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5 PM
Wed, Sep 27, 2017 5:56 PM
10
1
【文言白話爭議】
其實我覺得有爭論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呀,代表國語文這個學科被受重視,總比被嗤之以鼻的漠視好。
其實這個議題我想了很久才釐清思緒,並不是特地回答誰,
不巧在河道上看到一個偷偷說,我不是再針對你啊啊啊
在討論之前,先撇除政治因素,純粹以文學和教育的角度來談談我的看法。
(內有錯字和缺字,但無法改很抱歉)
掰噗~
@baipu
說
Wed, Sep 27, 2017 5:15 PM
人生嘛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5 PM
說在前面:
記得我一開始進入補教界時,第一篇教的文言文剛好是「出師表」,那時候心想:好呀!我最喜歡這篇了!
這篇文章我國中、高中、大學、碩班各精讀過一次,從開始的毫無反應
就只是條鹹魚
,到最後非常動容甚至鼻酸,於是抱著非常高昂的情緒問學生:「學完了這課你有什麼體會?」
學生:「呃……猥自枉屈是自謙詞?」
我:「…….」
他還是一個升學率極高的明星私校,校排前20名的孩子。
側面烘托出,其實比文白比例更嚴重的是,教育孩子國語文的方式,這也是這次議題的出發點--,後頭被政治角力給妖魔鬼怪化惹—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6 PM
整篇主旨:我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不支持「完全廢除」文言文。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6 PM
我是一個讀中文系步入第七年,還剛好研究領域是古典文學的廢宅一名,雖然沒什麼高見,但是還是想說說自己的體會,要炮請輕點……
我有極大的機率因為懶所以沒回(干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6 PM
進入正題。
記得大學部上文學史,在講每個文學興衰的變化時,都會講到幾個亙古不變的因素,社會環境的影響、文學自身的演變等等,如在魏晉六朝興盛的駢文,在古文運動後,散文一躍成為文壇主流的文體,又如明代公安派帶領起的小品文風潮,成功取代前後七子所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模擬風氣。但這些「過時」的文體並沒有被滅掉,只是從主流位置退了下來而已,依舊還是有人喜愛或是創作。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6 PM
很明顯文學是活的,他會隨著每個時代而改變,就如同現在的文言文遇到的困境一樣,遣詞用字不符合現代文法、蘊含深意不符合現代思想,為何還要拘泥於此呢?現在人每天交談使用白話文,寫作也是白話文,那麼順應時代的變化,提供給學生更多的白話文學作為吸收養分的土壤,不是更好嗎?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6 PM
白話文學自新文化運動開始至今也約100年的時光,已臻成熟,名家輩出,難道「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的意境,比不過「過盡千帆皆不是」嗎?(雖然意境不太一樣,但是夜深了頭腦混沌,想不到更好的舉例)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6 PM
不贊成調降的有一派說法是如此,「如果調降後,學生文學造詣 / 文學素養 / 寫作能力 將會降低……」,我乍看彷彿很有道理,但是回想了一下自身經歷,就滿頭黑人問號。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6 PM
(前方有自誇片段,小心服用) 從小到大我最不愛看文學性作品,小六至國中專精霸道,至今的言情小說,高中開始沉迷穿越過去當皇后,高三那年誤入BL大坑,從此一入腐門深似海,從此BG是路人,說出來自己都不敢信,一個中文系研究生沒認真看過張愛玲之類的經典文學作品。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7 PM
簡而言之,我從小到大看的書單列出來,大概會被國文老師集體追殺的程度,但是我有記憶以來,作文沒低於過5級分,基測兩次+學測作文都是拿滿分,依我個人經歷來說,我並不覺得讀文言文和寫作能力有什麼「直接」的關聯性。如果有學生看恐怖小說、耽美小說等非主流文學,可以有文學上的啟發,我也很樂意接受呀,為什麼一定要固執於古典文學才是經典呢?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7 PM
話題又轉回來,如果將文言文當成古典文學看待,他就是眾多文學類別的一種,又何必趕盡殺絕、完全廢除呢?新詩很好,古詩也很棒,現代小說帶給我們啟發,古典小說也能給我們感動。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7 PM
觀察到某部分不支持調降者,顯露出的是「自己的專業能力將被不重視」的恐懼感,其實不用妄自菲薄,文學他比任何一個學科來的久而且壯闊,自然是有其原因。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7 PM
