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whiteness
想
Mon, Aug 7, 2017 1:31 AM
17
一大早就在跟自己腦內激盪
頓時間跳出四個上個星期想談、但因為太忙所以沒時間發噗的敏感議題……
比方:關於辦小號的這件事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1:32 AM
我多少知道有些朋友、作者有自己的小號,但大家都有類似的默契——就算知道也不會特意去說。
畢竟以噗浪來說,『小號』的功能比較像是:
以不同身份,適合說什麼樣的話
。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1:34 AM
連平時三次元生活中,面對不同領域、類型的朋友,我們自己都會有意識選擇性用不同角度去聊天。
更何況是一個2千粉絲的帳號v.s.10個粉絲的帳號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1:36 AM
每個人身上本來就集結著多重身份,面對母親我是女兒、面對客戶我是專業服務人員、面對讀者我是作者、面對創作者我是鍾情的小粉絲
我對母親任性的撒嬌,當然不能對客戶說;我在客戶面對低聲下氣,但我不會這麼放低姿態與朋友相處。
我會想跟同好交流,但畢竟和朋友的定位不一樣。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1:38 AM
但當這些身份在同一個領域重疊時,該怎麼辦?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苳實是我的高中同學、她又是圈內人,知道我的噗浪帳號。
但當她詢問我:為什麼我覺得妳跟tec的說話的感覺,跟我平常看到妳的感覺差這麼多,整個比較小妹妹……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1:41 AM
Mon, Aug 7, 2017 7:03 AM
噢這個問題嘛。
首先,我很清楚,在她們眼中,
我確實是個小妹妹
哈哈哈哈,比起同輩的相處方式,自然會用不同觀點去對待。
其次,我與這些人相遇的時空不同。
作為同學而認識,以及在網路上認識,這是不同層次。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1:43 AM
Mon, Aug 7, 2017 4:17 AM
比如我們無法有共同回憶、我們聊天的內容多少會受限於圈內的事務,以及學經歷的差距,都造成我們沒辦法像同學一樣,可以藉由面對面相處,來大量獲取與對方交流的機會。
自然要比較謹慎、有點防備心,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1:45 AM
於是在某種程度上,這就跟對待客戶差不多了。
要先有個認知:我與對方是陌生關係。
我想塑造什麼樣的形象?我希望對方感到舒服、我盡可能不冒犯對方。
我得用『社會化』的普遍價值關去聊天,而不能單方面把我的立場全部強壓給對方。
因為,他跟妳不熟,他不認識妳,不知道妳是個什麼樣的人。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1:47 AM
這些事情的大前提都是:我們很能理解,怎麼說話,就會在對方內心形塑出什麼形象。
這是一種需要靠經驗累積出來的sense。
比方,我總是很希望能與人當面表達我喜歡對方的某個地方。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1:49 AM
當我抱一下由美說:“由美妳好可愛噢
”
我看見她回應我的神情,我明白她可以接受,但她可能會委婉地說“喔”來鹽我
以及由美也明白,我並不是真正想要更進一步去干涉她的隱私,我只是喜歡調侃。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1:53 AM
抑或是,在場次上與各個作者交流也都是。
我對tec說:我的老天妳那篇文怎麼可以這麼棒。(下略2000字)
她會挺起胸來,表示“我很厲害吧”,然後閃閃發光,而在此之前,我也知道她喜歡我這麼表達。
但比如我不會在Q子面前這麼做,除了fans包袱外,我並不認為我適合這麼說,
除非我真的想碰壁一次獲得尷尬的笑容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1:55 AM
但這本來就沒有好壞,純粹是每個人習慣的相處方式不同。
而我也並不介意別人怎麼看待,只希望讓每個相處的人都很開心、舒服,就跟我很習慣從客戶的表情中知道,我說什麼話ok、什麼話不ok。
這需要練習、觀察、嘗試、失敗、檢討,最後找出自己的風格。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1:57 AM
tec說過一句話。
“其實我們非常清楚別人(讀者)喜歡什麼,只是我們願不願意這麼做罷了。”
而這也是我最終思考,我不習慣辦小號的原因,我沒什麼要用『不同身分』去面對不同群體的困擾。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00 AM
Mon, Aug 7, 2017 2:00 AM
我沒打算去經營我的帳號,我只想說我想說的話、做我想做的事情,從一開始就是這樣。
我也沒打算利用這個帳號,作為『讀者』的身份去交流……
當然,我也從未想要一個『作者』的身份,想要集結我的作品,我放在lofter或AO3就好了。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03 AM
Mon, Aug 7, 2017 2:03 AM
要問我的堅持的話,我對這個帳號最大的期許,就是希望能保有我所有的身份。
我很貪心,這裡有我的同學、朋友、不在圈內的學姊學妹,有非常熟的網友、有followers、也有無數雙路過的眼睛。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05 AM
我可能會是讀者、可能會創作,也會分享,我很愛吃東西
我也會傷春悲秋,我煩惱我工作的事情大半年了,我也是個煩惱家裡事情的女兒……
我很明白,如果我把這些所有『身份』分開,也許別人會更喜歡我,或至少,會比較願意去follow這個帳號。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07 AM
可是換個角度想,我本來就沒有強求任何人來圍觀(?)
