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Ranger和美女與野獸的問題出在別的地方,比方說設定一個LGBTQ的角色就在那邊說『哇你看同志人權大進步欸』的好萊塢式自感良我其實也是看得心滿累(但也說不上政治不正確):在你真的寫出個LGBTQ相關的主線劇情前都不要在那邊給我麵包屑還說我被餵很好啦吼(又是一個少數族群的沮喪(已離題 然後順便說一聲我沒有要在這邊給你一個個檢證電影喔,給資訊就是希望大家善用自己的判斷力,謝謝合作
power rangers電影粉路過。PR的劇組其實沒有對電影裡有酷兒角色和自閉症角色擺出什麼我們很進步的姿態,都是第一波影評裡有人寫了,媒體就開始把這個議題放大,實際上去問導演他也只是證實裡面的角色確實有提到一點,但不是重點(相關對白根本不到兩分鐘)但那整部電影裡對待自閉症和酷兒的角色都很正向且沒有誇張與貶義的地方,我很感動。
這噗收到了很多大家不同的感想,非常感謝,不過因為是網路,當然也有人覺得我或著朋友太過小題大作。 當我跟別人說我有某個困擾,或著某件事情確實影響了我,而對方的反應是『你會不會太大驚小怪』和嘲諷時,實在是看得滿令人遺憾的:我能理解沒有實際被壓迫過,的確很難體會這件事情對某些族群造成的困擾,it's ok。但是對這些族群冷嘲熱諷嘲笑說方玻璃心的話,也只能說,condolence to your shitty attitute, ain't my problem you can't sympathize with other people。 留言裡的討論也確實讓我思考原作基礎上的族裔問題,我會回去重看原著再仔細思考的。這噗主要的目地是希望能夠提醒大家這種現象的存在,如果有達到這個目的就好,再次感謝大家的留言討論。
Whitewashing】
對我而言攻殼電影有幾個理由我不會去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電影『洗白』了這部我很喜歡的作品:草薙素子這個角色,在電影中由一位白人來扮演,這件事情其實在消息一確定之後就在我身邊的圈子引起軒然大波,但是台灣朋友好像不是很能理解為什麼需要有這麼大的反應,所以我大概講一下為什麼這種文化侵占對我們這些亞裔、非裔或是任何非白人的族裔而言,為什麼會這麼可惡。
有一丁點劇透,小心腳步。
好萊塢選角導演:「喔不,我們找不到有色人種的演員,喔不~(假聲)」
環太平洋選角導演:「抱歉我不懂你在說什麼。」(剛剛宣佈了新的選角
也許吧,但是我的身份認同和我的文化重不重要,不是由擁有特權/享盡好處的人來說的。等到哪天,人們能夠讓非裔演員演妙麗而沒有人該該叫,讓亞洲面孔來主演連續劇而同樣能夠與之共鳴時,那才是真的『不重要』了:齊頭式平等和立足點平等的不同,在族裔問題上也一樣,在美國這個族裔多元的國家裡,我們就是生來擁有不同的顏色,而強迫我們成為單一的色彩,就是一種暴力。
特別是這篇訪問了四個日裔美籍演員的想法,我這輩子沒見過這麼嗆的感想,簡直是放火在燒
我真的是一想到這件事情就歸懶趴火,我們私噗繼續開譙,
因為在那裡我就可以跟你悶劇透了(已被朋友完爆,想要替大家省錢然後順便說一聲我沒有要在這邊給你一個個檢證電影喔,給資訊就是希望大家善用自己的判斷力,謝謝合作
我本來也覺得好像算合理,但這噗裡提到作品本身生成的背景也要考慮進去也是個思考點...
(補充)明明可以選擇的演員這麼多元,為什麼最後的選擇卻是這樣單一呢?我覺得這件事情可以思考看看。
我看到某一派的人曾經從原作截圖出來說 用白人去演比較適合的原因是因為主角本身在漫畫裡長得比較外國人 其實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因素才這樣的/w\ 話說很多動畫裡面好像也很喜歡以白人外貌為主的方式去設定呢 不知道很多人沒有感受 是不是因為接受了這樣的洗腦設定(???) 這邊是單純自己的想法ww
既然有這樣的良好立意,希望能夠給點重要戲份啊TTTT
接下來要講的地方就比較有劇透了,不過如果有去找一下完整劇透的話,就會明白我接下來要說的事情:既然內裝的靈魂是一個日本人(就像很多漫畫設定外表像是歐美人但是文化背景和想法都很亞洲),為什麼外表一定要是西方的形象?『種族不重要』的爭論是兩面刃:當有選擇的時候,為什麼一定是白人?為什麼我們也會覺得『歐美人的長相是比較好的』,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強勢文化行銷的結果,我覺得這部分是我們可以思考看看的
同樣是島民文化為基底的作品,我覺得星際寶貝就做的很好,故事的核心就是「歐哈納就是家人」,但海洋奇緣充其量就是個公主冒險故事
看完海洋奇緣之後我整個就不想再看美國片
2)這樣的劇情殺死了『素子』,因為從今往後『素子』的身份,她的故事,她的一切就不重要了(而在之前的劇情裡其實也沒有重要過,因為她從不是以素子的身份和想法在進行活動),就算有日裔配角來幫忙也沒用,因為素子只出現在模糊的回憶裡,對劇情而言根本就不重要。
