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憂鬱
正常農產殘貨的處理方式,不應破壞體制,用不適宜的方式處理殘貨

量大有殘貨的問題,當量大的時候本來北農就可以自己進場買菜(北農的承銷代號是6000),過去曾經有編列預算,當供應量過大的時候,總經理可進場用業務費買菜,再發送給相關單位或社福團體,但這樣是一般貨品的時候進場,用的是維持正常的價格買貨,同時是有編列預算,預估到這個可能的事件來處理,但從來沒有用錢來買過殘貨,為什麼有正常途徑吳總不走,而要另開有問題的處理方式?

臺北農產最重要的任務是讓承銷人願意來買菜,讓農民團體願意把菜送進來,並維持菜價的穩定,而不是做慈善事業,但吳總沒有完成這個任務,讓一公斤1.2元的拍賣菜價出現,造成後續長期低菜價的影響,還不走正途,做了不適宜的行為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