そこ曲がったら猫がいる。
作為「推廣」,其實翻譯只是為了吸引有興趣的人,因為語言不通無疑就是個門檻,加上語言畢竟不是一蹴可幾的東西,所以很難馬上學會,更別提看長篇新聞或是深入的訪談。至於吸引進來之後,他們要不要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學習外語)、去看更深入的東西,或是就這樣仰賴翻譯者和情報網的情報,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而作為「商業用途」,他們當然會期望消費者只看他們的東西,看翻譯的書籍或是中文化的電玩(搞不好還希望消費者懶惰一點)。因為一旦他們失去學習語言的動力,只單單等著翻譯的東西出來,此時還怕沒有點閱率或是購買者嗎?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