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sake92: 您絕對不是麻煩,我相信對您的家人來說更是如此。家人們一定都希望你平安,所以才會希望你不要吃太多他們覺得會傷害身體的西藥。如果在用藥這方面有經濟負擔,建議往校內(如果有的話)諮商中心求助,試著接受諮商。如果您不是學生,可以考慮某些諮商機構釋出的實習諮商師個案名額,通常會是相當便宜的價格(如只收場地費)。
to knight98: 當自殺意念這麼頻繁,甚至還是曾執行過的時候,有機會請找專業人士求援。不管是自殺意念還是負面情緒,有時候很像漩渦,會形成一種慣性。當您發現到自己被困在這些想法和情緒中時,您可以試著讓自己分心,或者自己設計一種短語,每當覺得要陷下去時就念一念(例如強迫自己開始在心中想著「天空好藍」)。
to knight98: 有吃藥,也有諮商,聽起來滿穩定的,只是或許這個穩定對您而言比較像是「沒有進展」。理智和生理反應分開,聽起來好像您離自己的真實感受有一段距離。自殘其實是一種自我治療的機制,就跟暴食和網路成癮一樣,他們都是方法,只是危險性不同。自殘行為會使您遠離自己的感受(這也正是自殘出現的功能)。如果,您想要試著「好起來」(好起來時,也意味著自己會「變得有感覺」),自殘行為的頻率得先盡量降低,否則麻木感會持續隨著自殘而存在。這個過程有點像減肥,很艱難,但值得投資。
to knight98: 即使是在成人身上,我也仍會為此感到悲傷。能夠把自己內心的感受坦然與諮商師討論,我相信你們的諮商關係是相當穩固的,同時您也表現出對諮商負責的態度,這樣對諮商來說是加分。不過,假如您感受到這段諮商關係有點膠著、治療效果停滯,也可以考慮尋找動力學派的諮商師,如精神分析、人際歷程、客體關係取向等等,有可能動力取向的諮商師能在自殘的這項議題上工作得更深入。這只是我的建議,其實光是您能撐到現在,就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了。
to duck826: 如果是這種自己好像可以懂,但又不好直接說「我懂」的時候,您可以用「可不可以多告訴我一點」來取代,或者您可以把自己已經懂的部分回覆給對方聽。例如說,您可能懂他的心情,此時就可以回應「換成是我,一定也會很生氣」,這樣就能使對方感覺被聽見。如果聽完一長串故事,又不知道要如何回應,您可以試著說「那你現在還好嗎?」,讓對方繼續關注和分享自己的內在情感。陪伴一直都很有挑戰性,盡己所能就好,剩下的就交給有機會接觸的專業人員吧!
to knight: 真的很謝謝您願意分享這些心路歷程,我想這對於有類似困擾的朋友們幫助很大。雖然現在這個大議題好像停滯了、進展太小,但我相信也有可能是正在累積能量,或許有一天就會出乎意料的成長開花。您跟諮商師感覺工作了很多,能夠立刻理解我所說的內在成人(這可不是容易的事),代表您一定也有過接觸。這個內在成人長大或浮現的過程,需要我們在平時生活裡就不斷練習。舉例而言,您提到自己會自責和自我厭惡,如果又有這些情緒,試著讓內在成人的聲音(如果可以的話,請想像成您心中最完美的父母形象,溫柔、堅定、充滿愛的感覺)出現,然後讓他說「不是你的錯」、「你已經夠好了」。其實強烈的自我厭惡,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傷害,請您嚐試用內在成人來保護自己。自殘的修復是一項愛的功課,關乎您學習更愛自己、對自己更好、肯定自己。
to knight98: 能夠撐這麼長的時間,真的非常不容易。有宗教儀式和信仰都是很棒的支持。您在想像觀音菩薩的時候,可以想像祂的形象就在您身邊陪伴您(我相信祂不會介意的)。如果有喜歡的觀音廟,也可以常常去拜訪觀音菩薩,讓自己多沉浸在莊嚴寧靜的能量中,也當作是出門散步的一趟。如果有什麼事情或壓力讓您感到負荷不了,可以想著「我現在要把這件事情放下,交給菩薩幫忙」。光是想著要放下,就會讓人輕鬆一些,有機會不妨嚐試看看。
to bread114: 其實在看自殘這件事情時,我會覺得自殘與憂鬱是分開的兩項議題。經期的間歇憂鬱與自殘其實沒有絕對關係,但是當您選擇自殘而非其他管道(如暴食、打電動等)釋放情緒時,這中間產生了一種獨特性,也讓我多了一層擔心。自殘這部分的心理動力,若有機會,最好是與專業諮商人士共同探討。自殘的議題在上述留言中有提過一些,方便的話您可以瀏覽看看。
to sushi810: 如果是大專的輔導室,裡面會出現的就是諮商心理師和實習心理師,而非輔導教師。很有可能您遇到的是一位實習心理師,由於經驗淺、自身又緊張,而帶給您不太好的印象。我覺得您發現自己比較能接受同性,這是一個很棒的自我覺察,會對您以後尋找助人者有些幫助。首先,如果您對實習諮商師不太信任,您可以在初談時要求對方有心理師證照;第二,如果您認為跟同性談比較安全,也可以要求希望能排同性諮商師,這些要求都是可以中途向諮商中心反應的(雖然不一定都能立刻換到最滿意,但可以試著爭取)。
to durian2: 非常謝謝您提出這個問題,讓我有機會多作說明。首先關於我為何建議當事人主動與中醫師提歸脾湯,這點的意思是讓當事人有個開頭,可以向中醫師討論自己的憂鬱狀況。這點的考量是,有些中醫師不一定能發現當事人的真正需求,而也有些當事人(特別在憂鬱症發時)說不清楚自己的需求,但以一個清晰的、知名的驗方開起討論,或許能夠留更多資訊供中醫師診斷。歸脾湯對憂鬱症的療效這部分,可以在網路上搜尋的到(例如某些健康專欄),可視為一般性的中醫常識。我在此提這個藥方,僅當成資訊分享,沒有診斷或給藥之意,因為有可能當事人與中醫師討論後,中醫師會認為歸脾湯並不適合。適合憂鬱症的驗方很多,每個當事人的體質也完全不同,最後吃的藥可能會再有調整。(續下)
to mint756: 我覺得不敢表現、不敢發洩,對內心可能會造成另一種壓力,因此我會有點擔憂。如果您真的很不想讓身邊的人發現,試著悄悄的去找諮商診所或校內輔導室、諮商中心求助也是一種辦法。雖然您現在因為不想讓其他人擔心而忍耐著,讓自己默默受苦,似乎是一種溫柔和體貼,但是若有一天,您身邊愛您的人,發現一切無可挽回的時候,我想他們也會相當自責和懊悔的。如果有一點點可能的話,適當的選擇可信賴的對象,讓對方陪伴和認識您的另一面,或許有助於減緩您的壓力,也給您自己和對方多了一次機會。