當我們無法從深澀難懂的古文中探究文意,但是還是可以從現代散文中得到同樣的體悟。也許對課本中的詩詞曲毫無興趣,但是在偶然的巧遇下,我們仍被其他詩詞的美所震懾,悄悄的將其抄錄夾在書中,細細品味。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7 PM
文學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18 PM
天啊我打論文都沒那麼認真 ( ㄍ
─END─
張家阿摩♞狗系仙人掌
@moredarkness
Wed, Sep 27, 2017 5:28 PM
可以調降不能廢除+1
覺得文學造詣什麼的真的無關乎文言文比例,講真的一篇好的小說跟一篇學生不想看的文言文可能前者還比較有意義()
但是其實我很在意白話文的比例調高之後,到底哪些「白話文」才有資格被選進教科書呢?有些現小跟現散被老師教授推舉,但是⋯⋯⋯⋯⋯⋯嗯(欲言又止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35 PM
張家阿摩♞狗系仙人掌
: 對的,這又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另外目前現役的教師大都是文言體系上來的,如何讓這些老師成功教導學生學習白話文也是一大問題(看那麼多「藍色窗簾」和「白話跳過不上」的案例)
不過我不是學教育的,對於這方面就不好著墨什麼了( 。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5:48 PM
啊,補充一點,其實國中教材和考試的方向已經大幅改變了.....但好像大家沒注意到(?),我上課時檢討會考的題本滿滿滿的白話文意理解,學生還錯的一蹋糊塗,崩潰!!!
夜凡✿問花落處
@vviian724
Wed, Sep 27, 2017 6:00 PM
補充個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國文課最大的意義應該是,文字有那麼多種呈現方式、題材,身為一個文學的愛好者,希望站在推廣文學的角度,所以也是支持調降文言比例不廢除。
夜凡✿問花落處
@vviian724
Wed, Sep 27, 2017 6:03 PM
目前中小學的國文科授課方法是「選文」介紹,就一個文學愛好者的角度,我其實非常喜歡這樣的上課方式,最好是每一種類型都給我拿來試吃一次,我就能找到我最喜歡的那道菜(想當初我就是這樣遇上現代詩的XD)
目前文言比例太高導致很多近現代文學都沒有進入年輕人眼裡的機會,而且我覺得很重要的是,選文的內容很容易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不能讓大家一直活在過去的世界觀裡。多少人上了大學才發現以前上課老師告知的思想、世界都是假的,不適用的,現代文學反應近代的現實,如果篇幅能不那麼低,多一點機會進入大家的眼簾,讓多一點老師重視它,那麼孩子們也能早一些知道真的世界長怎樣,不至於剛從中學的烏托邦出來時,那麼跌跌撞撞
夜凡✿問花落處
@vviian724
Wed, Sep 27, 2017 6:04 PM
當然不是說古文的價值觀沒有現代文好,只是那些古文恆久的價值靠的還是我們現代人能不能解釋出那個價值
但是要培養價值時,用近代更靠近自己時空的文本,建立得能更完善且實際,之後再回溯源流看過去的經典的價值,比較異同、取出能繼續延續的部分,我覺得才是正確的順序
夜凡✿問花落處
@vviian724
Wed, Sep 27, 2017 6:11 PM
張家阿摩♞狗系仙人掌
: 關於白話選文的問題,其實我覺得真的想做的話反而沒有那麼難,雖然可能會費一番工夫,但這件事情很多作家都在做
比如朱宥勳《學校不敢教的小說》、《短篇小說》(雙月刊)都做過類似的事情,更不要說動不動就出的各種選文集,交叉對比就可以簡單選出比較具代表性的作家了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6:14 PM
夜凡✿問花落處
: 果然是我親愛ㄉㄈㄈ
補充的很詳細,把我無法表達出來的東西都講出來ㄌ
夜凡✿問花落處
@vviian724
Wed, Sep 27, 2017 6:22 PM
東風🍮汙壇領袖
: 其實是剛好想起來在朋友的FB裡聊過
然後去把聊天內容複製過來整理一下
這個議題其實,我怎麼找都找不到一個可以打動我的,維持文言比例不調降讓出位置及部分資源給近現代文學的說法
這樣在商來說就是想壟斷市場,在生物就是阻絕發展生物多樣性,怎麼想我都無法理解對面的論點啊
東風🍮汙壇領袖
@jill6543300
Wed, Sep 27, 2017 6:23 PM
夜凡✿問花落處
: 我超孬 根本不敢發在FB 太多教授的好友ㄌ哈哈哈
夜凡✿問花落處
@vviian724
Wed, Sep 27, 2017 6:25 PM
沒關係 發噗浪也可以XD
有時候有在人家屋簷下的難處w
我有力氣整理想法時來發一篇好了
好久沒有好好寫東西了順便練筆
載入新的回覆
其實我覺得有爭論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呀,代表國語文這個學科被受重視,總比被嗤之以鼻的漠視好。
其實這個議題我想了很久才釐清思緒,並不是特地回答誰,
不巧在河道上看到一個偷偷說,我不是再針對你啊啊啊在討論之前,先撇除政治因素,純粹以文學和教育的角度來談談我的看法。
(內有錯字和缺字,但無法改很抱歉)
記得我一開始進入補教界時,第一篇教的文言文剛好是「出師表」,那時候心想:好呀!我最喜歡這篇了!
