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
@minacha
Fri, May 5, 2017 4:20 PM
Sat, May 6, 2017 6:23 AM
5
看了這篇而下單,接著就爆出是作家自身的經歷,書等了許久現在才拿到。翻看幾頁,必須很耐著性子,奇怪,這篇擷取的文字不囉唆、精準地表現出畫面與各人物的立場與心情,很是吸引我,可怎麼翻了這麼多頁盡是很仙的敘事方式啊
,角色設定也很仙,讀的好辛苦啊⋯⋯
社會寫實|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社會中令人心碎的真相
HM
@minacha
Fri, May 5, 2017 4:26 PM
在我喜歡的作家裡,除了張愛玲幾乎沒有華人作家,我愛看翻譯小說,對我來說書本是用文字來表現的電影,讀到每段字句的時候腦海隨即產生畫面,不知道是否別人看書的時候也是這樣?所以我無法看華人作家的書,因為太咬文嚼字了,用太多比喻,照理說比喻的敘述方式應該要更容易產生畫面,可是華人作家喜歡堆砌文藻玩弄文字,這樣我播放會卡帶
。
HM
@minacha
Fri, May 5, 2017 4:31 PM
還有因為這本書角色設定很言情小說,男的都是爾康跟馬景濤(我指外型背景等等,不是他們激動的演技
),女的都是劉雪華陳德容⋯⋯搞得我腦海一直上演瓊瑤,看得很吃力。
HM
@minacha
Fri, May 5, 2017 4:34 PM
應該沒人這樣談論這部著作,不過這是就一本書而言我真實的觀看心得
。
HM
@minacha
Fri, May 5, 2017 4:41 PM
(華人作家的部分還有三毛,我也喜歡三毛)
HM
@minacha
Fri, May 5, 2017 4:48 PM
伊紋光是坐在那兒就像便利商店一本四十九元的迷你言情小說封面,美得飄飄欲仙。她欲仙而仙我,她飄飄而飄我。
這樣的文字叫我怎麼有畫面啦
,一直出戲。腦海不斷被爾康舌吻林心如的影像打斷。
HM
@minacha
Fri, May 5, 2017 5:10 PM
怡婷她們私下給鄰居排名:李老師最高,深目蛾眉,狀如愁胡,既文既博,亦玄亦史。有的人戴眼鏡,彷彿是用鏡片蒐集灰塵皮屑,有的人眼鏡的銀絲框卻像勾引人趴上去的柵欄。有的人長得高,只給妳一種偃苗助長之感,有的人就是風,是雨林。
這段我馬上產生影像,就是噁帥。然後又出戲了
。
HM
@minacha
Fri, May 5, 2017 5:17 PM
然後老實說「有的人就是風,是雨林」這行文字害我笑到內傷,回不來,害我無法專心看後面,整個就是被戳中笑點,你是風兒我是沙~的音樂在背景重複播放⋯⋯我覺得我得中斷,哪有人用這種心情看這本書啊!這不是我的本意啊
。
HM
@minacha
Fri, May 5, 2017 5:26 PM
總之現在心情很複雜,就好像在一個嚴肅的場合當中注意到某件好笑的事被戳中笑點,笑出來旁邊的人一定都覺得你沒血沒淚(可妳還是笑出來啦
),不過也是因為如此我才知道在嚴肅場合被逗笑的人是什麼樣的心情。
米占。
@nienHC
Fri, May 5, 2017 6:42 PM
今天看到作家的訪談覺得她真的用很深的自己堆砌這部作品,一度想要不要下定⋯看到心得有點滅火!
