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
終於靜下來細心看完這篇。台灣某些人的狀況好像差不多,只是(智識上)差一截。
Academic Grievance Studies and the Corruption of Sch...
WK
不過我其實還是猶豫不決欸。某方面來說我自己的知識論立場對於文章中的 radical constructivism 很接近,雖然還是有一些關鍵的區別,例如說我覺得未必有道德律令在後面,以及對於權力的認識。
kouhouP(公法P)
WK
回應得很客氣。或許這幾個作者有些是推論太過、然後有些可能沒代表性(但研究畢竟來不及做完)。我也同意這些領域大部分的研究者是在 bona fide 之下做研究。但說到底,如果我們都看過 5CN,大概也不難想像如果 5CN 再有學問一點大概會變什麼樣子。
WK
我的確認真覺得這幾個作者用 grievance(我更偏好用尼采的 ressentiment 來稱呼)來描述的幾個領域,的確有可能會有這種傾向,即使是無意識的。我上次有這個感想是看到 Bethany Coston 的檄文。當然 Conston 對 Michael Kimmel 的指控若為真、我大多也同意是值得譴責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