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西門風痕影
#想掐死人系列

前情提要:客戶委託了廣告商(A)與網站開發商(B)

A 說 B 的程式有問題,Google Tag Manager 收到的報名數量是網站後臺實際筆數的百倍,B 說沒問題

我檢查 B 寫的東西(幸好有 source map 可以還原),並沒有錯,只有報名成功的時候才會把 A 指定的變數 push 到 GTM 的 dataLayer

而 A 蒐集到的資料只有 A 看得到,我們、客戶和 B 都看不到,但看得到 A 在 GTM 裡頭的設定,今天總算發現--是 A 的設定寫錯了
機器狼🔜茶會首次出毛!
可以喔汪
中央西門風痕影
原來 A 在 GTM 裡設定了一個 click event,並預期這個 event 會在報名成功的時候觸發,但沒想到他指定的 classes 條件同時吻合了別的按鈕,所以會比實際數量多很多

再來,A 在 GTM 裡,把 dataLayer 裡報名成功的那個變數,跟剛剛的 click event, 全都指向同一個(報名成功)統計--所以,就算剛剛那個有正確設定,數據也會變兩倍
風流倜儻風若維
還沒完呢........
小佑-絕地小工程師
感覺 A 的物件處理能力好像有點弱?
風流倜儻風若維
因為A 不會程式,不要說js, 連HTML、CSS都不懂
中央西門風痕影
小佑-絕地小工程師 : 與其說是物件處理能力弱,他們本來就不是寫程式的,所以 classes 設錯還情有可原

(這裡指的是 CSS selector 的 classes。在 GTM 後台指定之後,只有吻合該設定的頁面元素會紀錄 click event)

就是搞不懂他怎麼會認為這兩個東西 (同一個動作用兩個不同方法產生的事件) 可以加起來統計...
風流倜儻風若維
我也不懂.....而且我建議他們他們都當耳邊風,B說得他們就覺得是對的......
小佑-絕地小工程師
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的流程邏輯不是程式設計師獨有
我覺得他們沒思考過處理事情時的先後順序、關聯性之類的

大概就是那種「這樣寫就可以計數」,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處理」的心態處理事情
風流倜儻風若維
A 沒有程式設計,他們是廣告商,只會花錢買廣告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