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01 AM
1
【書】
《周作人詩全編箋注》
為了太白的足控和西餐摘記(←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02 AM
〈苦茶庵打油詩〉二十四首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02 AM
P.9 其六
不是淵明乞食時,但稱陀佛省言詞。
攜歸白酒私牛肉,醉倒村邊土地祠。
[箋]……詩中「白酒私牛肉」,雖不是徑用其典,但作者其時處境困頓,切盼餽贈之點似如杜甫相同,故用同類名物,以便引起人們聯想。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06 AM
P.19 其十七
生小東南學放牛,水邊林下任嬉遊,
廿年關在書房裡,欲看山光不自由。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06 AM
[箋]……另外可供作參考的,還有陳寅恪寫於庚午年的那首〈閱報戲作二絕〉之一:「弦箭文章苦未休,權門奔走喘吳牛。自由共道文人筆,最是文人不自由。」汪榮祖釋後三字道:「所謂不自由,不僅是政權的壓迫,知識分子在名與利的壓力下逢迎政權,也是不自由。」汪先生這話說得深中要害,用它來解釋周詩,我看也無不可,至少也能說明其中的主要問題。(上引詩文均見汪榮祖《陳寅恪評傳》)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15 AM
P.63
〈往昔〉三十首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15 AM
P.76 二之四
徐渭
[箋]
《徐文長的故事》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22 AM
P.82 三之三
李白
[箋]知堂〈李白〉詩中,特別注意太白對女足的描寫,有人覺得不可思議,也有人以為這與他記憶裡日本女子赤足有關。我們不妨來聽聽作者的夫子自道。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22 AM
《知堂回想錄.最初的印象》(
檔案199頁
):「我所嫌惡的中國惡俗之一是女子的纏足,所以反動的總是讚美赤腳,想起『兩足白如霜,不著鴉頭襪』之句,覺得青蓮居士畢竟是可人,在中國古人中殊不可多得。」……此文作於六十年代,但引錄了不少以前寫的文章,最早的乃是二十年代寫的那篇〈天足〉,觀點始終一致,這裡或許可以看出他注意女足的用意所在。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23 AM
就是為了這首詩去借箋注der
青蓮自然是可人wwwwww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25 AM
P.90 四之二
蘇軾 黃庭堅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31 AM
P.91 四之三
李贄
[注]
李卓吾先生遺言
(引自
《續焚書》
)卓吾死後,〈遺言〉果落其好友馬誠所之手,馬亦按其遺願為之妥善料理後事,故知堂說似「有先兆」了。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36 AM
P.95 四之五
列仙圖
[箋]
《書房一角.列仙圖贊》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36 AM
P.96 四之六
夜航船
[箋]
《知堂回想錄.夜航船》
(檔案94頁)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40 AM
P.99 五之二
蒲松齡
[箋]
《永日集.聊齋鼓詞六種序》
(檔案193頁)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43 AM
P.102 五之五
神話
[箋]《苦口甘口.我的雜學》(六)
周作人自編文集33種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44 AM
P.104 五之六
性心理
[箋]《苦口甘口.我的雜學》(十一)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52 AM
P.107〈丙戌丁亥雜詩〉三十首(增補十三首)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52 AM
P.109
打油
[箋]
趙夢白《笑贊》
知堂〈兒童雜事詩序〉:「我本不會作詩,但有時候也借用這個形式,覺得這樣說法,別有一種味道,其本意則與用散文無殊,無非只是想表現出一點意思罷了。寒山曾說過:『分明是說話,又道我吟詩。』」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58 AM
P.116 梅子
文人愛梅花,詩畫極普遍。亦有風雅客,踏雪騎驢看。
獨不畫梅子,為免是缺憾。詩詞詠景物,時或一二見。
(宋人詞中有「紅英落盡青梅小」,「青梅如豆柳如眉」,「閒穿綠樹尋梅子」諸語,但總不及唐詩中「繞床弄青梅」,以兒童生活為背景,更有情趣也。)
我意同兒童,果餌最所羨。梅乾與梅醬,佳品出蜜餞。
更有大青梅,酸味齒牙濺。兒拳一下擊,生脆倏迸綻。
稱曰青榔頭,鄉語可懷念。恨不遇曹公,醋浸送一擔。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59 AM
[箋]
《世說新語.假譎》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2:01 PM
P.117 文字
半生寫文字,計數近千萬,強半災梨棗,重疊堆几案。 不會詩下酒,豈是文作飯,讀書苦積食,聊且代行散。 本不薄功利,亦自有誓願,誠心期法施,一偈或及半。 但得有人看,投石非所恨,飼虎恐未成,遇狼亦已慣。 出入新潮中,意思終一貫,只憾欠精進,回顧增感嘆。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2:12 PM
P.120
狂人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2:13 PM
P.121
天才
用人琴俱亡典悼念魯迅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2:22 PM
P.130
西遊記
