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uii[B61@cwt]
@amuii
正在
Tue, Sep 11, 2018 4:42 AM
Tue, Sep 11, 2018 4:42 AM
109
21
[關於創作那些二三事]
看了很多相關討論,也想分享一下自己作為創作者對於回應的心得
問:當你得不到回應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呢?
A)我的作品太普通了,沒有亮眼的地方
B)好丟人啊好想刪掉,一直在自個兒激動但沒人和應
C)現在流量時代曝光率真的好低啊
Amuii[B61@cwt]
@amuii
Tue, Sep 11, 2018 4:51 AM
因創作得不到回應而有情緒反應,這其實只是一個表象,現況只是反映出【缺乏某一種需求】
在創作和發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我們其實滿足了很多心理上的需要:成就感,實現想法,他人的認同感,群體參與感,自我認同等等
Amuii[B61@cwt]
@amuii
Tue, Sep 11, 2018 4:52 AM
我認為可以簡單分成兩類,分別是【對自身的索求】(內在)及【對他人的索求】(外在)
Amuii[B61@cwt]
@amuii
Tue, Sep 11, 2018 4:56 AM
Tue, Sep 11, 2018 4:57 AM
A)我的作品太普通了,沒有亮眼的地方
->對於自身能力不滿
->對自我要求高
->自己的畫技追不上自身審美要求
等等⋯都是達不到自身要求的結果,別人的回應只是肯定你的自信,但很有可能別人的稱讚和認同也不太影響到你對自己的不滿,因為你內心世界清楚能力上的不足。
是缺乏
成就感
和
自我認同低
的表現。
Amuii[B61@cwt]
@amuii
Tue, Sep 11, 2018 5:10 AM
B)好丟人啊好想刪掉,一直在自個兒激動但沒人和應
->渴望能融入群體,在群體在存在感
->想有別人能理解自己想法,排解寂莫感
->不被別人認同而產生羞恥感
->感到強烈被否定和被無視,不信任感
等等⋯是對外在的索求。希望藉著他人的行為而填補自身缺乏的部份。(簡單來說就是
缺愛
和
自我認同不足
)
Amuii[B61@cwt]
@amuii
Tue, Sep 11, 2018 5:13 AM
C)現在流量時代曝光率真的好低啊
這個是我現在的想法啦XDD 討論完上面的心層面問題後,很想和大家分享的 看事情的新角度
Amuii[B61@cwt]
@amuii
Tue, Sep 11, 2018 5:16 AM
(雖然好像很廢話,但)得到自己認同+得到他人認同 就能提升整體的
自信感
(很簡單的算式)
Amuii[B61@cwt]
@amuii
Tue, Sep 11, 2018 5:23 AM
A的方向)
可以嘗試在練習新的技能後,拿舊圖對比一下,看到明顯的進步成就感會很滿足。
因為人很需要有獎賞機制:看得到的進度條,確實的任務目標,達成成就的checklist。因此大家喜愛遊戲,就是因為有明確的獎賞機制。
討厭學習或對未來無力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明確的獎賞,不清楚什麼時候才能有收穫。
Transcript of "Tom Chatfield:遊戲獎勵大腦的7種方式"
嗨嗨嗨兒
@hieey
Tue, Sep 11, 2018 5:37 AM
我是C( 自信撚
Amuii[B61@cwt]
@amuii
Tue, Sep 11, 2018 5:39 AM
B的方向)
你缺乏的其實不是回應,是自愛的能力
創作時能得到很多別人的愛和讚美,可以讓人能量upup,保持繼續創作的動力
但依靠別人的愛是朝不保夕、不穩定的,所以當回應量減少時,你會陷入自我懷疑,排斥情緒,否定事實
(很抱歉我語文太爛,用的字眼可能有點⋯太學術(?)太理論式)
Amuii[B61@cwt]
@amuii
Tue, Sep 11, 2018 7:22 AM
老生常談,有回應的確大很大的推動力讓創作熱情繼續燃燒
但沒有的話,引發起自身不安甚至對他人的怨恨,是需要正視的!!