我會依我的標準,用“面對不特定大眾”的角度描述上面這一切。
我得說,其實這個很難,我不希望得罪任何人,但還是最大限度想把我想說的話表達出來。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11 AM
所以tec形容這是『很誠實』、由美說這是『坦蕩』、栞那說『妳這是拿對三次元的標準放在網路上』。
至於其他在現實中認識的親朋好友,本來就知道我的性格,我也沒什麼好交代吧哈哈啊哈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14 AM
順道一提,小號啊,等等、我真的很想上廁所
到了沒啊啊啊啊啊讓我下車。
不行我還在為我寫過的文章懺悔,失禁一點也不好玩,等我一下,等等。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22 AM
ok哈哈哈哈,我等改天離職後,再來個新竹以北的所有公務機關的
尋找廁所科普
目前能透露的是,所有國稅及圖書館機構,衛生紙都在外面公共區域拿取,其他一般裡面都有衛生紙,請放心。
以及雖然我自己都會帶,但緊急需要衛生棉的話,台北市的區公所櫃檯都能索取。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31 AM
好、我剛才想說什麼來著,啊對,小號。
如果改天,真的有特殊考量,要用特定身份表達立場、非得要辦小號的話,應該也是單純公開放著吧。
有一些可能會鎖河道,但以我的交友方式來說,比較偏好1對1說話,那我就直接發LINE了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34 AM
很有意思的是,之前常常看人分享噗浪交友噗。
類似求搭訕、求聊天的茫茫人海尋找對的人,整個超級浪漫的
但同時,我也看過有人心灰意冷,表示網路上的同好都跳坑爬牆,沒有人能待在一起一輩子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42 AM
噢……親愛的,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夫妻都有七年之癢,何況是利用這種薄弱的方式建立起來的友誼
如何與人相處,自然會被怎麼對待。
有一定社會化程度的人都有著個雷達,滴滴滴滴,知道如何僅憑幾句話或一面之緣,抓到與對方交流的最適距離;或是在此之前,必須用什麼態度比較容易化解敵意。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47 AM
我只能說,交朋友這件事情是急不來的。
每個人都在相互試探、觀察,太早解除戒備確實太危險;但過於謹慎也會緊繃著錯過一些機緣。
以及一個前提:沒有人有必要非得喜歡你不可。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48 AM
你透露出多少的自己,讓別人來選擇他喜不喜歡你。
當然可以形塑一些虛假的面貌來迎合他人的喜好,但失去自我的代價就是,由此而生的友誼或讚美,你也無法坦然接受。
——最終,你不會快樂。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50 AM
Mon, Aug 7, 2017 2:50 AM
於是這是我的選擇,可以的話,我想用統一的身份面對這一切。
我是阿調、我有著本名,我是生理女性,我除了圈內的興趣,還有很多喜歡做的事情。
我沒必要為誰而負責,所以我也沒必要切割。
我願意與不同領域的人交朋友,我會誠心笑著和大我20幾歲的同事聊天,也坦然跟不熟悉的網友,希望對方喜歡台灣。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53 AM
同時,我看出去的角度,這些人們,不是很厲害的大大、也不是感覺隨時要拉自己下水的恐怖職場。
且我對這些人沒有什麼利益上的需求。
(不如說如果有利益上的需求我會很困擾的,那就代表我不能恣意說我想說的話。)
那麼一切就變得很簡單,我可能被喜歡、也可能不被喜歡。
就算我做得再好,也會有人不習慣。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54 AM
——大家都是『人』罷了。
都是每一個在台北街頭擦身而過的人們。
都是如此平凡、快樂、希望被舒服對待,有機會與人交朋友的人們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2:57 AM
Mon, Aug 7, 2017 2:58 AM
-
先前有個朋友,因為現實朋友到自己噗浪帳號上『裝熟』而感到衝突。
或許她們現實中真的很熟,而對方也確實是圈內人,但在
身份衝突
的情況下,一個客群是面對大多數人發的噗,頓時間被一個知道自己底細的熟友(?)吐槽,是非常尷尬的……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3:07 AM
這就像是,同時和國中好友A與網友B出門玩。
好友A一直抓住自己的手,淨講些只有我們知道的學校老師的事情,而B什麼都不知道。
這個時候,如果是在現實中,我會儘量和B解釋,讓B一起參加話題。
但如果是在網路上,還有保護隱私這層考量,在所有人都能公開看到這則訊息個情況下,就不能跟B說太多了……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3:10 AM
Mon, Aug 7, 2017 3:10 AM
通常碰到類似的事情,我就會打電話直接殺過去跟A說:“嘿嘿、妳知道得太多囉,再這樣下去我要滅妳口囉。”
如果都講到這份上還catch不到我的點,就代表也不算什麼好朋友吧哈哈哈,連這點sense都沒有,交朋友太辛苦了。(任性)
果然很好玩吧,人與人相處的細節之類的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3:14 AM
Mon, Aug 7, 2017 3:50 AM
是說,墊腳石居然把這三本書放在一起哈哈哈哈哈。
好過分噢才不淫亂呢
就是因為這樣我母親那天才會問我跟由美她們:“妳們到底要玩這些色瞇瞇的東西到幾歲啊。”
它們才不色瞇瞇,才不!