[箋]《知堂回想錄.西遊記》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2:24 PM
P.131
紅樓夢
[箋]知堂《紅樓夢》:「……我所覺得佩服的只有王鳳姐,喜歡的只有晴雯,這兩個人雖然原來是在榮國府大觀園裡,但是假如換上一個背景,放在城市或鄉村的平民社會裡,還是一樣可以存在,可以發揮她(們)的特色的。」(《亦報》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六日)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2:27 PM
P.134
伯牙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2:27 PM
P.135
李長吉
[箋]《苦竹雜記》
杜牧之句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2:29 PM
P.146
袁隨園
[箋]《苦竹雜記》
笠翁與隨園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2:30 PM
P.153
水神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2:56 PM
P.154
白蛇傳
[箋]《知堂乙酉文編》小說的回憶
魯迅
〈論雷峰塔的倒掉〉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09 PM
P.157
茶食
[箋]
〈南北的點心〉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2 PM
P.162 魯酒薄
(
《知堂談吃》
檔案212頁)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14 PM
P.177〈兒童雜事詩〉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21 PM
P.198 兒童雜事詩卷二
乙之一 老子
當年李耳老而孩,奇事差堪比老萊。
想見手持搖咕咚,白頭臥地哭咳咳。
自注:神仙傳云:李母懷胎八十一年而生老子。搖咕咚,玩具小鼗鼓也,咕咚讀若骨棟。二十四孝圖常畫老萊子手持此鼓,倒臥地上。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22 PM
P.199 乙之二 晉惠帝
滿野蛙聲叫咯吱,累他鄭重問官私。
童心自有天真處,莫道官家便是痴。
自注:案惠帝當時已非童年,茲但取其孩子氣耳。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25 PM
P.200 乙之三 趙伯公
小孩淘氣平常有,唯獨趙家最出奇。
祖父肚臍種李子,幾乎急殺老頭兒。
自注:《太平御覽》引《笑林》,趙伯公體肥大,夏日醉臥,孫兒以李子納其臍中,趙未之知,後汁出則大驚恐,謂腸爛將死,及李核出,乃始釋然。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29 PM
P.201 乙之四 陶淵明一
但覓栗梨殊可念,不好紙筆亦尋常。
陶公出語慈祥甚,責子詩成進一觴。
自注:黃山谷跋〈責子〉詩云,觀靖節此詩,想見其人,慈祥戲謔可觀也。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31 PM
P.202 乙之五 陶淵明二
離家三月旋歸去,三徑如何便就荒。
稚子候門倏不見,菊花叢裡捉迷藏。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34 PM
P.203 乙之六 杜子美一
杜陵野老有情痴,淒絕羌村一代詩。
偶遂生還還復去,膝前何以慰嬌兒。
自注:子美〈羌村〉云,世亂遭飄盪,生還偶然遂。又其二云,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37 PM
P.204 乙之七 杜子美二
詩人省識兒煩惱,痴女痴兒不去懷。
稚子恆飢誰忍得,淒涼顏色迫人來。
自注:〈彭衙行〉云,痴女飢咬我,啼畏虎狼聞。〈百憂集行〉云,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狂夫〉第三聯云,恆飢稚子色淒涼。此在他人詩中,皆不能見到者也。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39 PM
P.205 乙之八 杜子美三
鄉間想無雜貨店,稚子敲針作釣鉤。(杜句)
但有直鈎無倒刺,沙灘只好釣泥鰍。
自注:案泥鰍本亦不易釣,姑趁韻耳。(重錄本補:水邊有一種小魚,伏泥上不動,易捕取,俗名步泥拖,不知其雅名云何也。)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40 PM
P.205 乙之九 李太白
太白兒時不識月,當作一張白玉盤。
無怪世人疑胡種,蒲萄美酒吃西餐。
自注:太白〈古朗月行〉云,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今人或有以太白為胡人者。(重錄本補:亦猶說墨子是印度人之比耶。)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43 PM
深深覺得知堂寫太白就是一種潮到出水的畫風(ryy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46 PM
P.206 乙之十 賀季真
故里歸來轉陌生,兒童好客竟相迎。
鄉音未改離家久,贏得旁人說拗聲。
自注:越人稱外鄉語皆曰拗聲。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1:48 PM
P.207 乙之十一 杜牧之
人生未老莫還鄉,垂老還鄉更斷腸。
試問共誰爭歲月,兒童笑指鬢如霜。
自注:未老莫還鄉,還鄉更斷腸,韋莊詞句也。牧之歸家詩云,共誰爭歲月,贏得鬢如霜。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2:00 PM
P.337
擬古詩〈上山採蘼蕪〉
箋注說是諷刺徐志摩再婚(ry不過後來徐志摩遇難,周作人寫的紀念文字中對徐詩文評價還算公允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2:01 PM
P.360 聯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2:03 PM
P.361 挽胡錫爵 一九二六年三月
什麼世界,還講愛國?