to bee164: 不好意思剛才漏回覆您的另一則留言。關於挖隱私這件事情,我想您使用挖隱斯這個詞,代表您在晤談的過程中其實很不舒服。在諮商過程中,探索當是人生命經驗的細節對於工作是重要的,因為當線索拼湊起來時,諮商師才能為當事人找到模式,或者看見一些可工作的議題。然而,如果諮商師在探索之前,沒有先經營好諮商關係,沒有讓當事人覺得安全、信任、可靠,那麼就有可能會讓個案覺得諮商師探問太多細節,或覺得諮商師怎麼咄咄逼人。不過,並不是每位諮商師都是如此,高手仍然眾多,還是有諮商師會散發出療癒的氛圍,或有些諮商師擅長同理陪伴。無論如何,還是希望您願意繼續嚐試,並且有朝一日遇到投緣的助人工作者。
to bread 114: 選擇自殘作為手段,這中間有可能暗示著一些過去不好的經驗,因為在更為健康、穩定的情況下,一般人通常不會選擇自殘來釋放壓力(這裡說的「不會」,比較接近「無法」或「做不到」)。自殘是一種釋放焦慮的方式,而且相對強烈,所以如您所說,可以立刻達到您想要的「效果」,瞬間降低焦慮、讓您入睡。自殘可以用來壓抑內在的痛苦,就算或許只有經期期間,痛苦比較明顯,但仍然表示您內在有某個傷口需要被理解、接納和珍惜。自殘的修復有可能是沉重、緩慢和困難的,但絕對有其價值。如果您發現自己是「不能控制的」跑去自殘,那就更要留意。我覺得自殘就像是在說「我不知道怎麼愛自己,我那麼糟,我該如何是好」,要是有機會,真的很鼓勵您與專業助人者一同工作,照顧自己受傷的內在。
to duck170: 如果您很擔心自己的傾訴對親近朋友造成壓力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尋找更多資源來幫助自己。很慶幸您曾經使用過張老師的電話專線並且危急下發揮了作用,但您似乎也會擔心自己下一次又想跳樓該怎麼辦。如果看醫生、諮詢會被家人當笑柄,聽起來他們並不會很強硬的阻止您,只是他們的嘲諷可能會讓您不適。雖然心理師們持續都在推廣心理衛生教育,但社會大眾的相關知識仍普遍有待加強。如果有任何人認為「求醫」、「求助」是一則笑話,那麼一方面暴露著他對疾病的無知,一方面顯示出他對於尋求幫助的恐懼。只有勇敢、願意為自己負責任的人,才有力量去承認自己的脆弱,並且挺身去尋找資源求助。雖然,如果您求醫就可能面臨被家人嘲笑的風險,但另一方面,您也給朋友和您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或許這樣的投資,仍然是值得的。
to bread114: 也很謝謝您的提問與分享,讓我們都更認識您的情況。 當自殘行為一出現,不管多麼輕微,對我而言都會響起一個警鈴,讓我注意到對方可能有依附關係上的創傷。在可以的情況下,最好能先停止或降低自殘行為的頻率、嚴重程度等等,這樣才有機會讓自己去學習怎麼用更健康的方式因應自己的焦慮。即使您進入諮商中,先控制自殘程度也是任務之一。自殘有一點點上癮的危險,因為它對於釋放情緒實在太有效果,當事人會忍不住想使用這個扭曲的方法幫助自己。然而,也唯有先停止扭曲的方法,其他更健康的方法才有辦法慢慢形成。如果您在經前憂鬱時自殘,可以在月經快來前提早預備,讓自己盡量不要拿到自殘工具,或盡量減少獨處的時間。非常榮幸能回應您的困惑,依然很鼓勵您向專業人士求助,找機會去安全的探索自己、並且越來越珍愛自己。
to knight98: 任何人都可能出現自殘行為,特別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男性較少。感謝您提問讓我澄清,在上面的留言中,我用的詞「一般人」是指「身心健康穩定者」,也就是說在身心功能完好穩定的狀態下,以「自殘」作為紓壓管道絕對不在選項內。通常大家會覺得那很痛,就「做不出來」。然而,因為知道會痛會受傷而不去做,這樣其實才是真正的健康表現。
to duck826: 這個分歧的問題好像真的很麻煩。因為複雜的緣故,說不定各自都有一點道裡,但卻讓大眾無所適從。欺騙的問題也的確很嚴重,在幾十年前,青草藥還沒被管制的時候,當時有許多人很習慣自己去抓草藥吃偏方。偏方不一定都有壞處,但是這種不靠醫生靠自己的風氣曾經很盛行,一來風險很高,二來會很容易被有心人士誤導。不管要吃什麼方,在醫生指示下進行還是較為安全。
to garlic88:(續上) 然而就算供不應求,就算受訓的時間不算長,這些專線還是救下了無數的人,只是隱藏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當接線員接起電話的時候,如果是高危機個案,他們其中一個清楚的任務,就是拖延時間。在身家調查的部分,是因為專線中心都會建檔,在危機程度高時會予以追蹤。這個過程如果處理的不好,的確很容易讓人覺得冷冰冰的,或很制式。聽到對方跟您說別想太多去休息,這感覺一定很糟,也難怪您會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了。如果未來您打去專線,又遇到類似的對待(真希望不要),這時我的建議是將期待降低,然後評估對方可能對您有哪些幫助。例如,對方雖然講話缺乏溫度,但如果您當下就是急迫需要講話,這時您可以試著跟他談一些生活瑣事,以紓解您談話的需要;避免談太重要的事情,以免不小心被對方潑到冷水。這實在是下下策,但或許會有一點幫助。
最近發現親友的朋友有類似困擾,因此獨立開個噗串。
1.較近的資源:
如果有自殺/自殘危機的朋友是在校生,那麼首先請他向輔導室/諮商中心求助。或者如果有信任的導師、教授也可以,通常最後還是會轉介到校內的輔導中心。如果萬分緊急,大專院校都有校安中心,是24小時的,可以打去求援。
2. 專線資源:
(1)免費24H: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
(2)付費:張老師專線,直撥1980。生命線,直撥1995。
3. 心理健康快速篩檢:
(1) 董氏基金會,憂鬱情緒自我篩檢:
2 小鬱亂入:
1. 不想求助:即使知道上面的所有資源,當事人或陪伴者也可能因為不信任而不想去求助。有些人對輔導和諮商的印象不好,或有過負面經驗,或對輔導/諮商有誤解,認為是有病的人才會去等等。而對於電話專線,比較害羞的朋友會不敢打去;這是很自然的,通常沒有人願意把自己的痛苦說給陌生人聽,即使知道這群陌生人是專家、即使知道自己已經快要不行了。
2. 陪伴者的負荷:當事人不想去接收外部資源,此時所有的壓力就會落到陪伴者身上。有可能是網友、親密的家人,或者要好的朋友等等。陪伴者的壓力通常都很大,一方面擔心當事人的身心狀況,一方面又覺得疲憊不堪。