對我而言這個劇情給了之後的故事一張『不用再交代和原作日本設定關聯』的免死金牌,用來合理化這個選角。雖然好像是有交代,但仔細想想卻是比沒交代還更可怕的生吞活剝。對我來說是這樣啦。
所以對於花木蘭真人一整個???可以整作方的角度看,也許要找個有名的演員來主演較為重要,市場什麼的,可以讓他們選擇又適合的有名氣日裔美國演員也許比較少吧
也許是固有印象個人感覺問題
素子廚來說 少佐完全就不是電影中設定的這種種類的女性(多種方面而言)總之我們二刷了美女與野獸 (結案)
選角確實有在洗白,但這裡有些言論跟看見聲之形在講聽障就認為是在消費聽障的人有點神似,希望大家不要跳進這個網羅
當初選角主角是史嘉蕾時,覺得還能接受的原因是攻殼原作裡的素子外表是泛用型義體,不是訂作的,如果說這款義體長得就是洋人的樣子那還可以接受(至少TV版看不太出來是偏哪一個國家的風格),其他選角像巴特動畫中就是比較像洋人的外貌,而德古沙、荒卷課長是用亞裔演員,到這邊我都還可以解釋。
但進電影院之後馬上爆跳如雷。如同噗主說的,在真人電影版裡「草薙素子」這個名字居然被「蜜拉」取代,第一反應就是「WTF!?這是假的攻殼吧??」完全推翻前面自我安慰的泛用型義體設定--這部片是把她設定成第一個做全身義體的人!!!接下來的劇情也不必多說,完全跟原作無關,就是一部好萊塢自嗨式改編。雷慘。我也希望大家都不要去看。
如果好萊塢不好好尊重別的國家的作品和文化,那我也再也不會去電影院看好萊塢改編自其他文化的電影了(攤手)
那是因為這部電影在很多畫面上直接模仿押井守1995電影版的場景,幾乎是一模一樣,而押井守的確參考了香港九龍城寨等地區的樣貌,這邊我倒是不覺得有特別歧視的意味。(個人覺得那樣的場景很美)
但真人版電影在大都市的場景設計用了很多浮誇的亞洲符號(超大藝妓、游來游去的金魚等)這就是西方人自以為東方式的設定...
攻殼引發的爭議是,人物、背景的設定幾乎都沒更動,直接讓白人演一個原作名叫草薙素子的日本人(選角時還是用素子,卻選出白人)。還傳出劇組本來想用CG讓白人看起來更像亞洲人,備受抨擊才放棄的新聞。
我能理解對亞洲的觀眾而言外表是不是個白人並不太重要,但是對每天都要經歷這種剝削和被選擇的我來說,我無疑是希望可以在這部作品裡看到更多元的面孔(對不起,配角因為不是觀眾同理和共鳴的主要對象,所以在這種地方安插其他族裔的演員、但主角永遠是白人,其實也是一種假開放的開脫手段),我希望可以看見一個亞洲女性在電影裡成為『代表』,這也就是我為什麼會覺得這部電影從一開始的利益就有瑕疵,因此不會想去觀看。
劇情這方面如果也沒有顧及,那的確是挺遺憾的,也是多了一個不看的理由,感謝分享。
洗白的改編電影之所以搞砸,對我而言也是因為編劇導演的心態都脫不了西方優越的思維,所以編出來的劇情也才會那麼令人傻眼,如果不要這麼拘泥於一定要白人來演素子,劇情上來說搞不好會更加自由呢<:3 (自己的感覺
當我跟別人說我有某個困擾,或著某件事情確實影響了我,而對方的反應是『你會不會太大驚小怪』和嘲諷時,實在是看得滿令人遺憾的:我能理解沒有實際被壓迫過,的確很難體會這件事情對某些族群造成的困擾,it's ok。但是對這些族群冷嘲熱諷嘲笑說方玻璃心的話,也只能說,condolence to your shitty attitute, ain't my problem you can't sympathize with other people。
留言裡的討論也確實讓我思考原作基礎上的族裔問題,我會回去重看原著再仔細思考的。這噗主要的目地是希望能夠提醒大家這種現象的存在,如果有達到這個目的就好,再次感謝大家的留言討論。
攻殼真人版電影的最後
素子決定自己就是素子並跟真正的母親團圓,
成功找回自己一度被抹消的身份,我認為這個處理沒有好不好
原po宣傳自身理念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說話必須貼近事實而不能憑想像,好萊塢電影厲害的地方在於其宣傳能力,意思就是知道實際劇情的人不會少,
這部電影的美術 動作 特效我全部都很失望 整個要改不改
除了素子換成白人,已經幾乎什麼好萊塢該有的水準都沒有發揮了,
平淡的劇情跟拿原本的電影就可以完全剪輯出來的動作與特效畫面
但是我堅持 屬於事實的部分 不能打迷糊仗
這影響的是原po理念的可信程度
攻殼真人版電影的最後
素子決定自己就是素子並跟真正的母親團圓,
成功找回自己一度被抹消的身份,我認為這個處理沒有好不好
原po宣傳自身理念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說話必須貼近事實而不能憑想像,好萊塢電影厲害的地方在於其宣傳能力,意思就是知道實際劇情的人不會少,
這部電影的美術 動作 特效我全部都很失望 整個要改不改
除了素子換成白人,已經幾乎什麼好萊塢該有的水準都沒有發揮了,
平淡的劇情跟拿原本的電影就可以完全剪輯出來的動作與特效畫面
但是我堅持 屬於事實的部分 不能打迷糊仗
這影響的是原po理念的可信程度
"平權"的前提得是:一部影評好/賣座的電影才能做討論?
你在說些甚麼阿...
不太懂這個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