而撫心自問,我覺得正視了自己的弱點和痛處,人會成長得特別快呢
一旦意識到問題核心,慢慢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不會那麼拒抗去找方法改善自己的不足
Amuii[B61@cwt]
@amuii
Tue, Sep 11, 2018 7:30 AM
所以大家可以想想其實自己最想得到什麼,缺乏什麼
想有回應是對作品的肯定嗎?還是想擁有知己朋友呢?
我全都要
可以更了解自己呢
Amuii[B61@cwt]
@amuii
Tue, Sep 11, 2018 7:33 AM
這邊已經是凌晨3點了,結果沒寫到C的部份,有空⋯補⋯
我也沒有學心理,完全門外不專業,單純以個人經歷分享我的體驗
歡迎留言討論,補充及更正!
大哥下巴上的尼特❥
@lavaeruption
Tue, Sep 11, 2018 9:41 AM
打到3點真是辛苦了wwww
我覺得B類型的人,不論看得清或看不清自己,都是個死循環。
因為只能被短期回報滿足的人,無法認真的做需要長期努力才能得到回報的事。
他人反饋能給B型人帶來的愉悅,實際上非常單薄。收到後的滿足感,隨著時間的流逝會快速消減。
於是循環往復地困在「快點產出點什麼」與「快點得到回覆」之中。
就算正視了,也很難從這樣的狀態中剝離。
我對C的看法很好奇就是了lol
流量的時代不就代表了符合大眾水準,就能得到寵愛嗎?
當然什麼事都不是這麼簡單的,如果要有深層的思考就必須放棄淺薄的隨波逐流。但基本上,能畫得有上千粉就差不多了,其餘就只是平台用戶數量造成的限制。
壓棺↭ 原創Fighting
@crazy520xxx
Fri, Sep 14, 2018 5:19 PM
Fri, Sep 14, 2018 5:20 PM
我大概是都有再加D吧
知道自己在意別人的回應,但是也知道這件事不能強求。
D)題材太小眾,很少人喜歡。
Amuii[B61@cwt]
@amuii
Wed, Sep 26, 2018 4:29 PM
大哥下巴上的尼特❥
抱歉我回來了⋯⋯開學期間真是太忙碌
對,是的,別人的反饋求遠都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於如果有人表達出不喜歡 他就很容易被影響 以致要「滿足對方/令對方認可自己」的不切實際的渴望
依賴性會越會越來越強
個人體驗是⋯要懂得自我欣賞才能擺脫這個循環
(自愛這個概念,不應該是自我欺騙的,應該是要打重心底裡接受自己的菱角和特色,以幸福為目的與自己攜手合作努力(?)
Amuii[B61@cwt]
@amuii
Wed, Sep 26, 2018 4:35 PM
大哥下巴上的尼特❥
C的觀點,對的,流量時代是大眾關注點,
而有一個論點出現了:人每一分鐘可以打數十個post,但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
現今手機的方便,「內容」數量是無限的
但人看信息的「時間」是很有限的
變相很多有內容的貼文不一定會被看到(肯定會變得越來越難)
現在爭奪的是「曝光」的年代
每個平台的遊戲規則都不一樣,比如說twitter 打tag也不會很多人去搜(想想平時用推的習慣,光往下拉就拉不完了,搜索tag功能是特定情況才會用)如何曝光信息的方法,各個平台有各自的方式
載入新的回覆
看了很多相關討論,也想分享一下自己作為創作者對於回應的心得
問:當你得不到回應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呢?