1. 如果有這三種任一種主要症狀,請認真考慮求助:
(1)憂鬱:覺得不快樂,痛苦,莫名想哭。疲憊,體重劇增劇減,失眠等。(若你未滿十八歲,暴躁易怒也屬憂鬱表現之一。)
(2)焦慮:心悸。感到莫名的恐懼。異常緊張。反覆思慮甚至影響到睡眠。
(3)譫妄:覺得有人在耳邊對自己說話,但其實身邊並沒有人。覺得自己可能被害。
以上三者症狀有可能同時、混合或交互出現。可以先找諮商中心談,之後考慮求診精神科醫師。
2. 判斷何時需要求助:當你覺得自己再也撐不下去的時候,當你對於自身的毀滅極度嚮往的時候。當你覺得自己簡直是「失控了」,感到又害怕又陌生。當你發現,如果只憑你一個人,你無法讓自己繼續活著,或者你無法讓自己不去自殘的時候。如果這些是你的心聲,那麼代表,你其實比想像中更需要被幫助。
3. 你可能出現的情緒:麻木,沮喪,悲傷,想逃走,焦慮,慌亂,憤怒,怨恨,自責,自暴自棄,混亂,高興不起來,對任何事情都失去興趣,急躁,寂寞,疏離,不真實感......等等。
4. 你可以怎麼做:
(1) 求救:盡可能使用以上提到的所有資源,讓別人(即使是陌生人)有機會拉你一把。
(2) 找信任的人談一談
(3) 減少獨處的時間(如果可能的話)。
(4) 照顧自己的身體:不熬夜,三餐盡量正常吃,去運動。
(5) 深呼吸,讓自己保持在較放鬆的狀態。
5. 一些提醒:
(1) 以上方法通常短期內不會有效果。但是我們把目標放到最小:只要你發現自己的某一片刻是平靜的、心情「還可以」,那麼就是小小的勝利。
(2) 不要急著好起來:會有這些痛苦並不是你的錯,通常都是累積已久的原因造成的,或有時根本找不到原因。如果急著好起來,有可能會讓人心情更挫折。
(3) 「我不想好起來」:如果你發現自己心中想的是「我不想好起來」,你的覺察相當深入,而這同樣是人之常情。不需要責備這份心情,有機會可以找信任的人談一談,因為一定有什麼原因讓你產生這個想法。
1. 評估當事人自殘及自殺危機程度:
(1) 自殺意念:即當事人想自殺的念頭,出現的頻率以及什麼時候會出現
(2) 自殺計劃:確認當事人是否有自殺計劃,是否確定自殺時間、自殺手法,或甚至有遺書?對方的想法越具體,越有可能真的去執行。當自殺手法越劇烈時越危險(如:從十樓高的頂樓跳下,致死率比割腕高)
(3) 自殺史:過去是否曾試圖自殺?若有自殺史,危機提高。
2. 提醒:
(1) 陪伴是一件很了不起,但也非常辛苦的事情。當你發現你沒辦法再承接當事人的時候,可以找以上的資源求助。例如,你可以打給專線詢問輔導人員,學習怎麼幫助你的朋友。
(2) 一定要自我照顧,不要逞強。共感或同理是很好的支持方式,但是不要過度,不要讓自己被對方淹沒。
(3) 不要自責。當對方傷害自己時,這是他的決定,不是你的錯。
(1) 社區諮商中心
(2) 西醫:精神科醫師(可能會開藥,通常是鎮定劑)
(3) 中醫:古代人也有憂鬱症,不過不是叫這個名字。中醫認為當體內的氣淤積化不開就會導致人心情不好。有可能會使用一種名叫「歸脾湯」的驗方。看中醫的好處是不會得到「你是憂鬱症」這種診斷,一律當成是調身體,很委婉吧!在就診時,可以主動提到歸脾湯,以和中醫師溝通你的症狀。
1. 所有假期都是憂鬱高危險期,特別是長假。一方面有可能當事人的獨處時間變多(不用上班上課),另一方面是容易作息不正常。熬夜過度容易造成憂鬱加劇(中醫也是這麼說)。
2. 女性出現自殺意念的比率是男性的三倍;男性自殺身亡的比率是女性的三倍。但不管當事人是男是女,我們都可以試著多一點關心和警覺。
3. 到底要不要吃藥?研究顯示,對於憂鬱症(和其他精神疾患)而言,最有效的方針是服藥+諮商(或會談、輔導)雙管齊下。
4. 自殘與自殺的高風險時間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兩三點左右。這段時間特別容易午夜夢迴,觸景傷情。不過過了三點後,個案們通常就會慢慢入睡了。
嗯....如果您問我的觀點的話,站在中醫角度(雖然我並非中醫師),西藥,特別是鎮靜劑,的確有傷腦或傷內臟的說法。鎮靜劑的作用就是抑制神經,感受會變的麻木,但相對之下也就不會衝動(例如想自殺)。也就是說,西藥只能讓人麻掉,無法讓人快樂。
不過,精神疾患有時候需要急效,如果中醫師不那麼排斥西藥,也會有中醫師認為中西藥並用(間隔一小時服用)是可行的方法。
西藥並不一定是必備的,但是如果西藥對您有明顯效果的話,就可以考慮用這個效果去跟家人說。另外,如果您很在意西藥的持續性,可以考慮減量但不要隔一整天不吃。如taurus84所言,完全中斷西藥時會有類似戒斷的效果出現(雖然這段時期是會過去沒錯,但想必仍是很不舒服)。
關於中藥,如果想求急效,建議從藥粉轉湯劑。湯劑非常貴,但是效果好很多。
您絕對不是麻煩,我相信對您的家人來說更是如此。家人們一定都希望你平安,所以才會希望你不要吃太多他們覺得會傷害身體的西藥。如果在用藥這方面有經濟負擔,建議往校內(如果有的話)諮商中心求助,試著接受諮商。如果您不是學生,可以考慮某些諮商機構釋出的實習諮商師個案名額,通常會是相當便宜的價格(如只收場地費)。
不會!也很謝謝您的提問。我對您面臨的情況感到很難過,雖然這樣說可能有點冒犯和不負責任,但是謝謝您讓自己撐著。無論是為了什麼理由,如果可以的話請不要放棄。
啊擅自突然斷藥的話除了症狀會加劇反撲之外 身體對藥性會有變化 之後回復治療的話會很麻煩喔
當自殺意念這麼頻繁,甚至還是曾執行過的時候,有機會請找專業人士求援。不管是自殺意念還是負面情緒,有時候很像漩渦,會形成一種慣性。當您發現到自己被困在這些想法和情緒中時,您可以試著讓自己分心,或者自己設計一種短語,每當覺得要陷下去時就念一念(例如強迫自己開始在心中想著「天空好藍」)。
當自殘的目的不是自殺時,可算是另一項議題。自殘可能伴隨的情況是失去現實感、恍惚等等。如果您想更了解,推薦您一本書<割腕的誘惑>。
自殘的修復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旅程,通常跟童年與主要照顧者的情感依附有關。目前,可行的目標是「降低自殘次數」。當自殘次數降低後,諮商關係會比較能深入。
對於這個並沒有幫助到您的世界,您肯定非常生氣。即使這樣也沒關係,請盡量試著控制自殘次數,並且維持諮商關係,或許會慢慢有出路的。
沒關係,就算不懂自己也沒關係。請讓自己繼續存在在世界上,這樣就好!