(中槍)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3:15 AM
但是我卻有點想買……糟糕,它贏了。
都是英文同人的錯,我要遷怒
阿╰( ◜❤◝ )╯調
@whiteness
Mon, Aug 7, 2017 3:45 AM
我讀了,內頁插圖走一個哥德蘿莉風(?)是怎麼回事
裡面是一篇篇很短的歷史人物故事簡介,用詞對我來說太直白,覺得不夠正式(可能是面對客群不同的問題?)
引用的資料也不夠確實,多是坊間的訛傳,當作趣味好笑讀讀是可以……但我應該不會想再讀一遍,沒什麼意思。
載入新的回覆
頓時間跳出四個上個星期想談、但因為太忙所以沒時間發噗的敏感議題……
比方:關於辦小號的這件事
畢竟以噗浪來說,『小號』的功能比較像是:以不同身份,適合說什麼樣的話。
更何況是一個2千粉絲的帳號v.s.10個粉絲的帳號
我對母親任性的撒嬌,當然不能對客戶說;我在客戶面對低聲下氣,但我不會這麼放低姿態與朋友相處。
我會想跟同好交流,但畢竟和朋友的定位不一樣。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苳實是我的高中同學、她又是圈內人,知道我的噗浪帳號。
但當她詢問我:為什麼我覺得妳跟tec的說話的感覺,跟我平常看到妳的感覺差這麼多,整個比較小妹妹……
首先,我很清楚,在她們眼中,
我確實是個小妹妹哈哈哈哈,比起同輩的相處方式,自然會用不同觀點去對待。其次,我與這些人相遇的時空不同。
作為同學而認識,以及在網路上認識,這是不同層次。
自然要比較謹慎、有點防備心,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
要先有個認知:我與對方是陌生關係。
我想塑造什麼樣的形象?我希望對方感到舒服、我盡可能不冒犯對方。
我得用『社會化』的普遍價值關去聊天,而不能單方面把我的立場全部強壓給對方。
因為,他跟妳不熟,他不認識妳,不知道妳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是一種需要靠經驗累積出來的sense。
比方,我總是很希望能與人當面表達我喜歡對方的某個地方。
我看見她回應我的神情,我明白她可以接受,但她可能會委婉地說“喔”來鹽我
以及由美也明白,我並不是真正想要更進一步去干涉她的隱私,我只是喜歡調侃。
我對tec說:我的老天妳那篇文怎麼可以這麼棒。(下略2000字)
她會挺起胸來,表示“我很厲害吧”,然後閃閃發光,而在此之前,我也知道她喜歡我這麼表達。
但比如我不會在Q子面前這麼做,除了fans包袱外,我並不認為我適合這麼說,
除非我真的想碰壁一次獲得尷尬的笑容而我也並不介意別人怎麼看待,只希望讓每個相處的人都很開心、舒服,就跟我很習慣從客戶的表情中知道,我說什麼話ok、什麼話不ok。
這需要練習、觀察、嘗試、失敗、檢討,最後找出自己的風格。
“其實我們非常清楚別人(讀者)喜歡什麼,只是我們願不願意這麼做罷了。”
而這也是我最終思考,我不習慣辦小號的原因,我沒什麼要用『不同身分』去面對不同群體的困擾。
我也沒打算利用這個帳號,作為『讀者』的身份去交流……
當然,我也從未想要一個『作者』的身份,想要集結我的作品,我放在lofter或AO3就好了。
我很貪心,這裡有我的同學、朋友、不在圈內的學姊學妹,有非常熟的網友、有followers、也有無數雙路過的眼睛。
我也會傷春悲秋,我煩惱我工作的事情大半年了,我也是個煩惱家裡事情的女兒……