血腥薇
@bloodyserena
Sat, May 6, 2017 12:13 AM
HM
: 妳分享的那兩段令我傻眼啦... 的確是一種想吐槽但又覺得該嚴肅才對的心情
Vicky Dai
@lidahw0312
Sat, May 6, 2017 2:46 AM
我小時候喜歡看華文作家的作品,長大後喜歡翻譯小說,因為我也是在腦海中浮現場景的人,華文太多堆砌了
昨天有看作家訪談,她滿喜歡引經據典,也許她想把她作品塑造成流傳萬世的經典吧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3:08 AM
米占。
: 但扣掉瓊瑤風的部分,其他文字我還是很喜歡,雖然我看沒幾頁這樣講不知妥當嗎?一般我們可以從作品中窺見作家的模樣,我猜想林奕含是個很夢幻的人,不過與此同時她也是個觀察細微的人,將某些人性內心想法寫的很好(文字不要那麼仙的話)。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3:12 AM
血腥薇
: 網路也有許多人分享幾段內容,我看了明明覺得很喜歡!真的沒想到翻開後的反應會是:「J洗蝦毀?」只能說她的文字同時存在她欲仙而仙我、飄飄而飄我,以及真實又殘酷的一面⋯⋯不得不說,結果吸引我的不是夢幻的部分。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3:20 AM
Vicky Dai
: 原來也有其他人是浮現場景的
。我覺得是火候不夠,時代也不對,現在誰還用這種講話方式啦?Haru說只有華人作家才能這樣運用中文字的奧妙(他是這樣說的嗎?總之是類似的意思),也不無道理,但我還是覺得火候不夠,不然為什麼我能夠感受到張愛玲文字的美,其他作家卻只覺得好囉嗦喔你們
。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3:22 AM
當然這些作家可能覺得中文程度好才看得懂他們的意境,我想也是我程度不好,不然怎麼會讀完浮現噁帥而不是個翩翩男子?
Snufkin和他的菸斗
@zeitgeber
Sat, May 6, 2017 3:27 AM
我看這本書的時後也會因為裡頭ㄧ些段落太刻意雕琢而短暫出戲。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3:36 AM
Snufkin和他的菸斗
: 對,就是刻意雕琢!有種要把十八般武藝全使出來的感覺,看到有人說這本書文字很美、那些少女們很美(說的人也是把自己的文學程度做最大發揮來形容),我只覺得是很美啦,可是以現實生活來說我們都會說那是個造作女,就像有的女生會留著與流行無關的黑長直髮,抱著書,強調自己聽古典樂會彈鋼琴,喜歡的作家名字很長好難唸,說到她尊敬的對象大部分的人反應是:「那誰?」然後永遠穿白色長裙,食量很小聲音也很小那樣。(腦海浮現林葉亭)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3:41 AM
我不覺得林葉亭美,所以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感受不到少女們的美,反而覺得有點中二,女生的中二,舉例來說我國一的時候也努力讓自己近視,戴上眼鏡裝模作樣的走在校園想說別人一定覺得我是聰明的大小姐,有司機來接送,住在白色的洋房那樣。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3:50 AM
就是這中二的部分讓我出戲,不過當初會感興趣的是,我覺得我們都有個搞不清楚什麼是愛、又非常嚮往愛情的年紀,就是每個人的黑歷史,妳不想承認在那個時期自己愚蠢的喜歡過誰、為了喜歡而喜歡,這也是小孩與大人的差異,卑鄙的大人若利用這點,的確是可以去誘騙小女孩的感情。林奕含把這樣的事情寫了出來,所以我很感興趣。
ST
@hanfanny
Sat, May 6, 2017 4:40 AM
書後面的書評也有提到用字造句的問題,聽她的專訪要不是有字幕我還真的聽不懂她在講什麼,但我想她的文字境界就不是一般人的程度呀!我真的有中文系的同學是可以隨時引用詩詞的,臉書的發文用字也是像林弈含這樣。
ST
@hanfanny
Sat, May 6, 2017 4:42 AM
專訪中有提到,因為我們已經知道李國華的真面目,已經有刻板印象,所以他講的話我們會覺得很噁心,但想像如果同樣的話是毛毛對伊紋說,就會覺得是深情浪漫的。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6:20 AM
ST
: 我還沒看到李國華講了什麼,我單單是對她的文字使用方式很雞皮疙瘩啊
。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6:22 AM
講到李國華,後來網路爆出原形陳星的照片,是噁帥沒錯
。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6:30 AM
目前進度1/4,Haru很訝異我怎麼會看這麼慢,「就一直被噁到只好中斷
。」還有我也很受不了作家把書中的女生寫到多美多美,再想到實際上這是她的經歷就覺得這部分太自我膨脹了(然後又被噁到)。不過,雖然看起來我都沒給正面的評價,但實際上還是有的,只是好評的部分網路寫很多了,那些深刻的內容,所以我就不多說了,只說一直干擾我閱讀這本書的瓊瑤文字,總覺得編輯要負責啊,書寫的過程要把作家拉回來啊!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6:48 AM
另外時空背景應該沒有太久遠,可是有種在看小時候的九點半檔連續劇之感,歸雅蕾年輕時還是女主角的時候,裡面人物塑造跟講話都很不自然。我前幾天看了李安《囍宴》的片段,就好像那部片的時代那樣。搬進來送給鄰居的禮物是一戶一盅佛跳牆我也覺得:蛤?(又出戲了)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6:51 AM
有種書裡的媽媽都是穿旗袍外省腔、爸爸在家也穿西裝打領帶、女兒要穿吊帶裙配小白襪黑皮鞋的感覺。(腦海浮現這種畫面叫我怎麼繼續讀下去)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7:32 AM
看到書中的美女用的東西全部都粉紅色,開的也是粉紅敞篷車⋯⋯
我又被噁到了,總覺得角色設定很單薄,很諷刺的是唯一立體的是李國華與房思琪的互動,這部分描寫的很好,沒有太多贅述就能將彼此的感情精準傳達出來。其他地方都很夢幻,很讓人出戲。
虎虎
@philosophyoverdose
說
Sat, May 6, 2017 8:35 AM
Sat, May 6, 2017 8:40 AM
林奕含跟我同輩,可能生長背景的關係,我們這一代並不會想到噁康或林心如之類的瓊瑤場景。另外你節錄的這些,對我來說都不是重點欸。但可能正因為它不是重點,所以導致妳閱讀上的出戲?