如果想要整理自己,諮商師、輔導老師,都是您可以求助的對象
其實跟輔導員談話,就跟看醫生一樣,有時候看緣份、看運氣。如果覺得短期內遇不到自己喜歡的助人者,那至少讓這些人陪您一小段路,或者就跟他們說一些比較無傷大雅的小事情也好。談話本身有時就有療效,如果他們讓您生氣,就換一個再嚐試看看,或許會遇到喜歡的也不一定。
感謝您的補充,擅自斷藥的確會有很多風險,需要大家都多多注意。
主要是想跟大家說會打生命線或是張老師通常是已經命懸一線的最後時機了,怕大家在那個時候聽到幹話XDDDD(還有人聽過:你要想開一點啊
有吃藥,也有諮商,聽起來滿穩定的,只是或許這個穩定對您而言比較像是「沒有進展」。理智和生理反應分開,聽起來好像您離自己的真實感受有一段距離。自殘其實是一種自我治療的機制,就跟暴食和網路成癮一樣,他們都是方法,只是危險性不同。自殘行為會使您遠離自己的感受(這也正是自殘出現的功能)。如果,您想要試著「好起來」(好起來時,也意味著自己會「變得有感覺」),自殘行為的頻率得先盡量降低,否則麻木感會持續隨著自殘而存在。這個過程有點像減肥,很艱難,但值得投資。
嗯......這種故事的確有(扶額),但就算是這樣,在危機時刻有人講幹話,有可能比沒人講話好,也說不定會遇到相當專業的輔導員也不一定。
在資格上,諮商師和輔導老師會比接線的輔導人員更專業。
有盡量就好!我認為是。「不自覺」是自殘很常出現的徵象,也有那種割腕後完全忘記自己有割的例子。您可以把「不自覺」解讀為潛意識。有某種深埋的焦慮、痛苦或恐懼,雖然我們還沒意識到這些情緒的存在,但是他們的確影響了我們,使我們「不自覺」。陪當事人一起探索這些情緒從何而來,就是諮商師的工作之一。
老實說...24小時的專線的人力消耗大,所以很多是志工短期受訓。雖然有資深督導在後面幫忙,但因為需求量太大、訊期又未必很長,有時候專業品質還真是不能把握......不過我相信大家盡力了......!
分享一個勵志的案例。在安心專線有聽過,緊急時刻接線輔導人員堅持維持和對方的通話,最後讓警方和救護車成功跑去破門,救下一條人命的故事。雖然輔導品質不一定都很讚,但是......有通話,就有機會。
我相信您的諮商師一定很盡力,您自己也是^^。自殘或其他高危機的孩子總是讓我們心碎。有一個算是自殘議題的特色,就是當事人好像比較會試探和跟諮商師玩心理遊戲。我認為這種因不安產生的動力是很能理解的,只是如果您覺察到自己有類似的表現,也可以試著減緩,這樣就算是幫諮商師一個忙,也幫您自己一個忙了。
或是一直睡一直睡睡到覺得很膩為止
如ibis692所說,這種憂鬱消沉的狀態,有時候需要一個奮起或鯉魚打挺。如果您自己覺得太艱難,最好是有人能夠來拉您一把,或者跑來跟您講話。我個人認為,跟人互動非常重要,不管是講什麼廢話或幹話(如果對方會講些傷害您的話就請避免)。說話會刺激我們的情緒和思緒,讓我們不至於完全的停滯。
陪伴者真的是非常辛苦,老實說我一直都很敬佩你們。雖然的確,如果能見面抱一個或一起吃個飯,療效更好,但我相信對於您的朋友來說,光是知道您會回應、會為他們擔心,這就是一根救命繩。別怕自己做得不夠,有時候這些網路上的對話也會成為種子,只是不知道何時他們會想起來,或甚至因此想開了一點點。當陪伴者越穩定,您所陪伴的對象也就越能跟著您一起穩定,因此不要害怕,您已經做得很多了。
他可能下意識覺得看醫生跟自己也生病了有關連,但又覺得自己是陪伴者不能跟著生病,或是其他的,選一個能讓他舒適的方法吧
即使是在成人身上,我也仍會為此感到悲傷。能夠把自己內心的感受坦然與諮商師討論,我相信你們的諮商關係是相當穩固的,同時您也表現出對諮商負責的態度,這樣對諮商來說是加分。不過,假如您感受到這段諮商關係有點膠著、治療效果停滯,也可以考慮尋找動力學派的諮商師,如精神分析、人際歷程、客體關係取向等等,有可能動力取向的諮商師能在自殘的這項議題上工作得更深入。這只是我的建議,其實光是您能撐到現在,就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了。
我覺得對於陪伴者而言,最重要的仍是您自己的生活。如果對方並沒有立即性的危險,您可以考慮減少一些陪伴的時間,因為您需要照顧自己。能感覺出您真的是非常疲憊又無力,但是若想要與對方維持長久的關係,在疲倦時保持距離、稍微放下他,也是一件重要的任務。我的想法是,請把照顧自己當成首要的工作,自己充電充飽了之後,再試著去付出心力。
您也辛苦了!陪伴者真的是勞心又勞力的角色。如果您的伴侶沒有告訴其他人,可以試著為他介紹一些他能接受的資源,以分擔您的壓力。當我們出於愛和關心付出陪伴的時候,也要記得對方的幸福快樂其實並不是我們的責任,因為那有可能太過沉重......這是當事人與陪伴者間可能出現的界線問題。如果是諮商師,一周只要見個案一個小時或頂多兩小時,剩下的時間其實都可用來修復情緒,但是陪伴者就不行了。當物理距離越緊密時,更要學習劃分心理距離,允許自己優先考慮自己的最大福祉。
