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haruspring
Thu, Nov 30, 2017 2:49 PM
Wed, Aug 28, 2024 2:31 AM
10
book
《渺小一生|A Little Life》
作者簡介裡面寫著「探討的主題是痛苦,而襯托極端痛苦經驗的……(下略)」,我一開始沒有很注意,人生本來就很多苦痛,不過簡介真沒開玩笑。
這是一個
很
痛苦的故事,而且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折磨,讓我想起許多傷痛難過的事,我覺得還是謹慎服用好了……
Pinenut讀書會
劇透警告
新新
@haruspring
Thu, Nov 30, 2017 2:53 PM
先講一點開心的,作者的簽名真的跟博客來網頁上的一樣呢
新新
@haruspring
Thu, Nov 30, 2017 3:15 PM
上下冊是很雅很柔的淺粉和淺藍
新新
@haruspring
Thu, Nov 30, 2017 3:23 PM
Thu, Nov 30, 2017 3:24 PM
複習一下當初的
簡介
:也是一本很文藝的小說,一出版就受到美國文化圈追捧,還入圍了布克獎
新新
@haruspring
Thu, Nov 30, 2017 3:25 PM
2015年度歐美媒體最推書單大整理──小說篇
《微小的生命》(暫譯,A Little Life)/柳原漢雅(Hanya Yanagihara)著
日裔美籍作家柳原漢雅的正職是旅遊出版社主編,沒有受過小說訓練,花 16 年在 2013 年推出《林中祕族》,立即驚豔文壇,隨後在短短 18 個月內,完成 700 多頁的《微小的生命》於 2015 年出版,被譽為年度最棒的同志小說。故事描寫四個男性友人從大學到中年,橫跨 30 年的故事,他們是大學室友,分別成為作家、演員、建築師和律師,寫他們的同性和異性戀情與人生的聚散離合。其中,主角Jude 是受虐兒,成功的人生無法掃除內心的自卑、受創和不堪。
新新
@haruspring
Thu, Nov 30, 2017 3:35 PM
吳曉樂:再豐沛的愛,也可能止不住悲傷──讀《渺小一生》
加拿大作家米麗安.泰維茲(Miriam Toews)在其著作《親愛的小小憂愁》中,透過一對姐妹的對話,將「觀察一個人,卻不能拯救他」的苦痛描繪得淋漓盡致。
精神毀傷,正因其不可視的特質,於是常常遭人誤解,以為加油打氣、深情鼓勵,能收其成效。但這樣的期盼,實則是大大辜負了裘德的處境堪憐。(……)有時精神飽受毀傷之人,渴望的無非此種認同:承認有時心靈——如同脊髓神經——一旦嚴重受損,便再也無法回到往日榮景。
一個人非得如此「完美」,才能說服眾人,即使在遭遇不幸,他身上仍有值得被愛的成分嗎?若今天裘德這樣的個體一點也不出奇俊秀,他仍具備如此大量「被救贖」的資本嗎?
