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nignol
Gallese的理論很有趣,有不少研究認為青少年暴力的氾濫是因為青少年太過習慣暴力的電影與遊戲,習慣這些殘酷的景像,使暴力變的乏味--不如說,網路時代與虛擬世界的交流,使用者的形象完全解體:我們接受到的對方是解體的,而我們本身也會自動去解體(就像在噗浪上的我肯定跟現實不太一樣),而這種解離,剝除了我們理解他人(自己)的重要意義,因為我們只能認識到片面。

Gnignol
而這種理解是同理心的基礎,同情延伸自同理心。

Gnignol
我們看著螢幕,想像對方的反應,跟一個自閉患者的思考模式是一樣的,而理解他人卻是將對方的感覺植入自己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