另外,外文書籍對我而言,經過翻譯後,傳達過來的只有字面上最淺薄的意思,失去了語言之美。沒有原文上可以感受到的韻味、雙關,或修辭上的形式突破之美。當然好的故事是不分國界的,但好的文字必然是被困在原文之中的。稍微有閱讀與外語學習經驗的人,都可以清楚感受到這個現象。(這段與林奕含無關,單純是針對你別的感觸。)
我不覺得林奕含這部作品完美到無可挑剔,但更相信重點絕非僅止於此。另外,我覺得知道這是她自己的真人真事改編後,多少會干擾閱讀經驗,這點非常可惜。
虎虎
@philosophyoverdose
說
Sat, May 6, 2017 8:45 AM
Sat, May 6, 2017 8:46 AM
另外,說到「仙」,我更不會想到林葉亭。做作不等於仙。所謂的仙氣,可能有點不食人間煙火,有點曲高和寡,但它包含了思想上的超越,包含了努力抵抗現實的壓迫,對我來說是有點像陶淵明那樣吧。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8:46 AM
讀了一半,瓊瑤風淡了,我也能專心進入故事之中。但我反而覺得買書的時候不知道是真人真事,被幾句文字吸引,看了以後發現有很吸引我的文字也有讓我傻眼的文字,結果反而因為真人真事讓我繼續讀下去。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8:49 AM
showmean8
: 原來林奕含跟妳同輩,我還邊看邊想說她是我這個世代的嗎?也認真想說我們那個時代的有錢人家裡是這種風格嗎
,結果世代不同!那為什麼會那麼瓊瑤
。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8:55 AM
showmean8
: 我們這個世代經歷過玉女偶像,那時候流行的美女就是要仙氣十足感,林葉亭、方季惟、周慧敏⋯⋯電視螢幕裡類型都很相似,不過現實生活沒那麼多,畢竟大家都是俗人所以會出現一堆造作女(而且其實螢幕也是螢幕形象,並不真實)。這本書裡面的美人全都是那個時代的「美」啊
,邊看文字敘述實在無法覺得裡面的女生有那麼美,就好像在看一部西施的電影,找來的女演員無論如何都不在自己審美觀裡的美那樣容易出戲。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8:57 AM
可是我並不希望因為真人真事或作家本身而影響對這本書的評價,作為一部作品,實在是有很多想吐槽的地方。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11:59 AM
終於讀完了,再看了林奕含的訪談,我也覺得像她說的這本書裡面有愛情。和當初看別人寫的推薦文時所想像的不同,誘姦這個主題之下的是好深好沉的愛,對李國華的愛,看到有人說「自尊心高的人無法承認自己愛上垃圾。」這也是我讀完後的感覺。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12:14 PM
不知道我這樣講會不會被書迷或工讀生反駁(網路如果有人說書不好看就會有一大堆留言罵,別人說那些留言是出版社工讀生),也可能會被關心性侵議題的人說教,不過我真覺得我看完一封情書,不是人家說的死諫,分明是情書,以死來控訴的情書。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12:21 PM
看書之前我們一般的觀念是,在課堂上挑選小女孩的狼師超渣!這是他可惡的點。看完書發現對被玩弄的女生來說最可恨的他讓她們愛上他,也可以說最無法原諒她任自己愛上他。
disappear
@rosyfish
Sat, May 6, 2017 1:36 PM
竹
disappear
@rosyfish
Sat, May 6, 2017 1:39 PM
我覺得“愛”在這裡是保護機制。理性不能接受。
所以才有那麼多分割。
disappear
@rosyfish
Sat, May 6, 2017 1:44 PM
她的用字真的很夢幻。
未潤飾過的原稿就不那麼粉紅泡泡。
粉紅泡泡下的黑水,這種反差可以想像她受傷有多深。
disappear
@rosyfish
Sat, May 6, 2017 1:51 PM