有創傷並不是您的錯,如果每次都會解離,有可能是還沒準備好,再給自己多一點時間。聽起來您很清楚核心的議題,知道大魔王的位置所在。如果有可能的話,一次處理一個極小極小的片段試試看。其實自殘處理中,很多時候是在讓當事人學習自我鼓勵,也就是培養心理的內在成人。當發現自己解離的時候,你可以試著安慰自己,跟自己說不要怕、諮商室中很安全,然後做個深呼吸試試看。諮商師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好的成人,當諮商師照顧當事人時,當事人會慢慢把諮商師的形象內化,慢慢長出一個溫暖、成熟的內在成人。您需要漸進式的學習讓這個內在成人長出來,當他的聲音越清楚和溫暖、讓您越安心的時候,您就越能減少解離的厚度和強度。
只是或許聽他表示這個念頭也維持了很多年,我也認為都這麼久了,一時半刻也不會結束,未知盡頭在哪的憂心,可能是我最容易產生壓力的點,該多練習收放吧(?)。
我想目前為止,我希望自己能讓他更加的信任我,不管什麼事,會記得來找我這樣。(一種調教的味道(X))
如果您指的是雙方都有危機風險,並且您沒辦法拉著他求援的話,您還是可以考慮先自行求助。因為隻字片語有時較難說明清楚,但是聽起來您與對方間除了目前已提到的憂鬱症和陪伴者角色以外,似乎也有情感糾葛的狀況?即使如此,任何一方先去諮商都可能對關係會有幫助。
如果是這種自己好像可以懂,但又不好直接說「我懂」的時候,您可以用「可不可以多告訴我一點」來取代,或者您可以把自己已經懂的部分回覆給對方聽。例如說,您可能懂他的心情,此時就可以回應「換成是我,一定也會很生氣」,這樣就能使對方感覺被聽見。如果聽完一長串故事,又不知道要如何回應,您可以試著說「那你現在還好嗎?」,讓對方繼續關注和分享自己的內在情感。陪伴一直都很有挑戰性,盡己所能就好,剩下的就交給有機會接觸的專業人員吧!
這讓我很清楚這的確是核心議題,也知道這麼重大的創傷事件(沿生出的精神病症不只自殘、自毀、重鬱症,也有PTSD)不該急躁和焦慮,但諮商也一年多了,雖然其他議題有或多或少的緩解和幫助,可是就這議題進展很小,加上因素在我自身,難免會自責和自我厭惡。不過諮商的確在自毀和求生的平衡上有幫助我不少,就是再拉回來一點,至少分擔了我一部份的壓力,至於內在成人的部份…我認為目前的進展雖有,不過沒有很多
真的很謝謝您願意分享這些心路歷程,我想這對於有類似困擾的朋友們幫助很大。雖然現在這個大議題好像停滯了、進展太小,但我相信也有可能是正在累積能量,或許有一天就會出乎意料的成長開花。您跟諮商師感覺工作了很多,能夠立刻理解我所說的內在成人(這可不是容易的事),代表您一定也有過接觸。這個內在成人長大或浮現的過程,需要我們在平時生活裡就不斷練習。舉例而言,您提到自己會自責和自我厭惡,如果又有這些情緒,試著讓內在成人的聲音(如果可以的話,請想像成您心中最完美的父母形象,溫柔、堅定、充滿愛的感覺)出現,然後讓他說「不是你的錯」、「你已經夠好了」。其實強烈的自我厭惡,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傷害,請您嚐試用內在成人來保護自己。自殘的修復是一項愛的功課,關乎您學習更愛自己、對自己更好、肯定自己。
很謝謝您的提問,也謝謝您的付出,說不定您已經讓對方未來的諮商師少了很多工作量呢!
我相信您在自我療癒部份所做的努力,一定都會存在內心的某處。就算短時間內看起來被淹沒,但是所有的耕耘,都會是有意義的。
父母身上常常留存著他們自己的創傷。如果他們現在傷害你,代表他們也曾經被傷害過。他們可能在幼年的時候被剝奪了愛人的能力,以至於沒有辦法去好好愛你,去給你一些你值得擁有的關愛。面對真實的父母,如果您有餘力,可以慢慢去理解他們曾經的痛苦。這不是為了他們,而是為了您。當我們越是理解他人為什麼要傷害我們,我們內心的痛苦就會越減少。
情緒傷害或教養上的傷害,都跟家暴一樣有代間遺傳的現象。幸好,現在您不只意識到自己的困擾,甚至還花了許多心力去工作。當您越是康復,您就越有可能中止這個代間遺傳,然後長出能力去愛您可能會有的下一代。
(續下)
至於完美父母的形象,您可以考慮使用諮商師的形象,或者過去讓您有正面感受的長輩。除此之外,也可以採用朋友的父母形象,那種讓您覺得很棒很完美的家庭。如果沒有真實的素材,沒關係,那就用想像力塑造。完美父母給人的感覺是充滿愛的、溫柔堅定的,當你快沉下去的時候,完美父母的聲音會說「停一停」,提醒你要讓自己穩住。完美父母就是我們心中說著「沒關係」、「不要怕」、「有努力就很棒」的聲音。在任何需要的時候,想像完美父母擁抱您,讓您感到無比的安全。雖然是想像的,但是想像也會產生作用,這種技巧有時被稱為觀想(不過正統的諮商通常不太提這個)。如果您願意嚐試、甚至願意持續一段時間,有一天,在您痛苦的時候,就能突然聽見內在成人照顧您的聲音。