A)我的作品太普通了,沒有亮眼的地方
B)好丟人啊好想刪掉,一直在自個兒激動但沒人和應
C)現在流量時代曝光率真的好低啊
在創作和發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我們其實滿足了很多心理上的需要:成就感,實現想法,他人的認同感,群體參與感,自我認同等等
->對於自身能力不滿
->對自我要求高
->自己的畫技追不上自身審美要求
等等⋯都是達不到自身要求的結果,別人的回應只是肯定你的自信,但很有可能別人的稱讚和認同也不太影響到你對自己的不滿,因為你內心世界清楚能力上的不足。
是缺乏成就感和自我認同低的表現。
->渴望能融入群體,在群體在存在感
->想有別人能理解自己想法,排解寂莫感
->不被別人認同而產生羞恥感
->感到強烈被否定和被無視,不信任感
等等⋯是對外在的索求。希望藉著他人的行為而填補自身缺乏的部份。(簡單來說就是缺愛和自我認同不足)
這個是我現在的想法啦XDD 討論完上面的心層面問題後,很想和大家分享的 看事情的新角度
(很簡單的算式)
可以嘗試在練習新的技能後,拿舊圖對比一下,看到明顯的進步成就感會很滿足。
因為人很需要有獎賞機制:看得到的進度條,確實的任務目標,達成成就的checklist。因此大家喜愛遊戲,就是因為有明確的獎賞機制。
討厭學習或對未來無力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明確的獎賞,不清楚什麼時候才能有收穫。
你缺乏的其實不是回應,是自愛的能力
創作時能得到很多別人的愛和讚美,可以讓人能量upup,保持繼續創作的動力
但依靠別人的愛是朝不保夕、不穩定的,所以當回應量減少時,你會陷入自我懷疑,排斥情緒,否定事實
(很抱歉我語文太爛,用的字眼可能有點⋯太學術(?)太理論式)
但沒有的話,引發起自身不安甚至對他人的怨恨,是需要正視的!!
而撫心自問,我覺得正視了自己的弱點和痛處,人會成長得特別快呢
一旦意識到問題核心,慢慢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不會那麼拒抗去找方法改善自己的不足
想有回應是對作品的肯定嗎?還是想擁有知己朋友呢?
我全都要可以更了解自己呢
我也沒有學心理,完全門外不專業,單純以個人經歷分享我的體驗
歡迎留言討論,補充及更正!
我覺得B類型的人,不論看得清或看不清自己,都是個死循環。
因為只能被短期回報滿足的人,無法認真的做需要長期努力才能得到回報的事。
他人反饋能給B型人帶來的愉悅,實際上非常單薄。收到後的滿足感,隨著時間的流逝會快速消減。
於是循環往復地困在「快點產出點什麼」與「快點得到回覆」之中。
就算正視了,也很難從這樣的狀態中剝離。
我對C的看法很好奇就是了lol
流量的時代不就代表了符合大眾水準,就能得到寵愛嗎?
當然什麼事都不是這麼簡單的,如果要有深層的思考就必須放棄淺薄的隨波逐流。但基本上,能畫得有上千粉就差不多了,其餘就只是平台用戶數量造成的限制。
知道自己在意別人的回應,但是也知道這件事不能強求。
D)題材太小眾,很少人喜歡。
對,是的,別人的反饋求遠都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於如果有人表達出不喜歡 他就很容易被影響 以致要「滿足對方/令對方認可自己」的不切實際的渴望
依賴性會越會越來越強
個人體驗是⋯要懂得自我欣賞才能擺脫這個循環
(自愛這個概念,不應該是自我欺騙的,應該是要打重心底裡接受自己的菱角和特色,以幸福為目的與自己攜手合作努力(?)
而有一個論點出現了:人每一分鐘可以打數十個post,但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
現今手機的方便,「內容」數量是無限的
但人看信息的「時間」是很有限的
變相很多有內容的貼文不一定會被看到(肯定會變得越來越難)
現在爭奪的是「曝光」的年代
每個平台的遊戲規則都不一樣,比如說twitter 打tag也不會很多人去搜(想想平時用推的習慣,光往下拉就拉不完了,搜索tag功能是特定情況才會用)如何曝光信息的方法,各個平台有各自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