這篇,疑似進學解的初稿。
進學解 @ YH :: 痞客邦 PIXNET ::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3:40 PM
disappear
: 這篇買書前有看過,所以萬萬想不到書會那麼粉紅泡泡,書實在令我大感意外,怎麼都無法喜歡裡面那些造作的角色。還有看完書我真的覺得她好愛,那種愛可能是假的東西講久了就變成真的愛,但不管怎麼說結果就是愛,我覺得我讀了氣勢磅礴的世紀情書,不過應該無法打動她愛的那個人渣吧⋯⋯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3:43 PM
另外還有些感想也是沒讀過這本書之前打死也想不到會有的感想,但台灣是死者為大的社會,人不在了會被過度美化,看ptt反應就知道,所以我還是不談了。總之讀書心得是:文字很瓊瑤,是本情書。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5:09 PM
嗯,看完書也覺得是這樣,只是說出來又好像會冒犯到她,因為到處都在說林奕含跟房思琪多美多純真,我也認為應該很多人看出來了,卻還是繼續只說著美和純真⋯⋯這樣很殘忍。
Re: [討論] 林奕含出書的目的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5:32 PM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語境下的情境解讀--[心硯時評]--這是個有愛在其中的故事(20170506)
Hwa
@Bubble7686
Sat, May 6, 2017 5:41 PM
也是相同的看書方式,書就是文字敘述的電影,所以許多的太過於精雕細琢的文字,真的會需要停下來很多次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6:34 PM
Hwa
: 嗯,所以對我來說書不是玩味文字,看的是故事。我覺得這本書有好的故事,卻被文字破壞了。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6:42 PM
「文學的樂趣就在於此,一千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有些心思細膩的人擔心讀這本書、討論這本書是在消費死者,我倒覺得沒讀過哈姆雷特的人沒法談哈姆雷特,而每個人的哈姆雷特不同也沒什麼好爭的,因此也很理解林家父母希望大家都去買書的想法。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6:50 PM
所以即使我看到的哈姆雷特是齣不夠純熟的戲劇,頗有浪費時間之感,但如果對這本書或對這個作家、甚至是對這個事件感興趣,我覺得都可以一讀,讀過才會有自己版本的哈姆雷特,蔡康永說最不必考慮省錢的是買書,我也打算把這本捐給圖書館,但它還是有給了我一個觀點,這樣就夠了。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6:57 PM
突然想到《重版出來》裡面跟在大師身邊十年的漫畫助手,大部分的人都看不出他漫畫的意境,到後來他才發現到為什麼他沒想過要去修改成別人看得懂的樣子呢?只是想著看不懂我要表達的是你程度不夠,我的漫畫不是給你這種人看的。
在看這段的時候我想,這就是能出道的人與無法出道的差異。
HM
@minacha
Sat, May 6, 2017 7:04 PM
所以我發這則分享的是我看到的哈姆雷特版本,因為沒料到會是瓊瑤風,沒人說啊
,也好奇那別人的版本如何?當然更想知道那麼作家本身的版本呢?不過書不會想收藏就是,我會收著的是能像電影畫面那般流暢並打動我的書。
enjoyblue
@enjoyblue
Sun, May 7, 2017 8:44 AM
原來我看書緩慢便是因為太多精雕細琢的文字。看日本翻譯小說通常就不會有這問題。但確實也是真正的韻味就受限於原文原版裡。但總覺得是不是有些氛圍避諱談詞句雕琢?當然不是光指這本書。
Snufkin和他的菸斗
@zeitgeber