完全沒問題。您有信仰,而且還是觀音菩薩,我認為也是一件不容忽視的好事。雖然這樓小小的要歪去神棍那邊了,但是沒關係,有用就好。祈禱是非常有療效的活動,但是有一些小技巧。當您祈禱時,注意祈禱的內容要偏正向,例如:不是「希望明天不是下雨」,而是「希望明天放晴」。祈禱的語句暗示會影響到我們的心情,因此可以在細節上多多扳正。祈禱時,比起具體的事情(如:我要賺大錢),祈禱一些有深度品質、抽象的詞語會更能瞬間改變心情,例如:平安、健康、快樂。在祈禱時,也可以多說些感謝的話,這也有助於讓我們提升情緒。
混亂到不行的時候,就念觀音菩薩的名字或者六字大明咒。這可能比想著「天空好藍」還有效。觀音菩薩的慈悲形象實在是滿完美的,可以嚐試。
唔.....算是助人工作沒錯,謝謝您這麼說,要是能提供一點點幫忙就太榮幸了。
觀音菩薩是打從心裡喜歡,在這方面就更方便了,也大概是為什麼能撐這麼久的關係吧
能夠撐這麼長的時間,真的非常不容易。有宗教儀式和信仰都是很棒的支持。您在想像觀音菩薩的時候,可以想像祂的形象就在您身邊陪伴您(我相信祂不會介意的)。如果有喜歡的觀音廟,也可以常常去拜訪觀音菩薩,讓自己多沉浸在莊嚴寧靜的能量中,也當作是出門散步的一趟。如果有什麼事情或壓力讓您感到負荷不了,可以想著「我現在要把這件事情放下,交給菩薩幫忙」。光是想著要放下,就會讓人輕鬆一些,有機會不妨嚐試看看。
張老師或其他電話輔導人員可能只夠救急,雖然大家都很努力了,但畢竟是中短期培訓,品質不齊時有耳聞。如果許可的話,最好還是能去諮商或就診。
個人實際經驗總結是,要嘛真的死成,要嘛浴火重生
我就是那個沒死成功,現在用別的方式努力活下來,等那個最重要的目標結束了,人生旅程也可以結束了
後來的我裝作我好了很健康很積極,最後終止了為期一個多月(大概6.7次)的輔導
不過即使是諮商、心理治療等的,也還是會挖隱私問出來,只是包裝好些罷了
不客氣,也謝謝您的分享和討論,一定會對經驗相似的朋友有幫助。信仰類的活動,如果場所得當的話,通常能量都還不錯。能夠參加活動、試著認識新朋友,對身心健康而言都是好消息。多管齊下這點我也很認同,很高興您在自我療癒上再次有了想嚐試的目標,衷心的祝福您,也相信您會越走越順!
老實說與您一樣,對諮商輔導有負面印象的人恐怕並不在少數。諮商是一門相當專業又需要沉澱的藝術,需要諮商師不斷精益求精,然而同時,諮商卻又很容易是關起門來的,沒人知道裡面諮商的多好,或多不好。
您說「等那個目標結束了」,聽起來是有一個未來已確定的時間。在那個時間來臨之間,希望您能多給自己,也多給愛您的人們一點機會,繼續尋找和等待能夠幫助您的契機出現。
感謝您的分享和提醒,第一次學習到有可能是過敏造成的症狀,以後在實務工作時我會謹記在心,這對我非常有幫助。
因為我的憂鬱自殘行為每個月只會持續一天到一周左右不等,差不多就是經期來之前,並不是什麼常態狀況,所以一直很猶豫是否需要看醫生……
如果您指的輔導室是中學以下單位,那麼與您晤談的人員有可能是輔導教師或專輔(以下統稱輔導教師)。輔導教師與心理諮商師在學經歷上有些不同,輔導教師是大學畢業修完小學或中等教程、通過教師證考試(通過率據約七成)即可擔任,不需有心理師證照。然而心理諮商師必須是諮商類研究所畢業,研究所期間,學生需要完成一篇論文、半年至一年的兼職實習(服務時數約100~200小時)、一年的全職實習(服務時數需達300小時),之後才能畢業。畢業後,需要考心理師證照(通過率約五至六成),之後才算是合格。
讓您覺得他講幹話、挖隱私,表示輔導員還沒有取得您的信任。但是,一個安全、信任和接納的環境,對於個案的自我探索相當重要,因此若缺乏信任,對於您或輔導員來說都是相當可惜的。若您有興趣,我會等空閒時開新噗串解釋諮商專業
其實在看自殘這件事情時,我會覺得自殘與憂鬱是分開的兩項議題。經期的間歇憂鬱與自殘其實沒有絕對關係,但是當您選擇自殘而非其他管道(如暴食、打電動等)釋放情緒時,這中間產生了一種獨特性,也讓我多了一層擔心。自殘這部分的心理動力,若有機會,最好是與專業諮商人士共同探討。自殘的議題在上述留言中有提過一些,方便的話您可以瀏覽看看。
至於用藥和看醫生,如果經濟許可、家人部份也OK,您自己也願意嚐試的話,那麼我會建議先去請教醫生的想法。是什麼症狀、需要注意什麼、需不需要吃藥、吃什麼藥等等,這些都能在就診時與醫生討論。有些憂鬱是日照太少、熬夜造成的,中醫則會說是氣虛或氣鬱。如果對精神科醫師感到卻步,中醫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向。經期是很多女性會在中醫調整的項目,雖然中醫的調整速度較緩,但副作用也通常較少。
我本身有在服用中藥,這幾週的藥方恰巧就有你跟憂鬱症患者提的歸脾湯。我並非是憂鬱症患者,不懂您為何在本身沒有中醫師執照的情況下,會認為病患在就診時,主動提及歸脾湯是洽當的?
