人推薦以下兩篇文章:
殺戮的理由(上)
殺戮的理由(下)
誤判的藝術
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BIGFATLPX9
說
Fri, Nov 16, 2018 2:43 AM
Fri, Nov 16, 2018 4:36 AM
對我來說,概括而言就是,死刑除了滿足心理目的外並沒有重大實益,而既然我們肯認生命的重要性,則在有能夠達成同樣目的的刑罰時(如:終身監禁),便沒有選擇剝奪生命的刑罰的道理,就這麼簡單。
哎我一大早腦袋有點混亂,想到什麼打什麼所以有點欠條理,有違誤的地方歡迎指正XD
もも*
@momo0__0
Fri, Nov 16, 2018 2:53 AM
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 你貼我的啊
西瓜黑☆白寶提款機
@BIGFATLPX9
說
Fri, Nov 16, 2018 2:56 AM
もも*
: 用LINE講的跟打整篇出來還是不一樣啦,LINE上講的比較破碎wwww
載入新的回覆
到底是誰啊居然給我開了廢死這麼大一個題目XDDDDDDDD
一大早就要長篇大論是很累人的!1. 國家以法律禁止人民殺人,「國家」卻能超然於法律之外合理殺人,這個邏輯本身就很詭異。如果認同生命的價值最為重要,因此人民不可殺人,那麼國家為何能夠凌駕於這個價值之上?
2. 再者,目前確定的冤案之中,鮮見涉事的法官、檢察官、警察等作為展現「國家」權力的主體,因為錯殺人而受到與一般人民殺人(無論故意或過失)同等的罪責。
1. 一般社會上所集中討論的、應該施以死刑的犯罪,通常僅限於故意且重大的生命犯罪。但是重大金融犯罪導致家破人亡呢?性犯罪導致被害人走不出傷痛而自殺呢?交通事故中意外造成的死亡呢?類似的犯罪卻鮮少聽聞要求對加害者判死刑的聲音,有時候被檢討的甚至是被害人。
2. 犯罪造成的痛苦是能夠被衡量的嗎?被殺死的比較痛苦,所以應該施以死刑,被性侵的比較不痛苦,所以不必施以死刑嗎?不管怎麼想都覺得很怪啊。
1. 支持死刑常見的一個理由是,「要給被害者家屬一個公道」。姑且不論一命還一命是否就是所謂的公道,這樣的論述裡所稱的要還其公道的「被害者家屬」指的是誰?多半依然只是故意且重大的生命犯罪。那麼其他非故意或情節不那麼嚴重的生命犯罪,在一般通念中「罪不致死」、「情有可原」的被害者,他們家屬的公道呢?結果到頭來,家屬能不能有所謂的「公道」,看的居然是社會的一般通念嗎?
3. 說到底,這些人關心的多半並不真正是被害者家屬,而是對於自身安危的恐懼。
1. 刑罰的目的除了懲罰,另一方面是教化,但死刑卻是一種毫無教化功能的刑罰。另一個弔詭的邏輯是,通常會被宣判死刑的是被法官認為「罪大惡極、毫無教化可能性」的人,但如果死刑犯死前在牢裡幡然悔悟,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表示懺悔(有的監獄裡有神職人員,確實有犯人因為在監獄裡信教而因此悔悟的情形),那麼國家殺的就是一個有教化可能性的人了呢XD
2. 而事實上,死刑經常淪為一種便宜行事的政治手段,因為國家不必花時間去探討這些殺人犯背後的社會成因(社會風氣、經濟問題、人際網絡等),也不必花時間進行教育和犯罪預防,只要用一發子彈,國家有了遮羞布,社會的憤怒有了宣洩的出口,大家一起皆大歡喜,好像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預防下一個重大犯罪者?那是什麼,能吃嗎?
- 數據顯示,已廢除死刑的國家的重大刑案發生率並不高於未廢除死刑的國家,美國重大刑案發生率甚至是數一數二的高;
- 在廢除擄人勒贖唯一死刑後,被害者的撕票率反而是降低的;
- 對於臨時起意犯罪、激憤殺人、「沒頭路了想直接幹一票大的」等這些犯罪,死刑的遏止功能並不明顯。
4. 結果到頭來,死刑的功能是什麼?似乎只剩下滿足心理需求了。但是廢除死刑並不等於廢除刑罰,無期徒刑依然存在,那麼如果有不得假釋的無期徒刑(永久隔離)能夠滿足人民對於安全的渴望,堅持死刑的目的是什麼?
哎我一大早腦袋有點混亂,想到什麼打什麼所以有點欠條理,有違誤的地方歡迎指正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