這篇文章我國中、高中、大學、碩班各精讀過一次,從開始的毫無反應
就只是條鹹魚,到最後非常動容甚至鼻酸,於是抱著非常高昂的情緒問學生:「學完了這課你有什麼體會?」學生:「呃……猥自枉屈是自謙詞?」
我:「…….」
他還是一個升學率極高的明星私校,校排前20名的孩子。
側面烘托出,其實比文白比例更嚴重的是,教育孩子國語文的方式,這也是這次議題的出發點--,後頭被政治角力給妖魔鬼怪化惹—
我有極大的機率因為懶所以沒回(干記得大學部上文學史,在講每個文學興衰的變化時,都會講到幾個亙古不變的因素,社會環境的影響、文學自身的演變等等,如在魏晉六朝興盛的駢文,在古文運動後,散文一躍成為文壇主流的文體,又如明代公安派帶領起的小品文風潮,成功取代前後七子所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模擬風氣。但這些「過時」的文體並沒有被滅掉,只是從主流位置退了下來而已,依舊還是有人喜愛或是創作。
─END─
覺得文學造詣什麼的真的無關乎文言文比例,講真的一篇好的小說跟一篇學生不想看的文言文可能前者還比較有意義()
但是其實我很在意白話文的比例調高之後,到底哪些「白話文」才有資格被選進教科書呢?有些現小跟現散被老師教授推舉,但是⋯⋯⋯⋯⋯⋯嗯(欲言又止
另外目前現役的教師大都是文言體系上來的,如何讓這些老師成功教導學生學習白話文也是一大問題(看那麼多「藍色窗簾」和「白話跳過不上」的案例)
不過我不是學教育的,對於這方面就不好著墨什麼了( 。
我覺得國文課最大的意義應該是,文字有那麼多種呈現方式、題材,身為一個文學的愛好者,希望站在推廣文學的角度,所以也是支持調降文言比例不廢除。
目前文言比例太高導致很多近現代文學都沒有進入年輕人眼裡的機會,而且我覺得很重要的是,選文的內容很容易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不能讓大家一直活在過去的世界觀裡。多少人上了大學才發現以前上課老師告知的思想、世界都是假的,不適用的,現代文學反應近代的現實,如果篇幅能不那麼低,多一點機會進入大家的眼簾,讓多一點老師重視它,那麼孩子們也能早一些知道真的世界長怎樣,不至於剛從中學的烏托邦出來時,那麼跌跌撞撞
但是要培養價值時,用近代更靠近自己時空的文本,建立得能更完善且實際,之後再回溯源流看過去的經典的價值,比較異同、取出能繼續延續的部分,我覺得才是正確的順序
比如朱宥勳《學校不敢教的小說》、《短篇小說》(雙月刊)都做過類似的事情,更不要說動不動就出的各種選文集,交叉對比就可以簡單選出比較具代表性的作家了
然後去把聊天內容複製過來整理一下這個議題其實,我怎麼找都找不到一個可以打動我的,維持文言比例不調降讓出位置及部分資源給近現代文學的說法
這樣在商來說就是想壟斷市場,在生物就是阻絕發展生物多樣性,怎麼想我都無法理解對面的論點啊
有時候有在人家屋簷下的難處w
我有力氣整理想法時來發一篇好了
好久沒有好好寫東西了順便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