我在情緒失控的時候,覺得自殘是能夠最快穩定情緒的發洩方式。大部分感到憂鬱的時候都是晚上,最簡單也最不需要思考的手段就是掏出刀子。
像是前天晚上憂鬱發作,但我隔天還有行程急需睡眠,自殘之後就睡得著了。比起打電動、看書、暴飲暴食,我覺得自殘的效果比較明顯,也比較快,雖然我知道這麼做只是治標不治本,很不健康。
但漸漸覺得跟要好的朋友傾訴可能給她帶來很多壓力
最近很克制的沒有跟她說任何抱怨的事
以前有想去死,打了張老師的電話算是被拉回來就沒有跳樓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該去看醫生或諮詢
不過去看的話大概會被家裡人當成笑柄
因為很要好,我不想讓她也變得跟我一樣
如果是大專的輔導室,裡面會出現的就是諮商心理師和實習心理師,而非輔導教師。很有可能您遇到的是一位實習心理師,由於經驗淺、自身又緊張,而帶給您不太好的印象。我覺得您發現自己比較能接受同性,這是一個很棒的自我覺察,會對您以後尋找助人者有些幫助。首先,如果您對實習諮商師不太信任,您可以在初談時要求對方有心理師證照;第二,如果您認為跟同性談比較安全,也可以要求希望能排同性諮商師,這些要求都是可以中途向諮商中心反應的(雖然不一定都能立刻換到最滿意,但可以試著爭取)。
很抱歉讓您對諮商輔導有不好的體驗,也很謝謝您當初曾經努力的給諮商師機會,也很包容他。原本我們實在不該讓個案做這些事情,但是在我們還不熟練的時候,真的非常感謝個案的體諒。(續下)
最後一個部份,是您的福祉。在初談時的合約上有寫,當事人有權利隨時終止諮商(如果您是高危機個案則會有些緩衝,因為學校有責任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如果(真希望不要),以後您又遇到不喜歡的諮商師,您有權利停止或退出諮商,不用勉強自己去。這一項權益的部分提供給您參考。
非常謝謝您提出這個問題,讓我有機會多作說明。首先關於我為何建議當事人主動與中醫師提歸脾湯,這點的意思是讓當事人有個開頭,可以向中醫師討論自己的憂鬱狀況。這點的考量是,有些中醫師不一定能發現當事人的真正需求,而也有些當事人(特別在憂鬱症發時)說不清楚自己的需求,但以一個清晰的、知名的驗方開起討論,或許能夠留更多資訊供中醫師診斷。歸脾湯對憂鬱症的療效這部分,可以在網路上搜尋的到(例如某些健康專欄),可視為一般性的中醫常識。我在此提這個藥方,僅當成資訊分享,沒有診斷或給藥之意,因為有可能當事人與中醫師討論後,中醫師會認為歸脾湯並不適合。適合憂鬱症的驗方很多,每個當事人的體質也完全不同,最後吃的藥可能會再有調整。(續下)
其二,我想以自己粗淺的理解,說明中醫病理與西醫的出入,有誤請再提醒。西醫的病理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感冒吃感冒藥,很痛吃止痛藥,憂鬱吃憂鬱症的藥......也就是說,西醫的藥與病徵間往往有比較清楚的對應關係。所以反過來說,如果今天一個人吃了感冒藥,我們大概就知道他是感冒了。然而中醫,有可能不同症狀吃同一個驗方,也有可能相同症狀但是吃不同驗方。中醫的診療方式,看的是陰陽、經絡、臟器之間的互動流轉,今天就算吃同個驗方,也有可能其劑量依個人臟器狀態修改過,結果外顯出來的一個是流鼻水,一個是經痛。正由於中醫相對龐雜,現代人較熟悉西醫,因此我在建議中提供一個常識性的、著名的驗方作為開頭,僅是為了方便與醫師討論之用。中藥也跟西藥一樣,需要在醫師指示下進行,也提醒各位盡量不要自行抓藥嚐試。
我覺得不敢表現、不敢發洩,對內心可能會造成另一種壓力,因此我會有點擔憂。如果您真的很不想讓身邊的人發現,試著悄悄的去找諮商診所或校內輔導室、諮商中心求助也是一種辦法。雖然您現在因為不想讓其他人擔心而忍耐著,讓自己默默受苦,似乎是一種溫柔和體貼,但是若有一天,您身邊愛您的人,發現一切無可挽回的時候,我想他們也會相當自責和懊悔的。如果有一點點可能的話,適當的選擇可信賴的對象,讓對方陪伴和認識您的另一面,或許有助於減緩您的壓力,也給您自己和對方多了一次機會。
不好意思剛才漏回覆您的另一則留言。關於挖隱私這件事情,我想您使用挖隱斯這個詞,代表您在晤談的過程中其實很不舒服。在諮商過程中,探索當是人生命經驗的細節對於工作是重要的,因為當線索拼湊起來時,諮商師才能為當事人找到模式,或者看見一些可工作的議題。然而,如果諮商師在探索之前,沒有先經營好諮商關係,沒有讓當事人覺得安全、信任、可靠,那麼就有可能會讓個案覺得諮商師探問太多細節,或覺得諮商師怎麼咄咄逼人。不過,並不是每位諮商師都是如此,高手仍然眾多,還是有諮商師會散發出療癒的氛圍,或有些諮商師擅長同理陪伴。無論如何,還是希望您願意繼續嚐試,並且有朝一日遇到投緣的助人工作者。
選擇自殘作為手段,這中間有可能暗示著一些過去不好的經驗,因為在更為健康、穩定的情況下,一般人通常不會選擇自殘來釋放壓力(這裡說的「不會」,比較接近「無法」或「做不到」)。自殘是一種釋放焦慮的方式,而且相對強烈,所以如您所說,可以立刻達到您想要的「效果」,瞬間降低焦慮、讓您入睡。自殘可以用來壓抑內在的痛苦,就算或許只有經期期間,痛苦比較明顯,但仍然表示您內在有某個傷口需要被理解、接納和珍惜。自殘的修復有可能是沉重、緩慢和困難的,但絕對有其價值。如果您發現自己是「不能控制的」跑去自殘,那就更要留意。我覺得自殘就像是在說「我不知道怎麼愛自己,我那麼糟,我該如何是好」,要是有機會,真的很鼓勵您與專業助人者一同工作,照顧自己受傷的內在。
原來一般人自殘這麼困難嗎……好的,我會盡量找其他方式排解情緒。
也謝謝您發了這個噗。
如果您很擔心自己的傾訴對親近朋友造成壓力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尋找更多資源來幫助自己。很慶幸您曾經使用過張老師的電話專線並且危急下發揮了作用,但您似乎也會擔心自己下一次又想跳樓該怎麼辦。如果看醫生、諮詢會被家人當笑柄,聽起來他們並不會很強硬的阻止您,只是他們的嘲諷可能會讓您不適。雖然心理師們持續都在推廣心理衛生教育,但社會大眾的相關知識仍普遍有待加強。如果有任何人認為「求醫」、「求助」是一則笑話,那麼一方面暴露著他對疾病的無知,一方面顯示出他對於尋求幫助的恐懼。只有勇敢、願意為自己負責任的人,才有力量去承認自己的脆弱,並且挺身去尋找資源求助。雖然,如果您求醫就可能面臨被家人嘲笑的風險,但另一方面,您也給朋友和您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或許這樣的投資,仍然是值得的。
感謝您對中醫名詞的補充。中醫真的非常複雜,但是因為溫和、副作用少,有機會還是希望能多多認識中藥。
也很謝謝您的提問與分享,讓我們都更認識您的情況。