新新
@haruspring
Thu, Nov 30, 2017 3:42 PM
這是同志小說嗎?我不知道,讀到後來已經沒空管這件事了……
新新
@haruspring
Fri, Dec 1, 2017 2:40 AM
上集看到一半的時候敲了長女們,因為讓我想起《安樂窩》,不過下集看一看就更新了我的感想,基調上的極端痛苦跟安樂窩差太多了,可能需要謹慎服用。這大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為什麼會有人需要 #觸發警告 。
:有個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人生很難平順走下去。不管立意多好,人生很難平順走下去。不管立意多好,觸發警告都沒辦法幫你止血;觸發警告並不會讓你結痂得更快。
:理智來說,我了解觸發警告有其必要。我了解痛苦的過去隨時威脅著要衝破你的皮膚。看著自己、感覺自己就要四分五裂是很恐怖的。
:但我還是不喜歡觸發警告:
電視演不出沒發生過的事。對觸發物的心理反應遠不及創造那觸發物的真實經歷。
新新
@haruspring
Sat, Dec 2, 2017 4:19 AM
我還是很喜歡一開頭試著講起大家的故事那邊,沈澱了一兩天之後,發現自己竟然就像威廉一樣天真(啊我本來就是天真的人),我太相信有個人或者是什麼,將可以救贖一切。
新新
@haruspring
Sat, Dec 2, 2017 4:22 AM
Sat, Dec 2, 2017 4:32 AM
這部室友早我一步開看,然後讀到上冊到四分之三左右,我實在很憂慮,希望他可以劇透一下:『好像會很慘。』室友挑著眉:「還早呢。」
看完上冊我又刺探了一次:『為啥威廉不跟裘德在一起就好?』室友:「妳還有下冊。」
只能說他在劇透上真的很有道德……
新新
@haruspring
Sat, Dec 2, 2017 4:24 AM
Sat, Dec 2, 2017 4:25 AM
而我在故事彷彿永無止盡的折騰中與自我厭棄中發現,我終究是不理解精神損傷的人,也高估了復原與幸福的可能。
新新
@haruspring
Sat, Dec 2, 2017 4:26 AM
另外就是極度的疲勞。
新新
@haruspring
Sat, Dec 2, 2017 4:26 AM
劇
新新
@haruspring
Sat, Dec 2, 2017 4:26 AM
透
新新
@haruspring
Sat, Dec 2, 2017 4:26 AM
警
新新
@haruspring
Sat, Dec 2, 2017 4:26 AM
告
新新
@haruspring
Sat, Dec 2, 2017 4:29 AM
威廉出車禍的地方真的,讓我想放棄算了,人類能理解並處理的痛苦是有限的,超出某個範圍之後會有點迷離,我只能想著作者創造的這個世界大概不希望裘德活下去還是怎樣的吧?
新新
@haruspring
Sat, Dec 2, 2017 4:31 AM
Sat, Dec 2, 2017 4:32 AM
覺得自己很可怕,碰上爛事的人不會比一般人更不值得活著才對。
但我這樣想會不會太自大了?因為同時也不認為自殺有什麼不對,活下去並不是絕對的義務
(看個故事把自己弄的好累)
新新
@haruspring
Sat, Dec 2, 2017 4:39 AM
我被觸發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 Caleb 施虐的地方,情緒是憤怒。
我是在 Caleb 大抓狂的時候意識到的,然後在看到過去片段的時候一再被加強,我氣這些加害者,他們是有意識地挑選下手對象,他們知道這些人孤立無援,也不見得建立起堅強的自我,這些受害者比起怨恨下手的人,更多的會是責怪自己。
新新
@haruspring
Sat, Dec 2, 2017 4:40 AM
另外就是威廉說「別走,別離開我。」
我瞬間彷彿聽見自己講這句話的聲音,然後就痛哭了一場……
新新
@haruspring
Sat, Dec 2, 2017 4:45 AM
暫時是不可能重看了,同時懷疑自己有沒有辦法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新新
@haruspring
Sun, Dec 3, 2017 1:06 PM
書話》友誼萬歲!《渺小一生》的童話世界,以及其中的美麗與哀愁 | Openbook閱讀誌
新新
@haruspring