如此死法,抵得成仙!
[箋]知堂《澤瀉集》:「(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中法大學學生胡錫爵君在執政府被害,學校開追悼會時候,我送去一副對聯,文曰:(聯如上,略)。」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2:06 PM
--END--
鸚鵡杯
@MissingLibai
Sun, Jun 14, 2015 2:10 PM
錯字訂正(。
P.116 梅子「未免是缺憾。」
鸚鵡杯
@MissingLibai
Tue, Jun 16, 2015 8:31 AM
天然裸足就是萌
鸚鵡杯
@MissingLibai
Tue, Dec 1, 2015 6:37 AM
搜尋〈不見〉典故
補
忠舍雜詩‧紀夢詩三首
其三
李生大隱在朝市,醇酒美人寄所思。
醉夢不忘金齒履,如霜白足想當時。
注:夢中誦詩又有「不見李生久,江湖知隱淪」二句。首句是杜甫贈李白詩,但次句不相連接,當亦是杜句,一時未及考也。八月四日。
載入新的回覆
為了太白的足控和西餐摘記(←
不是淵明乞食時,但稱陀佛省言詞。
攜歸白酒私牛肉,醉倒村邊土地祠。
[箋]……詩中「白酒私牛肉」,雖不是徑用其典,但作者其時處境困頓,切盼餽贈之點似如杜甫相同,故用同類名物,以便引起人們聯想。
生小東南學放牛,水邊林下任嬉遊,
廿年關在書房裡,欲看山光不自由。
[箋]《徐文長的故事》
[箋]知堂〈李白〉詩中,特別注意太白對女足的描寫,有人覺得不可思議,也有人以為這與他記憶裡日本女子赤足有關。我們不妨來聽聽作者的夫子自道。
青蓮自然是可人wwwwww
[注]李卓吾先生遺言(引自《續焚書》)卓吾死後,〈遺言〉果落其好友馬誠所之手,馬亦按其遺願為之妥善料理後事,故知堂說似「有先兆」了。
[箋]《書房一角.列仙圖贊》
[箋]《知堂回想錄.夜航船》(檔案94頁)
[箋]《永日集.聊齋鼓詞六種序》(檔案193頁)
[箋]《苦口甘口.我的雜學》(六)
周作人自編文集33種
[箋]《苦口甘口.我的雜學》(十一)
[箋]趙夢白《笑贊》
知堂〈兒童雜事詩序〉:「我本不會作詩,但有時候也借用這個形式,覺得這樣說法,別有一種味道,其本意則與用散文無殊,無非只是想表現出一點意思罷了。寒山曾說過:『分明是說話,又道我吟詩。』」
文人愛梅花,詩畫極普遍。亦有風雅客,踏雪騎驢看。
獨不畫梅子,為免是缺憾。詩詞詠景物,時或一二見。
(宋人詞中有「紅英落盡青梅小」,「青梅如豆柳如眉」,「閒穿綠樹尋梅子」諸語,但總不及唐詩中「繞床弄青梅」,以兒童生活為背景,更有情趣也。)
我意同兒童,果餌最所羨。梅乾與梅醬,佳品出蜜餞。
更有大青梅,酸味齒牙濺。兒拳一下擊,生脆倏迸綻。
稱曰青榔頭,鄉語可懷念。恨不遇曹公,醋浸送一擔。
半生寫文字,計數近千萬,強半災梨棗,重疊堆几案。 不會詩下酒,豈是文作飯,讀書苦積食,聊且代行散。 本不薄功利,亦自有誓願,誠心期法施,一偈或及半。 但得有人看,投石非所恨,飼虎恐未成,遇狼亦已慣。 出入新潮中,意思終一貫,只憾欠精進,回顧增感嘆。
用人琴俱亡典悼念魯迅
[箋]《知堂回想錄.西遊記》
[箋]知堂《紅樓夢》:「……我所覺得佩服的只有王鳳姐,喜歡的只有晴雯,這兩個人雖然原來是在榮國府大觀園裡,但是假如換上一個背景,放在城市或鄉村的平民社會裡,還是一樣可以存在,可以發揮她(們)的特色的。」(《亦報》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六日)
