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隼市地茯苓_花吃喀滋喀滋
@floRaWith
Wed, Jan 1, 2025 12:43 PM
今年第一本書!
書名:為什麼要睡覺?(Why We Sleep)
白隼市地茯苓_花吃喀滋喀滋
@floRaWith
Wed, Jan 1, 2025 12:44 PM
我就先不吐槽自己了
趕快看先
白隼市地茯苓_花吃喀滋喀滋
@floRaWith
Wed, Jan 1, 2025 2:06 PM
>在健康三大要素中,睡眠的力量遠高於飲食與運動
𝐊𝐄𝐈𝐓𝐇
@elgnis
Wed, Jan 1, 2025 2:17 PM
雖然沒錯但有夠麻煩(
白隼市地茯苓_花吃喀滋喀滋
@floRaWith
Wed, Jan 1, 2025 2:50 PM
𝐊𝐄𝐈𝐓𝐇
: 好重要但就
嗯(
白隼市地茯苓_花吃喀滋喀滋
@floRaWith
Wed, Jan 1, 2025 2:51 PM
睡前寫寫記得的…但記性不好
總之不要灰心慢慢來,嗯
小線蕨🍀跟著小波一起當看門狗
@forJellal657
Wed, Jan 1, 2025 2:59 PM
睡覺好難
白隼市地茯苓_花吃喀滋喀滋
@floRaWith
Wed, Jan 1, 2025 3:02 PM
>兩大因素:近日節律&腺苷
近日節律:≈生理時鐘,週期差不多24小時但略多,就算人住在山洞裡還是會受此影響每天在差不多時間醒來&想睡,年輕人較年長者週期更長
因為週期只是近似,累加後逐漸偏離實際上的一日,通常生物會依靠太陽調整修正同步至一日
腺苷:≈疲勞壓力表,睡眠中清零(充足睡眠下的理想狀況),清醒後開始累加,到一定程度會想睡
咖啡因就是阻斷受體接收腺苷,所以在咖啡因被肝臟代謝完畢之前受體不會接收到腺苷≈不會想睡,但實際上腺苷的濃度仍然在上升
兩者的疊加會讓人清醒和想睡
白隼市地茯苓_花吃喀滋喀滋
@floRaWith
Wed, Jan 1, 2025 3:03 PM
小線蕨🍀跟著小波一起當看門狗
: 但越看越覺得背上插滿箭
嗚嗚我要悔改(
白隼市地茯苓_花吃喀滋喀滋
@floRaWith
Wed, Jan 1, 2025 3:14 PM
睡著時身體仍會聽見、看見等,但訊號在視丘這關被攔下,沒有繼續前進到大腦
清醒
睡著-非快速動眼期
睡著-快速動眼期
在清醒和快速動眼期間的腦波很相近,監測判定的標準是肌肉是否放鬆,快速動眼期間身體的隨意肌呈現無力(癱瘓狀態),也許是避免做夢期間大腦令身體行動起來
清醒時吸收資訊➡️非快速動眼期清除整理資訊➡️快速動眼期建立資訊間的連結
非快速動眼期間的腦波比較緩慢、有規律,第三四期的非快速動眼期合稱慢波睡眠
如果把這個波的韻律轉換成聲音可以聽出節奏,但在慢波節奏間不時會有一個短暫的快速震顫,聽起來像彈舌音或者貓咪打呼嚕,這個聲音是紡錘波,幫助大腦隔絕外界噪音,讓人不容易被吵醒。一個人的紡錘音越常出現或越有力,他就會比較抗噪
白隼市地茯苓_花吃喀滋喀滋
@floRaWith
Wed, Jan 1, 2025 3:15 PM
今天進度到這
65/350!
白隼市地茯苓_花吃喀滋喀滋
@floRaWith
Wed, Jan 1, 2025 3:31 PM
差點忘記今天看到眼睛一亮的重點(?)