Sun, Dec 3, 2017 2:23 PM
「我們只跟世界征戰過一次,在童年的時候,其餘的人生都只是在不斷面對及處理那次征戰的結果。」——作者 柳原漢雅
「童年,我們的目光瞥向世界一次;剩下的只餘記憶。」──美國女詩人露伊絲‧葛綠珂(Louise Glück)
新新
@haruspring
Thu, Dec 21, 2017 1:25 PM
吳珊珊
:
〈很努力康復的人並沒有辦法〉
新新
@haruspring
Thu, Dec 21, 2017 1:26 PM
:可視的與不可視的創傷
:有些人不僅無法克服創傷,還反被創傷給定義。
新新
@haruspring
Sun, Jan 7, 2018 11:44 AM
アマチュア読者's review of 渺小一生
:我後來想通了為什麼是傑比,為什麼必須是傑比,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會比較像傑比。
像是馬男波傑克一樣,我們把自己的人生弄得一團糟。
載入新的回覆
《渺小一生|A Little Life》
作者簡介裡面寫著「探討的主題是痛苦,而襯托極端痛苦經驗的……(下略)」,我一開始沒有很注意,人生本來就很多苦痛,不過簡介真沒開玩笑。
這是一個很痛苦的故事,而且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折磨,讓我想起許多傷痛難過的事,我覺得還是謹慎服用好了……
Pinenut讀書會 劇透警告
:也是一本很文藝的小說,一出版就受到美國文化圈追捧,還入圍了布克獎
日裔美籍作家柳原漢雅的正職是旅遊出版社主編,沒有受過小說訓練,花 16 年在 2013 年推出《林中祕族》,立即驚豔文壇,隨後在短短 18 個月內,完成 700 多頁的《微小的生命》於 2015 年出版,被譽為年度最棒的同志小說。故事描寫四個男性友人從大學到中年,橫跨 30 年的故事,他們是大學室友,分別成為作家、演員、建築師和律師,寫他們的同性和異性戀情與人生的聚散離合。其中,主角Jude 是受虐兒,成功的人生無法掃除內心的自卑、受創和不堪。
加拿大作家米麗安.泰維茲(Miriam Toews)在其著作《親愛的小小憂愁》中,透過一對姐妹的對話,將「觀察一個人,卻不能拯救他」的苦痛描繪得淋漓盡致。
精神毀傷,正因其不可視的特質,於是常常遭人誤解,以為加油打氣、深情鼓勵,能收其成效。但這樣的期盼,實則是大大辜負了裘德的處境堪憐。(……)有時精神飽受毀傷之人,渴望的無非此種認同:承認有時心靈——如同脊髓神經——一旦嚴重受損,便再也無法回到往日榮景。
一個人非得如此「完美」,才能說服眾人,即使在遭遇不幸,他身上仍有值得被愛的成分嗎?若今天裘德這樣的個體一點也不出奇俊秀,他仍具備如此大量「被救贖」的資本嗎?
:有個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人生很難平順走下去。不管立意多好,人生很難平順走下去。不管立意多好,觸發警告都沒辦法幫你止血;觸發警告並不會讓你結痂得更快。
:理智來說,我了解觸發警告有其必要。我了解痛苦的過去隨時威脅著要衝破你的皮膚。看著自己、感覺自己就要四分五裂是很恐怖的。
:但我還是不喜歡觸發警告:電視演不出沒發生過的事。對觸發物的心理反應遠不及創造那觸發物的真實經歷。
看完上冊我又刺探了一次:『為啥威廉不跟裘德在一起就好?』室友:「妳還有下冊。」
只能說他在劇透上真的很有道德……
但我這樣想會不會太自大了?因為同時也不認為自殺有什麼不對,活下去並不是絕對的義務
(看個故事把自己弄的好累)
我是在 Caleb 大抓狂的時候意識到的,然後在看到過去片段的時候一再被加強,我氣這些加害者,他們是有意識地挑選下手對象,他們知道這些人孤立無援,也不見得建立起堅強的自我,這些受害者比起怨恨下手的人,更多的會是責怪自己。
我瞬間彷彿聽見自己講這句話的聲音,然後就痛哭了一場……
「童年,我們的目光瞥向世界一次;剩下的只餘記憶。」──美國女詩人露伊絲‧葛綠珂(Louise Glück)
〈很努力康復的人並沒有辦法〉
:有些人不僅無法克服創傷,還反被創傷給定義。
:我後來想通了為什麼是傑比,為什麼必須是傑比,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會比較像傑比。
像是馬男波傑克一樣,我們把自己的人生弄得一團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