當自殘行為一出現,不管多麼輕微,對我而言都會響起一個警鈴,讓我注意到對方可能有依附關係上的創傷。在可以的情況下,最好能先停止或降低自殘行為的頻率、嚴重程度等等,這樣才有機會讓自己去學習怎麼用更健康的方式因應自己的焦慮。即使您進入諮商中,先控制自殘程度也是任務之一。自殘有一點點上癮的危險,因為它對於釋放情緒實在太有效果,當事人會忍不住想使用這個扭曲的方法幫助自己。然而,也唯有先停止扭曲的方法,其他更健康的方法才有辦法慢慢形成。如果您在經前憂鬱時自殘,可以在月經快來前提早預備,讓自己盡量不要拿到自殘工具,或盡量減少獨處的時間。非常榮幸能回應您的困惑,依然很鼓勵您向專業人士求助,找機會去安全的探索自己、並且越來越珍愛自己。
任何人都可能出現自殘行為,特別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男性較少。感謝您提問讓我澄清,在上面的留言中,我用的詞「一般人」是指「身心健康穩定者」,也就是說在身心功能完好穩定的狀態下,以「自殘」作為紓壓管道絕對不在選項內。通常大家會覺得那很痛,就「做不出來」。然而,因為知道會痛會受傷而不去做,這樣其實才是真正的健康表現。
下意識,代表是有點不知道怎麼回事。用指甲抓出紅痕,我個人認為可算是自殘行為,只是如果是在學校體系內,這樣不會被列為最緊急的危機個案,因為抓皮膚與割腕相比,後者還是更加危險。在您的描述中,第一個讓我注意到的詞是「下意識」。這可能暗示著某種解離狀態,或可能情緒不佳導致了恍惚。您或許因為太常發生而習以為常,但是如果您在諮商室內也有類似反應,我想這是很值得討論和工作的素材。
家人有去諮商,但那位家人就是我的壓力來源
今天中午因為她的訊息讓我有點想不開
只是公司在2樓跳下去大概不會死……
之後我會去找找看諮商的
謝謝您也謝謝duck826
這個分歧的問題好像真的很麻煩。因為複雜的緣故,說不定各自都有一點道裡,但卻讓大眾無所適從。欺騙的問題也的確很嚴重,在幾十年前,青草藥還沒被管制的時候,當時有許多人很習慣自己去抓草藥吃偏方。偏方不一定都有壞處,但是這種不靠醫生靠自己的風氣曾經很盛行,一來風險很高,二來會很容易被有心人士誤導。不管要吃什麼方,在醫生指示下進行還是較為安全。
如果您受那位家人影響那麼深,偶爾也可以試著以自己的幸福快樂為最優先考量。在任何情況下,一個獨立個體的情緒嚴重受另一個獨立個體牽引,對雙方的健康快樂而言通常都不是好事。看來連在工作時您都會出現稍顯強烈的自殺意念,請在非工作的時間特別注意盡量不要獨處。
之前曾經很紅的一個詞叫作情緒勒索,然後其他可能涉及的議題是分化與心理界線。與您分享這些概念,有機會您可以多搜尋相關資料,增進對於自身的認識。不客氣,祝福您之後能找到投緣的助人者。
因為有相關症狀在幾個月前有非常強烈的自殺念頭
那時候有嘗試過所有網路上跟民間知道的防自殺專線
結果讓我蠻失望的...
這邊我點出自己的感想
首先 安心專線 通話好幾次無人應答
張老師專線 也是通話好幾次無人應答
最後生命專線 打了將近3通以上才有人接應
但是服務態度 很沒有感情只是問問並蒐集你近況跟身家資料
然後要我別想太多去休息之類的
老實說個人覺得愈談愈沉重,對防自殺專線的感覺不是很好 後續也沒有什麼特別關心 最後透過自己壓抑想法還有跟朋友談心才穩定下來
如果真的當下很失控很無助
其實我還更推薦和警察談談的((
首先要很肯定您在第一時間,願意去尋找資源來幫助自己。雖然最後的經驗並不是那麼正面,但是讓一般民眾在需要時有個求助的管道,就是這些專線設立的目的。
關於打不通的問題,其實是因為在線人數眾多。每個接線輔導人員可能有20幾位個案在等電話,特別是在11點~凌晨兩三點的高峰時間。
其次是服務態度,由於接線人員的受訓期間較短(如一兩個月到半年左右),因此專業品質遠不及心理師。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得上線,原因是民眾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接線的人員常常不是志工就是只領最低鐘點,要他們花更長久的時間與金錢去受訓,於情於理也似乎不太可行。
(續下)
助人者的品質一直都有很大的差異,專業者如此,更遑論是短期受訓的接線輔導人員。然而,這些志工們往往都是自掏腰包來接受訓練,在第一線與極有挑戰性的危機個案工作,他們的熱忱與付出,和他們所承受的情緒耗竭,其實隱藏在電話的另一頭,是我們時常會忽略的。陪伴,絕對不是一件易事,且在最理想的情況下,當事人就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實在不希望讓當事人來分擔或包容我們的笨拙之處。即使如此,我還是希望有更多人能體諒甚至鼓勵這些有時候壓力極大的無名者。長期的接觸危機個案,有可能會造成情緒傷害或疲憊,讓這個接線員的情感變得疏離麻木。舉例來說,或許接線員曾經用盡心力輔導一個個案,結果對方仍一意孤行的自我傷害。連專業心理師都需要時間來調適這種疲憊,何況是受訓不久的接線員。(續下)
然而就算供不應求,就算受訓的時間不算長,這些專線還是救下了無數的人,只是隱藏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當接線員接起電話的時候,如果是高危機個案,他們其中一個清楚的任務,就是拖延時間。在身家調查的部分,是因為專線中心都會建檔,在危機程度高時會予以追蹤。這個過程如果處理的不好,的確很容易讓人覺得冷冰冰的,或很制式。聽到對方跟您說別想太多去休息,這感覺一定很糟,也難怪您會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了。如果未來您打去專線,又遇到類似的對待(真希望不要),這時我的建議是將期待降低,然後評估對方可能對您有哪些幫助。例如,對方雖然講話缺乏溫度,但如果您當下就是急迫需要講話,這時您可以試著跟他談一些生活瑣事,以紓解您談話的需要;避免談太重要的事情,以免不小心被對方潑到冷水。這實在是下下策,但或許會有一點幫助。
的確是如此,不過我相信在資源和人力有限的情況下,大家都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穏穏守住了第一戰線。雖然,在這裡看到大家對專線的抱怨多於感謝,但在前面的留言中,也有因打了張老師專線而保障生命安全的例子。除此之外,在正式的統計中,專線對於自殺防治是有顯著成效的,也因此政府才會持續投入經費支援。助人是一項困難且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如果不是秉持著救人和幫忙的善念,我想沒有人願意去當這些接線志工,或只領最低時薪的輔導員。若是為了賺錢,或許把相同的時間拿去當家教還比較划算,既不用聽電話裡的危機、坐立難安,還能夠賺取兩三倍的報酬。我個人覺得,我們可以對專線抱持期待,但同時也對他們現有的成就予以鼓勵,看見他們的犧牲與辛苦。不管是對助人者還是對任何人,我想這樣的支持態度,都能讓雙方更能互信互賴,合作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