我很明白,如果我把這些所有『身份』分開,也許別人會更喜歡我,或至少,會比較願意去follow這個帳號。
我會依我的標準,用“面對不特定大眾”的角度描述上面這一切。
我得說,其實這個很難,我不希望得罪任何人,但還是最大限度想把我想說的話表達出來。
至於其他在現實中認識的親朋好友,本來就知道我的性格,我也沒什麼好交代吧哈哈啊哈
到了沒啊啊啊啊啊讓我下車。
不行我還在為我寫過的文章懺悔,失禁一點也不好玩,等我一下,等等。
尋找廁所科普目前能透露的是,所有國稅及圖書館機構,衛生紙都在外面公共區域拿取,其他一般裡面都有衛生紙,請放心。
以及雖然我自己都會帶,但緊急需要衛生棉的話,台北市的區公所櫃檯都能索取。
如果改天,真的有特殊考量,要用特定身份表達立場、非得要辦小號的話,應該也是單純公開放著吧。
有一些可能會鎖河道,但以我的交友方式來說,比較偏好1對1說話,那我就直接發LINE了
類似求搭訕、求聊天的茫茫人海尋找對的人,整個超級浪漫的
但同時,我也看過有人心灰意冷,表示網路上的同好都跳坑爬牆,沒有人能待在一起一輩子
夫妻都有七年之癢,何況是利用這種薄弱的方式建立起來的友誼
如何與人相處,自然會被怎麼對待。
有一定社會化程度的人都有著個雷達,滴滴滴滴,知道如何僅憑幾句話或一面之緣,抓到與對方交流的最適距離;或是在此之前,必須用什麼態度比較容易化解敵意。
每個人都在相互試探、觀察,太早解除戒備確實太危險;但過於謹慎也會緊繃著錯過一些機緣。
以及一個前提:沒有人有必要非得喜歡你不可。
當然可以形塑一些虛假的面貌來迎合他人的喜好,但失去自我的代價就是,由此而生的友誼或讚美,你也無法坦然接受。
——最終,你不會快樂。
我是阿調、我有著本名,我是生理女性,我除了圈內的興趣,還有很多喜歡做的事情。
我沒必要為誰而負責,所以我也沒必要切割。
我願意與不同領域的人交朋友,我會誠心笑著和大我20幾歲的同事聊天,也坦然跟不熟悉的網友,希望對方喜歡台灣。
且我對這些人沒有什麼利益上的需求。
(不如說如果有利益上的需求我會很困擾的,那就代表我不能恣意說我想說的話。)
那麼一切就變得很簡單,我可能被喜歡、也可能不被喜歡。
就算我做得再好,也會有人不習慣。
都是每一個在台北街頭擦身而過的人們。
都是如此平凡、快樂、希望被舒服對待,有機會與人交朋友的人們
先前有個朋友,因為現實朋友到自己噗浪帳號上『裝熟』而感到衝突。
或許她們現實中真的很熟,而對方也確實是圈內人,但在身份衝突的情況下,一個客群是面對大多數人發的噗,頓時間被一個知道自己底細的熟友(?)吐槽,是非常尷尬的……
好友A一直抓住自己的手,淨講些只有我們知道的學校老師的事情,而B什麼都不知道。
這個時候,如果是在現實中,我會儘量和B解釋,讓B一起參加話題。
但如果是在網路上,還有保護隱私這層考量,在所有人都能公開看到這則訊息個情況下,就不能跟B說太多了……
如果都講到這份上還catch不到我的點,就代表也不算什麼好朋友吧哈哈哈,連這點sense都沒有,交朋友太辛苦了。(任性)
果然很好玩吧,人與人相處的細節之類的
好過分噢才不淫亂呢
就是因為這樣我母親那天才會問我跟由美她們:“妳們到底要玩這些色瞇瞇的東西到幾歲啊。”
它們才不色瞇瞇,才不!(中槍)
都是英文同人的錯,我要遷怒
裡面是一篇篇很短的歷史人物故事簡介,用詞對我來說太直白,覺得不夠正式(可能是面對客群不同的問題?)
引用的資料也不夠確實,多是坊間的訛傳,當作趣味好笑讀讀是可以……但我應該不會想再讀一遍,沒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