深沉睡眠的慢波發源地:兩眼之間往上五公分,額葉的中央。大部分深睡腦波產生的地方。
這和撒隆帕斯符咒貼的位置不曉得有沒有關連,讓我繼續看下去嘻嘻
白隼市地茯苓_花吃喀滋喀滋
@floRaWith
Thu, Jan 2, 2025 3:58 PM
今天進度95/350
哺乳類和鳥類是較明顯有快速動眼睡眠的物種,但海洋哺乳類是例外,但也有可能是腦波產生在更為深層、或別的區塊,尚未被科學家探測到
>缺乏證據不是缺乏的證據
快速動眼睡眠期間會呈現肌肉癱瘓(無防備、無法保持游動、無法保持平衡),如海狗在陸地時擁有快速動眼睡眠,但在海中時沒有。
不只海豚會用半邊腦袋睡覺半邊腦袋清醒,鳥類也會,夜晚在枝條上排成一排睡覺的鳥,中間幾隻會完全陷入沉睡,邊邊兩隻鳥會分別讓向外的腦清醒,睡一睡會起來換邊。可愛ㄟ
快速動眼睡眠影響最大的兩點:調節與理解情緒、創造力(情感的連結與轉化、資訊的連結與轉化)
人冷靜掌握情緒的能力,仰賴夜復一夜充足的快速動眼睡眠。≈缺乏睡眠造成的低情商表現,並不只是源於疲累。
載入新的回覆
書名:為什麼要睡覺?(Why We Sleep)
近日節律:≈生理時鐘,週期差不多24小時但略多,就算人住在山洞裡還是會受此影響每天在差不多時間醒來&想睡,年輕人較年長者週期更長
因為週期只是近似,累加後逐漸偏離實際上的一日,通常生物會依靠太陽調整修正同步至一日
腺苷:≈疲勞壓力表,睡眠中清零(充足睡眠下的理想狀況),清醒後開始累加,到一定程度會想睡
咖啡因就是阻斷受體接收腺苷,所以在咖啡因被肝臟代謝完畢之前受體不會接收到腺苷≈不會想睡,但實際上腺苷的濃度仍然在上升
兩者的疊加會讓人清醒和想睡
清醒
睡著-非快速動眼期
睡著-快速動眼期
在清醒和快速動眼期間的腦波很相近,監測判定的標準是肌肉是否放鬆,快速動眼期間身體的隨意肌呈現無力(癱瘓狀態),也許是避免做夢期間大腦令身體行動起來
清醒時吸收資訊➡️非快速動眼期清除整理資訊➡️快速動眼期建立資訊間的連結
非快速動眼期間的腦波比較緩慢、有規律,第三四期的非快速動眼期合稱慢波睡眠
如果把這個波的韻律轉換成聲音可以聽出節奏,但在慢波節奏間不時會有一個短暫的快速震顫,聽起來像彈舌音或者貓咪打呼嚕,這個聲音是紡錘波,幫助大腦隔絕外界噪音,讓人不容易被吵醒。一個人的紡錘音越常出現或越有力,他就會比較抗噪
深沉睡眠的慢波發源地:兩眼之間往上五公分,額葉的中央。大部分深睡腦波產生的地方。
這和撒隆帕斯符咒貼的位置不曉得有沒有關連,讓我繼續看下去嘻嘻
哺乳類和鳥類是較明顯有快速動眼睡眠的物種,但海洋哺乳類是例外,但也有可能是腦波產生在更為深層、或別的區塊,尚未被科學家探測到
>缺乏證據不是缺乏的證據
快速動眼睡眠期間會呈現肌肉癱瘓(無防備、無法保持游動、無法保持平衡),如海狗在陸地時擁有快速動眼睡眠,但在海中時沒有。
不只海豚會用半邊腦袋睡覺半邊腦袋清醒,鳥類也會,夜晚在枝條上排成一排睡覺的鳥,中間幾隻會完全陷入沉睡,邊邊兩隻鳥會分別讓向外的腦清醒,睡一睡會起來換邊。可愛ㄟ
快速動眼睡眠影響最大的兩點:調節與理解情緒、創造力(情感的連結與轉化、資訊的連結與轉化)
人冷靜掌握情緒的能力,仰賴夜復一夜充足的快速動眼睡眠。≈缺乏睡眠造成的低情商表現,並不只是源於疲累。