Sun, May 7, 2017 8:55 AM
我看這本書也緩慢到有意識自己出戲的原因(此人駑鈍),故事架構的部分,看之前王聰威的心得也有部分贊同,就是作者把房和李塑造得很二元對立,很極端的兩點,然而一個人不會僅僅是善,或僅僅是惡。以及讓房愛上老師的原因我整個無法進入,所以看完這本書我不太有感覺。(囧)
不過我是書一出版就看了,所以心得的部分沒有受到林的事件影響。你的心得是我看過最有同感的心得了。覺得感動><要不我都認為是自己哪裡有問題......><
HM
@minacha
Sun, May 7, 2017 9:58 AM
我也覺得如果只是作者創造出來的角色倒還好,但在看描寫李國華內心的時候覺得不太公平,因為作者說是真人實事且有原型,然後現在又被揪出狼師實際上是誰⋯⋯但我並不是要檢討受害者或維護加害者,而是即使和這個人談過戀愛、認為自己很瞭解他,也不能擅加揣測他的內心想法絕對是怎樣的。
不過Haru說就是要刻意讓兩個角色二元對立,但這樣說的話,以文學角度來看我就會覺得這本書無法給好評價,善惡價值觀太薄弱了、不真實。
HM
@minacha
Sun, May 7, 2017 10:00 AM
寫到這句「不真實」我又想到,不對啊,偏偏這本是真人實事改編的!所以才更覺得很愛,很愛才會很恨,才要把對方寫成絕對的惡。
s喵★後勁十足☆ㄚ銀
@silvereye_21
Sun, May 7, 2017 11:40 AM
我倒覺得這個不真實的感想滿合理的。被扭曲的對待所形塑的愛,的確薄弱而不真實。想辨別混淆的現實所以才想以二元化的立場來建立清楚的架構吧…
新手的第一本作品當然有很天才的案例,不過畢竟不多。可惜她走的早,不然這輩就有機會再出現不同風格的瓊瑤。
s喵★後勁十足☆ㄚ銀
@silvereye_21
Sun, May 7, 2017 11:45 AM
是說沾著自己的血寫字…談何容易。想想蒙馬特遺書,唉。
原告林女
@aprilmuzik
Fri, May 12, 2017 6:39 AM
雖然沒有看過書也不考慮去看,但對事件的感想與Mina同感,對華文文學的部份也是。雖然喜歡閱讀但忍受不了所謂的詞藻,所以幾乎只有讀翻譯文學。
HM
@minacha
Fri, May 12, 2017 8:21 AM
邱妙津也是個我不喜歡的作家,我只有讀過她的《鱷魚手記》(Haru推薦的),內容忘了,但也是玩弄詞藻到讓人感覺不知所云,這些中文系(不過我不確定邱妙津是中文系嗎?)的特色就是把中文短話長說,用只有他們理解的語言,說的是中文卻也需要翻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也有種放到社會來零生存能力的感覺。雖然每個人痛苦感受度不同,但悲慘的事不是只有他們遇到,只說自己聽得懂的中文,感受只有自己懂的痛苦,自然就過不去那關。
載入新的回覆
這樣的文字叫我怎麼有畫面啦
這段我馬上產生影像,就是噁帥。然後又出戲了
另外,外文書籍對我而言,經過翻譯後,傳達過來的只有字面上最淺薄的意思,失去了語言之美。沒有原文上可以感受到的韻味、雙關,或修辭上的形式突破之美。當然好的故事是不分國界的,但好的文字必然是被困在原文之中的。稍微有閱讀與外語學習經驗的人,都可以清楚感受到這個現象。(這段與林奕含無關,單純是針對你別的感觸。)
我不覺得林奕含這部作品完美到無可挑剔,但更相信重點絕非僅止於此。另外,我覺得知道這是她自己的真人真事改編後,多少會干擾閱讀經驗,這點非常可惜。
所以才有那麼多分割。
未潤飾過的原稿就不那麼粉紅泡泡。
粉紅泡泡下的黑水,這種反差可以想像她受傷有多深。
Re: [討論] 林奕含出書的目的
在看這段的時候我想,這就是能出道的人與無法出道的差異。
不過我是書一出版就看了,所以心得的部分沒有受到林的事件影響。你的心得是我看過最有同感的心得了。覺得感動><要不我都認為是自己哪裡有問題......><
不過Haru說就是要刻意讓兩個角色二元對立,但這樣說的話,以文學角度來看我就會覺得這本書無法給好評價,善惡價值觀太薄弱了、不真實。
新手的第一本作品當然有很天才的案例,不過畢竟不多。可惜她走的早,不然這輩就有機會再出現不同風格的瓊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