[箋]《苦竹雜記》杜牧之句
[箋]《苦竹雜記》笠翁與隨園
[箋]《知堂乙酉文編》小說的回憶
魯迅〈論雷峰塔的倒掉〉
[箋]〈南北的點心〉
(《知堂談吃》檔案212頁)
乙之一 老子
當年李耳老而孩,奇事差堪比老萊。
想見手持搖咕咚,白頭臥地哭咳咳。
自注:神仙傳云:李母懷胎八十一年而生老子。搖咕咚,玩具小鼗鼓也,咕咚讀若骨棟。二十四孝圖常畫老萊子手持此鼓,倒臥地上。
滿野蛙聲叫咯吱,累他鄭重問官私。
童心自有天真處,莫道官家便是痴。
自注:案惠帝當時已非童年,茲但取其孩子氣耳。
小孩淘氣平常有,唯獨趙家最出奇。
祖父肚臍種李子,幾乎急殺老頭兒。
自注:《太平御覽》引《笑林》,趙伯公體肥大,夏日醉臥,孫兒以李子納其臍中,趙未之知,後汁出則大驚恐,謂腸爛將死,及李核出,乃始釋然。
但覓栗梨殊可念,不好紙筆亦尋常。
陶公出語慈祥甚,責子詩成進一觴。
自注:黃山谷跋〈責子〉詩云,觀靖節此詩,想見其人,慈祥戲謔可觀也。
離家三月旋歸去,三徑如何便就荒。
稚子候門倏不見,菊花叢裡捉迷藏。
杜陵野老有情痴,淒絕羌村一代詩。
偶遂生還還復去,膝前何以慰嬌兒。
自注:子美〈羌村〉云,世亂遭飄盪,生還偶然遂。又其二云,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
詩人省識兒煩惱,痴女痴兒不去懷。
稚子恆飢誰忍得,淒涼顏色迫人來。
自注:〈彭衙行〉云,痴女飢咬我,啼畏虎狼聞。〈百憂集行〉云,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狂夫〉第三聯云,恆飢稚子色淒涼。此在他人詩中,皆不能見到者也。
鄉間想無雜貨店,稚子敲針作釣鉤。(杜句)
但有直鈎無倒刺,沙灘只好釣泥鰍。
自注:案泥鰍本亦不易釣,姑趁韻耳。(重錄本補:水邊有一種小魚,伏泥上不動,易捕取,俗名步泥拖,不知其雅名云何也。)
太白兒時不識月,當作一張白玉盤。
無怪世人疑胡種,蒲萄美酒吃西餐。
自注:太白〈古朗月行〉云,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今人或有以太白為胡人者。(重錄本補:亦猶說墨子是印度人之比耶。)
深深覺得知堂寫太白就是一種潮到出水的畫風(ryy故里歸來轉陌生,兒童好客竟相迎。
鄉音未改離家久,贏得旁人說拗聲。
自注:越人稱外鄉語皆曰拗聲。
人生未老莫還鄉,垂老還鄉更斷腸。
試問共誰爭歲月,兒童笑指鬢如霜。
自注:未老莫還鄉,還鄉更斷腸,韋莊詞句也。牧之歸家詩云,共誰爭歲月,贏得鬢如霜。
箋注說是諷刺徐志摩再婚(ry不過後來徐志摩遇難,周作人寫的紀念文字中對徐詩文評價還算公允
什麼世界,還講愛國?
如此死法,抵得成仙!
[箋]知堂《澤瀉集》:「(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中法大學學生胡錫爵君在執政府被害,學校開追悼會時候,我送去一副對聯,文曰:(聯如上,略)。」
P.116 梅子「未免是缺憾。」
天然裸足就是萌忠舍雜詩‧紀夢詩三首 其三
李生大隱在朝市,醇酒美人寄所思。
醉夢不忘金齒履,如霜白足想當時。
注:夢中誦詩又有「不見李生久,江湖知隱淪」二句。首句是杜甫贈李白詩,但次句不相連接,當亦是杜句,一時未及考也。八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